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生产运行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刍议李冠宏论文_李冠宏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生产运行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刍议李冠宏论文_李冠宏

摘要:当下的电气自动化技术已经在我国得到了相当广泛的应用,电力系统的生产和运行是直接面向用电客户和广大社会的,将电气自动化技术运用在电力的生产和运行中,不仅能提升电力系统的运营和管理水平,还能提升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给用户和社会带来安全可靠的用电环境。所以,研究将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在电力的生产和运行中对于企业和用户都有着重大意义。基于此,本文对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生产运行电力系统中的应用进行研究,作出以下讨论仅供参考。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技术;电力系统;应用

引言

经过多年的发展,现阶段我国在电力系统中使用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情况有了较大的提高。现阶段我国在电力系统中使用到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一般包括有继电保护、变电站监控以及远距离调度管理等多方面。要实现这些目的,就需要采用各种新型设备作为基础,保障当前电力系统自动化程度的有效提高。

1现阶段自动化技术应用的研究重点

1.1新理论和新技术的研究

现阶段在对电力系统自动化研究的过程中,很多研究者都对电力系统的智能保护系统的原理进行了研究。尤其是近些年来通过将一些新的智能理论以及微机技术在实际工作中进行渗透和使用,使得我国电力系统使用的各项设备安全性和智能化程度得到较大提高,有效保证了我国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现阶段在电力系统的智能自动化保护体系已经实现了国际领先,很多综合性的自动化研究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一些综合性自动化保护装置已经在各种变电站中得到使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2加强仿真体系和监测体系的研究

现阶段对电力系统自动化进行仿真以及对电力系统载荷情况进行动态监测,在现阶段已经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通过对电力系统进行仿真建模等,可以有效实现对各种新型电力系统进行实时动态的仿真模拟。尤其是在一些具备混合实时仿真能力的实验室建成之后,这一方面的研究已经有了较大的进步。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现阶段已经可以对多种电力系统的稳态和暂态情况进行实验并获得各种有效数据。

2电气化自动技术的应用优势

(1)可操作性强;随着人口规模的持续增长和市场电力需求的增加,对电气自动化技术相关控制技术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电力系统运转期间,电力运输等个别工作项目离不开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支援。今天的电力系统只有在采用电气自动化技术后才能提高可操作性,能够及时集中处理电源信息,能够更精细地控制和可靠地维护电力系统,从而有助于长期的电力系统发展。

(2)维修更加便捷;电力系统是一项更加复杂和危险的总体工程,出现故障会给电力系统的维修带来一定程度的困难。而且,我国目前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还不成熟,经常发生适当的安全事故。因此,对电力系统的电气自动化技术改进有助于在电力系统出现故障时有效修复,并对电力系统进行有效监督,从而帮助电力系统更加科学和合理地运行。

(3)有效的应用信息技术;在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采用电气自动化技术,可以充分应用信息技术时代的先进性格。通过对电力系统运行和相关维护方法的信息化调整,可以更好地处理电力系统,有效地提高电力系统的效率,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证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3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生产运行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3.1应用在变电站自动化技术方面

变电站是电力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其运行情况直接影响到整个地区的供电。因为电传输是一个特殊的环节,所以完全不可能人为地调节它。此时,应该利用自动化系统,即变电站自动化,利用计算机技术来调节电力的干预和转换,从而完成工作。它还利用电气自动化技术实时监控和统计变电站操作,从而有效地连接电力系统和电力用户,并保持正常的电力传输。

3.2应用在电网调度自动化技术方面

基于计算机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于电网调度工作。目前,我国的电网调度分为5个阶段,计算机技术在对各个等级的控制中的应用是核心内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从低到高依次分析,从地区、县级派遣到地方派遣,然后是大紧急派遣,最后是国家级电网派遣。其中,在网格调度控制中,计算机的网络系统至关重要,需要电网中技术链路和设备的有效技术控制和连接,以确保信号和相关信息的有效传输。以此为基础,可有效提高电网的配电管理能力。

3.3电力系统中的专家控制系统应用

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与安全运行与控制水平有密不可分的联系。而随着电气自动化技术的研究深入,专家控制系统开始在电力系统中做应用,就该系统的具体分析来看,其中涉及的内容比较的多,比如电力系统性能的恢复、应急处理系统的应用以及电力系统各种状态的调节和切换。对多方面的内容做具体的分析可知,专家系统具有比较强的约束力,自动化程度也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而且利用专家系统,电力自动化控制能够实现智能化的操作,这可以极大的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和质量。

3.4电力系统中的神经网络控制应用

在电力系统的控制实践中,里神经网络控制也有着突出的应用。从资料研究来看,所谓的神经网络控制具体指的是采用特定的方式实现众多神经元紧密连接而形成的控制形式,这种控制方式在电气自动化应用水平不断加深的情况下应用越来越广泛。基于实践资料作分析可知神经网络存在着特定的、进行权重连接的信息,其能够利用特殊的学习算法对权重信息进行不断的调整,进而达成自m维空间中至n维空间中的映射,下图是神经网络控制的具体示意图。在当前的阶段,基于神经网络的研发方向构建起的神经网络模型能够利用相应的网络学习算法实现对具体操作的控制,所以在当前的系统控制中,神经网络控制技术利用普遍。

4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生产运行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效果

4.1对调控的操作模式进行了优化

在电气自动化技术尚未得到应用之前,电气调控员根本不能看见10kV开关站的“三遥”信息,在进行对电站内开关的操作时,不能进行远程遥控操作,必须要调控人员到现场进行站内开关操作,然而由于调控员自身以及当地的交通路线、天气等多种原因,使得调控人员不能及时的到达电站现场,而且在对10kV的高压开关进行操作时,还会给调控人员的人身安全带来一定的风险。然而在开关站经过电气自动化技术改造以后,电站内的“三遥”信息能够出现在监控人员的监控屏幕上,调控人员只需要远程遥控操作就能实现对电站的开关,这样就大大的提升了开关站操作的及时性和准确性,降低了监控人员的工作量以及现场操作带来的风险。经相关部门的调查显示,在使用配电自动化技术以后,开关的倒闸操作时间由原来的30多分钟降低到了3分钟,整个过程的操作时间降低了数倍不止。由此可见,配电自动化技术运用在配网调控中,不论是负荷调整,还是在开关操作模式上都得到了很大的优化,极大缩短了操作时间,保证了供电效率。

3.2使调度事故的处理模式发生了变化

将电气自动化技术运用在电气的生产和运行之后,明显简化了事故的处理步骤,让各环节的调控时间降低,故障的处理效率明显有了很大的提升。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力系统在现阶段的经济发展实践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且随着技术研究的深入,电力系统的相关标准和要求有了显著的提升。电气自动化技术对电力系统的标准化、质量化建设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对电力系统进步有着推动作用,所以文章对电力系统当中的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做了深入性分析,目的是要为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智能化发展提供技术应用参考,从而实现系统整体运行的优化与提升。

参考文献

[1]胡二兵.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的应用[J].科技与创新,2018(04):151-152.

[2]曾鸿达.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的应用[J].自动化应用,2018(01):136-137.

[3]胡惠铭,刘波.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J].南方农机,2017,48(23):90.

[4]白铭.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生产运行电力系统中的运用[J].通讯世界,2017(23):269.

[5]吕耀文.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应用中的策略分析[J].中国新通信,2017,19(20):154.

论文作者:李冠宏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电业》2019年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0

标签:;  ;  ;  ;  ;  ;  ;  ;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生产运行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刍议李冠宏论文_李冠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