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依娜 魏然 石就家 汤志良 余少明 沈梦婷
(佛山市南海第三人民医院儿科 广东 佛山 528244)
【摘要】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月我院儿科收治确诊的32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6例,对照组采用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钠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相关症状的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PO2、PCO2及WBC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奇霉素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效果显著,值得临床积极推广应用。
【关键词】 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阿奇霉素;孟鲁司特钠
【中图分类号】R5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1-0127-02
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是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呼吸道感染疾病,常伴有发热、刺激性咳嗽等临床症状[1]。部分患儿还有多器官功能受累,故临床上要重视对支原体肺炎的诊治。我科应用阿奇霉素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获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科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32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均符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7版诊断标准[2]。其中男20例,女12例;年龄2~8岁,平均年龄(4.8±1.5)岁。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6例。两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10mg/kg)溶于5%葡萄糖液后静脉滴注,1次/d,连用5d后改为口服,1次/d,连用3d后停药4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口服孟鲁司特钠,1~4岁4mg/次,1次/d,5~12岁5mg/次,1次/d,连用4周。
1.3 指标观察
对两组患儿症状消失时间进行记录;应用血气分析仪对两组治疗前和治疗6d后的血气分析指标进行检测。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 23.0进行数据分析,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治疗后症状消失时间的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肺部湿性啰音、咳嗽及发热等症状消失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比较
两组患儿治疗后PO2、PCO2及WBC明显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PO2(80.30±9.26)mmHg、PCO2(45.53±4.27)mmHg及WBC(8.85±3.62)G?L-1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O2(70.33±8.75)mmHg、PCO2(51.61±5.40)mmHg及WBC(10.81±4.00)G?L-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肺炎支原体肺炎是儿科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之一,主要见于年长儿,占儿童肺炎的20%左右[3]。肺炎支原体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全年皆可发病。近年来,肺炎支原体肺炎发病率有上升趋势。该病容易引起肺外多器官受累,且常合并气道的高反应性,严重威胁着儿童的健康。
阿奇霉素属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药物,针对肺炎支原体的抗菌活性较高,临床应用广泛。支原体肺炎常合并有气道的高反应性,而白三烯是重要的炎症介质之一,它与1型半胱氨酰受体(CysLT1)结合后产生强烈炎症反应,导致气管痉挛、分泌物增多、血管通透性增加、嗜酸性细胞与活化T淋巴细胞浸润,从而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如咳嗽、咳痰、喘息等。孟鲁司特钠是一种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可以有效阻止白三烯与相关受体的结合,从而抑制气管痉挛、减少气道炎症渗出、降低血管通透性等,以缓解咳嗽、喘息等症状[4]。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应用阿奇霉素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表1 两组治疗后症状消失时间的比较(d)
*
【参考文献】
[1] 朱冰.阿奇霉素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疗效及其对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5,14(1):41-43.
[2] 王卫平.儿科学[M].8版.北京院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204-1205.
[3] 陈致雯. 阿奇霉素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4,20(5):132-133.
[4] 汤华平.阿奇霉素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疗效[J].中国实用医药,2013,25(8):167-168.
论文作者:叶依娜,魏然,石就家,汤志良,余少明,沈梦婷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7月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1
标签:肺炎论文; 支原体论文; 霉素论文; 阿奇论文; 对照组论文; 两组论文; 统计学论文; 《医药前沿》2016年7月第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