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田野调查对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研究的价值性论文_李南欣

浅谈田野调查对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研究的价值性论文_李南欣

(湖南师范大学)

摘要:从古至到今有着千年历史的民族民间舞蹈,一直展示着各个历史时期中不同民族的文化背景和精神需求,有着深厚的文化寓意和艺术内涵,在现今的舞蹈教学课程体制当中,民族民间舞不仅是一门独立的专业基础训练课,也是培养各类舞蹈人才的必修课。

关键词:民族民间舞蹈;现状;方法;意义

随着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之处在于要加强对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开发和创造力的培育,要改进教学的方法和手段、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让学生变成主动学习。田野调查是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自足发展的重要基石,为了更好的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越来越多的院校开始把本地区很有特色的原生态舞蹈搬入到课堂当中,这对现有的课堂教学无疑是有利的补充,对于民族民间舞蹈来说,田野调查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是连接专业舞蹈工作者和原生态民间舞蹈的一个桥梁。

一、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的现状

由于长时间以来条件的限制,在课堂上都采用了传统的授课方法—口传身授法,因此,导致了教学效果大打折扣,也使学生缺乏了学习的积极热情,学习过于被动。现今的民族民间舞蹈的课存在着几点不足。在现今的课堂中,民间舞蹈的教学只是一种单一的教学目标和任务,教师单纯的把民族民间舞蹈当作技术动作的传授给学生,而学生也只是仅仅的照搬过来,并没有去真正的深入其中,对其历史文化背景了解的不深刻。

对动作背后深层次的了解更是远远不够的,这也就导致了学生们难以准确的把握住每一个民族特有的风格特点,表演起来表现力不够,民族精神和风格特点体现的不到位,淡化了民族特色。再一个,在教学中,教师在教授动作时而忽视了传授其背后的综合知识及文化内涵,这样也导致了学生能“学会”跳舞,但是不能“跳懂”民族民间舞蹈,失去了民族民间特有的特点及其韵味。而导致这些不足存在的原因,可能在于对于民族民间舞蹈实践教育这一块的忽视,忽略了学生舞蹈文化素质的培养,所以要上好、学好民族民间舞蹈就要去深入其中,去调研,去挖掘其文化背景和文化内涵。要给学生建立一个清晰的知识结构,使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不再是停留在肢体的模仿学习上,而是要从文化层面上,进行文化方面的拓展,让学生们不仅仅是学会一个组合,更要了解这一个动作背后所包含的寓意。从而使学生从外到内的深入了解其民族民间舞蹈的文化精髓,从而达到身心的统一,内外融合地表现出民族民间舞蹈的韵味和风格。

二、民族民间舞蹈中的田野调查的意义

田野调查旨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对于民族民间舞蹈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我们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引用田野调查实践教学,以增加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门课程的组织方式去学生深入民间,去观察、调研、感受民间活动,目的就是让学生直接的获得经验。所以说,田野调查是与课堂教学相对应的一种课程开发模式,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一种互补的关系。同时,舞蹈亦来源于普通的生活中,好的舞蹈作品就是由创编者在日常中发掘并经过艺术化处理之后展现在舞蹈台上的。田野调查是深入研究民族民间舞蹈学,构建民族民间舞理论与历史的重要基础资料,是对于民族民间舞理论中各种界定和历史中各种推测的记载的依据,田野调查涉猎的范畴和领域相当广,介于民族民间舞蹈的起源说,它是以最古老的形式成为广大艺术形式之一。对于民族民间舞蹈的研究也亦是同理,不应该仅仅是局限于课堂和课本,我们应该从文字上转移到研究对象的环境中去,去亲身体验,而田野调查便是加强民族民间舞蹈教学实践性研究的重要方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民族民间舞蹈田野调查的方法

针对民族民间舞蹈学领域,我们依照传统的田野调查法也分成参与观察、现场访谈、舞蹈学习、田野记录、答谢原则这5个阶段。田野调查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调查前,我们针对所研究专业提前列出了问题,调查时以循序渐进的交谈模式使被采访人更轻松愉快的为我们解惑,这种循序渐进的方式会使的交谈人在轻松自在的状态下进行,有时采访人也会很自然的回答你想要的问题,节省时间的同时也达到了理想的调研效果,交谈和获取资料的方式多种多样,我们可以通过“参与观察”的形式开始,通过与被观察者共同生活、共同生产、共同劳动、共同歌唱和舞蹈等,从内部进行观察,目的是全面地、深入地了解和描述某一特定的舞蹈及其文化现象。再通过“现场访谈”进行第二步,从田野调查的真实性来考察,中国民族民间舞田野调查要以局内观为主进行记录,要尽可能直接记录当事人的说法和看法,避免掺杂研究者的主观价值取向和解释,以使舞蹈资料更为真实和客观,这样更有利于比较分析和研究。接下来第三个阶段“舞蹈学习”,因为舞蹈自身的实践性特征认定,把调查所获的材料落实到文字只能算完成一半,另一半在于它能否对舞蹈的实践活动—教学创作及文化的传播产生影响,有没有一定的实用价值,舞蹈是要有人跳才有自身存在的价值,只是停留在一堆抽象的文字上,它自身鲜活的价值与意义就随之减半,中国民族民间舞田野工作具体的操作方法必须有舞蹈动态学习过程。再通过第四阶段“田野记录”来进行,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由于舞蹈自身的时间一维性特征,就要求我们通过观察、访问和动态学习搜集来的资料,要随时记录以防止遗忘。只有用系统的规范的方法记录下来的材料,才能经得起后期的反思与回顾。作为今后再次编写报告和研究以及教材编撰和作品创作的依据。最后一个阶段就是“答谢原则”,建立答谢原则的基础是田野调查的基本原则,要求我们舞蹈工作者坚守平等、友爱、真诚的人文精神,并且信守不渝。以后开展工作,当再次访问时,要记住携带一些礼品,表达自己的谢意,联络一下感情,感谢他们对自己工作的配合和长期的大力支持,同时,在今后,主动地力所能及的为当地做出一些贡献。

四、田野调查对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研究的价值

各样式的实践教学,对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都是尤为重要的,比如说,田野调查前的准备工作,调查计划、流程、相关问题的文件查询,方案的设计等都对学生们的能力起到了非常大的帮助,促进了学生们自主学习的能力。而且使学生们获得了民间有关的音乐、服饰、舞蹈、民族文化的关系等相关经验,这种课程的开发不仅激发了学生本土民间文化的学习,也丰富了民族民间舞蹈的实践课程,拓展了舞蹈专业课程体系的外延,这是落实和加强学生民族民间舞蹈实践课程的一个重要的手段,也是完善艺术实践课程方案的重要改革。而基于实践能力培养目标开发的田野调查课程与课堂教学截然相反,要求学生走出教室,走向民间,走向本土化,这种课程不仅弥补了课堂教学的不足,也对民间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起到了很大帮助。

结语:

民族民间舞蹈是一个“活着”的名词,它有着社会赋予它的气息,随着社会更替,它的气息也会随着社会的变化有急有缓,这就是舞蹈在历史长河中有滞后的问题,它需要我们更进一步的去了解研究民族民间舞蹈的历史,所以,对于民族民间舞蹈教材的更新,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去审视它。并且对于民族民间舞蹈教材的发展也有着至关的联系,可以有效的进行分析和研究,从而对民族民间舞蹈艺术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实践加工,提升其实际运用民族艺术元素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潘志涛.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法{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2]刘晓真.舞蹈研究中的田野调查{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3.

[3]彭宽.《中国艺术报》转自中华舞蹈网舞蹈评论

论文作者:李南欣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12月中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29

标签:;  ;  ;  ;  ;  ;  ;  ;  

浅谈田野调查对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研究的价值性论文_李南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