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实鲜活卓然不群 试论赵德平的戏剧艺术创作道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卓然不群论文,丰实论文,鲜活论文,试论论文,戏剧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82年,河北省剧作家赵德平初试锋芒,即以一出现代戏《嫁不出去的姑娘》声震剧坛。从此,一发而不可收拾,联翩而出的大戏、小品犹如百花园中的芍药、菊花、玫瑰迎风绽放,使他名闻遐迩。“河北大厂出了个赵德平”的讯息,也在全国戏剧界不胫而走。赵德平的戏剧作品,受到广大观众尤其是农村观众空前热烈的欢迎和普遍的关注。十几年来,赵德平始终如一、坚定不移地走着自己认定的创作之路,在风霜风雪中,在恶浪激流里奋力拚搏,为广大观众写戏、演戏,奉献出拳拳赤子之心。
几度风雨,几度春秋,1993年度,赵德平和大厂县评剧团迎来了收获的金秋:演出收入超50万元,名列全国县剧团榜首。赵德平的创作也愈见深厚成熟,硕果累累。他的洋溢着浓厚生活气息的小品《泪别》、《大年三十吃饺子》,先后在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和农村题材重大晚会节目中播放,获得电视观众的交口称赞;《东方时空》以“一个会写戏的县长”为题,对赵德平进行了专题采访,一个农民剧作家的风采进入了千家万户。
在戏剧艺术严重滑坡的情况下,赵德平和大厂县评剧团,以丰富的实践和突出的成就,打破了戏曲艺术万马齐暗的局面,犹如一颗耀眼的星星,放射出璀璨的光华。
一
面对赵德平和大厂县评剧团戏剧事业的兴旺和10几年来的长盛不衰之艺术现象,使心存疑虑的人们折服了。“赵德平现象”已为越来越多的人取得共识,就是一些苛刻的评家也不能不承认,赵德平的剧作,具有独特的美学特色和蓬勃饱满的生命力,确实值得研究。其实,长期以来,关于赵德平的研究,始终是戏剧界的热门和文化主管部门关注的焦点。赵德平的成功之路,给戏剧界带来了希冀,人们殷切地期望,通过正日益深化的对“赵德平现象”的研究,准确地、科学地总结赵德平的创作经验和成功奥秘,以寻求当代戏剧的发展之路。
那么,什么是赵德平的创作经验和成功奥秘呢?
平凡的赵德平曾经用了一句极为平凡的话,道出了他的戏剧创作秘密:“我为观众写戏。”这句平凡得使人听来漫不经心的话,其实悟性极高,它道出了戏剧创作成功的奥秘,揭示了戏剧创作的重要规律。赵德平初登剧坛时,就是凭着这句话,带着对观众的深情,涌动着生活源泉中的活水,用戏剧这种形式,一次次叩开了当代万千观众的心扉,走向了人生和戏剧事业的辉煌。
一个无视观众、恃才自傲、孤芳自赏的剧作家,是不可能获得成功的。一些剧作家在剧作上演后遭到冷场时,往往会感叹:“观众不懂戏。”他们不懂得“没有观众,就没有戏剧”的道理,而赵德平则极其尊重观众。他在探索戏剧艺术规律的同时,自觉不自觉地研究观众的心理规律,这为他驾驭、平衡观众情绪,写好剧本极为有益。赵德平像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每写好一首诗必念给老妪听一样,每写一个剧本,首先征求剧团演职员意见,再频频请教有关专家学者,还为村里一些父老乡亲读剧本,听取意见。剧本上演后,他又总是混于观众群中,听观众论剧评戏,哪段戏观众鼓掌,哪段戏观众不爱看,之后即不厌其烦地对剧本进行反复修改,直至完善丰满。
赵德平的悟性和戏剧才能高就高在这里。他深谙:说到底,戏剧千变万化的技巧,总是要以观众心理为本原和归宿的。悬念也好,制造幻境也好,虚实结合也好,是统统离不开观众的心理依托的。
戏剧界现在流行一种说法,叫作“维持戏剧自身的尊严”、“不媚俗”、“不迎合观众的庸俗情绪”。这种论调未免偏颇,有失公允。如果没有观众,没有观众的欣赏和关注,又何谈戏剧的振兴和繁荣?
古今中外的戏剧家和戏剧作品,为了寻求戏剧自身的延续条件和创造自身延续的条件,一方面被动地去窥测迎合观众的审美心理结构,一方面又主动地去矫正开拓观众的审美心理结构,以图后一个时代的观众审美心理结构能够容纳、接受自己。可见,戏剧作品和观众的审美心理结构之间,在审美过程中,总是需要相互适应、相互塑造、相互制约的。戏剧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和绵延,就是这样不断循环往复造成的。
赵德平更多的是从实践中,自觉或不自觉地感悟到这个深刻的理论问题的。早在1974年,那时还默默无闻的赵德平,在其处女作《盘点》获得成功后,即深有所感地总结了一条创作经验:“感情比技巧更重要。”这是戏剧的真谛,也是人生的真谛。从表象上看,剧作家写戏怀着真情实感,并非技巧,但从实质上看,这却是个不技巧的技巧,其实是更重要的技巧。因为真挚的创作激情往往切中肯綮,引起普遍的共鸣,而这恰恰是一把洞开观众心扉的金钥匙。
所以,8年后,当赵德平的现代戏《嫁不出去的姑娘》在剧坛振翼高飞时,人们不免惊异他戏剧创作上的出手不凡,其实,《嫁》剧正是“为观众写戏”的激情,在他心中催开的第一朵璀璨夺目的戏剧之花。
可以论定,“为观众写戏”的创作主导思想,是赵德平戏剧创作的基石和重要组成部分。赵德平往往在创作伊始,就充分注意到缩短创作和观众的间隔,因而有效地取得了改造观众审美心理结构的良好效果,为孕育剧作强健的生命力,创造了最为有利的生存环境。
二
一个戏剧作品,之所以能久久存活于广大观众心里,必有其不平常的吸引力,最主要的当然是由于作品本身所包含的美学生命力。赵德平的戏剧作品就是这样的作品。
赵德平本人对此曾谦逊地说道:“我的主要成绩不在创作,而在艺术管理方面……”
这句话当然是对的,我们希望凡剧团、单位都应该有如赵德平这样的好团长,但从实事求是、科学研究的角度来说,我们认为,赵德平的成功,主要在于他的戏剧创作,如果没有他的戏剧创作,也就不会有他和大厂评剧团的今天。
回溯10余年前,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给予每个剧作家的机遇都是平等的,剧作家当团长者和具有深厚生活功底的也不鲜见,但时至今日,像赵德平这样的成功者却庶几不多。
这是因为赵德平的剧作得时代风气之先,在戏剧创作领域中,表现为一种传统的扬弃性继承和推进,它自成一格,别有境界,风采独具,是戏剧艺术在新的历史时期的一种新的延续。在创作过程中,他以敏锐的艺术感觉,充分注意到传统戏曲的速朽现象,和因此而形成的严重的戏剧衰落局面。同时,他目睹到同时代速朽的剧作情况也相当严重,这使他意识到,要使剧作具有长久的生命力,就必须大力排除戏剧艺术生命体上的速朽性因素。为此,他审时度势地从自己十分熟悉农村生活的基础出发,驾起时代的风帆,全身心地致力于现代戏的创作,走上了现实主义的创作道路。
所以,我们在赵德平创作的5台大戏和20多个小品中,极少能找出德国哲人黑格尔曾经指出的那种“生疏化”现象和速朽性因素:
“莎士比亚的历史剧里有许多东西对于我们是生疏的,不能引起多大兴趣的。这些历史事实读起来固然令人很满意,上演时就不然。批评家和专家们固然认为这种历史上的珍奇事物为着它们本身的价值也应搬上舞台去,而碰见听众对这些事物感到厌倦时,就骂观众趣味低劣;但是艺术作品以及对艺术作品的直接欣赏,并不是为专家学者们,而是为广大的听众,批评家们就用不着那样趾高气扬,他们毕竟还是听众中的一部分,历史细节的精确对于他们也就不应有什么严肃的兴趣。因为这个缘故,英国人现在表演莎士比亚的历史剧,只挑选那些本身优美而又易于了解的场面,他们没有我们美学家的学究气,不以为一切已经变成生疏的引不起同情的外在史实都要搬到观众的眼前。”(《美学》第一卷)
由此对照、游览近、当代已朽去而难以留存的众多剧作,不难看出,审判戏剧作品不是在历史的法庭里,而应当在艺术和美的法庭里,美的生疏化的出现,无疑地就是美的朽逝的开始和戏剧生命力的消失。
我们不妨重温一遍赵德平所创作的戏。
《嫁不出去的姑娘》,写了新时期的买卖婚姻;《啼笑皆非》写的是抨击社会不正之风(现在看来,该剧应为“反腐倡廉”先声夺人的佳篇);《罪人》一剧则愤怒控诉了侮辱、迫害妇女的丑恶行为;《男妇女主任》一剧极大地讽刺了滥用人才和干部制度的不合理;《黑大门里的媳妇》(原名《私生活》)描写了人生的悲欢离合、坎坷曲折。
这些戏,虽然描述的都是农村社会中的凡人小事,但却以小见大,直接地、集中地反映了现实社会的冲突和矛盾,有力地突出了戏剧的本质特征。赵德平笔下所塑造的独具风采的舞台形象,如李彩凤、高艳芳、秋宝、白翠香、刘春华、李淑兰、刘之远……等一众人物,在观众眼中“似曾相见”,感到无比亲切,栩栩如生。正因为赵德平的戏靠近观众,没有生疏感,同时又真实地反映了生活,反映了社会,戏中强烈地表现出的时代和社会的深邃思想内涵和道德内涵,叩击着观众的心灵,引起了观众的注意和极大兴趣,从而获得了普遍的承认和欢迎。这就是赵德平戏剧创作的生命力延续之源之所在。正如黑格尔所说的那样:“题材在外表上虽是取自久已过去的年代,而这种作品的长存的基础却是心灵中人类所共有的东西,不会不发生效益的,……”
赵德平笔下所表达的这些“有力量的东西”,正是人类艺术史上一些被一再重复地表现的审美价值永不褪色的命题。他的戏剧作品,几乎无一不具有普遍性的命题,如描写人生婚姻男女相爱、公平合理平等的社会理想;对民主、自由、和平的向往追求;对真善美的歌吟等等。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永恒的主题”。正是这种贯通古今的共同社会命题,使赵德平的戏既沟通于历史,又直面于现实。这些永久性的主题,经过赵德平的艺术处理,并发掘出富有永久性和普遍性的美学意蕴,在当代环境中以新的面貌再现,因而具有着较强的时代风骨和历史穿透力。赵德平以他高度熟悉生活、认识生活的创作优势,牢牢地把握了古今贯通的命题,准确地为其戏剧作品抓住了成功的契机。
赵德平在戏剧创作中是如何排除速朽性因素的呢?我们现试举例予以简单说明。
从赵德平的作品中,我们可以鲜明地见到一条主线:描写的都是熟悉的人和事,演出形式简洁但丰富鲜活,往往一开场就直接切入主题,不拖泥带水,表现的大都是易于了解的场面,绝不铺陈多余的细节和事件琐碎的发展过程,而重在突出人物性格的塑造。
如现代喜剧《男妇女主任》。可以说,这是赵德平戏剧创造中,成就最高的一个戏。剧作从一个独特的艺术视角扫瞄,为戏剧舞台塑造了一个全新的艺术典型——男妇女主任刘春华。
剧的开始就是别开生面的,剧作家采用了讽刺喜剧的手法以塑造反面艺术典型男妇女主任刘春华。男妇女主任,本身就充满着滑稽、荒唐、可笑的喜剧性因素,这样一个缺乏工作能力,干啥都砸锅的干部,虽然属于人民内部性质的矛盾,但矛盾有时也相当尖锐,如果不采用讽刺手法的话,正面的描写必然使人物流于平淡,不易充分揭示人物心灵的美与丑,人物的失败将必然导致速朽因素的渗入。
《男》剧运用反面形象反衬人才问题的重要,是匠心独运的,艺术性较强,概括性尤其强。合理平等的运用人才,一直是人们“天生我才必有用”的社会审美理想的焦点,这一问题不仅在历史上,即使在当代也是深刻而尖锐的,人才的不公正不合理的运用,严重影响和阻碍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男》剧通过对丑的揭露、鞭挞,达到了对美的间接肯定,从而激发和鼓舞人民为实现美好的社会理想而奋斗。《男》剧之所以久演不衰,具有长久生命力的原因,也是因为它所表现的乃是一个有普遍性的美学意蕴的题材,是一个不朽的社会命题。赵德平的几出大型戏剧,无不在在表现了一种着意排除速朽因素,依凭永久性命题的特点。
这种特点,在赵德平的20几个戏剧小品中,也是一脉相承的。我们试以《不平静的夜》为例。
《不》剧以平淡的舞台画面和白描的手法,轻轻地道出了一个人间平凡的世俗生活故事:农村妇女秀凤因丈夫长期残疾,不堪忍受生理、心理上的屈辱和痛苦,坚持要和丈夫离婚。这个原本正当的要求竟不能得村人理解,村长三婶与村治保主任田二反复劝说秀凤注意社会道德,要可怜、照顾丈夫,不要离婚,说得秀凤无奈而含泪应允。戏的主人公似乎是秀凤,但在一番工作后,剧作笔锋陡转,原来这个以身说法的一村之长三婶才是全剧的主人公。刚刚还一本正经地给秀凤做工作的她,竟对田二说,好些天没来了,今晚上来吧,照老样子给你留着门哪!这画龙点睛的一笔,把戏直推高潮,掌声顿时如雷。守寡多年的村长三婶,其实从未独身,一直与村治保主任田二“暗渡陈仓”,过着夫妻生活。一件其实并不神秘的生活小插曲,在赵德平的笔下,显得如此真实、生动,令人拍案叫绝。
这个小品虽然写的是有关“性”的社会写真,但却并不庸俗,因为剧作深刻地真切地剖析、展示了一种健康的人性之美。剧作不仅对秀凤正常合理的人性要求做了肯定,甚至对“虚伪”的三婶也寄寓了深切的同情。古今中外的艺术作品,历久不衰地描写和探索着人性奥秘和人性之美,几乎成为一种“永恒的主题”。所以,小品《不平静的夜》举凡演出就轰动,就受到观众无比热烈的欢迎,就不为之怪了。
赵德平的戏剧创作,不仅力求在内容上最大限度地排除速朽性因素,而且在二度创作中,也大力排除艺术形式上的速朽性因素。我们总是能充分感受到,他的作品演出都具备比较完整、明白晓畅的结构外形,并且相当集中,概括力强,着重强调人物形象的鲜明性;舞台装置也每每如此,简洁明了,尽量排除平淡琐细所带来的庞杂,所以,观众很容易理解、接受他的作品,绝无生涩之感。在表现形式上,他一方面充分继承和合理运用了优秀传统艺术技巧,一方面大胆吸收、借鉴了现代各种艺术技巧,如排除冗长的唱段、运用生动的语言、注意形式的新颖更新,不断创造易于被观众接受的形式。他把丰富的现实生活内容和传统艺术结构框架,有机地调整、融合在一起,形成了新意萌生自成一格的演出风格,体现了一种新的民族审美特色,因而强化了剧作整体的生命力。
我们认为,赵德平的戏剧创作实践,在排除速朽性因素方面,所进行的出色、成功的探索,成就了他独树一帜的戏剧创作道路。他的作品自成一家,别具境界:俗中见雅,雅中见俗,完整晓畅,既热情奔放又深沉谐趣,新意盎然,如山野间怒放的鲜花那样生机勃勃。
三
赵德平生就一双能够不断发现生活美的眼睛,为戏剧世界采撷了一朵又一朵美丽芬芳的鲜花,不断装点着社会文化生活。但从近年来的某些创作中,我们感到些微的不安和遗憾。1992年,《鬼宅》的问世,真是让人喜来让人忧,我们以为,《鬼》剧的创作是有着某种失误的,或许可以说是成败参半的。成功之处,表现了赵德平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艺术技巧上的纯熟和进步;不足之处,在于剧作背离了历史的具体性,没有归附到准确的历史支点上,换句话说,《鬼》剧的时代烙印烙错了历史环境。要知道,《鬼》剧中所表现的冯奶奶与地主少爷赵文宇的恋情,在经历了几十年翻天复地的巨变后,在改革开放的当代已然不可能再“荡悠悠”了。何况,少女时的冯奶奶(翠花)曾遭受到赵文宇残酷的抛弃,时代变迁、人物命运业已隔膜而生疏化,在在不可能生发出怀旧的情愫。剧作在描写冯六(冯奶奶丈夫)这个人物时,则完全偏离了现实的轨道,在当代火热的现代化浪潮的泛涌下,不可能发生已经发家致富的冯六竟会梦幻般的迷恋地主庄院的生活。这是失真的。
《鬼》剧虽然题材具有永久性的意蕴,但缺少充分的具体体现,象剧中所表现的具体依附却与表现的主题并不当称,因为其历史支点错了位。但如把支点挪到解放前,这个故事也未必十分美,当然,要远比现在的情形为好。一句话,剧作缺少能表现普遍性和规律性的典型环境和时代风姿。
在小品《大年三十吃饺子》中,也显然含有速朽性因素。那就是缺少了真实性。当然,现实生活中确也有富得患了“富贵病”,不吃饺子而不时吃野菜吃窝窝头者,但那只是特例,缺少典型性。目前,我国毕竟还有不少山区和农民尚不得温饱。
其实,《大》剧原本立意写的是海外儿女大年三十怀念祖国的思乡之情,不料一经上镜修改后,立意则大相径庭,虽则表现了国泰民安,民丰物阜的旨趣,但却缺少了真实感,这不能不说是一种不足或者遗憾。
当然,失误在任何人都是难免的。好在赵德平是勇于搏击长空的,在长期的创作和工作中,从不因失败和失误而畏缩不前。人生重要的方面并不全在于成功,其意义更在于追求。
我们坚信并期望,赵德平将会继续在戏剧世界里追求自己人生的辉煌,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