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化市场消费行为调查_市场营销论文

中国日化市场消费行为调查_市场营销论文

中国本土日化市场消费行为调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消费行为论文,日化论文,中国论文,本土论文,市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本土日化是在夹缝中生存”,这是许多本土日化品牌的高管都曾有过的抱怨,并且随着国际日化品牌向二、三线市场延伸,国内日化企业的发展空间不断收缩。抱怨之余,也有本土日化品牌的高管通过分析彼此的差距寻找突围之道:国内品牌只研究渠道不研究消费者,外资品牌更注重研究消费者。

但消费者究竟有什么样的消费习惯?在什么渠道做传播更有效率?消费者最看重什么?最喜欢什么品牌?能接受的价格区间是多少?这对绝大多数本土日化企业而言仍是一个谜。对此,全球著名的市场研究机构益普索(Ipsos)联手搜狐网,针对消费者对本土日化品牌的关注以及使用情况做了调查研究,得出许多有价值的结论。

此次调查覆盖区域为全国,采用数据采集和网络在线调查方式(益普索在线Panel-IIS),受访者在过去的1年内购买并使用过该品类产品。调查品类涉及个人清洁护理产品(彩妆、面部洗护、身体洗护、头发洗护、精油类、口腔护理)和家用清洁护理产品(衣物清洁护理、厨房专用清洁、卫浴专用清洁、芳香除臭、家居清洁护理),并从消费者对国内品牌的认知、使用;购买渠道、购买习惯;消费者需求三个维度进行调查分析,还原了中国消费者对本土日化的消费心理和行为的基本面貌。

行业状况:竞争愈加激烈,但没有哪个品牌占据绝对优势。

2008年以来,中国本土日化品牌全面复苏,崛起了一批本土日化企业,如伽蓝、霸王、相宜本草等。与之相伴,本土日化品牌间的竞争愈加激烈,仅从不断增加的广告投入上即可见一斑。

但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虽然本土日化品牌众多,却没有任何一个品牌能在某一品类占据绝对优势。在大部分日化品类中(身体洗护产品除外),都只有1~3个领导品牌处于相对优势的地位,其渗透率(即消费者购买并使用的比例)明显高于第二梯队的挑战品牌(1.3~2倍),其他跟随品牌之间的差距都很小。

具体而言,在面部洗护品类,无论是品牌认知度还是品牌渗透率,大宝是其中的领导者,尤其在渗透率上有比较明显的优势,高出排在第二位的丁家宜19个百分点,达到40%。相较之下,其他挑战品牌(丁家宜21%、美加净19%、小护士19%)和跟随品牌之间的差距并不明显。

在头发洗护品类,舒蕾(43%)是渗透率最高的品牌,霸王(31%)和拉芳(25%)处于第二梯队。相较之下,第三梯队的各品牌之间的差距很小。同时,舒蕾、霸王、拉芳的优势还将延续,依然占据了“未来1年考虑购买并使用的品牌”中的前3位,稍有不同的是,舒蕾的被选择率有所上升,而霸王则有所下降。

在衣物清洁护理品类,立白、蓝月亮和雕牌(超能)是国内最强势的三个衣物清洁护理品牌,其渗透率明显高于处于第二梯队的奇强和白猫。不过,在未来一年,奇强在一、二线城市以及威露士在北京、上海和广州都有较高的购买意向。

传播效果:电视、促销、门户网站和亲友推荐是影响力最大的推广渠道。

推广品牌或产品最直接的手段就是广告,近年来,本土日化企业加大了在广告上的投入,但效果如何呢?是否对消费者产生了作用?

一个明显的趋势是:现在的消费者处在信息爆炸与碎片化之中,很多广告主陷入困惑:媒体的投放成本连年提高,但传输效率却连年下降,广告效果越来越不明显。到底在碎片化的媒体时代,如何做传播,如何选择媒体?

调查发现,电视广告、促销活动、门户网站广告和亲友推荐是最普遍也是影响最大的信息传播渠道。另外,时尚报刊广告主要作用于彩妆、面部洗护、精油产品这几个品类。

毫无疑问,电视是本土日化品牌的主要推广媒体,但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是:互联网广告的增速非常明显。拥有超过4.5亿网民的中国,无疑正在经历着一场深刻的消费习惯变革。面对众多的新产品和新品牌,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依赖网络媒体来获得他人的使用经验。因此,市场营销者可以通过和网络的深度合作,向消费者提供丰富的产品信息以及明确告诉消费者某种产品或者品牌能让他们的生活得到改善,提高消费者使用品牌的满意度。

亲友推荐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推广渠道,现在的公众越来越看重自己的社交圈,因此朋友在消费者的购物和消费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人们通常非常渴望了解家人和亲朋好友关于某种产品和品牌的使用经验,对于一些基本的产品也会经常交换意见,甚至可能因为看到朋友使用某款产品而选择同样的品牌。

由此可以看出,在网络时代口碑营销变得非常重要,尤其是对本土日化而言。例如,一些国货的复兴就使用了口碑营销,在很多网络社区,不少网友对郁美净和百雀羚较高的性价比大加赞赏,这吸引了更多80后、90后人群购买,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购买渠道:商场、超市、专营店、网购成为四大主流渠道。

除了广告,终端也是重要的临门一脚。在日化行业,商场、超市、日化专营店、美容院是传统意义上的四大渠道,在“渠道为王”的日化行业,超市等终端零售大卖场究竟充当着怎样的角色?是否产生了新的主流销售渠道?

调查发现,就面部洗护产品而言,百货商场、购物中心的品牌专柜(74%)和大卖场、超市(60%)是最常见的购买渠道,其次是个人护理用品商店(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43%)和网上购物(43%)。头发洗护产品稍有不同,大卖场、超市(74%)和百货商场、购物中心(68%)是主要购买渠道,其次是个人护理用品商店(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35%)和网上购物(35%)。对衣物清洁护理用品品牌而言,大卖场、超市(97%)是最主要的购买渠道,远远超过便利店(44%)、网上购物(16%)等。

由此可以看出,针对个人清洁护理用品,网络正在取代化妆品牌专卖店和美容院,成为四大渠道之一。尤其对于彩妆和精油产品,网上购物更为普遍。其中的原因除了方便和实惠以外,网络购物可以让三、四线城市的消费者买到那些在当地还没有上市的产品和品牌。对于市场营销者来说,利用方兴未艾的网络购物是一个重要的机会,品牌可以提供电子优惠券鼓励消费者在品牌网站购物或者使用优惠券到柜台购物。

不过,通常国外日化品牌对大型商场、超市等主流日化渠道有强大的控制力,往往占据场内最好、最大的位置,很多本土品牌被搁置在角落,消费者很难看得到。但好消息是,作为中国本土日化品牌的另一个战略性渠道——个人护理用品商店则呈现出网点发展快、门店层级提升等特点,网络覆盖全国所有大中城市及重要乡镇,这是一个必须抓住的机会。

购买考虑因素:价格、质量、功效及特性、使用感受占据前4位。

站在琳琅满目的货架前,是什么最终决定了消费者掏出钱包?调查发现,价格、产品质量、产品的功效及特性、使用感受、品牌形象及内涵是消费者购买日化用品主要考虑的因素。

具体而言,消费者在购买面部洗护产品时,价格(83%)、产品质量(78%)、使用感受(73%)和产品的功效及特性(65%)是其主要考虑因素。调查还发现,受访者购买面部洗护产品的平均频率为每年7.29次,各城市间没有明显差异。消费者平均每月在面部洗护产品上的花费为273元,其中眼霜、眼部精华和脸部精华素(液)的可接受单价最高,分别为274元和263元。随后是隔离霜以及脸部润肤产品,可接受的单价分别为200元和197元。

购买头发洗护产品时,消费者最看重产品质量(81%)、价格(81%)、产品的功效及特性(67%)和使用感受(66%)。受访者购买头发洗护产品的平均频率为每年7.94次,其中北京、上海、广州的购买频率明显高于其他类别的城市,并且这三座城市的消费者使用过的头发洗护产品类型多于其他类别的城市,主要是免冲洗型护发素和发膜、焗油膏。消费者平均每月在头发洗护产品上的花费约为66元,各城市之间没有呈现显著差异,其中防脱、生发产品和发膜、焗油膏的可接受单价最高,随后是免冲洗型护发素(精华)、冲洗型护发素、洗发水。不过,北京、上海、广州的受访者对洗发水产品的可接受单价明显高于其他类别的城市。

购买衣物清洁护理产品时,消费者最看重的是价格(75%)、产品质量(74%)和产品的功效及特性(68%),其中价格因素在中小城市和乡镇、农村尤为重要。此外,包装使用的方便程度对北京、上海、广州的受访者影响更大。洗衣粉是使用率最高的衣物清洁护理产品。另外,衣物柔顺剂及护理剂、专用洗衣液和衣领净在北京、上海、广州的使用率明显高于其他城市。

受访者购买衣物清洁护理产品的平均频率为每年9.59次,北京、上海、广州的购买频率明显高于其他类别的城市。受访者平均每月在衣物清洁护理产品上的花费约为49元,北京、上海、广州受访者的花费高于其他城市,达到70元。其中专用型洗衣液和衣物柔顺剂及护理剂的可接受单价最高,都为42元。随后是衣领净和衣物消毒液、除菌剂,可接受的单价分别为40元和38元。

标签:;  ;  

中国日化市场消费行为调查_市场营销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