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传入台湾之历史及台湾京剧改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台湾论文,京剧论文,历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京剧在台湾省称“平剧”或“正音”,也尊称为国剧,这是祖国大陆最早传入台湾的剧种。
京剧传入台湾的历史,前后算起来已有300多年了。早在17 世纪前期,即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期间,有位福建南安人叫何斌的,他原来跟随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到台湾从事开发工作,后又在台湾当通事(即翻译)。其间,何斌曾从祖国大陆聘请官音(或称正音)戏班,到台演出祖国传统的戏剧节目。据分析,当时所谓的官音戏即是京剧前身皮簧戏。1661—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后,浙江人沈光文,在台南一带从事高山族同胞的教育工作,他也曾从祖国大陆聘请官音戏班到台演出。这都是在京剧正式形成之前的事。
清代中期以后,各京剧团体零星到台演出传统的京剧节目,1885年台湾建为行省后,京剧团体才开始大规模到台演出。那时刘铭传为台湾省第一任巡抚,他曾以重金从北京聘请京剧戏班到台公演,受到台湾同胞的热烈欢迎,给台湾同胞留下深刻的印象。史学家连横在《台湾通史》中写道:自建省以来,京曲传入,台北“校书”,多习微调。
1895年后,日本帝国主义占领台湾期间,妄图割断台湾同祖国大陆的文化联系,极力限制甚至禁止大陆各种剧团到台演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目。而台湾同胞思念祖国,思念祖国传统文化,他们每每冲破各种阻力,从祖国大陆聘请京剧团体到台公演,以慰乡思。这一期间,最早到台演出京剧的,是1910年秋由台北戏剧团体“得胜茶园”从北京聘请的“鸿福班”,该班在台北“淡水戏馆”演出京剧传统节目《李陵碑》和《御果园救驾》等。台湾同胞看到从祖国来的国剧,心中久久无法平静。1915年后,又有上海的京剧团体“上天仙京班”、“群仙京班”等到台北“新舞台”(由“淡水戏馆”改名)演出京剧节目。台湾同胞盛情款待他们,还大力挽留他们,京剧演员们大受感染鼓舞。有一个名叫“天胜京班”的演员们,接受台胞的请求,留在台湾进行长期演出,经久不衰。
1919年五四运动后,到台演出京剧的戏班更多了。1920年后的几年里,先后有上海的“余庆京班”、“复胜京班”、“三庆京班”、“如意女班”、“醒钟安京班”,福州的“旧赛乐”以及广东的京剧戏班等,唤起了台湾同胞的民族情感。到台的京剧戏班中,“复胜京班”还在台首创了新奇的机关布景,配合新颖的京剧节目,尤引人入胜,一时轰动全台。
1945年,日本帝国主义战败投降,台湾归还中国,国剧又在台湾重放光采。
1946年,广东客家人组织京剧团体到台演出京剧传统节目《三国演义》、《封神演义》等。台湾同胞劫后初定,又闻国音,再见汉戏,欢喜若狂。接着又有福州“新国风”剧团到台,先演出闽剧,再演出京剧,亦大受欢迎。由于民族感情的作用,台湾同胞对京剧的喜爱一时达到了入迷的程度。在台湾组织京剧团体,经常进行演出已是势所必然的了。
这前后,在大陆到台之京剧团体的推动和帮助下,台胞纷纷组织京剧团体,如“顺宜团京班”等,就是当时出现的,那时仅在台北,这种京剧团体就有六个班子之多。
日本帝国主义投降后,从大陆到台的京剧演员如顾正秋、戴绮霞、张正芬、胡少安、王鸣兆、章遏云等,后来多成了台湾省京剧界的骨干力量。
再如苏盛轼(已故)、王福胜、李桐春、李环春、程景祥、孙元彬等,均是从大陆到台湾的老辈京剧演员,对台湾省的京剧发展都有过积极的影响。
日本投降后,在台湾省成长起来的中青年京剧演员也有不少。影响大的有徐露、郭少庄等。
其他年轻的京剧演员在台湾还有女花脸王海波,武生朱陆豪,青衣严静商,武旦杨莲英,小生高惠兰,老生叶复润等,他们在京剧表演艺术方面,都有相当的成就。
这些京剧人材,对推动台湾的京剧发展起了很大作用。
由于各种原因,30多年来,台湾省的京剧一直是在挣扎中发展的。50年代后,先是由于电影业的兴起,后来又有电视机的普及,从京剧场夺走了大批观众,台湾省的京剧又开始处于衰败之中。老的京剧演员和京剧爱好者,为了保存祖国文化遗产,为了使京剧这朵国花永开不败,他们曾致力于兴办京剧学校,设置京剧团体,以培养人材。他们的努力收到了一定效果。只是,台湾年轻人对于京剧多不感兴趣。
近几年来,台湾省京剧界力图在传统演法的基础上,对京剧进行一些改良,增添些新意,以期吸引观众。于是在台湾出现了各种形式的京剧改良与革新活动。这当中特别值得提到的是青年京剧演员郭少庄所发动的京剧改革运动。
为了吸引青年观众,郭少庄于1979年在台湾发起组织“雅音小集”,由著名国画大师张大千命名,并为此专门设计了大幕,以革新京戏,对台湾京剧改革起了推动作用。经改革的传统京剧有《白蛇传》、《窦娥冤》和《花木兰》等。郭少庄所进行的京剧改革,包括剧本、唱腔、表演动作等方面的革新。
剧本改编是京剧改革的第一步。改编后的剧本,改变了传统的某些情节,如《窦娥冤》传统剧本叫《六月雪》,以团圆结尾,改编后的《窦娥冤》则以窦娥冤枉被斩,后托梦其父为其洗冤,恢复关汉卿原著的面目(只是审查时未获通过)。改编后的《花木兰》,增加了一个小生角色,并让他与花木兰相识、相爱,最后结成夫妇。虽然显得俗气,但颇吸引观众。
唱腔方面的改革,主要是吸收地方戏曲的旋律,有时还采用国乐伴奏,增加了音乐的表现力。
表演方面,主要增加一些舞蹈动作,厚植有关主题,这在《白蛇传》的表演中可以看得很明显。传统的京戏《白蛇传》,在白素贞盗仙草那一场,只几句带过去,改革后的这一场,在表演上下功夫,演员运用身段的各种动作的变化,表现白素贞为救许仙而不辞劳苦、不怕牺牲的精神,增加了感染力,使观众深为感动。
此外,在服装、布景和灯光等方面,也都进行了一些改革,配合演出动作,使演出更加紧凑,收到良好效果,吸引了更多的观众。
可见,改革是多方面的,也有一定效果。
台湾省京剧界的这种尝试,虽然受到一些老演员的指责,但受到青年们的好评与欢迎,争得了大批观众。这场改革,使得京剧在台湾颇有点重新活跃起来的趋势。
京剧最早从祖国大陆传入台湾,尊为国剧,常演不辍,经久不衰,数百年来不因形势变化而淘汰,这充分说明祖国传统文化在台湾牢牢地扎下了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