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样调查方法运用中的几个理论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几个论文,抽样调查论文,理论论文,方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国家新的统计调查体系的逐步建立,抽样调查将成为搜集统计资料的重要手段。为科学应用抽样调查理论,探寻适合现行统计管理体制的抽样调查组织方式,我们围绕抽样调查改革的基本框架、样本容量的最优化分配、抽样调查的组织形式、如何提高抽样精度等问题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讨。现将有关观点综述如下:
一、关于抽样调查应用研究的必要性问题。抽样调查作为一种科学的调查手段,虽然具有调查资料准确、时效性强、所需费用少等优点,但在实践过程中也碰到不少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在这种情况下,重视并研究抽样调查应用问题,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研究抽样调查应用问题,首先是由于统计改革发展的客观需要决定的。按照国家统计局的统一部署,统计制度方法改革是当前统计改革的重点。而制度改革通过七加一套表和企业一套表实践,改革框架基本确定,目前已从解决制度问题转移到重点研究方法问题上。在方法改革中,研究抽样调查理论与应用是重中之重。其次是由于统计实践中面临的新的形势决定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统计调查对象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不仅数量巨增,而且构成复杂,加上利益主体日趋多元化,被调查者统计合作程度不断降低,准确统计的难度日益加大,特别是一些部门实行职能转换后,使统计工作处于管不到、统不死的尴尬局面,这时要准确、及时、全面地获取统计资料,必须更多地应用抽样调查方法。第三是解决抽样调查运用中所遇若干问题的迫切需要。抽样调查已在城调、农调、人口、商业等统计工作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在实践中,由于受缺少主管部门的密切配合、资料报送频率过快、指标设置脱离地方管理需要等因素影响,致使一些基层部门出现不愿甚至抵触抽样实践的非理性现象,加上特殊条件下分级资料叠加与整体抽样结论相悖现象的存在,容易使人对抽样调查的科学性和严肃性产生怀疑,从而影响抽样调查技术的应用和推广。要克服上述局限性,必须加强对抽样技术的应用研究,通过科学的理论准备,为抽样方法的全面辅开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关于抽样调查改革的基本框架问题。当前对抽样调查的研究处于无序化发展状态,一方面,理论研究之间不衔接,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之间相脱节,形成理论研究的虚无性,导致理论上讲得清、实践中行不通;另一方面,理论研究上不配套,致使对抽样实践有重大现实意义的研究有遗漏,如存在推断研究不完整、忽视了抽样费用的研究等,因此,要科学应用抽样技术,必须规范和重塑对抽样理论的研究。抽样调查虽然是一种科学的方法,但这种方法只有在与其它方法组合运用时才能发挥最大效用,而这恰恰是当前抽样理论与应用研究中的薄弱环节。要研究抽样技术,最主要的是对抽样理论框架进行科学规范,这一框架应包括明确的调查目的、完整的调查方法、严谨的组织系统、科学的推断理论以及合理的资金保障体系等。
三、关于抽样调查容量的最优化分配问题。将确定的样本容量恰当地进行分配,使样本容量的分布趋近于总体分布,这是保证样本具有充分代表性、抽样估计准确度不断提高的关键。但对样本容量最优分配方法存在不同看法。一些同志认为,样本容量的最优分配,必须按比例缩小来确定样本单位数结构,这是最简单可行的分配方式。但多数同志认为,样本最优分配除遵循样本与总体单位数结构一致性外,还须考虑总体不同层次方差的差异,满足抽样估计量方差的最小化要求,因此,奈曼最优化分配法是最为可行的样本分配方法。
在遵循奈曼最优分配原则基础上,不同抽样目的和不同抽样方式的抽样,允许采用不同选样方法或组合运用这些方法,这是多数同志的共识。对多项目调查的样本容量最优分配,可先选择几个最基本、最主要的项目,按奈曼法计算各项目的最优分配数,然后用同一层次不同调查项目的标准差作权数,用加权平均法求同一层次内的样本折衷分配数。对复合分层中的样本容量最优分配,可先按行业分层后,对事先确定的样本容量实行奈曼最优分配;其次对按行业分层后的每一行业分别按经济类型分层,根据某一行业分配的样本数目进行第二次奈曼分配;再对按经济类型分层后的每一经济类型分别再按企业规模进行分层,并根据某一经济类型分配的样本数目,作第三次奈曼分配。对并列分层中的样本容量最优分配,一般可选择两个主要标志及全及总体作并列分层,然后根据样本容量分别求各分层标志下的奈曼最优分配数目,最后用线性规划方法对样本容量进行兼容分配。
四、关于抽样调查的组织形式问题。选用科学的组织形式,这是抽样调查得以顺利进行且达到抽样精度要求的根本保证。目前实行的抽样调查组织方式,由于遵循哪一级组织同样、资料哪一级拥有的原则,不以下级管理需要为基础,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抽样资料的共享性和基层开展抽样调查的积极性。要克服哪级抽样、哪级受益的缺陷,抽样工作必须从县级开始,由县级按照传统抽样组织方式抽取样本进行调查,然后层层向上汇总抽样结果,得出各级需要的抽样资料。这种组织方式有三个显著特点:一是遵循了抽样调查的基本原理,能进行有效的抽样误差控制。二是无论调查工作由哪一级组织,抽样都从县级起步,能满足各级的客观需要,符合资料的共享性和叠加性原则。三是这种方法未阻梗多年全面统计所建立起来的调查渠道,县级抽样抽中哪个单位,哪个单位就按全面统计渠道报送资料,不需要追加新的经费投入。因此,这种方法是解决由全面调查向抽样调查全面过渡的一个较理想的方法。
要探寻一种切实可行的抽样组织形式,必须改变传统的自上而下、由“信宿”到“信源”的设计思路,仿照会计制度的调查设计,在充分考虑信息通道各环节对抽样资料需要的基础上,立足“信源”制定整个调查方案。各种抽样调查方法的统一,首先是组织形式的统一,而要做到组织形式的统一,重要的是保证抽样框的衔接。为此必须广泛建立基层调查点,不同的调查使用不同的网点,并认为这种基层设点、多级使用的组织方式,应该成为我国抽样实践的改革方向。
但也有同志对此持不同看法。他们认为:满足各级需要实际上是计划体制下的观念和产物,基层普遍设点、县县抽样,扼制了抽样调查的灵活性,不利于体现抽样调查效益优先、实用优先的基本原则。抽样调查建立在哪一级,只能由抽样目的来决定,主张谁需要资料、谁组织抽样。
五、关于如何提高抽样精度问题。不断提高抽样精度,使抽样资料最大限度地接近总体实际,这始终是抽样理论与应用研究所追求的根本目标。当前由于对抽样总体情况不清,无法确定科学完整的抽样框,加上调查对象离散程度大、人为因素干扰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抽样结论的准确性。降低抽样误差只能有两种办法,一是扩大样本容量,提高样本的代表性;二是在适当样本容量下,改善样本的结构和分布,使之与总体的结构相一致。要保证抽样资料的准确可靠,必须建立科学的数据评估制度,通过选用统一的评估参数和评估方法,修正抽样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工作误差和逻辑误差,避免人为干扰。还有的代表认为,提高抽样精度的关键,是借助科学的数理手段,通过对先验信息和筛选分析,对抽样过程中的未知参数进行控制,这方面,用贝叶斯统计方法建立控制未知参数的模型是一种理想的方法。
总之,围绕统计改革实践中所遇到的具体问题开展研究,应是当前统计科研重点工作。我们建议,对统计调查方法改革问题特别是抽样调查方法的改革与应用问题进一步展开讨论,以推进统计改革工作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