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合作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之我见论文_尹艳格

家园合作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之我见论文_尹艳格

摘要:近些年,我国教育事业发展迅速,幼儿园教育水平也有了很大提升。在现行的幼儿园教育中,教学方法日益多元化,尤其是家园共育模式的运用,能够促使幼儿各项能力不断提升,是培养幼儿自理能力的有效手段。文章结合实际工作经历,对家园合力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方法与途径进行探究。

关键词:家园合作;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

引言

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简单说就是幼儿自我服务的能力,它是孩子最基本的生存生活技能。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就是教会幼儿自己做自己的事情。《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要“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家庭是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第一场所,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幼儿园的重要合作伙伴。家长主动配合幼儿园的工作,不仅可以减轻幼儿园教师的负担,而且对幼儿的成长具有助推作用。3~6岁孩子的生活环境变成了家庭和幼儿园,而孩子的生活过程就是孩子的成长过程。家园共育就是共同教会孩子如何生活,因此,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就是家园共育中首要的教育内容。

1家园共育的内涵及意义

家园合作共育幼儿是一种家长和幼儿园双向互动的教育活动形式,是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的相互配合以共同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家园共育在运作过程中要考虑幼儿园和家庭双方的需求,但是整个家园共育的核心是幼儿儿童,他们是幼儿园和家庭服务的共同对象。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是家园共育追求的最终目标,家园共育需要合作双方有积极主动的态度,它包括家长对孩子的爱心与责任感、对幼儿园乃至整个教育的信任与支持,也包括教师对家长的热情接纳和对家长参与的信心。

家园共育的教育意义在幼儿方面不仅仅能有效的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使幼儿的自理能力得到提升,也能促进幼儿对知识的接纳程度;同时,也能加深幼儿家长与幼儿园教师之间的联系沟通。在幼儿教育时期,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不可分割的两个部分,只有两个教育共同发力才能使幼儿的成长更有效率,而家园合作共育则有效的发挥了家园的互动作用,能有效的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2制约幼儿良好生活习惯形成的因素

2.1家长看重知识学习,忽视生活习惯培养

在调查中,73%的家长更多关注孩子学习了多少知识,如能背几首诗歌、会数几个数、会唱几首歌等。现在的家长都不愿孩子输在所谓的起跑线上,给孩子报了很多培训班以培养多方面能力却忽视对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众多独生子女家庭对孩子关爱过度甚至溺爱,缺乏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意识,使得一些幼儿在家庭中没有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条件和环境。

2.2家园教育的不一致

家园教育的不一致其实根源还在于,家人过分地疼爱孩子,很片面地觉得自己的孩子没有任何缺点,我家孩子什么都是好的。不客观、不理性地审视自己的孩子,从这我们不难发现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方法上与幼儿园教育相违背,这点对幼儿各方面发展是很不利的。

2.3教师教育方式对幼儿自理能力的影响

幼儿园一日活动中存在着由教师及保育员包办的现象。比如:幼儿不肯吃饭保育员就会帮孩子喂饭;看到有些小朋友午睡过后穿衣服很艰难,也会出于不忍心而去帮孩子将衣服穿好。虽然这些都是出于教师与保育员对孩子的疼爱、不忍。看似只是简单地帮了下忙,但幼儿却会因此而缺失一次锻炼的机会。长期如此的话,孩子们在幼儿园时就会于习惯依赖教师、保育员的帮忙,也就更加不愿意自己动手去做,其自理能力就得不到好的锻炼与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家园合力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方法与途径

3.1让幼儿明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树立幼儿自己动手的理念

家长的包办代替,使孩子形成一种错误认识:自己不愿意干的事情,父母会帮着干,于是我们看到的是孩子在等待,等我们帮他们做掉各种本应他们自己做的事情。为此,我们选取了儿歌、故事等,帮助幼儿充分理解作品内涵,通过作品中角色的行为,使幼儿受到感染、教育。让幼儿知道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培养幼儿自理的意识。班级里还逐步的开展了很多有关自理能力的活动,如“我长大了,我是能干的好娃娃,我会自己来……等等活动和各种自理能力的竞赛,激发幼儿的上进心,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3.2信任幼儿,为幼儿创造更多实践机会

在家园共育模式中需要给予幼儿足够多的信任与尊重,将幼儿视为独立的个体,只要幼儿可以自己做的,都应该放手让他们独立完成。对家长和教师来说,应该充分信任幼儿,鼓励他们积极动手,自己独立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自己穿衣服、系鞋带、吃饭,能够独立取放玩具与餐具、睡觉和大小便等,这样幼儿不仅可以独立完成自己的事情,也增强了他们的成功体验,自信心会随之提升。生活中很多小事都可以让幼儿完成,例如幼儿园每日午休起床时,就要求幼儿自己穿衣、叠被、洗漱等,教师则指导幼儿具体怎么做,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幼儿自己动手完成自己的事,并适时渗透对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抓住每个机会对幼儿生活技能进行培养,鼓励幼儿积极实践,即令使幼儿生活自理能力不断提升,也让幼儿综合素质得到培养。

3.3搭建平台交流沟通,促进家园互动

教师要积极搭建平台,为家长提供互相学习互动交流的机会,互相分享如何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有效方法和教育经验,并给予家长合理建议和科学指导,促进家园同步对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为了使家园沟通更紧密,在班级“家园联系栏”创设“一周活动安排”、“家园直通车”、“家园互动”、“经验分享”等栏目,通过这个窗口,向家长介绍有关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的方法和信息,展示教师和家长在培养孩子生活自理能力方面的心得体会等,引导家长在家庭中开展与幼儿园同步的幼儿自理能力的锻炼和培养,提高家长参与幼儿园教育的积极性。其次,针对培养孩子生活自理能力方面家长感兴趣或较棘手的问题,通过家长会、家长座谈等形式进行探讨,促进彼此间的交流。

3.4统一家园教育标准,共同监督幼儿自理能力的习惯养成

家园教育标准的统一,是为了让幼儿的良好生活自理习惯得到有效的保持,这对于培养幼儿生活自理习惯也是大有裨益的,比如,有些家长在吃饭问题上放松对幼儿的要求。幼儿需要什么就给什么,而不注重健康饮食,但是学校会更多的关注如何科学饮食,使幼儿的生长处于健康状态,注重营养的摄入,这两种饮食行为的不统一,使得吃饭问题更加成为幼儿自理能力培养的障碍,因此,需要统一家园教育标准,并共同监督幼儿的生活行为习惯,对于不良的行为习惯做记录,并适当的进行惩处,但对于良好的生活自理习惯表现要多作表扬与鼓励,并刺激性的要求幼儿多做一些良好的自理行为,多保持一些良好的自理行为习惯。

结语

陶行知先生说过:“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书本是死书本。”可见生活教育有多么重要。“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不是一两次教育就能有效的,这是个漫长的过程。让我们放开关爱的双手,给孩子一个锻炼的机会,相信孩子,经过锻炼他们一定会像初升的太阳绽放耀眼的光芒!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2]吴蕾.浅谈幼教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J].新课程·下旬,2011,(5):68.

[3]颜晓燕.谈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J].幼儿教育,1997,(6):36.

论文作者:尹艳格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2

标签:;  ;  ;  ;  ;  ;  ;  ;  

家园合作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之我见论文_尹艳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