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改建为城市道路设计要点研究论文_李洁

公路改建为城市道路设计要点研究论文_李洁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速,许多地方的城市道路已经无法满足城镇化发展需求,为此,公路改建也蔚然成风。但是,公路与城市道路在技术标准、功能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别,这也要求有关方在公路改建中必须要进行周密考量,做好公路改建设计,以确保公路改建工作顺利进行。

关键词:公路改建;城市道路;设计要点

引言

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许多公路需要改建为城市道路,与其他工程设计相比,此类工程有其特殊性,在经济发展繁荣的过程中,道路起了重要作用。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许多地方的公路都开始向外改线或重新修建。要想保证公路改建质量,必须要做好公路改建设计。

1公路与城市道路在设计上的不同

1.1道路构造与功能不同

公路与城市道路是两种类型不同的道路形式,它们与厂矿道路、林区道路和乡村道路一起共同构成了完整的道路体系。公路是供各种车辆和行人通行的公共的、城市规划区之外的道路,公路以机动车为主要服务对象,一般都没有人行道。城市公路是城市公共基础设施之一,它包含的范围更广,服务对象更多。通常来说,城市道路除了人行道、车行道之外,还要有其他的基础设施如红绿灯、排水管、照明灯、隔离设施等。为了方便居民生活,许多城市道路下方还安置有燃气、热力管道,公路两盘的绿化设施也非常完善。可以说,与公路而言,城市道路的构造更加复杂,其功能也更加多样,因此,我们可以将公路改建城市道路视为公路升级改造的一个方面。

1.2分级标准不同

根据公路所适应的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使用任务和性质,我国将公路分为五个技术等级,分别是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和四级公路。其中,高速路是专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使并应全部控制出入的多车道公路。一级公路可以根据需要控制出入多车道公路。根据道路在路网中的地位、功能、使用范围和公路服务沿线建筑物的功能等,城市道路被分为四个等级,分别是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

1.3设计速度与平面设计不同

道路设计速度是影响道路和车辆安全运行的重要因素。由于功能、服务对象、人流量不同不同,公路和城市道路的速度规定和设计也有所不同。我国公路的速度设计共分为七个标准,分别为120、100、80、60、40、30、20(单位km/h),城市道路由于行人过多、路况复杂,所以其设计速度分别为80、60、50、40、30、20六个标准。道路平面设计主要包括纵断面设计、横截面设计两大类。为了排水和使用安全,公路的交叉口竖向设计较少,并且公路设计高程大多比道路两侧地面高程高,最低也要设置边沟及截水沟排水。城市道路纵断面设计要优先考虑规划区场地的平整性,城市道路的竖向交叉口较多,道路纵坡坡度设计经常受非机动车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公路横截面有单幅路、双幅路两种,公路设置由机动车道和路肩构成。而城市道路的横截面从单幅路到四幅路依次递增,共分四级。城市道路的横截面设置更加复杂,多由机动车道、人行车道和非机动车道构成。

2公路改建为城市道路设计要点

2.1基础设施设计

公路改建为城市道路,需要增设许多基础设施如排水、照明、燃气设置等,并且,考虑到城市居民生活需要,在公路改建中,设计人员必须要围绕城区规划,根据城市人口规模、发展前景,科学进行基础设施改建设计,以更好地服务城市发展建设。又如距离市区较远的公路之前在排水方面,根本不用考虑太多问题,要么是没有排水处理设施,要么是直接明沟排放。而公路改建为城市道路后,为了方便行人出行,减少道路维护与管理成本,必须要将明沟排放改为暗道排放。积水、渗水是城市道路中最常见的问题,为了加快排水,解决路面水、下渗水等问题,设计师在设计中要适当提高路基高度,设置隔水垫层,收集路面水,还要在道路中央分隔带下设置纵向盲沟收集下渗水,争取确保排水体系的完整性。

2.2城市人行道系统设计

前面我们已经提及,公路主要是机动车尤其是客货运车辆,它根本没有设置人行道系统。而城市道路主要服务于小型车辆和行人,并且,城市人流量更大、道路使用情况更加复杂。将公路改建为城市道路,不仅要加宽路面,还要科学设计路网,提高人行道系统设计水平,给公共交通和行人留出更多的空间。这就要求设计师树立“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全面考虑城市交通状况、特殊群体的特点,科学设定人行道的最小宽度,提高人行道的安全性和利用率。然后,考虑到城市交通状况和特殊群体(残疾人、老年人)的特点,做好人行道安全防滑设计和道路吸音降噪设计,将城市道路交通附属设施(照明设置、绿化景观、地下管线、交通标志、清洁箱)与人行道设计结合起来,为城市道路配备完善的附属设施,提高城市道路建设的实效性,为车辆和行人出行提供便利。

2.3城市交叉口和出入口布置

公路是由多个站点构成的,公路点与点之间的交叉、对接比较简单,公路交叉口对接除了高程、面积、坡度等问题外不需要考虑太多的问题。而城市道路的对接形式更加复杂,并且城市道路对接设计内容也更多,包括交叉口类型、交通组织设计、车道条数、视距保证、拓宽设计、交叉口排水设计等。城市道路的交叉口形式有十字形、X字形、错位交叉、Y字形、复合交叉等,通常来说,城市道路交叉口都是有信号控制交叉口。公路改建为城市道路,首先要将原有的公路收费口撤销,将收费口改建为路面,增设指示信号,确保道路出行流畅。此外,设计师还要科学进行交叉口交通组织设包括车辆和行人交通组织设计,如增设城市快速公交专用车道,合理组织转左车,还要进行人行横道、人行天桥、人行隧道设计,增设交通标记、符号和文字指示牌,为居民出行提供方便。在一般的道路交叉口设计中,根据进口道车辆数量,设计师要计算出平面交叉口行车速度、交叉口转角的缘石半径,合理设置交叉口的视距,扫除视距三角形范围内的一切障碍。在环形交叉口设计中,设计师要根据中心岛形状和尺寸,科学设计环道宽度、外缘石及进出口竖向,准确验算道路通行能力,突出环形交叉的优点及适用性。

2.4道路拓宽及横断面改造

许多公路的修建时间都较早,公路的横断面主要是双向四车道加路肩,中间设置的有中央分离带。公路改建为城市道路,需要在原有基础上拓宽路面,要涉及到人行道、辅导铺设和绿化工程。公路拓宽,需要根据城市公路建设标准、公路两侧的用地情况来进行路宽设计,决定是将原有公路单侧拓宽还是双侧拓宽,并且,在道路拓宽后,可能还要妥善处理道路接缝处,进行路面处理。如有的公路经过多年运营已经出现路面沉降,如果盲目填筑路面,很容易造成路面开裂。为此,在设计中,设计师要就公路路肩进行科学处理,如将老路提边坡开挖成台阶状,将台阶高度控制在100cm左右,然后在台阶横向上铺土工格栅,以减少路面沉降差。在处理路面接缝时,要先将公路旧填缝料清理干净,然后再用热熔改性沥青灌缝,最后再铺设加固层,以增强道路的强度和稳定性。

结语

公路改建为城市道路工程设计与其他工程设计不同,须要按照城市道路的技术标准设计,同时又要兼顾公路的特点,因此,在设计前需要认真做好外业调查,尤其是要摸清现状地下管线、路基路面使用情况、排水防洪要求、现状构筑物的使用情况等,是一个系统复杂的工作,在设计中更加注重细节,突出以人为本、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设计原则,尽可能满足大众出行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殷国琴,杨建美.公路改建城市道路设计与施工技术要点[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13:175.

[2]董俊红.公路改造成城市道路的设计方法分析与探讨[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2,(10):1-2.

[3]赵杨,王龙花.公路改建城市道路设计要点简谈[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15):424.

论文作者:李洁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5

标签:;  ;  ;  ;  ;  ;  ;  ;  

公路改建为城市道路设计要点研究论文_李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