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朝阳市朝阳县木头城子镇中心小学,辽宁省 朝阳市 122000)
摘要:核心素养是近年来新引入教学的一个新概念。既指教师不要仅仅局限于传统的教学思想模式,对不同基础和能力的学生进行统一标准要求,而是转向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学生的全面发展,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评价和分析。从多维度的视角去评价一个学生的核心素质。
小学数学教学是小学生的基本内容,更是基础学科,也是应用性比较强的一门学科,所以不仅仅只从分数方面考量个学生的数学能力,而是应该多角度综合分析评价学生,这对学生学习数学有着重要的意义。从核心素养评价标准的基础出发,本文详细阐述小学数学评价标准机制的更新与转变,旨在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以及综合素质。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评价标准;设计
数学是一门可以锻炼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和思维的学科。也是实际应用度比较高的一门学科,常规的测评机制只是落实到一张卷纸上,很难从实际生活应用中去测评学生的应用能力。小学时期是开发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期,数学教学评价标准将会是影响学生思维发展方向的重要因素。核心素养评价机制从全局出发,重点培养学生全面发展,锻炼思维能力,培养兴趣的一种教学理念,它有助于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潜能,更有助于锻炼学生的能力。在接下来的文章里,本人仅以自己微不足道的教学经验,来探讨如何将核心素养融入到小学数学教学的多维评价标准中。
一、小学数学教学评价标准应凸显核心素养价值
(一)核心素养是当前教育政策的新要求
数学核心素养明确提出是在2011年版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
标准中在这项课程标准中就当前的数学教学提出了10个核心
素养其中运算能力是最主要的一项素养:当前随着新课改的不
断发展深入,人们的教育观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不论是教师还
是家长都不再像过去一样只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他们开始更多
地将目光放在培养孩子综合能力的方向上,寻求孩子的全面发
展。我们所提倡的数学教学核心素养,其内涵不应该不仅仅局限于书本知识的学习和考量,而应该以全面发展的眼光进行评价与教学。
它更多的是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的观点和方法解决自己在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着重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这种思想观点与当前新课改的教育政策也恰好一致,也符合了当前教育发展的新要求。
(二)核心素养评价标准应体现在课堂教学中
小学数学教学的重中之重主要是课堂教学互动,因为每个孩子的思维能力不同,其思维方向和所擅长的领域也是不同的,所以这就要求教师不能搞一刀切,不能用一个标准去衡量每一个孩子。然而每节课只有四十分钟,所以如何合理有效分配这四十分钟的课堂教学以及尽量照顾到每一个孩子对于教师而言就尤为重要了,课堂效率的高低也直接影响了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和理解。所以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也可以将核心素养的理念渗入到课堂教学当中,核心素养教育理念的真正实施,就要求教师多维度,多标准的评价学生,只有这样,核心素养才能真正发挥作用,为学生的全面长期有效发展服务。
(三)小学数学教学评价标准应以核心素养为目标指引
评价标准与学生学习的数学知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如果学生仅仅只是将知识落实到纸面上考一个高分数,但是实际应用能力和应变能力却不够好,那么学生学习的其他知识只能是无本之木,亳无用处的。数学核心素养所反映的
一是数学本质与数学思想,这两点是数学的精髓,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掌握好了这两点,那么不管遇到了什么类型的题
目对于学生来说都不会成为难题。因此数学教学应以核心素养
为目标指引,通过核心素养挖掘数学教学的思想和实质,
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小学数学教学评价标准的核心素养目标设计
小学数学学习的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十分的紧密,许多知
识都是为了更好地解决学生在生活中遇见的困难,提升学生的各
方面技能,因此教师要将核心素养理念渗透到课堂上,评价学生的时候也不应该是盲目的“一刀切”,因此数学教学评价标准的设计应该是多角度的,全方位的。这样,学生更容易找到自信,更加乐于投入到数学学习中去,从而提高学习能力。
例如,在讲解混合运算这一节之前教师运用核心素养讲
解计算的方法和技巧的时候,就要学会有目标,全方位的的教学。根据班上学生学习能力的不同,教师的教学要求和标准也要因人而异,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学到知识。比如说,有些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只要能够掌握简单的数学原理就可以了,有些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教师则可以提出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题目,让他们自主探究,提升自己的计算能力。
三、小学数学教学评价标准的核心素养过程设计
万里长城的修建并非一日之功,同样的在数学教学中核
心素养多角度的评价模式的渗透和运用也并非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需要一个较为浸长的过程,需要教师在教学时一点一滴的渗透。在教学时教师运用核心素养必须设计好相应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新知识的欲望,实现学生全方位的发展。比如在学习”有余数的除法“时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设置一些教学情景在生活中学生常常会遇见物品分配不均的问题,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遇到这种问题该怎么处理,这样将生活中的情景运用到数学知识的学习上,使数学知识生活化,既可以更好地让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得到更好的应用,也可以达到发散学生的思维的目的。在整个课堂的形成过程中依据学生的基础和个人能力给予不同程度的表扬和鼓励,让学生找到学习数学自信,进而发现学习数学的乐趣。
四、小学数学教学的核心素养评价设计
传统的数学计算教学评价往往是以书面评价为主,以分数论
英雄,学生的学习成绩好,计算没有失误,那么数学教学就是
有效果的,反之,学生的学习成绩差,计算存在诸多问题,教
学就是失败的。这种教学评价虽然有可取之处,但是在评价时,过于简单而且它过于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容易将学生培养成学
习的机器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数学核心素养注重的是对学
生数学综合能力的培养,与传统的数学教学方式相比,它最大的
不同之处在于它关注于理解和思考。因此,当老师教书的时候,
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学习效果的不同,运用核心素养设置
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而不是仅凭学生的学习成绩来决定学生的学
习效果:例如有的学生笔算能力差,但是估算能力强,教师就可
以在平时多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同时引导学生尝试笔算,提升
他的综合能力。
总之核心素养虽然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但是数学核心素养反映的是数学本质与思想,教师在教学时如果运用好了核心素养,帮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寻找到了数学计算的本质,不仅有利于提高小学生的数学运用能力,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他们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这种教学理念培养出来的人才才是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陈敏层宝莹,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从教学过程的维度[1].
[2]教育研会与评论(中学教育与教学)2015[4].
作者简介:杨玉飞,(1992年5月12日)女,汉族,辽宁省朝阳市,当前职务为教师,当前职称为小学二级,学历为本科,研究方向为基于学生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
论文作者:杨玉飞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9月中
论文发表时间:2018/9/27
标签:素养论文; 学生论文; 核心论文; 数学论文; 能力论文; 教师论文; 评价标准论文; 《知识-力量》2018年9月中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