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健美操教学中培养学生表现力的对策研究
王梓媛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教学部 黑龙江哈尔滨 150080)
摘 要 :健美操是集舞蹈、音乐、健身、娱乐于一体的运动项目,艺术性是它的最大特点。而健美操艺术性的最高体现为健美操教学、比赛中,学生通过外在健与美的动作,把自己内在的情感通过旋律与动作完美的结合。然而,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很大一部分学生在练习动作时缺乏表现力,教学效果及教学质量因此受到影响。所以,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表现力的培养,已成为高职院校健美操教学中必须关注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健美操教学 表现力 对策;研究
1 健美操表现力的概念
健美操表现力是指人们将内在精神气质和外在动作表现的完美统一,并通过身体姿态、技术动作以及面部表情等外部形态,将自身内在的情感与成套动作的主题思想、动作内容与风格以及音乐的内涵融为一体,结合自身所具备的认知力、理解力、想象力和自信心而表现出来,将观众吸引并感染其情绪,让观众与表演者产生内心的共鸣。
2 表现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笔者通过查阅有关表现力的文章,结合健美操教学方面的专家,教师与教练员的建议总结出表现力的影响因素,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
2.1 身体素质与技术水平
健美操对于表演者身体素质有很高的要求,强健的身体和良好的力量表现是基础,柔韧性、协调性和灵敏性也必不可少。动作幅度、身体姿态、动作熟练程度都是制约健美操训练者表现力的基本因素。其中,协调性是影响学生表现力发挥的主要因素。在健美操学习的初期,大多数学生的协调性都比较差,注意力集中于模仿动作和记忆动作,缺乏对协调的重视往往会影响演出的动作质量和演出效果。
2.2 兴趣与爱好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掌握运动知识、技能和方法,培养学生坚持进行体育运动的习惯,克服运动中遇到的困难。学习兴趣与学习态度是相辅相成的,学生一旦对健美操课程产生兴趣,就能建立良好的学习态度,积极的参与到学习中,使学习效果得到提高。传统教学中单纯的注重技术动作的教学,缺乏对于学生兴趣的培养,导致学生主观能动性差,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态度,在健美操教学过程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选择的教学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基于空间外差光谱技术的基本特性,将多重信号分类算法应用于空间外差干涉图功率谱估计,采用CAT准则对影响MUSIC算法谱估计结果的信号空间维数p进行自适应定维研究.结果表明改进的CAT准则结合MUSIC算法能很好地实现空间外差干涉图的光谱复原,提高光谱信噪比与复原效果.
2.3 音乐素养
兴趣是个性倾向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其内容来讲,兴趣可以是稳定的或不稳定的、广泛的或专一的。在健美操运动中,稳定和专一的兴趣,可以使练习者更加的积极和坚定,渴望尽可能快、尽可能好的学会运动技术的各个方面,快速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这实际上就是一种欲望。这种欲望的产生能够刺激大脑皮层,使大脑皮质兴奋性变强,对学生表现力的发挥起到促进作用。兴趣上的广泛,积极推动其自身艺术修养的全面提高,进而推动了其自身的表演水平的提高,使感染力增强,表现力效果得到提高。
还是重庆,云阳7人合伙将一家人祖坟前1000多斤的石狮子盗走。经过平安云阳刑侦大队民警侦查,民警对涉案人员进行了抓捕。民警介绍:这就是一只有二十年的普通石雕。案件还在进一步侦办之中。
2.4 舞蹈素养
2) 感观审评。按GB T 23776—2018《茶叶感观审评方法》中名优茶的审评方法进行;审评人员由3名专业审评师组成。采用3 g茶样,150 mL沸水,冲泡5 min,密码审评。评定外形、汤色、香气、滋味和叶底,按每项满分100分计,总分采用加权法。
2.5 心理素质
身体素质是提高表现力的前提,是健美操学习的基础,体现了健美操练习者的综合素质。经过系统的身体素质训练后,练习者的动作会更加灵活、规范、协调。在健美操的教学中,基本步伐的练习非常关键,分解的动作和动作发力的顺序,动作幅度,动作协调,头、颈、肩的姿势和脊柱的关系,脚尖的位置和脚踝, 膝盖,臀部, 合理搭配各个部分在空间上的关系,准确、及时的完成,每一个动作都要求显示完美的控制。所以,注意动作与动作之间衔接、连贯,教授学生正确的、合理的运用爆发力,高效完成跳、跃和翻腾等难度动作,从而轻松完成所有高难度动作,保证动作质量,达到提高健美操表现力的目的。
舞蹈是健美操形体动作的基础。健美操表演者借由身体方位、肢体部位、转体角度的准确度来反映健美操的规范性 ,而由不同优美性的肢体造型、表情语言以及发自内心的情感流露烘托的,称之为健美操的感染性,动作的流畅性由动作与动作之间连接的技巧和动作的熟练性来体现。在健美操运动中,动作过程的开始和结束都伴随着身体姿态,学生通过身体姿态带给人们不同的视觉感受,感染观赏者的情绪,不但体现了学生的艺术造诣。
3 培养表现力的对策
3.1 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心理素质直接影响着表现力的发挥。如果想要使成套动作拥有强大的感染力,可以感染观众,得到认同,就必须心理素质过硬,保持不自卑、不紧张,相信自己、面对挑战迎难而上的心理状态,必须有这样的心理状态,才能产生高昂斗志和激情,产生出色的表现力。然而,在教学、竞赛中,学生常因为心理素质差,导致紧张、害怕、注意力不集中等情况,不但表现力无法正常发挥,还会导致技术动作走样。
3.2 提高学生对于健美操运动的兴趣
健美操表演者通过展现音乐特色,彰显自身的热情、活力、表现力,来唤起人们对其表现的认同这就是对音乐内涵的表达能力。首先,理解音乐中所包含的内在内容。其次,在对动作进行加工时,应加入丰富的想象力和艺术创造力,完美展现其表现力,让全新的活力注入健美操的成套动作之中,使其再不仅仅是简单的动作。最后,使评委及观众感受到来自学生身体上的协调以及内心情感和谐统一的美感。
3.3 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
学生学会基本的乐理常识,可自行对不同类型音乐加以解析,使学生的音乐分析能力得到培养。坚持长期的练习,可以使学生准确的分析和把握健美操音乐的节奏,使节奏与动作的完美结合,同时可以丰富、充实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审美追求,精神得到升华,陶冶情操。健美操会选择风格和特色突出,充满浓厚趣味的音乐。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音乐内涵的体会,音乐主题思想的分析,寻找并解析音乐的趣味,领悟并感受音乐创造出的意境。
3.4 培养学生的舞蹈素养
舞蹈是一种表演艺术,语言就是身体,用来与观众进行交流,以人体的运动进行艺术表达,多数情况下配有音乐伴奏,利用音乐节拍有时也借助其他的道具进行有节奏的动作,这样表现手法的艺术形式。舞蹈训练是健美操训练环节中的重要一环。它也属于一类表演性项目,通过舞蹈训练对提高学生表现力起到积极作用,通过芭蕾舞动作中的基本站立、走、跑、跳等步伐,平衡、转体、波浪动作,可以塑造学生优美的形体,培养学生正确的身体姿态。通过采用爵士舞、迪斯科等现代舞蹈的训练,来增强学生的专项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韵律和节奏感,提高学生对音乐感受能力、对动作理解能力和肌肉运动感觉能力等。
3.5 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
训练过程中,学生在无批判、抵制、对抗的前提下,通过手势、表情等肢体语言,服装、饰品等美化效果,氛围、环境的感染,再加以讨论这样诸多有利客观条件来多角度激发学生的潜在意识,以激活学生的内心潜力,转化学生内在需要的方式来减轻学生在训练和比赛中产生的心理负担,提高了学生在练习过程中的兴趣。最终达到将练习信息高效、迅速的传达到学生的目的。不但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了解自己的能力和水平,还可以纠正训练中的问题。
光泽度测试:光泽度测试是在光泽度仪上进行的,通过对比添加各种助剂的制件表面光泽度与对应配方中未添加助剂制件表面光泽度的差值来表征各助剂的析出情况。
参考文献
[1] 王洪.健美操[M].北京: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92.
[2] 马驰.民族健身操表现能力培养方法的研究[J].中国培训,2016(22):266.
[3] 刘雪梅.大学生健美操表现力的影响因素及训练途径探析[J].钦州学院学报,2015(3):79-80.
[4] 刘炜.浅谈高职院校健美操教学中学生表现力的培养[J].好家长,2018(37):210.
[5] 袁丹.健美操表现力因素影响分析[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6(2):119-122.
[6] 陈更昌,朱颂模.浅析健美操教学中音乐与表现力的互动关系[J].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269-271.
中图分类号 :G8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813(2019)02(b)-0134-02
DOI: 10.16655/j.cnki.2095-2813.2019.05.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