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发展,现代变电站逐渐走向信息化,与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的不断结合使其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智能电网建设已经进入全面建设时期,变电站的智能化进一步增强,不断采用先进的技术、设备与工艺。本文简要叙述了智能变电站的基本概念和结构,并分析了智能变电站对运维管理的要求,通过对已投运的智能变电站调查研究,充分借鉴其先进运维管理经验及分析其不足之处。在此基础上,结合传统变电站运行管理成果,提出了智能变电站管理方法。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运营;维护;系统;科学;运行
智能变电站充分利用了现代计算机信息技术、通信技术与控制技术实现了自动化管理,通过对对一次系统与二次系统的自动化管理,实现科学、标准的网络通信平台,实现无人看守或少人看守的模式,从而提高了变电站的运行安全性,节省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智能变电站与传统的变电站存在着本质的区别,在运营维护上同样也需要采用特殊的模式。通过对目前智能变电站的运行现状分析,制定相关的运营维护策略,并对未来的运维提出相关的建议与意见,促进智能变电站运行可靠、稳定。
1 基本概念
智能变电站是采用先进、可靠、集成、低碳、环保的智能设备,以全站信息数字化、通信平台网络化、信息共享标准化为基本要求,自动完成信息采集、测量、控制、保护、计量和监测等基本功能,并可根据需要支持电网实时自动控制、智能调节、在线分析决策、协同互动等高级功能,实现与相邻变电站、电网调度等互动的变电站。
智能变电站比传统的变电站采用了更多的新设备、新材料与工艺,利用现代信息数字化与控制技术,实现了集成化的智能控制柜,对传统的网络式布线模式进行取代,极大地提高了运行的可靠性与安全性。智能变电站在信息采集、传输与处理各个环节都与传统的变电站有所不同,智能变电站集成化程度更高,可以实现一、二次设备的一体化与智能化整合,具备全网意识,强调满足电网的运行要求,注重变电站之间、变电站与控制中心的协调互动,提高整体性运行水平,有别于传统的变电单单强调手段、功能与满足自身需求的目标。智能变电站具有三层结构、两层网络架构,实现简单化的网络系统处理更加复杂的数据关联。
2 智能变电站运行现状分析
智能变电站在运行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首先,在智能变电站的内部装置中,有源电子互感器需要有源端模块长期供电,运行的稳定性与可靠性降低,温度等外界因素对于光学互感器的影响作用较大,影响输出信号的波形,造成稳定性差;电子互感器在智能变电站中的应用中需要通过中间多个环节进行信息传输,造成了延时增加,需要在保护跳闸处处理智能终端,对加速保护造成影响,一般智能变电站相比于传统的变电站慢5-7毫秒;在一次设备附近加装保护设备,可以对电缆使用量进行控制,体现智能化,但是室外安装智能汇柜需要严格的环境条件,造成设备成本不断增加,设备的运行维护与检修将会成为重要问题。
3 智能变电站的运营维护系统建设
智能变电站的运营维护系统是一项新兴模式,需要从传统的变电站运营维护模式中进行转变。目前发现,在运营维护系统中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首先运维人员缺乏严重,随着新设备与技术的应用,运维人员对设备的熟悉度不够,专业技能素质还需要不断提高;在智能变电站操作方式上,一二次设备的更换速度快,科技水平高,具有摇控操作功能的设备不断增多,传统的操作模式,如全面摇控操作与程序化操作模式较少;在现场的工作细节处理上,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剖一,如误防锁具无防尘罩,变电站区域杂物混乱,二次标示不规范,各种保护装置切换把手的操作步骤不够详细等。基于以上问题,需要从多个方面对运营维护系统进行规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1 强化责任落实,进行合理的系统规划
智能变电站的运维需要结合季节特点与实际需求,开展周期性的运维活动,把月、周、日的工作安排进行列入计划,每个周期的工作重点相互联系、促进,把每月的活动主题细化的每周的工作重点,把每一环节的任务落实到具体的岗位、人员,具体的日工作安排,以于统一指挥管理,通过例会的形式把实际工作内容与计划进行对照,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对比情况进行工作进展的检查与考核。
3.2 抓运转、强维护推进运维一体
(1)图文并茂抓巡视过程。《智能变电站运转管理规范》规定智能变电站设备巡视分为五种,在正常巡视、熄灯巡视、全面巡视、特殊巡视的基础上增加了远程巡视。组织编写了《智能变电站远程巡视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对各种智能设备拍照、编辑与汇总,在巡视标准基础上添加图形,形成了图文并茂的《标准化巡视作业指导书》,实现了智能设备远程巡视的标准化。
(2)两卡一书保操作。倒闸操作采用“两卡一书”工作法,即“智能变电站倒闸操作标准措施卡、大型操作票审批卡和倒闸操作流程作业指导书”,实现了“倒闸操作全过程管理”。通过“两卡一书”制度的实行,优化了操作流程、提高了操作效率、缩短了停送电时间,仅220kV线路停电时间就降低了18%,确保了倒闸操作安全、有序、高效。
3.3 人才培训
为了能更好地掌握智能变电站的知识和了解对智能变电站人员管理和设备管理等方面的认识,需要培训更多的智能变电站运维管理方面的专业人才,具体方法如下:
(1)邀请专业技术人员或设备生产厂家来讲解培训。邀请专业人员来进行智能变电站的讲解培训,使得工区运行人员了解它们的特点、功能、注意事项等。
(2)派遣业务骨干及新进大学生参与联调工作。设备工厂联调是智能变电站投运前一项周期长、系统性的准备工程,应充分利用联调机会,派业务骨干和新进大学生参与联调工作,全程参与设备现场安装调试验收过程,收集出厂资料,参与运行规范的编制,培养智能变电站的专业运维人员,并要将这些新内容进行整理,归档成册,在验收过程中将智能设备的操作使用方法全程录像,作为今后的学习培训资料。
(3)采用“师带徒”的培训模式。采用“师带徒”的学习模式,通过全程参与220kV智能变电站工程的建设维护过程,培养优秀的智能变电站运维管理技术骨干人才,并通过“师带徒”的培训模式,培育出更多的智能变电站运维管理人才。
(4)开展“班组―工区―公司各相关部门”培训学习模式。通过培养一批智能变电站运维管理骨干,对工区各运维站各班组成员进行智能变电站运维管理的培训,然后讲整个范围扩大到公司各个相关部门,学习智能变电站的运维管理,增强运维管理意识。
4 结语
智能化是未来变电站发展的趋势,要通过提高运维水平,不断提高系统运行的可靠性与稳定性,通过深入学习智能变电站的运维知识、提高专业技能、增强运维纪律意识与安全意识,在工作中认真执行,促进智能变电站运维系统的建设与发展,提高工作效率与质量,为电力企业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变电站和发电厂电气部分)2009年版[S].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07).
[2]张世强,李世林.数字化变电站二次侧调试技术分析[J].河北电力技术,2010,29(1):5-8.
[3]王晴.变电站值班与运行管理[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
[4]隋香富.探究智能变电站中运行维护技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30).
[5]王强,贺洲强.智能变电站运行维护管理[J].探讨电力安全技术,2012(5).
论文作者:常张菊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8
标签:变电站论文; 智能论文; 设备论文; 操作论文; 模式论文; 系统论文; 技术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