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什么,怎样“讲”,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语文课到底该不该“讲”,回答显然是肯定的(尤其是文学类课文),关键是“讲”什么和怎么“讲”。当然,这里所说的“讲”,早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目中无人”的死填硬灌了,而是“目中有人”的课堂教读。这个教读,可以启发点拨,可以趁热打铁,可以点睛升华,可以深化总结,可以对话交流,可以合作探究,可以温故知新等(后文不再作解释,也不再给“讲”字加引号了)。总之,不管教师采用什么样的教读方式,一切都要从学生实际出发,都要能够高效地为学生学文立人服务。一句话,讲什么(包括不讲)和怎么讲(包括直接讲授)都不是由教师说了算,而是由学生的实际(语文能力、素养和人文积淀等)和学文立人的实际需求来决定的。下面,笔者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来谈几点体会和认识。
一、突出重点地讲
1.要抓住重点、典型的篇目来讲
在大阅读量、快节奏的新课程理念下,教材所编选的内容普遍超量,经过笔者核算,仅讲读课文就已平均不足1.5课时了,如果再考虑自读课文、写作训练、课堂作业等因素,课时之少简直不可想象。很多人似乎并不考虑能否如期高质量地讲完课文、能否真正使学生在学文立人上受益的问题,考虑的只是如何大阅读量、快节奏地进行课文教读(实际上已误人匪浅了)。
那么,一线教师究竟该怎么处理好上述矛盾呢?笔者认为,既然课文只是个学习的“例子”,教师不妨就大胆地和学生一起来筛选。我们首先要抓住重点、典型的课文来精透、高效地讲,非重点课文可以略过不讲。比如《祝福》,它是不可多得的经典课文。精透地讲好这一篇课文往往会收到以一当十的效果。《祝福》里面,有倒叙的奥妙,有景物描写的魅力,有人物刻画的精彩,有细节描写的生动,有经营语言的功力,有封建礼教的“吃人”。像这样的课文,就得重点地讲、深透地讲,才有可能以少胜多,提高效益。
2.要突出重点和难点地讲
所谓重点和难点,就是一篇课文中所特有的而学生又不易理解和领悟的东西。比如《荷塘月色》这篇散文,学生不大容易理解和领悟的是其思想情感,这就需要教师好好地讲一讲。课文的最后一段有几句话:“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为什么是“不行的”?在这几句话之前,作者连续引梁元帝的赋和《西洲曲》,并强调江南采莲旧俗是“热闹”“风流”“有趣”、自由自在的,只“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可见,作者所追求的正是一种自主的、中和的、悠然自在的生活理想。笔者认为,作者所要抒发的是一腔浓浓的悲哀和怨愤,是对现实的一种不满与抗争,而根本就不是什么“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这是个重点也是个难点,教读课文时绝不可人云亦云地“混”过去,而是必须要“目中有人”地掘深讲透。再比如《兵车行》为什么要拟设一个“道旁过者”、《琵琶行》为什么要写琵琶女自述身世一节、《后赤壁赋》结尾为什么要写作者梦见道士笑而不答、《祝福》为什么要写鲁四老爷书籍杂乱堆放的书房等。这些都是课文的重难点,如果教师不肯好好讲一讲,只是领着学生快节奏地翻阅而过,浮光掠影、架空重难点地进行所谓的探究,其结果只能是误了学生也害了语文教学。
二、文道同一地讲
“文”就是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素养,也就是人们常提到的“工具性”;“道”,就是指思想、情感、道德、人格等人文素养,即人们常提到的“人文性”。两者是一个东西,是同一的。好的语言就是好的人文,好的人文就是好的语言,反之亦然。我们必须文道同一地讲,必须充分认识教读课文的实质就是引导学生先深入语言内容去感受思想、情感、道德、人格等人文因素,而后再反观语言是怎样入情入理、恰到好处地表现或表达这些人文因素的。目前,我们的语文教学就是喜好架空“语言”来讲“人文”。如教学《雷雨》时,教师不引导学生认真、深入地读课文,深入到周朴园的生活和灵魂深处去,而是在匆匆读完课文后就开始分析人物,忙于给周朴园贴“虚伪”“狠毒”等标签,讨论“美好的人性”之类,还美其名曰强化人文教育。其实,周朴园的性格都是有具体的事实、语言甚至细节性动作来印证的,教师应引导学生深入叙述和描写,走进周朴园的生活和内心世界,用心灵去体验、感受,还要让学生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积淀,联系现实生活中类似的人和事,进一步加深体验和感受。这样的课文教读才是真正的文道同一,即“工具性”和“人文性”高度相融,教文铸魂。
我们再以教读周邦彦《苏幕遮》为例来进一步说明。全词如下: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对这首词比较普遍的教法是,把原词的内容用白话生动地讲解一遍,然后归纳写作特色——描写细腻生动传神,侧面衬托,虚实结合等(这也是目前古诗词教读的普遍做法)。其实,这样讲析古诗词实在是离“人”太远,或者说是“目中无人”。因为,内容讲析、特点归纳等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也最必要)的是必须让学生深入作者的生活和内心世界,用生命和心灵去体验和感受,进而真正读懂作者非要这样写而不那样写的原由。就这首词而言,教师必须让学生真正读懂词人非要这么细腻地描摹的原由。试想,词人为什么要起得那么早?是不是一夜都没睡好?他又为什么要如此细致、敏感地观察麻雀窥探屋檐的动作和眼神?又为什么要紧盯着荷叶上昨夜里落下的雨珠看个没完没了,直至雨珠已被晒干而留下点点滴痕?因为,此时的词人久居异乡(汴梁),思乡(吴门)心切,孤寂无聊,再加之溽暑难捱,所以很可能彻夜难眠,辗转反侧,于是乎就早早起来看屋檐下喧闹的鸟雀。不仅如此,词人还折腾到户外,痴痴地呆望着骄阳下池塘里一枝枝挺立的荷叶,眼盯着那昨夜的雨珠一点点地被蒸发掉。可见,词人空虚的时间之长,无聊的观察之细腻入微!笔者认为,作者这样细腻入微地描写眼前景,其实就是在描摹自己当时的心态,就是在婉转地流露出词人的思乡心切、孤寂无聊。如果教师不能够引导学生深入词人的生活和心灵,他们就不可能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不幸的是,这种文道不同一的课堂教读仍旧是当下中学语文教学的主色调。“工具性”和“人文性”本来就是同一的,一定要设法让学生走进作者生活、课文生活、学生自己的生活、读者生活和生活情理,真正在灵魂深处有所震动(甚至震撼)、有所感悟,既能体验、感受到思想、情感、道德、人格等人文因素的美好,又能理解、领悟到课文语言艺术的高妙。
三、精当有序地讲
1.精当地讲
是指教师应该少而精、深而透地讲课文特殊之处的意味。有经验的教师都清楚,即使是同一体裁的课文,一般也都有不同于另一篇的特殊之处。比如,苏教版的《老王》和高尔斯华绥的小说《品质》,同属于记叙类课文,但前者特殊之处应在于“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后者应在于“品质的危机及其与时代发展的错位”。如果要讲,就应该少而精、深而透地分别在两篇课文的特殊之处用心费力,至于刻画人物的艺术手法等共性的东西,就不必重复讲了。此外,精当地讲还应该包括:学生困惑费力处要讲,学生看不透处要讲,学生须提升处要讲,要讲在必要处和关键时,要讲得恰到好处。
2.有序地讲
现在的语文教材,对学生语文能力和素养不断提升的问题解决得都不够好,都在有意淡化课文的“工具性”。这样一来,语文教师(尤其是青年语文教师)就很不容易做到有序地讲。其实,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素养的提高应该是循序渐进的,比如学生就不知道什么叫意象,你和他讲意境、象征之类自然是很困难的。因此,语文课堂教读就不可能不讲究“有序”。高中三年,在文学类文本阅读、论说类文本阅读、古诗词鉴赏、写作与表达等方面,到底该由低到高培养学生哪些能力和素养,到底要教给学生哪些规律性的东西,教师要心中有数。比如,高一阶段要把重点放在体验、感受上,高二阶段要把重点放在感悟、评价上,高三阶段要把重点放在综合提高上。具体操作时,前面学过的内容,后面可以强化、巩固和提高,却没必要重复地讲。比如,如果决定在《祝福》一文重点讲人物的肖像描写,那么,在以后的课文教读,即使遇到肖像描写这一知识点,也没必要再重点讲了,只需复习、强化就可以了。
教育家洪宗礼先生非常重视语文教学的有序性。他认为,前一个教学目标的完成是下一个教学目标的端点。我们“不能仅仅守住一堂课、一本书,而要使每一课、每一单元、每一册课本的学习都成为学生未来发展的一个端点,成为学生广泛学习的一个扩展点”,“在这个端点上,学生不仅要学习语文基础知识,训练语文能力,培养语文习惯,而且要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洪先生的“端点说”强化了语文教学的目标意识,也启示我们必须要重视教学目标,绝不可毫无目标、盲目无序地折腾语文教学。有了明确的教学目标,才能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和热情;有了合理的教读顺序,才能保证学生有序、高效地学好语文,并在有序化学习过程中渐进式地强化学习意志,磨炼学习毅力,最终使其意志品质和人格都得到健康发育。在推进语文新课改的过程中,课标制定者、教材编写者以及一线教师都应该给予高度重视,并同心合力地打造好有序化语文教学这根链条,以保证“教文立人”的教育理想得以科学、人性、循序、高效地实现,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发展和做人打牢根基。
最后,笔者再强调几句。语文课是必须要讲的,到底讲多讲少甚或不讲,又到底是引着点儿扶着点儿甚或完全放手去讲,都是由学生的实际来决定的,都必须符合学生的根本利益,都必须做到有序合理,恰到好处,务实高效。语文教学是艺术,当然可以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各有创意,但语文教学又是科学,就必须要实事求是,遵循教与学的规律,两者不可偏废。目前,在新课改背景下,诞生了不少挺具有诱惑力的说法,如“为什么要讲那么多呢”“为什么非得要讲完呢”“为什么非要篇篇都讲呢”“学生一看就明白还讲它干什么呢”“学生的语文成绩怎么能是老师讲出来的”等笼而统之、云里雾里、不负责任的惊人之语。语文教学虽不很复杂,但也绝没有那么简单,讲与不讲、讲多讲少、又该怎么讲,总归是该有个“度”的。这个“度”,该是科学的东西,是不以我们语文教师乃至所谓的专家的意志为转移的。还是少些惊人的虚谈、多些扎实的践履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