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论文_黄仕秀

汉源县中医医院,四川 雅安 625302

【摘要】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对于改善护理效果的作用。方法:将我院自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患者作为本次受试对象,从中选取272例进行本次研究。患者根据护理模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实验组(风险管理),将两组患者护理后患者满意度及护患纠纷事件发生情况进行对比,进而评估风险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结果:在护理过程中实施风险管理后,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为95.6%(130/136),而患者对于常规护理的满意度为75.0%(102/136),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风险管理后,相比于常规护理,护理过程中发生的风险事件显著减少,进而降低了患者投诉的发生,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常规的护理模式,在护理管理过程中实施风险管理,能够显著降低护理过程中风险事件的发生,进而提高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有助于改善护患关系,促进患者病情的恢复。

【关键词】风险管理;护理管理;效果

The analysis of application of risk management in nursing management

Huang Shixiu

HanYuan County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Sichuan Yaan 625302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ole of risk management in improving nursing outcomes. Methods: We selected 272 patients from our hospital from June 2014 to June 2015 for this study.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routine nursing) and experimental group (risk management)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nursing modes. The patients' satisfaction and the occurrence of nurse-patient disputes were compared, and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risk management in nursing management was evaluated. Results: After the risk management in the nursing process, the patient's satisfaction with nursing was 95.6% (130/136), and patients with routine nursing satisfaction was 75.0% (102/136), significant difference, the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risk management, compared with conventional nursing care, the risk events occurred in the nursing process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which reduced the incidence of complaint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Conclusion: Compared with the conventional nursing model, the implementation of risk management in the nursing management process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risk events in the nursing process, and improve the satisfaction of patients for nursing care, and improve the satisfaction of patients for nursing care, help to improv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urses and patients, promote the patient recover.

[Key words] risk management; Nursing management; Effect

随着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进步与成熟,医院及患者对护理的要求水平也随之提高,患者不仅仅注重住院期间对于自身疾病的治疗情况,对于治疗期间的护理质量也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1]。护理人员工作较为繁琐,且工作负荷大、压力大,可能会在护理过程中发生疏漏,引起患者不满,严重时甚至会影响患者治疗效果。因而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对于护理过程中需要高度重视的操作过程进行标示,降低护理差错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有研究表明,在临床护理过程中实施风险管理,即通过对可能出现的风险事件进行预见性的评估[2],并针对性的制定预防措施,同时对于容易被忽视的细节进行标记,起到提醒作用,能够显著降低护理差错事件的发生,进而提高护理效果,促进患者病情的康复[3]。目前,风险管理已经应用于临床多个科室的护理过程中,如手术室[4]、呼吸内科、心血管内科[5]等,并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护理效果。为了进一步对风险管理在护理过程中的效果进行评估,笔者在本研究中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及实施风险管理两种护理方式,对护理过程中发生的护患纠纷情况及患者满意度情况作对比,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此次受试对象为272例于2014年6月~2015年6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救治的患者。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其中,男性162例,女性110例;年龄在18~76岁之间,平均(43.5±2.3)岁。将所有受试对象分成两组,即对照组和实验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差异(P>0.05)。

1.2实验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

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风险管理。A:首先对存在的风险事件进行统计,并针对存在的风险事件制定相关应对措施。例如对于科室内相对病情特殊的患者进行标记,在交班过程中尤其注意病人情况的交接。B:护理人员定期进行相关培训,提高专业能力及解决应对不同突发事件的能力。C:对于患者信息进行详细标识,包括患者是否存在药物过敏情况、是否患有传染性疾病、患者病情危重情况。D:加强护患沟通,要了解患者的相关信息,对于相关护理操作要提前告知患者,对于特殊护理操作要取得患者同意。保证护患之间的有效沟通,避免因沟通不当引起护患纠纷事件,影响对患者的正常护理过程。

1.3评估对比指标 将两组患者护理期间风险事件的发生情况及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进行调查统计。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应用平均值±标准差( ),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 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

通过对患者进行两种方式护理后,对患者的满意度进行了统计,结果表明:实验组患者对实施风险管理的护理模式具有高达95.6%(130/136)的护理满意度,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仅为75.0%(102/136)。即实验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注:与对照组对比,aP<0.05 ,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医疗卫生行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医疗行业的期望和要求也越来越高,人们不再简单的关注治疗结果,也越来越重视在医院救治过程中的护理过程和护理质量[6],且对于护理的要求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护理人员的操作技能,对于护理工作的全面性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在对患者提供技能操作的同时,还应注重其他护理,如患者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等,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为患者提供个体化的更加舒适的护理操作[7],提高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和认可,更加配合治疗,进而提高治疗效果和护理效果。

风险管理,即根据疾病类型的特点,针对日常护理过程中患者较为容易出现的危险事件,综合护理人员的护理经验及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出相关的预防措施及个体化的护理方案,进而将患者护理期间发生危险事件的可能性降到最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这不仅要求护理人员在对患者的日常护理中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水平,提高护理质量。同时还要求护理人员对患者的相关信息进行了解、判断,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见性的评估,并制定预防措施,最大限度的避免护理差错及相关风险事件的发生[8]。近年来,风险管理在临床多个科室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也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护理效果。

笔者在本次研究中选取了272例院内治疗的患者作为受试对象,分别采用了常规的护理模式和风险管理的护理模式。对患者的满意度进行了统计,结果表明:实验组患者对实施风险管理的护理模式具有高达95.6%(130/136)的护理满意度,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仅为75.0%(102/136)。即实验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对患者采用不同的护理模式后,相比于常规的护理,采用风险管理模式后,护理过程中发生的风险事件显著减少,进而降低了患者投诉的发生,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李功基等[9]的研究结果一致,其通过对院内产科收治的300例产妇分别采用传统护理及风险管理护理两种护理方式后,对比两组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护理纠纷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显示:实施风险管理的护理模式后,相比于传统的护理方式,更容易取得产妇的满意,且风险管理的护理模式引起的护理纠纷事件少,提高了总体的护理质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黄海明等[10]的研究也表明,在手术室的护理过程中采用风险管理的护理模式后,护理过程中发生的风险事件,包括操作不当、记录失误、切口感染等的概率较常规护理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风险管理的实施还显著降低了护患纠纷事件的发生,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更容易取得患者及家属对于护理工作的认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护理过程中实施风险管理模式,能够显著提高护理人员快速准确的对患者及相关护理操作进行识别,降低了风险事件的发生,进而减少了患者投诉事件的发生,有利于推进护患之间关系,更好地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参考文献

[1]余新颖,马琳.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12):89-90.

[2] 万艳,张献珍.风险管理在护理管理中实施及对护理质量的影响分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24):90-91.

[3] 苏丽杰,于奎花.护理风险管理在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护理研究,2013,1(27):149-150.

[4] 朱运添,谢丽香,林秋讯.风险管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4):127-128.

[5] 徐小雅,王永生,王效惠等.护理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呼吸内科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 四川医学,2012,33(5):906-908.

[6] 曾月嫦,麦海娟,马梦玲等.风险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6):38-39.

[7]黄碧萍,陶艳玲,万海霞等.风险管理在产房临床护理管理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3):69-70.

[8] 鲜于云艳,孙璇.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科危重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与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2012,12(11):823-824.

[9] 李功基, 苏雪琴, 刘燕华等.护理风险管理在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J].黑龙江医药,2014,27(5):1231-1233.

[10] 黄海明,王瑛,王晓枚等.风险管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33(14):1943-1944.

论文作者:黄仕秀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7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21

标签:;  ;  ;  ;  ;  ;  ;  ;  

风险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论文_黄仕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