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党的十六大精神的指导下,努力开创工会基层组织建设的新局面_企业工会论文

在党的十六大精神的指导下,努力开创工会基层组织建设的新局面_企业工会论文

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奋力开创工会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新局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局面论文,十六大精神论文,工会论文,基层组织建设论文,工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联系工会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实际,深感工会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必须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巩固和扩大三年集中建会的成果,不断提高其吸引力、凝聚力和履行基本职责的能力,使之在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中更好地发挥作用,为完成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做出新的贡献。

一个规律性的认识

工会基层组织是工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它直接面对广大职工群众,是工会组织密切联系职工群众,开展工会各项工作的承载者、实践者。工会的各项工作任务都要通过基层工会来落实,工会的作用最终要通过基层工会来体现。工会基层组织的地位和作用,决定了工会必须高度重视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坚持始终把工作的重点放在基层,为更好地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依法履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基本职责把自己的基础夯实。回顾我国工人运动和工会工作的历史,各级工会历来十分重视加强工会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做了大量工作,推动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取得新的进展。50年代,全国总工会曾于1952年、1953年和1957年三次召开工会基层工作会议,专门讨论和研究工会基层工作,推广典型经验,提出工会基层组织建设的目标任务,从而对推动工会基层工作的开展,对工会密切联系职工群众,凝聚职工群众,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作用,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工会“九大”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针对左的错误给工会特别是工会基层组织建设造成的极大破坏,各级工会抓紧恢复和整顿基层工会组织,努力改变基层工会组织不够健全,工作不够活跃,联系群众不够紧密,与新形势新任务要求不相适应的状况。其间,最具有创新意义的是,1984年至1988年,在全国工会基层组织中进行了4年之久的“整顿建家”活动;从1990年开始,又进入“继续深入建设职工之家”的阶段。这十年建家,大大推动了基层工会自身的改革和建设,使基层工会的工作水平上了一个台阶,有效地提高了工会组织的社会影响力。这一时期,被人们称之为工会基层组织建设的“黄金时期”。1994年12月,全总十二届二次执委会议认真分析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经济关系、劳动关系发生的深刻变化,提出了以突出工会维护职能为主旨的新时期工会工作总体思路。在贯彻落实总体思路的实践中,各级工会结合新的形势和任务,继续做好基层组织工作,鲜明职工利益代表者和维护者的身份,突出重点工作,努力推动企业建立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建立健全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积极协调劳动关系,使工会基层组织的活力不断增强。尤其是2000年以来,各级工会认真贯彻落实全国新建企业工会组建工作会议精神,在同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特别是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和非公有制经济迅速发展的实际,努力推进新建企业工会组建工作,并抓好工会组织作用的发挥。据统计,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基层工会数由3年前的50.86万个猛增到165.84万个,工会会员数由3年前的8689.87万人跃升到13154.74万人,分别净增114.98万个和4464.87万人,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3年集中建会取得的丰硕成果,既是全会上下辛勤工作的结果,同时也凝聚着各级党政的心血。这一牵动全会、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实践活动,从党政领导的重视和支持程度到工会自身工作的力度,以及这项工作开展的广度和深度,都是中国工运史上前所未有的。这一时期,人们称之为工会基层组织建设的又一个“黄金时期”。

历史是一面镜子。它昭示我们,工会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是激活和撼动全会的工作。加强工会基层组织建设是工会自身改革和建设的中心环节。什么时候重视加强工会基层组织建设,什么时候整个工会工作就会充满活力、生机勃勃。反之,工会各项工作的落实就难以取得实际效果。只有工会基层组织工作的活跃,才有整个工会工作的活跃;只有职工对工会基层组织的认可,才有职工对整个工会组织和工会工作的认可。只有工会基层组织不脱离职工群众,才能保证整个工会组织不脱离群众。我们必须从工会组织的性质和特点出发,任何时候都始终高度重视工会基层组织建设不放松,任何时候都始终坚持把工作重点放在基层不动摇。这应该成为我们做好工会工作的一个规律性的认识。

现实而紧迫的课题

切实做好工会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不断开创工会基层组织建设新局面,是一个与时俱进、因势应变的发展的过程。工会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内容和要求,必须体现时代性,符合现实的客观要求。当前首要的是,根据发展变化着的新情况新要求,按照党的十六大精神,实现认识上的创新,进一步把思想统一到在新世纪新阶段,抓好工会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任务更加重要、更加紧迫、更加繁重上来。

切实加强工会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是工会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履行基本职责的需要。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是党的十六大报告的灵魂。工会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与依法履行自身的基本职责是完全一致的。维护好职工的合法权益,是工会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在要求。我们要最大限度地把职工组织到工会中来,最大限度地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职工群众的积极性,归根到底都要落实到基层工会组织,都离不开基层工会作用的充分发挥,都要通过基层工会工作的成效来检验。可以说,新世纪新阶段工会工作的任务越重,对加强工会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要求也越高。因此,我们要从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的高度,深刻认识抓好工会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把工会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切实加强工会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是适应基层工会改革发展现状的需要。当前,工会基层组织建设总体上是好的。新建企业工会组建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工会工作领域进一步拓宽,基层工会工作逐步规范,作用得到了较好发挥,在改革发展稳定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也毋庸讳言,工会基层组织建设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和薄弱环节。新建企业工会的组建和职工入会工作还滞后于形势的发展,组织体系和网络还很不稳固,工作稍一放松,就有不进则退的危险;有的形同虚设,相当部分基层工会的作用尚未得到应有的发挥,离广大职工的期望还有较大的差距;国有企业工会在深化改革中遇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工会基层组织建设受到了挑战和冲击,工会会员流失严重,工作不适应形势任务的要求。各级工会领导机关,对新形势下工会基层组织建设工作还研究得不够深入,指导得不够有力。特别是在目前全国基层工会数和会员发展数猛增,100余万家新建企业工会组织亟待打好基础、逐步提高工作水平的情况下,如何提高基层工会的吸引力、凝聚力和维权力,从整体上提高基层工会工作的水平,无疑是给各级工会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如果有工会组织而发挥不了作用,工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就是一句空话,就会损害工会的形象。因此,我们必须认真分析基层工会组织建设现状,针对存在问题,采取实际措施,推动工会基层组织在充分发挥作用上取得实实在在的进展。

切实加强工会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是工会重点工作取得突破的需要。近年来,全总提出了工会工作“五突破一加强”的要求。对于今年的工会工作又提出一手抓调整劳动关系机制的建设,一手抓为职工群众办实事。但无论工会工作突出哪项重点,如何提出不同的要求和侧重点,这些工作都要通过基层工会的努力得到落实。这一条始终是不会变也不能变的。我曾去过一个外商投资企业调查,这个企业的工会主席是由中方经理担任的(这是不符合《工会法》规定的。外企老板在境外,企业由中方经理全权管理),问企业签订集体合同没有,工会经费上解没有,根本经不起查问,搞的都是形式的东西,毫无实际意义。试想,这样的基层工会能真正发挥作用吗?再好的工作思路、再好的工作机制在这里能得到落实吗?反思我们的某些工作在基层如果抓得不扎实、实效性不强的话,恐怕都与工会基层组织建设有关。工作求实效,必须抓基层。一项工作只有落实到基层才有实效,基层的落实是我们工作取得实效的根本标志。因此,我们必须正确把握好加强基层工会建设与推进各项重点工作的辩证关系,以加强基层工会建设的新成果,促进和保证工会各项重点工作真正取得实际效果,使职工群众真正感受到工会是为自己说话办事的组织,从而得到职工群众的认可。

必须抓实的几项工作

在新世纪新阶段,切实加强工会基层组织建设,努力开创工会基层组织建设的新局面,必须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开展创造性的工作。对此,这几年各级工会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取得了很好的创新经验。概括地讲,必须以党的十六大报告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围绕工会履行基本职责,总体部署,分类指导,突出重点,整体推进。要一手抓工会组织的建立,一手抓工会作用的发挥;一手抓国有企业、事业、机关单位工会工作的巩固和发展,一手抓非公有制企业工会工作的起步和提高;一手抓工会组织领导体制向乡镇、街道以及社区、村工会的延伸,一手抓基层工会自身的改革和建设,在创新的实践中全面提高基层工会工作水平,努力把工会基层组织建设成为组织健全、维权到位、工作活跃、企业支持、职工信赖的“职工之家”。当前,尤其要注重抓好抓实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坚持不懈地抓好工会组建和发展会员工作。要充分认识工会组建和发展会员是一项长期性、艰巨性的任务。在取得阶段性成果的情况下务必要防止松懈情绪。要依据这项工作动态性极强的特点,把不断涌现的新建企业的工会及时建立起来,把长期拒不建会的“钉子户”攻克下来,把小型、分散单位的职工通过建立区域性、行业性工会组织起来。尤其要重视把大量的“短期合同工”、“农民劳务工”组织到工会中来,切实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要认真研究探索建立起一套具有激励性、约束性的长效机制和办法,保证实现哪里有职工哪里就要建立工会组织,使工会组建与企业、事业、民办非企业等单位不断发展变化的状况相适应,使会员发展与不断壮大的职工队伍相协调,使工会组织体制的延伸与加快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相一致,不断巩固和扩大建会成果,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

二、着力推进依法治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有关法律的不断建立和完善,为工会开展各项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尤其是新修订后的《工会法》,全法7章57条,其中绝大多数条文都涉及到了工会基层组织建设。应当看到依法整顿规范工会基层组织,任务相当艰巨。比如,《工会法》规定,“企业主要负责人的近亲属不得作为本企业基层工会委员会成员的人选。”但现实离法律的规定相去甚远。据某省总工会对1300家私营企业工会调查,由企业老板或其近亲属担任工会主席的有275家,占21.15%。许多法律规定在不少工会基层组织并未落实。因此,学习好《工会法》,用好用足《工会法》,依法规范工会基层组织建设,是当前加强工会基层组织建设迫切需要大力解决的重大课题。如果丢弃了法律这个最锐利的武器,加强工会基层组织建设就会事倍功半。工会要注重配合人大等有关单位一道做好执法检查工作,推动有关法律法规的执行。《工会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在工会基层组织全面落实之时,就是工会基层组织建设乃至整个工会工作水平显著提高之日。

三、坚持群众化、民主化。邓小平同志曾指出,工会应当是民主的模范。工会基层组织直接面对职工群众,必须保持同职工、会员的密切联系,依靠会员群众开展工会工作,按照会员群众的要求和意愿开展工会活动。由于种种原因,目前有些工会基层组织群众化、民主化建设亟待加强。有的不能很好地坚持工会内部民主制度,不按照法律和章程规定按时换届选举,有的长期不召开会员(代表)会议,有的违背会员群众的选举意志,指定工会负责人等等,引起了会员群众的不满。在按照党的十六大精神扩大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新形势下,工会基层组织必须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从而切实加强自身建设。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工会基层组织直接联系、组织和宣传群众的优势,避免脱离群众,也才有可能为职工群众说话办事,真正成为职工和会员合法权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

四、搞好分类指导。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工会工作必须着眼于不同类型的工会基层组织,加强分类指导。针对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的实际,工会必须认真研究非公有制企业工会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提高做好非公企业工会工作的水平。否则,我们的工会工作就会陷入被动。要研究和明确非公企业工会工作的指导思想,明确其工作重点,采取适合其特点的工作运行机制和活动方式。按照从实际出发、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步打牢新建企业工会的组织基础、工作基础和必要的物质基础,防止出现“建会艰难垮下去易”的状况。要在建立乡镇街道工会以及各类基层工会联合会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其作用,真正形成县(区)工会抓乡镇(街道)、乡镇(街道)工会抓基层的运行机制。基层工会一时难以开展的工作,要提升到这一级工会组织来开展。这也是市场经济国家中小企业工会开展工作的通常做法。

五、继续深入开展建家活动。基层工会自1983年以来开展的建设职工之家活动,经久不衰,显示了旺盛的生命力。积近20年的经验,建家不失为全面加强基层工会建设的有效载体,成为推进工会重点工作在基层落实的重要措施和手段,必须毫不动摇地抓下去。近年来全国数以几十万计的新建企业工会开展了以“双爱双评”为主要内容的建家活动,许多乡镇工会开展了适合自身特色的创建活动,拓宽了建家领域,丰富了建家的内容,开创了新时期基层工会工作的崭新局面,必须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明年是党中央作出关于把工会建成职工之家指示,基层工会开展建家活动20周年。要根据形势任务对工会基层组织建设的新要求,不断创新建家的内容、形式、考核标准和考核方法,改进建家的管理办法,推动建家活动与时俱进深入开展,取得更大成效。要以会员群众是否认可和满意,作为检验建家成效的唯一标准。要以创新的视角,加强对非公有制企业工会、乡镇工会开展创建活动的领导,把非公有制企业和乡镇工会开展的创建活动,统一纳入建家轨道,推动建家活动在更深层次和更宽领域发展,使之进入一个创新发展的新时期。

六、工会领导机关要切实承担起指导服务基层的职责。应该明确,工会领导机关是为基层存在的,为基层服务是机关的职责。工会基层组织建设不是某个部门的工作,是一项综合性、全局性的工作,工会领导机关各个部门都要结合开展业务工作,积极参与和指导基层工作,把各自的业务工作落实到基层。我们说,机关各部门善于把具体业务工作融入到全局工作中去把握和运作,形成合力,打好总体战,切入点在哪里?应该也只有在基层。同时,工会领导机关也只有在深入基层、研究基层、指导基层的实践中,才能充实自己、提高自己,从而实现工作的不断创新,取得指导工作的主动权。要坚持按照党中央的要求,“把工作的重点放在基层,树立为基层服务,为群众服务的思想,努力使基层组织的工作活跃起来”,要“以基层组织是否具有活力作为检查考核工会工作的一个重要标准”。要坚持把基层工会赞成不赞成,职工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机关工作的根本标准,加强源头参与,搞好对下指导,把功夫下在深入基层搞好调查研究上,为基层提供更多更好的理论、法律、政策和信息等方面的服务,推动基层工会建设在创新中不断发展,更好地履行依法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基本职责,为确保胜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奋斗目标做出更大的贡献。

标签:;  ;  ;  

在党的十六大精神的指导下,努力开创工会基层组织建设的新局面_企业工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