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恐慌心理的成因及其消弥——从“非典”流行事件解读群体心理,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群体论文,心理论文,成因论文,非典论文,恐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8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729(2003)03-0001-04
年初,非典型肺炎先是在广东省出现,继而流行于香港,尔后“北上”京城,大有蔓延到全国之势。一时间“非典”成为家喻户晓的名词。4月初,北京街头出现了“口罩一族”,各药店预防“非典”的中药热销、脱销。报纸、电视、互连网传递着关于“非典”的种种消息。各地的亲朋好友通过电话、短信彼此交流关于“非典”的情报……特别是4月20日以后,随着两名高官被罢免,媒体开始每天公布“非典”疫情,每天感染的人数节节上升,平日里车水马龙的繁华京城仿佛一夜间变得萧条无比。肉眼看不见的非典病毒就这样轻松地击垮了自信心十足的北京人,人们不知道周围的人或物到底谁是传染源,而“非典”的危险又恰恰存在。过度猜忌造成人人自危,谈“非典”色变,群体恐慌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那么,这种大众恐慌的心理是怎样形成的?如何才能消弥?在本文中,笔者试图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探究“非典”流行对大众心理的影响,并提出消弥恐慌的一些思考。
一、群体恐慌心理的成因
群体恐慌心理是一种大众心理,是在人们生活中发挥作用的群体心理。随着大众媒介的日益发展,大众心理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愈益重要。大众心理形态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以大众传播对象为主体的受众心理;另一种是以流言和舆论、时尚和风俗为表现形态的大众心理现象。作为传播对象的大众,不是被动接受信息,而是主动选择、评价、议论、互传大众传播信息,有时还可以对大众传播有信息反馈,参与传播活动。特别是微观层面的小群体的受众,由于相识,容易有选择、带有主体价值色彩进行小道消息、舆论、传闻和逸事的传播。人们就是这样利用传播媒介信息,互相沟通、相互影响而形成群体心理。恐慌心理的存在是非常正常的,因为个人生活常常会伴有困境和危机,由此,恐慌心理的形成不可避免。个体恐慌心理对社会造成的损害充其量是局部的,甚至是可以忽略的。群体恐慌心理则严重影响群体行为,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造成损害。所以,我们必须要尽快消除群体恐慌心理。达到这个目的,就要找到群体恐慌心理的成因。从“非典”流行,我们可以看出群体恐慌心理的形成,主要受以下几方面的影响。
首先,群体恐慌心理与大众传播关系甚密。大众传播是指传播者通过大众媒介将符号化了的信息传给受众,以达到信息共识并形成共有态度的目的。大众传播过程是一种互动过程,具有心理沟通功能。传播者与受众是互动的,一方面,传播者复制、制作传播内容的依据是社会生活,其传播目的是为了满足受众的需求。另一方面,受众也会通过传播内容,表达自己的意见,并把意见通过各种方式转达给传播者。根据大众传播的需要满足理论和危机状态心理效应原理,愈是受众需要的社会信息,尤其是危及受众安全或切身利益的社会信息,受众心理反应愈敏感,受众之间的互相传播愈迅速,愈广泛,愈容易使信息失真。在信息社会,公共信息是最不缺乏的,本来,透明的公共信息对抑制群体恐慌心理是有利的,但大众往往对正规的信息持一种普遍的怀疑态度,这种疑虑加重了群体恐慌心理。
“非典”危机一出现,政府机构和卫生部门就在大众传媒上介绍有关非典型肺炎的发病征兆,防止传染的各种办法,以及各级政府职能部门所采取的相关措施。很快,胡锦涛、温家宝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纷纷发表讲话,表示政府一定下大力气把“非典”疫情控制消灭。各种媒体紧随其上,精确公布“非典”病人发病及死亡人数,登出康复患者的照片……在群体恐慌情绪愈演愈烈的时候,4月18日,胡锦涛总书记表示:“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切实把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党政主要领导要亲自抓、负总责,建立工作机构和协调机制,保证防治工作所需的资金……要准确掌握疫情,如实报告并定期公布,不得缓报、瞒报。”同日,温家宝总理也强调:“当前,要把防治和消除非典型肺炎,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作为各级政府的一项重大任务。要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及时发现、报告和公布疫情,决不允许缓报、漏报和瞒报。否则,要严肃追究有关领导人的责任。”大众传播及时传递最高领导的表态,对群体恐慌心理却产生了两种不同的反应。对以前了解情况而恐慌的人的确起到了缓解恐慌情绪的作用。但是,对以前不太在乎的人反而加重了恐慌心理,因为他们开始了解到问题的严重性。
其次,流言加速了恐慌心理的形成。流言是在传播活动中完成的,指传路不明、传无根据的言论。导致流言传播的因素十分复杂,既有客观的社会条件,也有个人心理上、认识上的缺陷和不足。根据奥尔波特(G·W·AIIPORT)的研究,流言产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为数众多的人对某一事件感兴趣或非常关心。流言总是产生在人们认为重要或与他们有密切关系的问题上,如有关个人生命财产安全问题、对个人富有刺激性的问题、对个人未来有影响的问题。“非典”流言能够得以广泛传播,就是因为它与个人的生命息息相关。二、信息缺乏、传播渠道不畅。在有关某一重要事物信息缺乏的情况下,人们急于了解真相,得出结论,处于一种恍惚不定、紧张忧虑的情绪状态之中。问题越是严重或具挑战性,同时有关信息越是贫乏,流言也就越容易急剧发生和蔓延。
流言本来“查无实据”或“夸大其词”,但却能够广泛传播。流言的传播者大都人云亦云,不经认真研究和思索便把不确切、不可靠的信息,贸然传给他人。流言在传播过程中,总是不断地被重新编排,遗漏掉某些细节,变得更加简明、通俗,易于接受。个人对于传播中的信息不是全盘接受,而是根据自己的好恶接受其中一部分,然后,按照自己的理解把信息再传播出去。所以,流言才会在短时期内旺盛传播。“非典”属于传染病,人们传播时几乎都是听说的,而且是听亲朋好友说的,流言的可信性便大为增强。
流言固然是无确切根据的失实之言,但是在某种流言盛传之际,看出这一点并不容易。在信息缺乏而又没有权威性的信息来源的情况下,人们对于“非典”这样的与自己有关的事情的传闻,只好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态度。对于个人而言,多数人提供的信息总是值得重视的。同一种流言从多个人那里传到一个人的耳朵里,便会在无形中加大分量,构成压力。流言的破坏性很大,可以摧毁一个人的精神,加大恐慌,甚至引起社会动荡。
再次,恐慌心理与群体压力有关。个体在群体中常常会不知不觉地受到群体的压力,而在知觉、判断、信仰以及行为上,表现出与群体中多数人一致的行为倾向,这就是从众现象。应该明确,从众现象是一种较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是一种直接的、感情的心理反应。人们为什么从众?因为人们往往认为,众人提供的信息全面可靠。生活的经验告诉人们,个人生活中所需要的大量信息,都是从别人那里得到的,离开了众人提供的信息,个人几乎难以活动。每个人都有获得正确信息以确定恰当的行为方式的愿望,而每个人所需要的生活、学习、工作各方面大量的信息都是别人提供的。因此,人们通常认为,他人对事物的认知是值得自己参考的,经验告诉人们,与他人在某些方面上一致是对个人生活有好处的。
导致从众行为的极其重要的因素是群体意见的一致性。群体规模越大,即持有一致意见的人越多,持不同意见者感到的压力越大,从众表现越显著。“非典”是一种新的疾病,其病源体、病理和传染性的判定都需要大量的研究工作,需要一定的时间。新发现的传染性疾病往往造成一定的群体心理恐慌,尽管恐慌只是一种于事无补的心理反应。进入4月中旬以来,人们所谈最多的就是“非典”。“你们单位发药了吗?”“你还敢不戴口罩,万一染上了,全家可就都完了。”“听说了吗?××大学死了好几个人……”大家在互相传递着恐慌的传闻,即使对“非典”不是非常在意的人,在这种群体压力下,也会自然而然产生恐慌。
最后,集群行为加剧恐慌心理。集群行为作为一种众多人的一致行动,它的前提是要许多人,为一个共同感兴趣的问题而聚集在一起,并发生直接接触。这种接触是紧密的,能够产生激烈的互动,容易造成思想和情感的一致,而且目光限制在狭小的范围内,不易接受其他刺激,不去考虑有关的事情。这样就为集群行为的发生奠定了基础。
集群行为的发生产生于三方面。一、高度的刺激和暗示。一大群人聚集在一起,注意力集中在共同关心的问题上。在这样的高度暗示下,个人便失去了批判的能力,变得完全不考虑行为的后果。二、情绪感染。在人群密集的场合下,人们的距离非常近,因此,情绪极易感染,并且感染的传递也非常迅速。这种感染多以循环和连锁式的形式进行。循环式反应,指的是一个人的行为激发了他人的情绪,使他人激动起来,他人的活动反过来又感染自己加剧原来的行为,甚至会激起更强烈的情绪爆发。在集群行为中,这种情绪感染相互刺激,相互强化,传遍整个人群,直到达到狂热的状态。三、情绪激发。情绪感染使整个人群激动起来,热烈的气氛笼罩着整个群体,这种情绪达到一定状态就会爆发出来。在这时,人群当中的每一个成员的感情都充分地发泄出来,形成一个狂热激动的人群。大家有着共同的信念、价值和态度,表现出一致的行为,而且这种行为在情绪的支配下,将冲破现行规范的约束,做出一些违反常规的事情。
从“非典”在北京地区流行的过程,就可以看出集群行为和群体心理恐慌的关系。3月末,就听说北京地区有人患上“非典”,但那时人们还觉得“非典”离自己还远。4月上旬,在商店、车站、地铁等公共场所出现了带口罩的人群。当时,不少人觉得带口罩是大惊小怪。4月20日成为转折点,当天各报的头版头条登出卫生部长及北京市长易人的消息,集群行为凸现。“肯定是事态严重,不然也不会两位部级高官被免”,人们的情绪互相感染。特别是中央要求不得瞒报、漏报以后,媒体每天都登出感染“非典”的人数。对于北京这样有一千多万人口的大城市,每天“非典”人数增加百余人,应该是不足以引起人们太大的恐慌,但恐慌情绪的传染比“非典”更直接更可怕。“非典”看不见、摸不着更加剧了人们的恐慌。谁也不知道明天自己会怎样,这种恐慌的情绪吸引了原来无动于衷的旁观者,使他们的情绪也激动起来,关注所发生的事情,并参加到激动的人群中去,从而把整个一群人的情绪统一起来。在集群行为中大家相互模仿,从而发生共同的行为。4月下旬,带口罩、喝中药、喷消毒水……甭管有用没用,模仿使整个人群产生高度的一致行为。因为人们在突然事件前不知所措、无计可施,只好模仿他人,看到别人怎么做,自己也跟着响应。
二、消弥群体恐慌心理的思考
群体恐慌心理一旦形成,消弥就成为必须要面对的事情。就在笔者写这篇文章的时候,“非典”的心理恐慌达到了一个高峰。一个社会如果长期处于恐慌状态,不仅对于正常的经济、文化、社会生活有害,更威胁到社会秩序的健康和稳定。所以,必须想办法加以遏制。如何消弥恐慌心理?从以上分析群体恐慌心理产生的原因,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点思考。
第一、政府应该稳定人心,恢复、保持国民对政府的信任。当群体恐慌心理出现的时候,为控制流言而简单地反驳说“那不是事实”的做法并不能奏效。有关部门应该及时调查分析,迅速了解“非典”事件全貌,判明“非典”危机事件的性质和来源,认真听取专家意见,选用恰当的方式、方法,让人们感觉到政府重视此事,让人们相信面对重大危机只有政府才有能力调动协调各种关系,真正解决问题。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的讲话,以及卫生部和北京市高官换人,起到了稳定民心的作用。特别是4月25日,温家宝总理在“非典”严重肆虐的时候,去建筑工地慰问在北京的民工;去超市查看商品销售情况,并和购物的市民亲切握手;去北京大学看望学生,并与学生共进午餐。总理的这些举动,给恐慌中的北京市民吃了一颗定心丸。
第二、果断采取措施,有效制止事态扩大。“非典”是在意想不到的情况下,在极短时间内发生,在社会上产生爆炸性影响的危机事件。因此,应该立即采取措施作出妥善处理,迅速反应,及时控制、缩小危机。因为“非典”危机是造成群体心理恐慌的源头,所以,对导致“非典”的原因应该尽快弄清,并采取措施,控制非典进一步蔓延。迅速利用大众传播媒体及时公布组织所采取的处理非典的一切措施,把“非典”事件产生的严重的社会影响降到最低限度。防治“非典”必须持有科学的态度和健康的心态,应该做到不轻病不恐病。不轻病就是要高度重视,积极防范。各级部门积极行动,在全社会的层面构建防治疫情的安全网。另一方面,在高度重视“非典”防治的同时,要以科学的精神和正确的态度应对病魔的挑战。
第三、利用媒体进行正面宣传,确定新闻发言人。专人负责发布消息,主动向新闻界提供真实、准确的消息,公开表明政府的态度和处理原则,集中处理与事件有关的新闻采访,给记者提供权威资料。公布的数据要认真仔细核实,力求准确无误,以免报导失实。提高新闻媒介的可信度,让人们籍新闻媒介获取完全正确的情报,因为处于模糊的真空状态之下,人们找不到化解恐慌的依据,虚假的情报只能进一步加深人们的恐慌。所以,要尽可能多而快地传达可信的情报,并作出权威的解释,以迅速而简便地否定虚报。不管情况有多么严重,只要人们觉得自己清楚事实真相,就会减少盲目的心理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