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理空间的经济学新学科研究与应用_经济学论文

基于地理空间的经济学新学科研究与应用_经济学论文

基于地理空间的经济学新学科的研究与应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学论文,地理论文,新学科论文,空间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2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0730(2007)04-0058-06

经济学研究空间问题经历了几次辉煌和衰落的周期①。当前,无疑正处在热门时期,特别是在克鲁格曼、藤田昌久等学者创立的空间经济学领域。一大批具有不同学科背景的学者共同研究经济活动的空间问题,形成了许多相同或者相似的学科,如区域经济学、经济地理学、新经济地理学、地理经济学和空间经济学,由于这些新学科名称很不统一,又处在渐趋成熟和快速发展阶段,因此,即使研究经济学空间问题的学者们也会经常发现,他们陷入了一种缺乏学科认同感的尴尬境地。因为这些相邻学科的研究对象,都是经济活动与地理空间,亲缘关系十分紧密,有的根本就是基本相同的学科,这些学科在研究内容、研究角度和研究工具上虽然存在一些区别,但是,联系和交叉是主要的,在研究中也是互相促进和互为基础的。

一、经济学与地理空间

1.研究经济学不能脱离地理空间

长期以来,经济学家很少关注地理空间,他们潜心研究很多问题,却没有注意分析的空间范围②。但是,任何一个关注“真实世界”的人都不能忽视这样一些现实:经济活动必须占有一定的空间,在一定的空间内存在,而且,在空间上的分布是不平衡的,或者说,经济活动具有空间结构。那种认为“国家是一个没有大小的点,在国家内部,生产要素可以迅速、无成本地从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种活动;在表示国家之间的贸易时,通常也采用一种没有空间的方法:对于所有可贸易的商品,运输成本是零。这种处理虽然并不影响国际经济学的理论的现实性——任何经济分析或多或少都是不现实的——但是却遗漏了一些重要的问题——一些重要的证据来源。”③ 如产业的地理集中,经济活动的空间区位分布差异等等,如同是把世界描述为“没有空间尺度的仙境”。

克鲁格曼认为,经济学忽略空间起源于一个简单的问题:如何思考市场结构。由于经济学家缺乏严谨的分析工具来思考收益递增和不完全竞争,因此,对于区位和空间的经济研究就一直徘徊在主流之外。克鲁格曼对这一问题做了深入的理论分析和溯源,他说,由于技术和历史原因的共同作用,……,标准的国际贸易理论在实践中选择在数学上最省事的做法,那就是采取静态的、完全竞争和不变报酬的研究,这些研究不能用来阐述空间经济学中大多数有趣的问题。

但是,即使由于分析技术的阻碍,经济学却始终没有放弃地理空间研究。90年代以来,随着新贸易理论的发展,经济学家建立了一系列收益递增、不完全竞争和外部性的模型,新经济地理学、空间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学试图把被主流经济学长期忽视的空间因素纳入到一般均衡理论的分析框架中,研究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规律,解释现实中存在的不同规模、不同形式的生产的空间集中机制,并通过这种机制的分析探讨区域(世界)经济增长规律与途径。

2.区域和空间内涵的界定

基于地理空间的经济研究离不开区域和空间两个基本概念,这两个概念的内涵差异非常模糊,甚至有学者认为二者可以互换④,连胡佛都说过“区域经济学即空间经济学”⑤,当然这样的判断在今天显然是不恰当的。目前,对于这两个概念的辨析还找不到相关文献,笔者认为,空间是宽泛的概念,可实可虚,以虚为主,空间的实是指不同的空间具有各自的某种特征,依赖于研究问题时所给予的假设,这个实与区域所指地表的实在的、客观的地区是不同的。虚,是空间经济学所研究的空间最本质的特征,这里的空间并不特指哪一个地区,空间的内部是无差异的、匀质的,无所谓国内和国际,空间没有边界,空间之间才有区别,但不是资源禀赋的差异。克鲁格曼的空间模型中就假设空间没有自然因素的差异,只有经济因素的差异,从现实的角度看是一种具有同质性的平面。

区域是指实在的、客观的地域空间,其基本特征是区域具有差异性、同质性、具体性和客观性,无差异的、虚幻的、主观的、脱离地球表面来讨论区域是没有意义的。区域有国内国外之分,空间没有,空间是具体区域的抽象。美国经济学家胡佛指出“一个区域,它之所以成为一个区域,就在于区内有一种认识到某种共同区域利益的一般意识。”魏后凯同时认为,区域经济学强调区域差异性和区域特色,他指出,区域经济学主要以国内的区域作为其研究的基本单元,按照地域规模的大小,区域具有可分割性,但也不是无限分割。大体可分为地带级、大区级、省区级、市、县、乡镇级等多个层次。

二、基于地理空间的经济学新学科之间的关系

基于地理空间的经济学研究形成了经济地理学、区域经济学、地理经济学、新经济地理学和空间经济学,之所以称为新学科,是因为这些学科形成年代都很晚⑥。

1.区域经济学和空间经济学

区域经济学是研究经济活动的区域差异、区域分异和区域关系、区域增长和区域发展,以及实现最终目的——用区域经济理论为特定区域服务的区域管理、区域管治、区域政策和区域营销活动⑦。

空间经济学是研究生产的空间区位,即资源在空间的配置和经济活动的空间区位问题,它研究经济活动发生在何处且为什么发生在此处。

从以上定义和区域与空间概念的辨析可以看出,空间经济学是理论经济学,而区域经济学是应用经济学。藤田昌久等著的《空间经济学》讨论的是纯粹的经济理论,克鲁格曼在《地理和贸易》一书中也明确指出,他所指的空间在内部是匀质的,不考虑具体的具有资源禀赋差异的实际区域,这样的空间和空间经济学只能是纯理论的,当然,空间经济学并不排斥实证研究,它的实证只是为了引出和证明经济理论。

因此,空间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学的关系是:区域经济学为空间经济学提供丰富的实践需求、实践来源和实践依据;空间经济学是区域经济学的理论源泉,空间经济学的理论对于区域经济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基础作用。

安虎森主编的《空间经济学原理》一书指出,空间经济学主要研究经济活动空间分布规律,解释空间集聚现象的原因与形成机制,并通过这种原因与机制的解释,探讨某一地区(或某一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按照上文的理解,安虎森的这一界定扩大了空间经济学的研究范围,将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夹杂进来,让人无法区分区域经济学和空间经济学,值得我们进一步商榷。

2.经济地理学⑧ 和地理经济学⑨

克鲁格曼认为,“经济地理”是指“生产的空间区位”,以往的经济地理学在研究产业区位时都忽视了市场结构问题,“还留恋于几何学——留恋于在一个理想化的地方的市场形状,或者留恋于在给定市场和资源的条件下,最优的设备安置,而不太注意,或根本就不管将市场模型化的问题。”因此,经济地理学基本属于地理学的分支学科。

地理经济学概念使用得较少,布雷克曼强调,之所以叫地理经济学,是想把更多的地理因素带入经济学(而不是将更多的经济因素带入地理学——注:作者所加),同时认为空间经济学仿佛从经济地理学发展而来,实则完全不是,地理经济学扎根于国际经济学、现代国际贸易和经济发展理论,研究经济活动的地址选择,显然,地理经济学就是空间经济学。

3.新经济地理学是空间经济学

对于新经济地理学,不同学科的学者有不同的解读。从地理学家来看,许多人并不认同克鲁格曼的新经济地理学。随着经济全球化及世界上各地区经济表现的差异不断加强,西方社会越来越多的经济地理学家开始倾向于用制度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来解释现实中的区域经济发展,学者们称之为经济地理学的“制度转向”和“文化转向”。如詹米·佩克认为,制度等因素的引入,“使经济地理学实践变得丰富起来”。他强调,制造商、供应商和承包商结合成为生产中心或者称之为产业集群,制度嵌入(即地方性的政治、社会组织等特征的嵌入和作用)是推动实现规模经济和创新的重要因素。不少经济地理学家将此称之为“新经济地理学”,显然,这里的“新经济地理学”与克鲁格曼的“新经济地理学”是完全不同的。

克鲁格曼所研究的新经济地理学是指,用经济学的观点来研究经济活动空间集中和分散的机制和原因。从新经济地理学和空间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上来比较,它们之间是没有区别的,而且,在空间经济学派的学者的论文和著作中,不难发现新经济地理学和空间经济学的概念是交互使用的。如安虎森指出,“空间经济学发端于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已有十余年的发展历史,”这里的空间经济学实际就是指新经济地理学。

如果非要说有一点区别的话,那就是,新经济地理学是这项研究的早期的说法,而现在比较规范的名称是:空间经济学。另一方面,克鲁格曼个人对使用新经济地理学这个名称并非完全心安理得,一是从名称上看侵犯了地理学的研究领域,实际上也有许多地理学家对克鲁格曼和新经济地理学抱怀疑态度,他们说,克氏研究的实际上仍然是古典的区位理论,克氏自己也说,“我知道这个名称会惹恼辛勤工作的传统的经济地理学家们。”⑩ 而空间经济学才是一个名正言顺的经济学分支学科的名称,不像新经济地理学,看起来像是地理学的分支学科。

三、空间经济学的主要观点和不足(11)

20世纪80年代,国际贸易理论经历了一场平和的革命:“新贸易理论”把报酬递增、不完全竞争和多重均衡稳固地带入了主流。这直接促使了“空间经济学”的产生。90年代以来,以P·克鲁格曼为代表的经济学家通过发展可以模拟空间集聚经济的新数学模型,建立了空间经济学基本的研究范式。

(一)空间经济学的主要观点

1.基于收益递增、不完全竞争和外部性的新贸易理论

新贸易理论作为空间经济学的基础与空间经济学不可分割。新贸易理论承认国家差异是贸易的一个原因,但同时他认为,当前很多国家之间的贸易,尤其是相似国家之间的产业内贸易,利用的是规模收益递增和专业化,而不是国家间要素禀赋不同的专业化,不完全竞争和规模收益递增是当前产业经济的普遍特征;新贸易理论认为,受报酬递增作用影响的产业在地理上的集中是产生贸易的一个独立原因;他还认为,集中和专业化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偶然事件,一个特定产业的特定区位在很大程度上是不确定的,但是,一种专业化的模式一旦确立,将表现出路径依赖的倾向,通过贸易的累积作用而锁定。新贸易理论提出,李嘉图的模型假设自由贸易,但是新贸易理论认为由于不完全竞争和收益递增的存在,就有可能利用战略性的贸易政策促进出口部门的发展来创造比较优势。对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如何实行产业的反梯度推移和跨越战略,创造比较后发优势,不完全竞争和收益递增理论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个很好的理论解释。

2.产业集中和区域中心外围的形成

克鲁格曼将新贸易理论的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的模型以及强调运输费用的区位理论结合起来,运用规模经济(促进集中)和运输费用(导致扩散)的相互作用来解释区域产业集中和中心外围的形成。他的模型假设,高的运输成本将阻止生产在地理上的集中,随着运输成本的下降,企业将在某个位置集中以实现生产及运输上的规模经济,只要给定一定的运输成本,生产和需求之间的正反馈效应将意味着集中一旦建立,就会自我锁定,从而形成稳定和固化的中心—外围的经济空间结构。

3.地理集中模型存在多重均衡

克氏的地理集中模型具有多重均衡,即经济空间中多个经济体处于多种组合所形成的均衡体系之中。由于空间经济的自组织功能及某些因素的作用,例如经济体之间的前后向联系,往往形成更大的集聚,从经济个体的集聚到产业的集中,到经济活动的区域化,动力来源于外部经济——单个企业的规模经济、产业层次和区域层次的外部经济,就使这种多重均衡体系可能受到局部破坏,导致集聚,集聚的自我强化和累积功能最终导致核心区和边缘区格局形成,即核心—边缘模型产生。克鲁格曼强调指出,这一模型是内生性的,不需要通过外生差异(如山脉、河流、海港等自然禀赋差异)来解释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

4.集中也会出现突然的倒转

克鲁格曼认为,经济活动在空间上的区位是受历史及偶然事件所带来的偶然性、初始条件及路径依赖决定的。由于前向和后向联系的存在,一旦一个地区的初始优势建立了,收益递增就使得这种初始优势逐渐累积起来。克鲁格曼一方面强调了路径依赖的作用,另一方面他也注意到了倒转和变化的可能性。而且他认为,当地区的命运发生变化时,这种变化将会是突然的和不可预料的。

(二)空间经济学的缺陷

1.空间经济学理想的前提假设

地理学是关于区域差异和区域之间的相互依赖性的科学。地理学家力求阐述现实中的经济区域,其中许多理想的因素是无法量化的,因此,地理学中的假设和模型并不流行。但经济学却不同,经济学的传统是做出大胆的、普遍的假设,牺牲现实的复杂性来使世界缩减为数学逻辑。空间经济学也不例外。克鲁格曼一方面批评经济学家将国家假设为一个点、根本不考虑空间和运输成本,同时在他的模型中不合现实的假设也是随处可见。

例如,克鲁格曼模型假设生产位于两个完全匀质地区。由于地表的多样性,这一假设将会忽视地理环境的差异因素在形成地理集中的初始状态中所起的巨大作用。我们知道,承认区域的差异性是另一门重要学科——区域经济学研究的前提。接下来,克鲁格曼得出了一个错误观点,他说,“(制造业集中)最终会出现哪一个均衡:历史很重要。”接着说,“收益递增和累积过程无所不在,通常使历史上的偶然事件发挥一种决定性的作用。”(《地理和贸易》,P19页,P24页)。考察我国长江流域几十个沿江城市的产生,显然是必然性因素在起决定作用,历史是必然和偶然的结合,但必然决定发展的基本路径,这个必然就是水运曾经是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运输方式,同时,沿江平原对早期农业的发展也是相当重要的条件。

再如,模型假设每个地区对每种制造品的需求与该地区的人口严格成比例。现实情况是,与农村人口比较,城市人口对制造品、优质农产品、精神产品需求大,显然,这些因素对制造业的集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2.忽略了制度、社会和文化结构等非经济因素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克鲁格曼认识到经济发展的历史路径依赖的过程,他反复强调“历史问题”的重要性,初始条件及偶然事件造成了产业在时间和空间上发展的特定方式,这些特定方式通过自我加强效应从而带来随后的结果。然而他没有考虑到当地制度、社会和文化结构在促进或限制经济发展中的影响,政治和战争在形成空间集中的决定性作用。而这些对于产业地区和区域经济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这也是经济地理学的“制度学派”和“文化学派”正在关注的问题。实际上,克鲁格曼注意到了非经济因素的作用,只不过他把这个因素归于人们的预期,而对于预期产生的原因却用“不知什么原因”来搪塞了。他说,“因为如果不知什么原因每个人都认定另一个地区将成为中心,并根据这个信念采取行动,搬迁到那里,这就会成为一个自我完成的预言。”(《地理和贸易》,P110页)单个人预期中心也许是偶然或特殊,每个人有同样的预期,那只能是制度、文化和整个社会结构的决定作用。

四、研究经济活动空间分布的实际应用

研究经济活动空间分布的政策应用很广泛,限于篇幅,本文仅指出以下比较突出的三点:

1.区域可以通过生产集中创造比较优势

区域比较优势的初期形成是基于区位和资源的自然差异,以及偶然事件的放大作用,这些比较优势经过了长期生产中累积和自我强化过程,其后就主要依赖于收益递增,即分工、专业化和规模递增产生的优势;其发展历程是自然优势——规模优势——技术优势,落后地区需要根据这一规律来创造自己的比较优势,如当前我国正在实行的合并汽车生产厂家,集中资源,提高汽车产业集中度,就是创建规模优势的一个很好的方式,对于一个区域来说,集中资源生产少数几种产品,有利于培育比较优势,同时,规模较大的生产厂家,分工必然细致,专业化水平提高,也可以产生技术优势,技术优势是区域优势的核心和关键。

2.区域发展依赖于特有的先发优势

只有具备抢先一步的优势才能获得发展的先机,这个优势包括经济的、制度的和技术等等。如我国东部地区由于80年代初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获得了率先发展的机遇,现在,即使其他地区能够享受与东部地区同样的政策,在不具备其他优势的条件下,也不可能赶上东部地区。考察一下武汉市的状况:武汉并非没有发展的机遇。在上世纪30年代,武汉在全国仅次于上海,经济开放、繁荣,发展的势头十分强劲,但这次的大发展没有持续,建国后和改革开放前又处在缓慢的发展中,虽然累积了一些优势,但在改革开放后东部享受了巨大的优惠发展的政策背景下迅速丧失掉了,最终没有赢得快速发展的机会。目前,中部崛起政策又基本是普适政策,甚至是落后一步的政策,无法获得优先发展的机会。因此,要实现武汉的崛起,必须获得持续的先发优势,其中,政经条件是决定性的外在因素。对城市发展来说,任何一届城市管理者的水平高低都形成了偶然的、历史的因素,对城市未来的发展都形成了正向和负向的累积作用。

3.制造带的分布具有区域蔓延效应

制造带的分布、经济增长都具有空间蔓延效应。经济蔓延是指发达地区通过要素输入和技术溢出等活动促进周边地区的快速发展,主要表现为一个地区的发展带动了周围一片地区的发展。例如,美国大部分制造业集中在东北部相对较小的地方,以及中西部的东面,在中国沿海也形成了相对集中的环太平洋制造带。从区域集中的因素看,经济带的形成既有相同的区位、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原因,区域之间相互关联和促进也是重要依据。例如在长江三角洲地区,上海的快速发展吸引了大量的资金、技术和劳动力,同时,这些资金、技术和劳动力进一步向周边地区辐射,通过蔓延效应将发展要素传递开来,带动了浙江、江苏的发展。因此,要想促进一个区域的发展,建立地区增长极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模式,通过增长极可以带动周围广大腹地的发展。

注释:

①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至少有两次空间经济学几乎要开创新时代了,但都功亏一篑:一是20世纪50年代艾萨德领导的区域科学;二是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新城市经济学”,两次失败的原因在于没有给出一个同时包括收益递增、不完全竞争、运输成本和要素流动等内容的正式框架。90年代以来,以克鲁格曼、藤田昌久等为代表的经济学家发表了一系列文章,倡导了第三次空间经济学向主流经济学的回归运动,虽然仅经历了十余年的发展历史,但空间经济学已经声名鹊起。参见安虎森主编:《空间经济学原理》,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年。

②⑤埃得加·M·胡佛(美)著:《区域经济学导论》,商务印书馆,1990年。

③保罗·克鲁格曼(Krugman),《地理和贸易》,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④参见魏后凯主编:《现代区域经济学》,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年,第2页:“区域”一词又经常被看成是一个抽象的、观念上的空间概念,没有严格的范围、边界以及确切的方位。正因为如此,在区域经济学文献中,“区域”和“空间”这两个概念往往可以相互换用,而不必做细致的区别。本文不同意这个观点。实际上,魏后凯随后也否定了自己的提法,他说,区域的内聚力、结构、功能、规模和边界是构成一个区域的五个基本要素,其中内聚力决定了区域的边界。并引用胡佛(Edgar Malone Hoover)所指出的“一个区域,它之所以成为一个区域,就在于区内有一种认识到某种共同区域利益的一般意识。”《苏联经济区划问题》(全俄经济区划委员会,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82页)也认为“所谓区域应该是国家的一个特殊的经济上尽可能完整的地区。这种地区由于自然特点、以往的文化积累和居民及其生产活动能力的结合而成为国民经济总链条中的一个环节”。胡佛(《区域经济学导论》,上海远东出版社,1992年版,第239页)认为,“区域是基于描述、分析、管理、计划和制定政策等目的而作为一个应用性整体加以考虑的一片地区。”这都说明,“区域”不应该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一个具体的、客观的、实在的地域空间。

⑥经济地理学形成于19世纪末(1882年,德国的地理学家葛茨在《柏林地理学会会志》上发表《经济地理学的任务》一文,标志着经济地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区域经济学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新经济地理学和空间经济学形成于20世纪90年代初,代表事件是保罗·克鲁格曼发表的“收益递增和经济地理”一文。虽然基于地理空间的经济学学科形成很晚,实际上,经济史表明,人们为搞清空间问题早就做过种种尝试,如比较成本理论,国际贸易理论等。

⑦这里仅仅用列举法列出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内容,没有讨论区域经济学的具体概念。下面列举几个权威区域经济学提出的基本定义,以供参考。诺思(H.O.Nourse)(《区域经济学》,1968年)把区域经济学定义为:“研究为人们所忽视的经济空间秩序,研究稀有资源的地理分布的科学。”H.W.理查森认为,区域经济学是研究经济学家一直不愿承认的经济的空间组织规律。周起业等著《区域经济学》(1989年)认为,区域经济学也叫区域科学,是研究如何建立国家经济区域系统,并按照地域分工与合作的原则来组织系统内各区域中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与布局,使之形成一个既能顺乎世界经济发展潮流,又能最大限度发挥地区优势的产业结构,形成一个大、中、小企业相结合,聚集与分散相结合,以多层次城市为结点,由运网、信息网、服务点分布网等网络系统将全区域连成一起的经济有机体的科学。

⑧在讨论的相关学科中,经济地理学产生得最早,在19世纪末期。经济地理学是地理学的传统和重要的分支学科,因此它与其他几门学科相比在研究上基本是从地理角度来研究经济活动,虽然表面上看它们研究对象很相似。

⑨S·布雷克曼等著:《地理经济学》,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年。

⑩以上观点参见G·L·克拉克主编的《牛津经济地理学手册》(商务印书馆,2005年)一书的序言,作者为中国科学院院士陆大道先生。

(11)本节主要观点参见克鲁格曼著《地理和贸易》、克拉克主编的《牛津经济地理学手册》、安虎森主编的《空间经济学原理》、藤田昌久等著的《空间经济学——城市、区域与国际贸易》(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布雷克曼等著的《地理经济学》、藤田昌久等著的《集聚经济学》(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年)。

标签:;  ;  ;  ;  ;  ;  ;  ;  ;  ;  ;  ;  

基于地理空间的经济学新学科研究与应用_经济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