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郊区化的空间特征及发展对策_北京城论文

北京城郊化空间特征与发展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城郊论文,北京论文,对策论文,特征论文,空间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293.2

1 引言

一个城市的发展受到向心力和离心力的推动。这2种力量的互相消长,导致城市发展呈现阶段性。城效化就是城市在经历了中心区绝对集中,相对集中以后的一种离心分散阶段,它表现为人口、工业、商业、办公业先后从城市中心区向城郊区的外迁。例如,20世纪90年代以来北京已经进入了典型的城郊化过程,这是中国城市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转折[1-3]。北京申奥成功,巨大的投资规模将会极大刺激北京城郊化过程,加速北京走向世界大都市和第一流生态城市的建设步伐。

城郊化的出现可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时期。50年代后,由于特大城市人口激增、市区地价不断上涨,加上生活水平改善,人们追求低密度的独立住宅和优质生态环境,交通网络的现代化和私人汽车广泛使用等原因,城郊化进程加速。以住宅郊区化为先导,引发了市区各类职能部门纷纷郊区化的连锁反应。首先迁往郊区的有商业服务部门,然后是事务部门。70年代以来,一些大都市区人口外迁出现了新的动向,不仅中心市区人口继续外迁,郊区人口也向外迁移,出现了人口负增长。国外学者将这一过程称之为逆城市化(Counter-urbanization)。面对经济结构老化,人口减少,美国东北部一些城市在80年代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科技产业和第三产业,积极开发市中心衰落区,以吸引年轻的专业人员回城居住,加上国内外移民的影响,1980~1984年间,纽约、费城、波士顿、芝加哥等7个城市在中心市区实现人口正增长,出现了所谓再城市化(Re-urbanization)。根据发达国家大都市区人口增长的周期变动,一些学者提出城市化进程的空间周期理论,即由向心城市化、城郊化、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4个连续的变质阶段构成大都市区的生命周期[4]。

2 西方发达国家城郊化的4次浪潮

20世纪以来,西方发达国家的大都市主要经历了4次城郊化浪潮[5-9]。第1次浪潮是人口的郊区化;第2次浪潮是制造业的郊区化;第3次浪潮是零售业的郊区化;第4次浪潮是办公事务业的郊区化。现代交通工具的产生与变革是近现代城市发展的基本动力之一。特别是地铁和轻轨铁路出现后,轨道交通对大城市扩张起的作用更为明显。1863年,伦敦兴建了世界上第一条地下铁道。此后,随着地铁和郊区铁路向四面八方伸展,伦敦的通勤半径速度增长至15英里,城市呈星状发展。郊区是受城市影响最深的地域,城市经济结构的转换和向外扩散无疑也最先影响到郊区。城市工业、第三产业和住宅不断向郊区扩散,各种交通、通讯设施不断向郊区延伸,不仅导致土地利用集约化、产业结构高级化,而且重新塑造了城郊化地区的网络结构,使之朝着网络化方向发展。所谓城市网络化,是指由各种现代交通网、通讯网、管道和河流、绿地等为载体(网),各类不同功能单元、不同规模的城镇为基础(络)组成的,具有高度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和能量流交换的城乡地域生态系统。通过对国外典型大都市区或大都市圈的发展过程分析可以发现[10]:(1)大都市城郊化过程一般形成3~4个圈层结构,除核心区与近郊区容易相连成片外,大都市城郊化过程都有明显的扩展扇面;(2)大都市的空间扩展周期因不同地区或不同时代而有所差异,但是遵循20~40年的城市建成环境形成周期,即介于10年左右的“朱格拉周期”和长达50年左右的长波“康德拉季耶夫周期”之间;(3)大城市圈的凝聚力十分巨大,可以聚集全国人口或产值的10%~30%,个别产业的聚集度可以高达70%以上。

3 北京大都市空间城郊化的基本特征

本文利用北京地区1985~2000年4个时期的卫星遥感影像资料,在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支持下,探讨20世纪80~90年代北京市城郊化用地空间特征和变化的规律[11-13]。

3.1 多种增长方式并存的城郊化空间扩展方式

为了从整体上认识北京城郊化的空间扩展特征,本文应用聚类别模型,首先对遥感影像像元的用地类别进行判别,然后根据城市建设用地的比例进行聚类分析。理论上依据钱学森先生提出的0.618优选法系数,确定38%的城市建设用地等值线作为判别依据,根据像元点的位置,应用点轴修正系数模型进行调整得到图1。通过对比北京1985年与2000年城市用地分布特征概括出5种城市扩展方式:同心圆式蔓延、局部扇面式扩展、廊道式辐射、飞地式增长和粘合式填充,且在不同时期、不同方位上5种扩展方式同时并存。

从图1中可以看出,5种扩展方式均有很好的体现。在环绕城市中心的闭合等值线之外,还有若干以“飞地”或卫星城镇为中心的孤立中心,如:西北部的冒平、南口,东北部的顺义、首都机场,南部的大兴和西南部的良乡等。增长等值线沿城市中心、卫星城镇的扩展,主要依附于增长核心环状向外扩展,表明同心圆式和飞地式增长主要是有点效应作用下引起的。局部扇面等值线以交通廊道为依托优先增长,形成向外突起的倒扇面形状,这是由于交通射线改善了局部地区的可达性。沿交通廊道继续向外扩展的结果形成辐射式增长,因此局部扇面式扩展和廊道式辐射主要是廊道效应作用的结果。随着中心区与卫星城镇之间的城市用地比例增加,不断有分离的中心被填充合并入环中心区的等值线内,同时有新的增长核心生成,这种在核心之间、核心与廊道之间的粘合式填充是点效应和廊道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例如,1985年石景山、清河、酒仙桥、通州、南苑、丰台等地为孤立中心,至1990年被并入环中心区的等值线内;2000年西北部的沙河和西南部的良乡开始与中心市区粘合,同时也预示东北部的首都机场、东南部的马驹桥和南部的大兴将会在下一阶段与母城结合成片。

3.2 廊道效应作用下的城市用地波浪式扩展过程

通过平面影像图的分析,可以发现等值线明显沿着廊道扩展分布的特点。因此,本文以天安门广场为中心,沿京昌高速公路为主要轴向,对两侧各2.5km的范围内的城市建设用地百分比进行统计,得到剖面上不同时相的城市用地比例变化系列(图2)。

图3 北京近郊各区土地开发项目空间分布(1992-2000)

Fig.3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land developing projects in beijing from 1992 to 2000

从图2中可以看出,各阶段城市用地比例增长有一共同的特点:即从核心区向外城市用地比例从峰值迅速下降,然后上升与副中心粘合,粘合后继续呈波浪式扩展,并且在不同时段各增长峰值表现不同。交通廊道上的子中心往往成为下一次增长波的增长中心,一般规律是越靠近市中心增长幅度越大,称之为廊道效应作用下的城市用地波浪式扩展过程。

4 北京大都市城郊化趋势预测

为了更加客观地分析北京城郊化的发展趋势,选择北京市1992到2000年的2000多个土地开发样本(样本的面积众数和平均值都在1万m[2]左右,近90%的以上的样本面积范围在0.5~3万m[2]之间)资料,从土地开发的角度分析北京城郊化时空动态特征,同时根据廊道效应原理[14]和增长极轴理论,利用逻辑斯蒂增长模式构造城市廊道预测模型(3-1)。即:

y=k/(1+kb[,0](b[t,1]

  (3-1)

式中:k表示一定时期内土地出让数目的最高水平,b[,0],b[,1]为系数,t为时间。

北京的城市景观是一种典型的环射型蛛网状结构,由五条环型的交通线和多条放射状干线组成。土地开发市场受其影响,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沿交通线聚集的星状分散的开发格局(图3)。本文观测数据将9条廊道为主轴的扇面划分为4类(表1),①稳定型:石景山扇面;②低位高速增长型:京汤扇面和中关村扇面;③快速增长型:京昌高速扇面、机场高速扇面、京通快速路扇面和京津塘高速扇面;④中速增长型:京开路扇面和京石高速扇面。利用逻辑斯蒂方程对1993~2003年的土地出让数量进行拟合和预测,部分结果图4。从整体看,各区域的预测方案都还比较理想,复相关系数都在0.95以上。

庞德等人深入研究加拿大多伦多市和蒙特利尔城市边缘带不同时期城乡土地转移规律,提出城市土地转移模型[15]。本文在此基础上构造城市廊道预测模型(3-2)。以天安门广场和东西长安街的交点为中心将市区廊道分为东、南、西、北等26个方位,并尽量与放射状的交通干线吻合。为较客观地分析中长期发展趋势,本文没有用近年快速增长率,而采用1949~1998年各方位的年均增长率,分为2005年和2010年2个时期的城市廊道空间扩展的可能趋势进行预测(表1)。

表1 北京中心市区26个方位空间扩展预测 单位:km

Tab.1 The spatial spread forecasting within 26 radiate corridors in the central area of Beijing

编号

名称

 1949年  1998年

2005年

  2010年

1

  北辰路

 4.46

 8.068.588.95

2

  立汤路

 4.46

10.42

  11.27

  11.87

3

  机场路

 5.14

13.78

  15.01

  15.89

4

  坝河5.38

 8.508.949.26

5

  亮马河

 4.13

 7.738.248.61

6

  朝阳路

 3.30

17.00

  18.96

  20.36

7

  京通路

 3.22

16.90

  18.86

  20.25

8

  通惠河

 3.17

 6.727.237.59

9

  广渠路

 3.26

10.18

  11.16

  11.87

10

 化工路

 3.46

 9.36

  10.20

  10.81

11

 京津塘

 3.70

 8.268.919.37

12

 南苑路

 4.03

 6.867.277.56

13

 京开路

 3.79

 7.207.698.03

14

 肖太后河

3.79

 7.157.637.97

15

 东凉水河

4.08

 6.626.997.25

17

 东莲花河

3.94

 7.017.457.76

18

 西莲花河

3.55

 8.359.049.53

19

 京石3.22

14.78

  16.44

  17.62

20

 永定河

 3.46

11.09

  12.18

  12.96

21

 石景山路

3.50

17.95

  20.02

  21.49

22

 阜石路

 3.60

18.73

  20.90

  22.45

23

 京密引水渠 6.00

10.56

  11.21

  11.68

24

 白颐路

 3.50

11.62

  12.77

  13.60

25

 学清路

 5.60

15.50

  16.91

  17.92

26

 京昌高速路 4.61

11.52

  12.51

  13.21

图4 北京市部分扇面土地开发的模拟和预测

Fig.4 Simulating and forecasting for land developing within several radiate sectors in Beijing

城市廊道预测模型:

Li=DLAi+NLin  (3-2)

式中:Li为预测年期廊道长度;DLAi为基期(1998年)城市廊道长度;NLi为年均廊道扩展系数;n为预测年期;i=1,2,3,…26,表示北京城郊化扩展廊道。

考虑到北京建成区西部廊道扩展受到山地阻挡,2000年后大规模向西扩展已不可能,北京地区由于奥运会的投资规模将会有较大发展,修正后的预测结果用图5的直观形式表现出来。

5 主要结论

5.1 北京城郊化空间过程正在形成明显的3个圈层

北京的空间扩展是自改革开放以来才迅速发展的,特别是90年代以来的近域城郊化过程,使北京城市圈在平原区出现明显的3个圈层。第一圈层是以三环以内的市区为中心的内圈层;第二圈层是四环到公路一环附近的中圈层;第三圈层是远郊区县的外圈层。此外,京郊山区与河北、天津等位于北京周围的地区可以构成边缘圈层。

图5 北京市城郊化空间扩展趋势预测

Fig.5 The forecast of spatial expanding trend in Beijing's suburbanization

5.2 以三环路内的市区为中心的内圈层即将步入城郊化发展的稳定期

根据大都市发展周期理论,内圈层经过建国以来50年的开发过程,目前已接近开发的稳定期,因此北京市1992年总体规划明确提出城市建设城郊化的重点转移。

5.3 四环路到公路一环附近的中圈层正在进入城郊化的繁荣期

目前中圈层已完成起步期,伴随交通网络完善(地铁5号线、13号线、轻轨、公路一环等的筹建和开工),该区域已经进入城郊化快速发展的繁荣期,中圈层将形成8个城郊化开发扇面:清河—沙河扇面;北苑—小汤山扇面;望京—首都机场扇面;通州扇面;亦庄—马驹桥扇面;南苑—黄村扇面;西客站—良乡扇面;石景山—门头沟扇面。

5.4 远郊区县的外圈层房地产开发将沿着6条主要廊道进行

外圈层处于城郊化的起步阶段,将以各郊县行政中心区为子中心。根据大都市发展的空间周期理论,外圈层的大规模开发要在10~15年以后,但是在起步阶段,城郊化土地开发将沿着6条主要廊道进行,即:京昌高速路廊道、机场高速路廊道、京通快速路廊道、京津塘高速路廊道、京开高速路廊道和京石高速路廊道。

6 北京大都市城郊化发展对策

北京大都市的空间扩展是自改革开放以来才迅速发展的,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城郊化过程,将使北京城市圈在平原区出现明显的3个圈层。目前内圈层已经进入开发中后期,中圈层大规模开发开始起步,伴随交通网络的完善,2000~2030年进入城郊化发展的繁荣期。至此北京在今后的10~30年中将完成城郊化主导轴向的战略转移,即由东西轴向转向西北—东南轴向和东北—西南轴向。根据北京国际大城市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北京申奥成功后巨大的投资规模将极大刺激北京城郊化过程,一方面考虑到城市人口与经济能量沿人工廊道向外辐射的必然性,另一方面为避免城市摊大饼弊端,本文提出:北京分散集团式应抓住目前有利时机转向星状分散集团式格局。所谓星状分散集团式城市景观,指建成区沿主要交通干线像海星触角式向外扩展,在这些轴线上通过绿地的分割作用产生一系列间断的分散集团、飞地、子城和卫星城,在各星状长轴之间以河流和生态保护带为自然廊道网络,形成插入市中心的楔状绿地走廊,形成人工与自然廊道相间分布、有机分散的景观格局。本研究根据国内外大都市城郊化理论、方法和案例的分析,提出北京城郊化过程中城市总体规划的星状分散集团式格局以及城郊化过程的3个圈层、8个扇面和6条廊道的发展战略,仅供有关部门讨论与参考。

致谢:本研究得到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98-007)和北京市房地局出让处的大力支持。

收稿日期:2001-06-07;修订日期:2001-11-26

标签:;  ;  

北京郊区化的空间特征及发展对策_北京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