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低血压患者应用细节护理法的预防干预效果分析论文_熊艳丽

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中医院 2212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血液透析低血压患者应用细节护理法的预防干预效果。方法:以2015年3月--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30例血液透析患者为对象,所有患者均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细节护理,观察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30例患者中,4例出现血液透析低血压现象,发生率为13.4%。对比患者护理前后的SAS评分与SDS评分,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节护理,可预防血液透析低血压,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关键词】血液透析;低血压;细节护理法;预防干预

血液透析,是一种肾脏替代疗法,低血压,是血液透析常见并发症,严重时,可引起心律失常,造成超滤暂停,导致透析无法有序进行,影响透析效果。因此,临床医师十分重视血液透析低血压的防治[1]。鉴于此,为分析研究血液透析低血压患者应用细节护理法的预防干预效果,本院将30例血液透析患者视为研究对象,通过细节护理,取得了一定成效,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时间段内本院收治的30例血液透析患者,其中,包括16例男性和14例女性,年龄为51-78岁,(63.2 5.93)岁为平均年龄。本次研究的30例患者均行血液透析治疗,同时,所有患者对本次研究知情,并签署有相关的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本次研究的30例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其中,主要涉及饮食干预、用药护理、健康教育以及心理干预等,实施强化细节护理干预措施。具体而言,如下所示:(1)早期,低血压症状多,但较轻微,发现患者明显表现出乏力、脉搏细速、面色苍白、出汗等症状时,收缩压一般已经低于70mmHg。因此,护理人员须保持高度敏感状态,认真观察患者情况,询问患者身体情况,准确评估低血压可能性,达到预防低血压的目的。(2)护理人员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例如,脉搏、血压、心率等,以尊重患者为前提,耐心回答患者的疑问。透析过程中,对患者精神状态、血压和自觉症状进行观察。透析前2h,以1h为间隔时间,对脉搏、血压进行测量,后2h,以30min为间隔时间,测量血压与脉搏,血压一旦下降,需及时给予对症处理。(3)透析时,对于已经出现低血压的患者,应强化心理干预,主动与患者交流、沟通,缓解患者消极情绪,引导患者积极配合护理与治疗工作的开展。(4)对于血压稍有下降的患者,或出现双下肢痉挛的患者,护理人员对患者下肢进行按摩,缓解痉挛症状,控制超滤,抑制血流速度。待血压恢复至正常状态、下肢痉挛症状消失时,调整超滤量与血流量至标准水平。

1.3观察指标

认真观察并分析患者透析低血压发生情况,其中,透析过程中,收缩压下降至90mmHg或动脉压至少下降30mmHg,且伴有或不伴有低血压症状,可诊断为透析低血压。与此同时,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

1.4统计学方法

在EXCEL表格中,录入本次研究所涉及到的所有数据,采用SPSS20.0软件,用百分比(%),对计数资料进行表示,予以卡方(χ2)检查,用( )对计量资料进行表示,予以t检查,其中,统计学意义用“P<0.05”表示。

2结果

2.1透析低血压

本次研究的30例患者中,出现透析低血压的患者有4例,发生率为13.4%。

2.2SDS评分与SAS评分

对比护理前后的SDS评分与SAS评分,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3讨论

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属于肾脏替代疗法,常见于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指引流体内血液至体态,经由一个由多根空心纤维所构成的透析器,血液与其浓度相似的电解质溶液,于空心纤维内,在弥散/对流的作用下,实现物质交换,清除体内的代谢废物,维持电解质与酸碱的平衡状态,将体内多余的水分清除,并将经净化的血液回输的全过程[2]。溶质转运与水的转运是血液透析的基本原理,弥散、对流和吸附属于溶质转运,水的转运主要涉及超滤。其中,血液透析机、水处理系统、透析器与透析液是血液透析的基本设备[3]。

血液透析过程中,在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下,易导致患者出现透析低血压。低血压,指体循环动脉压力低于正常状态,临床上,一般包括生理性低血压与病理性低血压(继发性低血压与原发性低血压)。若以起病形式为依据,可将低血压分为急性低血压与慢性低血压[4]。

透析低血压,不仅会对血液透析效果造成影响,而且会降低患者生存质量。近年来,基于科学技术向前发展的促使下,医疗水平有所提升,人们保健意识得到强化,更加重视临床护理。细节护理,是一种新护理观念,一切护理工作以患者为中心,在尊重患者的基础上,结合患者实际病情,在落实常规护理的同时,重视细节护理,提高临床护理整体水平,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大大提高了血液透析治疗效果,为患者生命安全提供保障。本次研究中,以30例患者为对象,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细节护理。结果,仅4例患者出现透析低血压,发生率为13.4%。同时,护理后,患者SDS评分与SAS评分明显低于护理前(P<0.05)。

综上所述,针对血液透析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强化细节护理,可有效预防透析低血压,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刘凤芹,陈秀梅,王潘.健康教育联合心理干预在预防血液透析患者低血压发生的应用效果分析[J].当代医学,2015,21(5):122-123.

[2]张长霞.早期护理干预对预防血液透析患者低血压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30):324-325.

[3]高海娥,王丽萍,肖秀丽.细节护理法对血液透析低血压的预防干预效果[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20):112-113.

[4]杨萍,张敏.系统护理法对血液透析低血压的预防干预效果[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12):33-35.

论文作者:熊艳丽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1月上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8

标签:;  ;  ;  ;  ;  ;  ;  ;  

血液透析低血压患者应用细节护理法的预防干预效果分析论文_熊艳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