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公路工程;安全问题;安全管理;对策
1 公路工程概况
104国道连江至晋安段改线工程采用一级公路兼具城市道路标准建设,本段起于亭江互通,穿楼顶山隧道,设东盛大桥跨闽安溪,设康坂隧道跨温福高铁,经康坂、前洋,设白眉互通连接县道X197,穿花瓶山特长隧道,经南洋,穿鼓岭特长隧道至晋安区园中村,设园中枢纽互通实现本项目与机场高速及三环路东北段的交通快速转换,路线全长16.372km。按80km/h双向六车道的一级公路标准设计,路基宽度为32m,本路段位于马尾区和晋安区境内。
2 公路施工安全管理概述
公路施工不是一项简单就能完成的工作,它涉及到的影响因素非常多,整个工程的完成需要很长时间,而且外界的条件对于施工安全影响也非常大,基于这些原因,想要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十分困难。除此之外,在公路施工中,为了更好更快的完成施工,常常需要应用许多大型的机械设备,这也使得整个工程的安全隐患频发。目前我们国家的公路安全施工管理工作,尚未得到良好的发展和深入的研究,这主要是因为中国的科学技术水平还比较有限,很难做到零隐患。因此,在进行公路工程施工的时候,能否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就显得异常重要,这对于公路安全施工可以说是最后一道保险。在实际工作中,公路施工的安全管理工作囊括了事先预防以及事后处理这两个步骤,这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事先的预防工作,我们需要尽可能的把一切安全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在其未发生的时候就加以解决,这样才是我们工作的最主要目的。
3 公路施工安全诱因分析
3.1 环境因素
环境影响主要包括:自然灾害;季节变化;气候差异;公路沿线水文地质条件等。公路工程大多在户外进行作业,因此极为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恶劣的户外环境会为公路施工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因此,针对早期病害防治技术推广存在的不足,工程单位要做好各方面的调度工作,以安全第一为指导思想,带动地区安全施工作业规划与发展,积极做好病害防治工作,从而保证公路的安全使用。
3.2 机械因素
在公路施工中比较突出的施工机械设备问题主要表现在:公路高新技术发展过快而相关人员技术素质不匹配,从而导致机械设备缺乏合理的管理、维护,最终埋下安全隐患;其次,在设备的维修上没有做到位,影响机械设备正常工作,从而埋下隐患。这些都是施工安全中常见的特征,作为预见性分析参考的主要标准。
3.3 人员因素
施工人员是公路建设的直接参与者,其在施工阶段由于个人因素,导致施工安全风险系数上升,增加了项目施工的安全隐患。同时,将施工人员的主管错误总结起来,主要有:建筑单位领导人员管理欠缺,作风不佳,注重形式;建筑单位违章违法作业;施工人员综合素质低;现场管理方式落后等。
3.4 制度因素
对项目建设过程缺少安全管理责任机制,导致整个项目规划与执行失去了指导下,容易引起一系列的建设问题,对施工安全带来了不良影响。对于传统安全管理责任机制来说,这也是影响整个项目安全施工的一个潜在性因素。
4 公路工程安全管理对策
4.1 建立规范化的安全管理体系
第一,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是安全工作的行为准则,工程参建单位应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明确项目安全生产各阶段管理的内容、程序与职责分工。第二,严格按照要求履行安全生产责任制,根据“一岗双责”的原则,切实落实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并逐级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第三,加强安全教育,增强安全意识。通过安全讲座、三级教育、岗前和班前安全教育培训、安全会议等形式加强全员安全教育,提高职工对安全生产方针和政策的认识,增强搞好安全生产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和法律意识,提高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贯彻执行的自觉性;使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知识得以更全面的掌握,安全操作技能和应急自救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切实实现生产安全目标。第四,加强安全检查,提高隐患整治力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工程参建单位应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检查形式,开展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活动,落实全生产责任制,全面排查整治安全事故隐患和事故易发环节,切实将安全生产事故消除在萌芽中。
4.2 保障安全专项资金的投入
资金投入保障,是改善从业人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的必要条件,是保障职工人身财产安全、实现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的有效途径。因此,工程参建单位应对安全专项资金进行统一管理,切实做到转款专用,确保安全生产条件所必需的资金和用于配备劳动保护用品、进行安全生产培训等安全相关的经费得以有效的投入,改善劳务分包队伍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制定安全奖惩办法,健全安全管理责任体系和管理制度,严格按照要求落实安全生产费用的投入和管理,切实保障项目全体职工作业环境的安全,尤其是一线职工作业环境的安全。
4.3 完善公路施工安全生产责任制
作为所有管理制度的重点,责任制是否完善,对工程建设安全极为关键。通过制度形式的合理选择,在施工生产活动中明确公路施工企业相关部门、人员的安全职责。按照工程建设实际情况,项目部可成立以项目经理为主的安全生产委员会。并按照工程特点、规模等,进行安全管理人员的数量的合理配置,并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执行情况起到监督、检查作用,进一步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为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必须先对安全生产责任主体加以明确,一级一级进行安全生产责任的全面落实。应将施工企业主体责任地位凸显出来,尤其要将第一责任人,如项目负责人等责任凸显出来。通过考核评价体系的设置,建立安全生产防控体系。
4.4 提高企业安全教育培训质量
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要点就是安全教育培训,通过员工安全教育培训,才能为企业安全生产提供保障,才能实现员工安全防范意识有效增强。就安全教育自身来讲,最终目标就是企业安全生产得以实现,根据相关程序,规范各个岗位从业人员的日常行为,提高安全意识。为此,必须做好以下几点:第一,做好学习过程监督考核工作。为保障学习效果,增强从业人员制约性,企业安全教育制度考核内容必须纳入以下内容:未按规定参与培训者、培训时不遵守规定者、培训课时未达标者均为不合格,需重新学习。第二,做好学习效果评估考核。针对每期培训,应做到“讲、学、评”统一,三者缺一不可。要求通过考核检查制度的建立,及时了解员工培训内容的掌握程度,全面考核评价员工培训效果,并计入个人培训档案。第三,做好培训结果激励工作。通过安全教育培训激励机制的建立,可将安全教育培训结果和员工升职、工资等挂钩,有机结合安全管理及安全监督,向工程施工各个环节贯彻实施,提高安全教育培训质量。
4.5 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
施工人员的素质直接决定着公路工程施工质量,因此绝对不能放松对施工人员素质的培养,素质的提升主要包括技能常识素质和思想素质。提升工作人员的技能素质可通过对其系统培训完成,通过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可提高整体队伍素质,不断改造技术人员的技术,将新技术新工艺等进行专项培训,使其严格按照施工方案和手艺进行操作。思想素质的提升需要对施工人员进行道德文化教育,使施工人员认识到自己工作的重要性,其工作关乎着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提高他们的责任意识,这样能从根本上解决一些不必要的心理问题。另外安全管理工作的工作人员应该在专业水平上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上岗之前严格审查工作人员相关有效证件与资历,所有工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合格之后才能上岗,使工作人员能够达到安全质量管理岗位的要求。
5 结束语
工程项目管理涉及质量、安全、进度、投资等各个方面,但是质量与安全管理是工程项目管理的核心。一个完善的安全管理能有效强化质量意识,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质量的保障条件。一个系统全面的质量管理,既能确保施工质量,又能保证安全,所以说安全管理与质量管理是相辅相成的,是相互影响的。在工程项目管理中应积极的落实“安全第一、质量先行”的观点,才能按既定的目标顺利完成工程管理中的各项任务目标。
参考文献:
[1]吕玉军.公路工程施工安全事故分析及管理控制对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25):35-36.
[2]甘在平.公路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现状及措施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6,13(36):146+148.
[3]王春平.制约公路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因素分析及对策[J].中华建设,2017(02):134-135.
[4]傅建平,姚磊.如何提升公路工程安全管理的实效性[J].交通企业管理,2016,31(08):39-40.
[5]董蕾.关于公路工程施工安全的思考与建议[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6,39(05):197-198.
论文作者:吴小孟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4
标签:公路论文; 安全生产论文; 工作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公路工程论文; 教育培训论文; 施工人员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