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十五大精神为指针 明确政府职能,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五大论文,指针论文,政府职能论文,精神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分类号 F121.2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谈话以后,我党在十四大上正式确立了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模式。经过五年的实践和运作,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同时还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党的十五大上深刻地总结了近几年的经验和教训,明确指出了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的职能,那就是:“要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转变政府职能,实现政企分开,把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权力切实交给企业;根据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进行机构改革,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系,提高为人民服务水平;把综合经济部门改组为宏观调控部门,调整和减少专业经济部门,加强执法监管部门,培育和发展社会中介组织。”这是对今后我国政府职能所提出的明确要求。本文拟就进一步明确政府职能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政府经济管理职能的初步确定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社会经济效益是我国各级政府的基本职能之一。如何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社会经济效益和社会经济制度密切相关。
在实行社会计划经济制度时期,各级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就是依靠指令性计划和行政手段,对社会经济进行宏观的直接控制,社会的各项经济活动都由各级政府来决定,整个社会经济完全处于消极被动的局面。各级政府用行政手段取代了经济管理中的正常决策程序,从根本上违背了现代化大生产所必备的科学组织、计划、设计、调控的程序化要求和客观规律。从而直接导致生产中人浮于事,劳动纪律松驰,机器设备闲置,资源浪费惊人,生产力低下,因而国家经济失去内在的活力,严重地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在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时期,各级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就是采取宏观调控的方式,运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并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间接控制社会经济的运行。我国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政府的宏观调控下对社会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适应供求关系的变化;通过价格杠杆和竞争机制的功能,把资源配置到效益较好的环节中去;运用市场对各种经济信号反应比较灵敏的优点,促进生产和需求的及时协调。避免了计划经济制度下社会的各项经济活动都由各级政府来决定的弊端,整个社会的经济活动很大程度上处于积极主动发展的状态,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目前政府管理经济职能的基本路子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政府必须是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政府。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经历了从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到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再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过程。在目前的市场经济体制下,如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关键问题在于有什么样的政府。只有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政府,才能真正建立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因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政府是先导,政府机构体制改革势在必行,新型政府机构体系必须建立,这样才能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才能把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真正做好。
第二,政府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关键。
企业是市场经济最主要、最基本的主体,只有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现代企业制度,企业才能真正从容自如走向市场,才能真正发挥市场经济主体的作用。政企分开,还企业经营自主权,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关键。
第三,政府在健全市场宏观调控机制方面起主导作用。
市场经济不是无政府主义经济,市场经济内在地要求宏观调控。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这种宏观调控只能由作为整个社会总代表的政府来进行,政府是宏观调控的主导。
第四,政府是保护国有资产的主要力量。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的财产制度,虽然,生产资料归全民所有,但全民并不能人人亲自参与对生产资料的经营管理,而只能由民主选举的代表参加经营管理。因此,公有制必然是一种代理制或代表制财产制度,这个代理人或代表不可能是任何人或集体,而只能是作为整个社会总代表的政府。
第五,政府是一国国际贸易的总代表。
当今的社会是一个开放性的、国际性的社会,商品、资本、技术不断国际化。一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一国经济的发展不可能孤立进行,而必须充分利用国际市场和国际资源,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国际经济合作,使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实现互接互补。这样,政府就不仅是国内经济的总指挥,也是国际贸易的总代表。
二、明确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政府职能的发展方向
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第十五次代表大会上指出:“经济体制改革要有新的突破,政治体制改革要继续深入”,“机构庞大,人员臃肿,政企不分,官僚主义严重,直接阻碍改革的深入和经济的发展,影响党和群众的关系。”
经过18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就。从1992年到现在的五年,既实现了经济快速增长又有效地抑止了通货膨胀,改革开放取得了新的突破,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明显增强,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但是,无可讳言,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走到今天,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日渐突出,如何在政治体制改革方面有所突破,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型政府职能尽快明确到位,以及加快政府机构改革,是完成“九五”规划和2010年发展目标的关键所在,也是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职能的发展方向。
即在完善政府经济管理职能时,还要进一步建立完善政府行政管理职能,根据党的十五大精神以及九届人大的政府工作报告,政府机构改革工作势在必行,而且在三年内必须完成。那么在目前形势下,政府的职能就是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要有所突破,在政治体制改革方面要继续深入落实,如何做好政府机构改革,真正实现政企分开,提高政府工作效能是新形势下政府职能的明确的发展方向。
第一,深化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求。
江泽民同志提出了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跨越世纪的发展,要求我们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九五”规划和2010年发展目标纲要明确指出,要在今后致力于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即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经济体制要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而实现“两个转变”的基本条件就是加快政治体制改革,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而目前,我国长期的行政管理体制存在着政企不分,机构臃肿,效率低下,权力过于集中,政治的民主化、科学化、制约化薄弱,还有党政不分等,如果这些问题不加以彻底解决,我国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无从谈起,新型的政府行政管理体制也无从建立。
第二,走出两个误区,下大决心进行机构改革。
新型的政府行政管理体制的建立,只有下大决心进行政府机构改革,走出两个误区才能做到。政府职能转变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一是政府职能定位要走出两个误区,即“无所作为论”,“多多管理论”。二是要尽快明确政府职能定位,进行政府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三是在明确政府职能定位的前提下,根据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下大决心进行机构改革,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系,提高为人民服务水平。
三、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的思路
第一,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实行政企分开。
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的关键是搞好国有企业,而搞好国有企业的关键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必须转变政府职能,必须做到政企分开。而转变政府职能,做到政企分开,首先要求政府要适应公有制形式的多样化,即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要求在公有制为主的条件下,多种所有制形式共存发展,而且还要加强。其次政府要打破部门所有,条块分割的框框。旧的计划经济体制下,资源配置是事先计划好的,国有资本在这种经济体制下已被条条块块分割并且固定化而不能流转。而市场经济体制下要求资本和其他要素在市场中流动,并在流动中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再次是政府要运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对社会经济实行间接控制管理,政府依法管理社会经济尤其重要。
第二,充分发挥非政府机构特别中介组织的作用,推动政府职能的转变。
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提出,要把综合经济部门改组为宏观调控部门,调整和减少专业经济部门,除了改造为资产运营机构或组建企业集团外,一部门可以改组为行业协会,实施行业管理,将原来政府承担的一部分职能转移过来。此外,组建各种其他非政府机构,如各类资产评估、审计、法律、房地产、咨询等中介组织,也可将政府的部分专业经济管理职能分离出来,通过社会来承担这类职能将更有效率。无论是行业协会,还是其他社会中介组织,都必须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通过行业自律性管理和优质服务,使自己逐步发展壮大。
第三,政府职能的转变要有法律保障。
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和有相应的法律、法规的配套是密切相关的。政府职能的转变也要靠法律来保障,因为只有通过法律给政府以明确的授权和有效的限权,才是消除昔日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行为方式的根本途径,才是政府职能转变的坚实保障。
总之,新形势下政府的职能如何能发挥得更好,经济体制改革的突破,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如何能继续进行下去,还要靠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
标签:市场经济体制论文; 政府职能转变论文; 政治体制改革论文; 社会管理论文; 社会改革论文; 经济论文; 中共十五大论文; 经济学论文; 宏观调控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