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财务会计风险管理及其优化论文_曾鹏宇

业财务会计风险管理及其优化论文_曾鹏宇

身份证号码:52010219840106xxxx

摘要:在我国社会经济飞速的发展下,诸多企业的规模也是不断扩大,其经营发展更加的完善。在企业经营过程中,风险管理是必不可少的,而财务会计风险管理则是重中之重。由于财务会计风险管理涉及到与经营事件相关的风险识别、评估、控制等多种因素的管理,整个财会风险管理过程也是相互作用的,比较复杂。而且财务会计风险有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和产生原因,一旦财会风险管理出现问题就会对企业经营发展造成巨大影响。因此在现阶段加强对于财会风险管理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企业的财务风险进行详细的分析,并提出合理的优化措施,尽可能地将企业财务风险降到最低。

关键词:财务风险;资产结构;优化措施

1 风险管理在企业财务会计工作中的作用

1.1有助于提升财务会计人员的风险意识

风险管理工作中的主要内容就是提升风险意识,企业必须对财务会计人员进行风险意识的教育,使其真正了解风险以及风险管理的内涵,全面把握和控制风险,在出现风险时能够沉着应对。风险并不只是将来会发生的危险,并且还包括可能获得的利益,风险其实是危险和机遇的组合。站在谨慎性原则的角度来看,在对风险进行研究时,应该多加思考风险的形成原因,预防风险的产生,使企业能够在风险中获得机遇和利益。因此要树立正确的风险意识,在风险产生时,沉着冷静,避免恐慌。

1.2 有助于完善风险考核评价机制

企业必须提高自身的财务会计风险管理意识,对风险因素进行衡量,并构建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和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很多企业的风险考核评价机制过于简单,因此应对其进行健全,保证企业风险管理的有效性。企业还应经常开展风险管理评比,将风险管理加入到企业管理的日常中作中,加强财务会计风险管理的实施效果。

1.3 有助于衡量风险的大小

对风险的大小进行衡量,是财务风险管理中最重要的一环,也是企业能够有效化解财务会计风险的前提条件。通过财务管理的角度来说,风险和收益有着紧密的关系。可以利用方差、标准差以及变化系数等方式对单项资产的风险进行衡量。例如企业中有正在进行的两个互斥投资方案,假设两者期望的投资收益率是相同的,那么就需要对它们的标准差进行计算,标准差越大,那么出现风险的情况就越大,若标准差越小,那么风险就越小。若两者之间所期望收益率不相同,那么就需要对两者变化系数的大小进行计算,变化系数越大,那么产生风险的几率就越大,变化系数越小,那么风险就越小。另外可以使用资产组合标准差的方式对投资组合的风险进行衡量。

1.4有助于提出应对策略

对于不同类型的风险,可以选择相应的应对措施。风险的应对策略通常包含规避、降低、转移和接受风险四种。若需要企业的投资项目出现难以承担垫资,支出明显大于投资,这时企业可以采用规避风险的应对措施。企业进行组合投资是为了降低风险,购买财产保险或是发行债券是为了对风险进行转移,企业在成本费用中计入资产损失,就是接受风险。

2 企业财务会计风险分析

2.1技术风险

财务会计工作需要专业的知识储备和丰富的经验,因此在工作中难免出现技术风险,比如说决策支持失误、职业判定失误、业务操作失误等。这些技术风险会对企业发展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轻微的可能是导致数据失真,严重的可能影响到企业的发展战略。导致财务会计工作出现技术风险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最主要的是与财务会计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工作硬件设备有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企业的财务体系还不够成熟

目前,一些企业领导者在建立企业财务体系时,并没有提前针对企业的内外部环境来进行仔细地分析,甚至没有根据企业经营的实际情况来构建符合企业自身经营特点的财务体系,这就会出现企业当前执行的会计制度表面形式太重,不能体现企业自己的经营特色,况且它的操作过程也比较复杂,这样对企业财务工作的开展有不利的影响。此外,目前仍有一些企业还在引用分级化管理模式,这种模式会使得各级部门的利益日益膨胀,并导致这些部门在遭遇利益指标以及职工薪酬福利等财务压力时,他们基本都会去减弱财务监督的功能,以此来缓解他们自身所面临的压力。此外,少部分企业的财务体系制定的流程比较多而且很复杂,使得企业的财务信息需要经过各阶层逐级汇报给企业的高层领导,这就导致企业的财务信息容易出现改动的痕迹。

2.3 企业在资产结构方面还有待改善

企业在分布资产结构方面,假使企业权益资产比负债资产少,这就会使得企业偿债能力普遍不高,尤其会导致企业资金变现能力不断下降。企业如果一直呈现这样的发展态势,就会使这些资产无法转变为企业的流动资金,从而加重企业自身的财务负担。此外,企业有可能还会遭遇外部信息不真实的风险。当期,有些企业仍将偿还期限作为划分会计科目的标准,这这种方式不能很好反映企业资产债务状况以及财务风险情况,以及会出现一些企业随意挪用公款,进而加大企业的财务风险。

3 加强规避企业财务会计风险的措施

3.1 完善内部控制与岗位责任制的建设

从实际而言,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等政策法规,仍存在一些问题,以至于财务会计信息出现失真的问题。所以说,此风险的管理,仍需要不断地完善相关的制度。当然,制度的完善是一个较长的时间过程,这也就需要企业进行一定的内部控制,完善内部控制与岗位责任制的建立,提高财务会计管理效率、规范财务会计人员的操作行为,等等,都是确保财务会计信息准确性的有力保障。与此同时,为使财务会计人员不犯同样的错误,企业可以实施“职务分离”制度。

3.2 企业要不断完善自身的资产结构

企业资产分布结构是企业财务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企业使得资产分布结构保持稳定对企业规避财务风险有重要的积极作用。正是因为这样,企业管理者应该逐步完善企业资产的分布结构,让企业的偿债风险能够逐步降低。一方面,企业可以针对资产分布结构建立完善的约束机制,同时要使企业的流动资产不断增加。还有,企业可以根据经营的实际情况来管理企业的负债规模,这样就使企业不会出现资不抵债的情况。另一方面,企业应该提前针对企业负债筹资的相关情况进行认真地分析,并且要将企业的业务成本以及收益进行权衡,这样才能不断优化企业的债务结构。

3.3企业要不断完善财务方面的监督体系

企业对财务工作进行有力监督是给企业财务工作提供有力的保障,它也有利于企业能更好地规避财务风险。由于会计工作会经常涉及到支票核算以及现金核算等业务,而有些会计人员会受到利益的诱惑,使他们自己会做一些违背会计法规和企业会计准则的行为,从而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损失。因此,企业领导者就需要建立健全财务方面的监督体系,同时还要对这些财务人员作进行不定期地审查。另外,企业可以和一些外部专业的审计团队进行合作,给予他们定期核查企业账簿的权利,由此企业就能更好地了解自身运营的财务状况。

结束语

总之,财务风险通常具有极强的隐蔽性以及突发性,并会给企业资产造成巨大损失。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财务会计工作存在各种风险,与企业利益有密切关系。加强对于财会风险的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提出的各种措施能够有效优化财会风险管理,提高风险管理效果,切实保障企业的经济利益。

参考文献:

[1]刘曦茂.内部审计在会计风险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以建筑企业为例[J].现代经济信息,2017,(08):238.

[2]辛润克.当前企业会计管理中风险控制存在的问题与完善[J].福建质量管理,2016,(01):113-114.

论文作者:曾鹏宇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7

标签:;  ;  ;  ;  ;  ;  ;  ;  

业财务会计风险管理及其优化论文_曾鹏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