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动态数据的供水管网GIS管理及应用研究论文_田磊

基于动态数据的供水管网GIS管理及应用研究论文_田磊

西宁供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青海省西宁市 810001

摘要: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在供水管网管理工作中,相关技术部门要积极研发新型技术机制和处理体系,有效顺应其更新机制和要求,确保能从可持续性发展以及科学化管理的角度出发,提高供水管网GIS技术的应用时效性。本文简要分析了管网GIS动态数据,并集中阐释了供水管网中应用管网GIS的具体路径,仅供参考。

关键词:动态数据;供水管网;GIS技术;应用

一、管网GIS动态数据

在管网GIS应用的过程中,要对技术体系、管理体系以及数据收集体系予以校对和分析,只有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应用效果,才能从根本上提高管网管理的实际水平。目前,为了有效提升管网数据更新的效率,多数地区都会设置管网地理信息中心体系,也就是管网GIS,有专门负责的人员对数据进行维护和更新。需要注意的是,在中心建立后,相关部门要按照标准化管理规则和数据规范需求进行统筹监督,结合具体要求完善流程化管理水平。

第一,要利用工程师负责制对新铺设的管线进行集中跟踪,确保能从管线开工、管线施工到最终的验收过程都集中收集在相应项目体系内。

第二,要采集DN100以上的管线进行数据收集和整合,并对建立事中测量监督管理流程,完善管线铺设工作的实时跟踪。需要注意的是,在管线覆土操作开始前,相关人员要在现场采集转折点,并且对三通点一级阀门等坐标进行统筹监督和管控,完善属性运维管理效果的基础上,保证相应数据处理的时效性。

第三,要落实内外业一体化处理机制,合理性整合工作模式的基础上,确保外业能应用GPS或者是全站仪完成数据采集,而在内业管理中就要借助计算机编辑对相关数据进行调控和分析,确保其都能被有效收录到GIS中。

第四,相关部门要定期对管网GIS数据进行修正和处理优化信息交互管理的时效性,也要结合巡检养护方案,保证系统管理工作的时效性。

二、供水管理中应用管网GIS的路径

(一)数据统计

在利用管网GIS进行数据收集后,要对空间分析和可视化处理工序进行统筹监督和处理,有效整合管理流程的同时,确保能维护管控标准。既要完成管网资料数字化管控效率,也要结合地图信息对管网数据进行直观的查询和处理,确保能完善分析水平。

在对管网GIS进行分析后不难发现,要想发挥数据的实际价值,就要深度挖掘管网数据之间的关联性关系,有效落实主动维护机制,并且确保能结合管网GIS管龄和管线资产数据建立系统化分析框架,从而一定程度上对具有一定年限的供水管线予以调控,合理性完善管理规划,减少管线爆管等安全隐患。另外,相关技术部门在对管网GIS中心进行监督的过程中,要定期处理管网分布图和测压点分布图,一定程度上提高管网数字化管理的基本水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科学化调度

在实际管理工作开展后,为了保证管网GIS能发挥其实际价值,相关人员要建立有效的供水水力模型,将管网GIS数据作为整个模型运行的基础,有效整合监测系统的基本数据,落实管网宏观性动态模型分析和监督,有效指导并且预测供水期间的实际工作,完善调度机制,确保管网GIS能发挥其实际价值和优势。另外,在管网GIS宏观性动态模型建立和应用后,相关技术部门要整合调度体系,落实监测数据处理工序,有效整合离散型数据存储效果。最重要的是,要积极完善存储分析机制,合理性控制能够反映实际压力状态的参数,将管网GIS科学调度工作作为根本,满足安全性目标和合理性目标,也为企业节能降耗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三)巡检协同管控

在管网GIS运行过程中,要整合巡检养护系统,要想合理性发挥办公自动化和移动GIS项目的优势,就要对技术体系进行分析和判定,有效整合管理要求,并且要将管网GIS和巡检养护机制结合在一起,落实系统化协同管理机制,也能为后续管理工作的全面开展奠定基础。

第一,在施工现场要结合管网GIS进行量算处理,能合理性判定GPS管线位置,并且一定程度上约束施工方具体施工条件,真正减少管线异常安全问题。

第二,在对检漏工作进行统筹处理的过程中,要借助具体的技术要点对管线进行定位管理和查询管控,确保能及时对管线走向和材质予以判定,合理性减少曝管的次数,真正提高管理效果和基本水平。

第三,管网巡检工作要结合现场实际发展进行实时反馈和监督,有效落实信息对照机制,及时对阀门、消防栓等信息进行收集整理,从而提高完好率和数据分析的准确率。

第四,要发挥管网GIS的优势,对可能出现问题或者爆管位置进行定位处理,确保相应的抢修人员能第一时间获取位置信息,从而建立相应的处理机制,提高管控效果。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对管网GIS进行全面应用和管控的过程中,相关部门要积极整合管理流程和资源管控体系,完善其在供水企业工作中的重要性,各个部门之间要建立有效的衔接机制,将传感器设备、供水泵设备以及阀门设备等进行一体化监督,实时感知供水系统的运行效率,也为后续控制工作、维护工作等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饶德庆,马平叶.GIS在城市供水管网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应用[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0,31(05).

[2]邬群勇,王钦敏,陈涵,刘大维.基于GIS的供水管网管理与服务系统[J].测绘科学,2006,31(04).

[3]薛桂香.对移动GIS技术在供水管网管理中的应用效益分析及评价[J].科技传播,2012(05).

[4]韩勇,陈之中,甘宇亮.城市地下管网信息系统的结构设计及功能[J].测绘通报,2002(03).

[5]耿冰. 城乡供水管网水力水质模型研究[D].东南大学,2016.

[6]王北. 基于GIS的停水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湖南大学,2016.

[7]张保文. 试论GIS技术用于供水信息化管理[J]. 科技与企业,2016,09:98.

[8]王勇.基于ArcGIS的供水管网地理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 长江大学, 2012.

论文作者:田磊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7

标签:;  ;  ;  ;  ;  ;  ;  ;  

基于动态数据的供水管网GIS管理及应用研究论文_田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