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_可持续发展论文

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_可持续发展论文

农业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农村论文,精神文明建设论文,可持续发展论文,农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是人类关于发展的新的战略思想。作为一种新的发展思想和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主要包括资源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三个方面;其中社会的全面进步是目标。而社会的全面发展,需要通过精神文明建设来实现。农业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和优先领域。农业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以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为支撑。

1 农业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持续农业是在70年代替代思潮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战略构思。经过80年代初期的酝酿,80年代中期正式提出持续农业。90年代初期在国际上进一步受到重视。

70年代在发达国家重新崇尚自然农业,拟在比较发达的农业生产力水平上,发展有机农业、生态农业、再生农业、超石油农业、超工业农业等,实质上是要在低投入的基础上发展自然农业。80年代以来,一些发达国家针对“石油”农业的弊端——自然资源过渡消耗、生态环境严重污染,积极探索各种新的农业发展模式,来替代“石油农业”,“替代农业”的概念由此产生。

世界各发达国家在农业和农村持续发展的研究和实践中,也提出和试验各种相关的农业发展模式。俄罗斯主张“生物农业”或“生态农业”的发展模式;法国设计和推广“环境保护型农业”的发展模式;日本则提出了“环境保护型农业”的发展模式;德国倡导“综合农业”的发展模式。各发达国家提出和试验的各种新型的农业发展模式。都为现在可持续农业观的萌生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本世纪80年代以来,一些国际组织和有关或涉及到持续农业的国际研讨活动,直接催生了这一新型的农业发展模式——农业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并大力开拓了世界持续农业的发展道路。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提出“2000年转向持续农业的全球政策”。1988年,联合国粮农组织(UNFAO )制定了“持续农业生产对国际农业研究的要求”的文件。同年10月,在美国阿肯色州大学召开了国际持续农业体系学术研讨会。1991年4月, 联合国粮农组织在荷兰召开了“持续农业和农村发展”大会,发表了《丹波宣言》,其中明确指出,“持续农业是采取某种方式,使用和管理保护自然资源基础,并调整技术和机构改革方向,以便确保获得和满足目前几代人和今后世世代代人对农产品的需求;这种可持续发展(包括农业、林业和渔业),能保护土地、水资源、植物和动物遗传资源,而且不造成环境退化,是一种技术上应用适当、经济上可行,以及能被社会接受的农业。”这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比较系统的定义,此概念一提出,就受到各国的普遍重视,达成了世界性的共识。

在我国实施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战略,不仅是响应联合国“环境与发展”战略,积极推进1992年6 月巴西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制定和通过的《21世纪行动议程》的需要,而且更重要的是我国现实国情发展的需要。原因在于:第一,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其经济社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业、农村和农民,取决于农村面貌的变化、农民生活条件的改善和农村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第二,我国人口、资源、环境及贫困问题的客观存在,都促使我们在经济发展进程中必须寻求一种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相协调的途径,在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目标的同时得到持续发展。第三,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在我国显得尤为重要。农业不仅是国民食物和其他基本生活资料的来源,而且我国初具规模的工业体系是建立在农业长期支持的基础之上。这种初具规模而又比较脆弱的工业体系要在国际经济环境中生存、竞争并取得长足发展必须依赖于农业基础地位的稳定。没有农业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工业以及第三产业将失去支撑力和后劲,整个国民经济也就不可能持续、健康发展。因此,实施农业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既是世界农业发展的大趋势,更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我国农业和农村的前进方向,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其根本目标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保持农业生产率稳定增长,积极增加粮食生产,保障食物安全,这是农业生产的基本目的和人类生存的基本要求。确保以粮食为代表的食物安全,可以说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目标。二是促进农业综合发展,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改变农村状况。三是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持续合理开发利用、保护和增值自然资源,特别是生物资源和再生能源,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改善农村风貌。四是推动农村社会的全面发展。要达到上述目标,除了靠政策、靠投入、靠科技、靠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之外,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2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思想的重要内涵

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内涵十分深刻、丰富。既包含农业经济、农村社会、农业环境、农业人口全面发展的内容,又包含了农村精神文明的发展这一重要内涵。其理论核心可概括为三点:即持续观念、整体观念、道德观念。所谓持续观念,就是持续发展的观点,可持续发展思想把未来的发展作为当代发展的前提来对待。所谓整体观念,就是整体发展的观点,可持续发展思想认为世界上任何事物均处于一个整体之中进行运动。所谓道德观念,就是平等发展的观点,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体现了一种道德观念。人与自然之间、当代人之间、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处于平等地位。人不应为了自己的发展而无限制地掠夺自然,也不应为了自己的发展而无限制地侵夺其他人或后代人的权益。可持续发展思想把平等的观念注入到自己的理论中去,大大提高了人类发展的思想道德水平。由于可持续发展思想从整体观点、持续观点和平等观点上提高了人类思想境界和思想能力,实际上是一次新的思想道德解放。

在现代社会,人们对环境的态度,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都有伦理道德的评价问题。现代文明要求人们以高度的责任感对待人类生存的环境,以崇高的思想境界为他人和子孙后代的生存与发展留下充分的空间和资源,不仅确认人类自身的发展权利,而且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这就要求我们确立一种新文化观和文明观,而这种确立亦需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现代农业和农村社会,可持续发展不仅取决于农业资源、农业投入、农业劳动力,更取决于科技、教育、信息以及人的综合素质等精神文化资源。保持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必须发展农业科学技术与农业教育。农村社会物质生活的高度丰富,农村社会精神生活的高度文明,更需要发展农业科学技术与农业教育。农业科学技术与农业教育,既是一种社会物质力量,又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这种精神力量来源于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

精神文明是人类社会的高层次追求。在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农村社会中,人们不仅满足于物质财富的增长,而且要求精神世界的充实,其中包括确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追求自身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培养高素质的综合能力等。

可以说,离开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就谈不上农村社会的全面发展,更谈不上农业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3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在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它的地位和作用不可低估。

实施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战略,有赖于农村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这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前提条件。我国12亿人口,9亿在农村,农村稳定是整个社会稳定的基础。必须强调,保持农村社会稳定,既是我国农村工作总体部署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证。

农村的稳定及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受经济、政治、科教、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农业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应是经济、政治、科教、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农村社会全面发展。精神文明建设,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中有着显赫的地位和重要的作用。

第一,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农村社会稳定及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

第二,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可以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是农村稳定及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第三,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农村民主、法律等政治建设的进程,是农村稳定及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

第四,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农村社会道德的进步,是农村稳定及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第五,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农业的科学文化素质,使之成为现代化的新型农民,是保持农村稳定及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

4

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出新课题

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思潮,是人类农业发展观的一项革命,其展示了一种崭新的农村社会文明观。这种文明观,以崇高境界和广阔的视野把人与自然、社会发展与生态发展融合在一起,这就从一个新的角度把人的精神世界提升到前所未有的地位,极大地丰富了精神文明建设的内涵。同时,这种崭新的农村社会文明观——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新课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最近几年来,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总的来说是好的,发展是健康的,但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还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一是对农民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做得不够;二是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建设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三是农村文化事业没有与经济建设同步发展。应该承认:这些年,农村经济获得了较快的发展,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广大农民特别是基层干部的思想观念不断更新,民主法制意识不断增强,科学文化素质提高了,精神文明建设的手段和方式日趋现代化了,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出现了许多好的创造和好的典型。但是也还存在着与农村经济发展不协调,与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不适应的状况。

现阶段我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严重地影响了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克服问题,明确新课题、新要求。

(1)广泛宣传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观, 使这一新的发展思潮涌入千千万万农户之家。

(2)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是一种高水平的发展模式, 它对农民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注入了新的内涵。①它要求我们善待自然环境,发挥人类特有的自觉性和创造性,保持人与自然的动态平衡。②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农村社会成员具有广博的知识和高度的文化水平。③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要求农村社会成员树立新的价值观,既要肯定人类生存发展的权利,也要肯定自然界生存发展的权利。④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要求农村社会成员树立新的道德观,要有保护环境的责任感,要为后代保留足够的资源,不损害后代满足自身需要的权利。

③可持续发展战略提出了优化人类生存环境,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要求,强调生态文明,人际平等以及人文生态价值取向。这就扩大了精神文明建设的视野,赋予精神文明建设新的历史重任。人类为了优化生存,必须负起保护环境的责任;为了优化延续,必须负起保护资源的责任。强化这种责任意识,是我们今天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

5

在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中迈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新步伐

根据现阶段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以及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战略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新的总体要求,必须认真地重新思考,从而迈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新步伐。

①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要以思想、道德、科技、文化建设为重点,着力提高基层干部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②小康目标是两个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机统一,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只有紧紧围绕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来进行,才有强大的生命力。

③增加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投入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出现的诸多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讲,确实是由于投入不足造成的。精神文明建设同物质文明建设一样,有投入才会有产出。离开增加投入这一条,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就是一句空话。

标签:;  ;  ;  ;  

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_可持续发展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