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学生处视域下高校班集体建设研究——以沈阳化工大学为例论文_于丰刚 姜维 谭林 王莹 赵彤 刘姗姗

新时期学生处视域下高校班集体建设研究——以沈阳化工大学为例论文_于丰刚 姜维 谭林 王莹 赵彤 刘姗姗

(沈阳化工大学,沈阳 110142)

基金:2018年沈阳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项课题(SDSZ-2018-041)

摘要:经调查发现,在班集体建设中,各校班委设置不完全相同,既有比较一致的几个常规班委,也有特殊作用的班委。在很多管理事务中,班级的组织架构非常重要,可以有效分担班级事务,让同学们尽可能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增强责任感,对培养学生组织管理能力也是一个重要途径。

关键词:班集体建设 班委架构 班集体活动

一、我校基本情况

我们与其它高校都有的常规班委有:团支书、组织委员、宣传委员、班长、学习委员、体育委员、生活委员、文艺委员。

我们通过查阅今年最新的班集体建设研究文章,发现我们目前区别于其它普通高校的是班级组织架构的创新。为了适应时代发展,我们设置与其它高校不同的班委及非老师的服务管理人员有:网络委员、心理委员、参与班级管理的高年级班导生等成员。我们在实践中一直在研究、探索、尝试适应我校班级建设的班委组织架构的最佳方案。

(一)我们设置了网络委员,负责班级的博客、微信群、QQ群、易班等建设、运行、维护。

(二)我们还设置了心理委员,协助心理中心的老师,开展心理普查等工作;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学生自身对心理健康的关注;通过朋辈交流,发挥同伴效应;对班级同学心理筛查,关注同学们的心理健康,做最早发现的人,把心理危机干预渗透到学生中,在实际工作中,有时能起到老师所不能完成的任务的重要作用。

(三)我们在低年级设置了班导生,安排高年级的优秀学生,为他们做行为上的引领和指导。班导生虽然不是本班同学,但发挥着和本班同学一样的作用,比老师更接近学生生活实际。朋辈的示范作用,产生积极影响的效应非常显著。

二、对本校调研结果

本次调研选取沈阳化工大学本科一年级和三、四年级共三个年级为样本,发放问卷600份,回收有效问卷541份,回收问卷有效率90.2%。问卷回收后,按年级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低年级主要是表达了期待,高年级主要是表达了感受。全校4个年级共计476个班级,这样发放问卷,可以保证有的班级有2份甚至更多问卷,因为同样的班级,不同的同学感受可能是不一样的。

(一)高年级班委架构及对其它班委的需求

大三大四的统计结果表明,班长、团支书、学委、生活委员是100%的班级都会有的。66%班级有宣委,72%班级有组委,80%班级有体委,93%的班级有心理委员,41%的班级有网络委员。93%的班级设置了班导生。70%的班级有8名以上班委,27%的班级有6或7名班委,3%的班级只有5名班委。虽然班委设置在大一时有些是10人,但是,随着班委工作需求的退化,随着班委重新选举,逐渐的有些班委就被其它主要干部同学们兼职担任了。

对其它班委的需求,7%的班级选择了防火委员,因为59%的班级没有设置网络委员,所以还有23%的同学选择了网络委员,17%的同学选择了副班长。还有53%的同学对现在的班委结构很满意,觉得不需要增加新班委。

(二)高年级对班级活动的印象

对印象较深的班级活动,43%的同学选择了聚餐,27%的同学选择了除雪劳动,17%的同学选择去敬老院,7%的同学选择社会实践。

25%的学生觉得班会无聊,75%的班级觉得当观众无聊。53%的班级对班委设置非常满意,47%的班级对班委设置还比较满意,没有对班委设置不满意的。

(三)低年级班委架构及对其它班委的需求

对大一的问卷统计结果表明:班长、团支书、学委、生活委员是100%的班级都会有的。53%班级有宣委,50%班级有组委,93%班级有体委,97%的班级有心理委员,没有班级有网络委员。100%的班级设置了班导生。46%的班级有8名以上班委,54%的班级有6或7名班委,班委没有少于5名班委的。

对其它班委的需求,10%选择了监督委员,6%选择了安全委员,10%选择了网络委员,17%选择了纪律委员,还有57%的班级对现在的班委结构很满意,觉得不需要增加新班委。60%的班级对班委设置非常满意,40%的班级对班委设置还比较满意,没有对班委设置不满意的。

(四)低年级对班级活动的印象

对印象较深的班级活动,56%的同学选择了聚餐,10%的同学选择了除雪劳动,16%的同学选择了春游,6%的同学选择志愿活动,6%的同学选择班会,3%的同学选择团支部活动,3%的同学选择学习生活交流。

30%的学生觉得班会无聊,54%的学生觉得当观众无聊,10%学生觉得聚餐无聊,3%的学生觉得团日活动无聊,3%的学生觉得早操晚自习无聊。

比较期待的班集体活动,40%期待踏青,30%期待聚会,10%期待志愿活动,15%期待团日活动,5%期待联欢会。

(五)我校班集体活动的概况

我们沈阳化工大学大一同学的班级活动,学校安排指导的班级活动主要有:手语歌大赛、每学期一至两个主题的主题班会。其它班级活动,大一同学对志愿活动、除雪、聚餐、团支部活动、春游等印象比较深刻。而大三、大四同学对去敬老院、聚餐、除雪、春游印象比较深刻,可见,大一的期待,到最后能成行的,留下深刻印象的,基本就是去敬老院、聚餐、除雪、春游。

三、对其它更高层次高校的调研结果

对985高校和211高校班集体活动的调研,主要是为了了解一下这个层次的高校在班级建设方面有哪些特色。选取的样本并不多,数据分析结果如下:

(一)高年级班委架构及对其它班委的需求

985和211的高校,大三大四的统计结果表明,班长、团支书、学委是100%的班级都会有的。80%以上的班级有生活委员,60%班级有宣委,60%班级有组委,80%以上的班级有体委,60%以上的班级有心理委员,没有班级设置网络委员,50%左右的班级设置了班导生。

60%的班级有8名以上班委,40%的班级有6或7名班委,班委没有少于5名班委的。

对其它班委的需求,17%选择了娱乐委员,20%选择了网络委员,20%选择副班长,还有43%的班级对现在的班委结构很满意,觉得不需要增加新班委。

(二)高年级对班级活动的印象

29%的学生觉得班会团日活动等无聊,57%的学生觉得当观众无聊,14%学生觉得集体劳动无聊。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印象深刻的班级活动,50%以上对聚餐印象比较深,17%对集体劳动印象比较深,16%对春游印象深,17%对军训印象深刻。

(三)低年级班委架构及对其它班委的需求

985和211的高校,对大一的统计结果表明:班长、团支书、宣委、学委、体委是100%的班级都会有的。50%的班级有心理委员,80%的班级有组委,60%有生活委员,80%以上有文艺委员,60%以上设置了班导生。

班委数量80%的班级在8人以上,没有5人以下的。没有对班委设置不满意的。

(四)低年级对班级活动的印象

班级活动,50%的学生觉得当观众无聊,17%的学生觉得团日活动无聊,17%的学生觉得学习经验交流会无聊,还有16%的学生觉得游戏、聚餐、唱歌等无聊。

印象深刻的班级活动:985高校的,57%聚餐,29%团日活动,14%春游;211高校,50%联欢会,50%演讲比赛。

同学们比较期待的活动有:有效讲座、聚会、郊游、志愿活动、骑行徒步旅行、才艺比赛、做小游戏、长跑、球类比赛。

(五)985高校和211高校班集体活动概况

985高校和211高校大一同学对班级活动,期待开展有效讲座、志愿活动、骑行、徒步旅行、郊游、聚会等,对于聚餐、团日活动、春游等印象比较深刻。而大三大四同学对军训、聚餐、集体劳动、春游印象比较深刻,可见,大一的期待,到最后能成行的,留下深刻印象的,基本就是聚餐、春游、唱歌比赛。

四、学生处在班集体建设工作中的几点参考

(一)适当调整班委架构,通过班级活动强化班集体概念

目前班级集体概念淡化比较严重,必须通过适当的班级架构调整及班级活动设计,强化班级的集体概念,通过集体的凝聚力产生一种团队意识,为大学生日后的工作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让班级同学都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让大家对班级管理有兴趣,为班级建设献计献策。

(二)按照实际情况,指导班级建设内容

班级制度建设,班委职能的设计和创新,班委架构优化,班级重要活动设计等几个重要方面,都需要按照实际情况去制定和设计,根据学生特点,根据专业特点,根据社会发展现状等,设计符合时代特征的班级制度,优化班委构成,更新班委职能,创新设计班级活动以实现新时期教育的目的。

(三)学生处在指导班集体建设工作中的方法和原则

工作实践中,我们学生处等对本校班级建设的直接管理者,应该通过调研一些同类院校及重点院校,特别是班级制度建设有创新之处的院校。通过问卷调研本校学生对班委设置的评价和建议。调研班主任等班级自然成员以外的管理服务人员对班级同学的影响及同学对他们的需求程度,合理调整班集体建设情况。在工作实践中,检验班级建设创新之处在实际工作中发挥的作用。

(四)学生处设计全校班集体主题班会的原则

根据不同年份的有重要影响力的事件,按不同年级的教育需求,设计全校的主题班会。班级建设工作,坚持与时代发展同步,坚持紧密贴近学生实际情况,找准问题,紧扣问题。

(五)虚拟班集体如何引领班级同学成长、发展

班导生、班主任等也在班级的QQ群、微信群里,通过班级群在同一虚拟班级中长期在一起,谈论、聊天、交流各方面信息,可以帮助班级设计足够数量的有意义的班级活动,提供给班级作为参考。引领学生思想方向,对班级同学产生积极影响,打造有特色的班级文化。

通过学生处认真指导班集体建设,宏观上把握好班集体建设方向。让学生在班级活动中学习成长。班级就是他们的实习实践基地,通过在班级活动中对社会的理解,表达思想,锻炼思维,学会做事的方法。班集体建设事关大学生成长、成才、发展大计,通过参与各种班级事务,在班集体活动中锻炼自己,积极为班级同学服务,为班集体建设服务,是培养有担当的大学生的摇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方得始终。教育工作者的初心,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坚持新发展理念,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发展理念。做好班集体建设的指导工作,就能为新时代大学生的成长指引正确的方向。

参考文献

[1]郑清文,刘德英,刘静. 基于扎根理论的高校优秀班集体形成影响因素研究[J]. 高校辅导员,2017,(05):72-75.

[2]田海鹏,杨倩. 浅谈90后大学生班集体建设所面临的问题[J]. 才智,2017,(16):103.

[3]张璇,葛玉良. 高校学生班级建设状况调查研究——以北京师范大学为例[J]. 北京教育(德育),2017,(05):15-18.

[4]王晓晶. 高校班级建设的意义与途径[J]. 中国校外教育,2017,(09):24-26.

[5]张育叶. 辅导员视域下的高校班集体文化建设[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6,36(12):92-93.

[6]时昱. “团体工作”介入高校班集体建设机制探索[J]. 思想理论教育,2016,(11):101-105.

[7]刘琦. “羊群效应”、“霍桑效应”与高校班集体建设[J].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6,19(05):64-65.

[8]李吉彬. 社会转型期大学生班集体德育功能探析[J]. 思想理论教育,2016,(09):107-111.

[9]曲慧敏,王鸿祥. 立德树人视域下高校班集体建设探究[J].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2(02):111-116.

[10]本刊编辑部. 将班级建设为团队——访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冯培[J]. 高校辅导员,2016,(03):9-12.

[11]郑清文,刘德英,刘静. 基于扎根理论的高校优秀班集体形成影响因素研究[J]. 高校辅导员,2017,(05):72-75.

[12]田海鹏,杨倩. 浅谈90后大学生班集体建设所面临的问题[J]. 才智,2017,(16):103.

[13]李涵. 基于需要层次理论的“95后”大学生班集体文化建设的研究[J]. 教育观察(上半月),2017,6(01):17-18.

[14]姜兵. 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高校班集体建设的对策研究——基于浙江工商大学班集体建设的实践[J]. 劳动保障世界,2017,(02):51-52.

作者简介:于丰刚(1973年5月—),男,汉族,辽宁昌图人,大学本科学历,职称为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

姜维(1973年11月—),男,汉族,沈阳化工大学,职称为高工,主要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政教育;

谭林(1978年11月—),男,汉族,沈阳化工大学,职称为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政教育;

王莹(1980年3月—),女,汉族,沈阳化工大学,职称为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政教育;

赵彤(1980年6月—),女,汉族,沈阳化工大学,职称为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心理咨询;

刘姗姗(1982年3月—),女,汉族,沈阳化工大学,职称为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政教育。

论文作者:于丰刚 姜维 谭林 王莹 赵彤 刘姗姗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9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8/8/7

标签:;  ;  ;  ;  ;  ;  ;  ;  

新时期学生处视域下高校班集体建设研究——以沈阳化工大学为例论文_于丰刚 姜维 谭林 王莹 赵彤 刘姗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