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IM技术施工阶段项目管理研究论文_庞伟峰

基于BIM技术施工阶段项目管理研究论文_庞伟峰

泰安瑞兴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山东省泰安市 271000

摘要:施工阶段的项目管理是指在限定的工期、质量、费用目标内对工程项目进行综合管理以实现项目预定目标的管理工作。随着社会的发展,业主对项目的要求不断提高,建设工程项目体量越来越大,建筑造型越来越独特,工艺日趋复杂、施工技术难度不断加大,如何做好施工阶段的项目管理成为业届长期关注的重点。本文对基于BIM技术的施工阶段项目管理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项目管理;BIM技术;业务流程;核心价值

信息化逐步成为21世纪的技术关键,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促使建筑行业也需要不断进步,以高科技技术发展自身。BIM技术即为建筑行业高新发展的体现,我国BIM技术在建筑行业的有效应用并取得了一定成果的基础上,为我国以后的建筑发展道路指明了前景目标。做好人才培养工作,规范专业平台,实现精细的管理效益,结合以BIM技术等新兴技术对建筑行业进行更高更远的拓展。

1当前我国施工阶段项目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专业协调难度增加

建设工程中的专业协调很重要,否则就容易出现土建、钢结构、水暖电、装饰等各专业碰撞,造成设计变更或返工等问题。随着“高、大、难”建设项目的不断涌现,施工图、深化图、变更图众多,图纸送审跟踪难,图纸检索难,使得专业协调难度不断增加。

1.2进度控制能力不够

由于项目工序多,分包单位多、人员分散,专业交叉及作业面众多等情况,容易导致进度计划的编制和控制困难和各专业作业面“打架”等问题,从而影响工期,进度控制能力不够。

1.3成本控制不佳

成本预算、过程核算、变更工程量等工作量巨大,在项目人手普遍不足的现实情况下,容易造成成本管控以事后核算分析居多,事前成本预控较少的情况。工程实施过程内外变更,签证多,变更索赔时效性强,变更计算工作量巨大,造成收入支出对比困难,难以实现成本控制目标。

1.4安全管理有隐患

施工现场作业环境复杂,许多建设工程项目因缺乏对施工方案的有效论证和分析,容易产生质量和安全隐患。产生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除了人员素质整体不高、管理水平低外,项目管理工作缺乏及时有效的业务数据支撑、存在信息孤岛和信息分割现象,参建各方信息不对称和不共享,协同低效也是重要原因。现代施工阶段项目管理一般均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实现缩短工期、降低成本费用,提高工程质量等目标。BIM作为新兴的信息技术,具有直观性、可计算性、可共享性、可管理性,应用于施工阶段的项目管理,可以解决当前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5管理粗放、风险管控能力弱

当前,我国的建设工程项目管控多模式并存、以包代管和联营挂靠等现象普遍,施工企业对项目管控力度不够,风险管控弱,生产效率低,成本管理粗放,盈利能力偏弱。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BIM技术在施工阶段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2.1全局考虑,结合BIM技术提前避免安全事故

在施工前,应在施工BIM模型中,运用大数据标识出易发生安全事故的位置以及施工阶段,对易产生安全事故的施工工序,做好预防工作,比如放置安全标识牌,发放安全宣传单,同时可以运用三维可视化模型,对现场的工人实施多媒体安全交底,强调事故多发地段位置,确保安全施工,不发生人员伤亡事故。施工工人的工作状态直接影响着施工现场的安全系数以及施工质量,左右着建筑进度以及施工成本,BIM技术能提前模拟出事故多发地点,有效遏制安全事故,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频率。现场存在许多受教育程度不高的施工作业人员,传统的交底制度往往效果只在表面,施工人员未能记在心里,而BIM技术采用三维施工图来进行交底,可以让施工人员对施工工艺流程方便易懂,大量减少了施工人员的思想误区。

2.2进度管理

在进度管理过程中,进度计划的确定是一个由粗到细、反复优化调整的过程。在编制进度计划时,要综合考虑技术可行性、执行成本及各项资源的合理投入等因素,当下级计划执行出现异常时将直接影响上级计划。传统方式编制的进度计划很难呈现上述各类因素对计划的影响,必然导致进度计划偏差引起的修正和调整。在计划执行过程中,跟踪进度的信息分散在各个业务部门项目管理者手中,很难及时收集到信息进行综合分析,不能有效指导后期计划的优化和调整。

应用BIM技术的进度管理业务流程,可为项目管理人员提供进度管理新的功能和数据支持。首先,利用BIM可视化优势对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关键工况穿插、专项施工方案、资源调配等进行模拟,通过虚拟模拟评估进度计划的可行性,识别关键控制点;其次,以BIM模型为载体集成各类进度跟踪信息,将方案审批、深化设计、招标采购等工作纳入辅助工作并跟踪其进展状况,便于管理者根据自己要求及时查阅到全面的现场信息,客观评价进度执行情况,为进度进一步优化和调整提供参考;再次,可为进度管理提供模型工程量数据,为物料准备以及劳动力分配提供依据。

2.3成本管理

传统的成本管理包括成本测算、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成本总结等环节。其中成本测算、成本计划和成本核算过程统计数据工作繁杂、工作量大,成本控制过程落实较困难,成本分析结果比较滞后,不能及时为成本决策提供支持。

利用模型快速准确算量能减轻计量工作量,同时通过将总包清单、项目分包成本与模型相关联,可基于模型按专业、时间、构建属性等不同维度查询总分包清单工程量,从而可为成本测算、成本计划、成本核算、物资计划、业主报量、分包审核、合同结算等业务过程快速提供准确的工程量数据,有助于成本动态控制。此外,可提供多维度成本对比分析,以便发现成本异常时及时纠偏,避免事后发现成本超支现场。

2.4结合现场实际管理施工

在不同施工阶段,结合场地模型,模拟施工现场,对现场机器具的倒运进行模拟,避免二次倒运,对大型设备运行空间分析,对材料堆放点进行布置,合理安排人员和物资,做到人员设备材料的充分利用。BIM技术为各参建单位和各专业的协同工作创造条件,直观体现每一施工阶段,现场场地布置的位置与空间的使用情况,通过三维施工图进行交底管理,核对不同专业之间的协调问题,保证施工顺利进行,提高工程一次通过率,避免设计变更和相应的施工返工,节约工程时间促进工期开展。结合施工组织方案,加入时间节点建立四维BIM施工进度模型,对各个阶段施工方案和计划进行模拟,系统地确认方案的可行性,对比竣工进度时间,把握项目进度管理。通过施工虚拟,合理制定原材料采购以及物流工作,安排各参建单位对每一阶段工作做好提前准备,避免施工中可能的冲突,保证各工序无缝链接,完善施工组织设计。

2.5结合BIM技术实现云管理

构建标准的BIM数据库,通过信息系统集成和私有云平台,建立了无缝交流的BIM平台,平台的使用解决了BIM专业软件操作难度高以及无法全员使用的问题,使业主和各参建方可随时更新、查询最新的BIM模型,实时、直观地了解项目的最新进展。另外,在BIM应用中为了便于宣传和展示,通常还要结合GIS、点云扫描、场景建模、视频剪辑等技术对BIM模型进行后期处理,这些情况都需要企业加强内部BIM人才的培养。

3结语

总之,BIM技术在施工阶段项目管理中的应用将大大提升项目管理水平,优化施工方案,提高工程质量,做好安全管理;减少返工,节约建造成本;提高施工效率,缩短工期。有利于实现建设工程“质量、费用、工期”三大目标的最优组合。全面应用BIM技术,将是我国施工阶段项目管理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计划财务与外事司,中国建筑业协会.2012年建筑业发展统计分析[J].工程管理学报,2013.

[2]黄锰钢,王鹏翊.BIM在施工总承包项目管理中的应用价值[J].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2013.

论文作者:庞伟峰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30

标签:;  ;  ;  ;  ;  ;  ;  ;  

基于BIM技术施工阶段项目管理研究论文_庞伟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