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延安大学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延安论文,新民主主义革命论文,政治理论论文,课教学论文,时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高等院校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我国高等教育的特色与优势,它对于保证我国高等教育正确的政治方向、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无论在革命、建设还是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及其领袖都高度重视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给予了特别的关怀,留下了许多的佳话。 2004年3月,胡锦涛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的重要批示,直接推动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科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改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教材的编写,纳入了“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胡锦涛在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召开的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明确要求“要充分发挥课堂教育教学的主导作用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理直气壮地讲授马克思主义”。 与此相同,20世纪40年代,毛泽东对延安大学的政治理论课教学亦有过一次重要而具体的指示。1944年5月24日,延安大学举行隆重的开学典礼,毛泽东、朱德、林伯渠、徐特立、吴玉章等中央和边区领导亲临祝贺,毛泽东在典礼上发表了重要的讲话,指出延安大学是政治、经济、文化的大学,延安大学不仅要为陕甘宁边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工作服务,而且要为全国的抗日根据地服务。毛泽东讲道:“政治、经济、文化,是我们延大学习的内容,一定要学好,要学会做这方面的工作,要为实际服务,不搞教条主义,不脱离实际。”[1]154对于“政治”,毛泽东在讲话中也作了具体指示:“政治上你们要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如统一战线、‘三三制’、精兵简政”。[1]152在这篇讲话中,毛泽东主要讲了一些具体的工作,整风运动也只是着重讲了后期的审干与抢救运动,对于延安大学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毛泽东没有专门讲。也许正是因为如此,延安大学开学典礼后不久,毛泽东专门将时任中共中央文化工作委员会主任兼延安大学校长的周扬请到他的办公室,就延安大学的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进行了研究,并做了十分明确而具体的指示。开学典礼后不久,有一天,周扬将副校长张如心和时任学校教务处教务科副科长的青年教师于光远叫到他的办公室,对他们说:我刚从毛主席那里回来,毛主席指示延安大学开一门全校都听的大课,这门大课应该包括三个部分:自然发展史、社会发展史和现实的理论与思想问题,毛主席还说自然发展史这门课可以让于光远讲。[2]156毛泽东的这一指示,是其深谋远虑的结果。抗战时期,延安的高等干部学校政治理论课普遍开设“边区建设”、“中国革命史”、“革命人生观”和“时事政策”四门课程,将共产主义理想、理论、精神、道德,以及无产阶级立场、观点、方法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融入这些课程之中。这是为了适应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需要,因而缺乏系统而鲜明的马列主义基本理论教育。延安大学也是如此,1944年5月21日,学校制订的《延安大学教育方针暨暂行方案》在教育方针第二条规定:“本校进行中国革命历史与现状的教育,以增进学员革命理论的知识与新民主主义即革命三民主义建设的思想,并进行人生观与思想方法的教育,以培养学员的革命立场与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3]50为此,方案规定的全校共同课(即思想政治理论公共课)为:《边区建设概论》、《中国革命史》、《革命人生观》和《时事教育》。[3]511944年初夏,抗日战争即将胜利,党的七大也将要召开,中国革命已经处在两种前途两种命运决战的前夜。所以,毛泽东以伟大战略家的眼光,未雨绸缪,亲自筹划延安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改革,目的就是为了加强对学员进行系统而鲜明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为解放战争,特别是为建国后培养可靠的干部和人才。当时的延安大学是由陕北公学、中国女子大学、泽东青干校、延安自然科学院、鲁迅艺术文学院、延安民族学院、新文字干部学校、陕甘宁边区行政学院等八大院校逐渐合并而成的,设有行政学院、鲁迅文艺学院、自然科学院和医学系,全校共3院11个系,三、四十个专业,还设有研究室招收研究生并设有专职研究员,是根据地规模最大、专业设置最全的综合性大学。正如马寅初先生在欢迎江隆基就任北京大学党委书记、副校长的师生大学会上所说的“是延安的最高学府”。[4]72所以,这一改革首先在延安大学实施,具有重要的影响力和示范作用。 周扬校长对毛泽东这一指示的深远意义当然是非常清楚的,因此他也高度重视,决定由他本人与张如心、于光远亲自主讲这三门课,并对课程进行了具体的分工。于光远讲自然发展史,张如心讲社会发展史,周扬讲现实的理论与思想问题。经过一段精心准备,很快就开始上课,每周集中一个上午,教室就是学校的大礼堂,校部和行政学院全体工作人员、各系师生全都去听课。学校所属的自然科学院、鲁迅文艺学院各系由于住地离校部太远(一个在大砭沟,一个在桥儿沟),所以只好派代表来听课。由于周扬、张如心、于光远都是延安当时著名的理论家,所以课程很受师生欢迎,效果非常好。其中于光远编写的自然发展史的油印教材,如今还保存在延安大学校史馆中。建国后,他们三位都成为了中国科学院首届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在各自的学术领域都具有全国乃至世界影响的卓越建树。 抗战胜利后,著名教育家江隆基出任延安大学副校长、党总支书记,主持学校工作,他继承和发展了延安大学在毛泽东亲自倡导和关怀下形成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优良传统,重视并按照与时俱进精神,对学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又进行了具有深远意义的改进。他认为,随着形势的发展,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应以系统而明确的马列主义理论教育为主,他提议学校开设马克思主义哲学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课程。课程开设后,为了强化和推进这一工作,学校还专门成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研究室,江隆基亲自上讲台,主讲“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5]201江隆基在留学日本明治大学和德国柏林大学时学的是经济学,特别是在日本,他与长兄江裕基共同翻译出版了《新经济学大纲》、《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等著作,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有很深的造诣。因此,他的课深入浅出,非常受学生欢迎。这一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不仅为延大后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而且也形成了建国后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的雏形。建国初期,江隆基曾先后担任西北军政委员会教育部长及北京大学党委书记、副校长,主持北京大学工作,并始终坚持这一传统。可以说,延安大学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实践以及学校主要领导亲自主讲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传统,无疑对推进新中国高等学校以马列主义为核心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正如1995年,李岚清在评价延安大学抗日战争时期三次合并的历史时所指出的:“这一段历史资料很有教益”。那么,抗战后期及解放战争时期,延安大学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改革与实践,这一段历史资料同样也很有教益。同时,它也是我国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历史研究的宝贵材料和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标签:政治论文; 延安大学论文; 思想政治理论课论文; 大学论文; 毛泽东论文; 教学理论论文; 马克思主义论文; 于光远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