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传统村落保护发展中的关键问题探讨论文_黄文淑

当前传统村落保护发展中的关键问题探讨论文_黄文淑

黄文淑

(贵州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贵州,贵阳,550000)

【摘 要】传统村落是在特定环境中,人类和谐聚居的空间,历史悠久,承载着当地独特的地域文化,是人类重要的文化遗产。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的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历史价值、科学价值、文化价值等多个方面。对此,本文通过归纳传统村落逐渐凋敝的原因,阐述传统村落保护规划发展中需要关注的几个关键问题,以期通过规划引导促进传统村落的保护建设与发展。

【关键词】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关键

1.引言

传统村落是基于传统农业自有的耕作和生产方式,利用周边资源自然逐步发展而形成的,具有与所在自然环境、地形地貌相融合的景观特色,其空间格局是由山、水、田、村、宅等基本物质空间要素构成的,是农业生产空间、建筑与各类空间复合构成的本土化空间,也是由密切的血缘和地缘关系构成的相对封闭和自给自足的社会文化体系,是乡村生产生活和自然环境共同构成的复合体,体现了当地的建筑艺术、空间格局、文化特色等,凝结着历史的记忆,也反映了村落与周边环境的和谐关系及农村社会文明的进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城镇化快速推进,传统村落获得发展机遇的同时,工业文明对农村传统的生产、生活及文化形态产生巨大冲击,传统的农村生活、民风民俗逐渐被湮没。对传统村落进行系统研究,保护及提升传统村落文化价值对于传承乡土文化、保存历史记忆及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精髓具有重要意义。

2.传统村落凋敝的原因

(1)随着城镇化快速推进,城市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大量村民外出劳动,导致乡村空心化现象越来越普遍,加速了传统村落的凋敝。

(2)传统村落大多地处偏远,集体经济发展能力弱,村民收入水平较低、无力支撑传统村落的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传统村落生活环境越来越差。

(3)村落人口的严重流失,传统文化的传承后继无人,传统的农村生活逐渐失去生机和活力,传统的文化逐渐黯淡。

(4)随着村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传统建筑已经很难满足村民的实际生活需要,传统建筑被闲置或者弃用,导致传统的建筑空间格局发生变化。

(5)现有的城乡规划理论与方法难以适应村落发展的需求,保护规划的实施指导性不强,村民普遍的保护认识不够,村落无序建设现象普遍,这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原有的村落风貌。

3.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原则

(1)文化遗产保护的原真性原则。传统村落保护包括空间布局、街道尺度、绿化植被等多个方面。对于传统村落建筑的修复和新建设计,必须建立在充分了解当地建筑文化的基础上,这样才能充分体现当地的文化特色。

(2)人文结合自然的整体性原则。传统村落以保护促发展是一项长期工程,涉及面较广,因此必须遵循整体发展。传统村落保护的对象不仅是建筑、街道等实体对象,而且还包括民风民俗、传统文化等非实体对象。在实际工作中,应该将村落传统整体空间和自然环境作为一个整体进行保护规划,尽量保持传统村落的自然景观和文化特色。

(3)循环互动原则。为了促进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需要将人与人之间、社会与自然之间形成新的动态平衡。传统村落保护工作能否顺利推进,关键要建立村民,还包括政府相关部门的管理者、参与村落开发建设的投资者甚至每一个消费者对传统村落价值的认识以及自觉保护的意识,促进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

(4)因地制宜原则。不同地域的传统村落在经济水平、历史文化、区位特征、资源条件、以及规模等方面差异很大,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是促进和谐发展的必要前提,在保护利用时,应根据保护价值大小,地域、民族特色,完整程度等情况,进行区别对,保护发展切忌搞一刀切、标准化,同时要杜绝一切有悖于保护传统村落的利用行为,搞大拆大建,在严格保护的前提下,进行适度的改造、开发和利用。

4.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关键

4.1以规划统领的多学科合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传统村落发展要坚持规划引领,通过多学科合作,在服从区域发展顶层设计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规划的整合和综合作用,开展有足够深度广度的乡村社会、经济、文化,生态及空间等多维度的综合研究,及时发现村落发展中的问题,更加全面深入、严谨科学地制定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积极开展保护发展的政策对接、产业整合、企业营运、资金支持、技术发展、人才培养、宣传推广及国际合作,包括自下而上以村民为主体编制的社区发展规划,并有效实施。

4.2大力推行传统村落的整体保护和整体可持续发展,从自然生态环境、田园塘林、村落建筑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人,农耕文化及其村落文化是一个高度复合的结构化整体体系,任何只针对局部的片面保护而忽视其余的做法,都是对整体的破坏,且局部的保护目标往往因此也难以达成,保护下的发展同样也必须基于其整体的可持续性协同发展,对乡村社区的保护和修复,对“环境——社区”乡土共同体的保护维系,同时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践行。

4.3促进传统村落人居环境的整体改善。“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价值归属,充分保护传统村落以建筑和环境为代表的物质和空间遗产的同时,必须推进整体人居环境的更新发展,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工程,加强以保障农村住房、饮水、用电安全、净化环境、美化村庄、排污、通讯、道路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及改善生活条件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积极构建与传统相融合的现代乡村建造体系,在传统风貌保护和延续前提下强化更新利用和创造发展,

4.4坚持村民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传统村落是广大农村居民社会资本的有效载体,对此,应该依托传统村落的风水格局、乡土建筑、历史古迹、自然宁静的自然环境以及淳朴的人文环境等,积极组织广大农民参与农村生产、经营、管理及提供公共服务,加大拓宽农民就业渠道及就业引导,帮助解决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提高农民科技致富、市场竞争及自我发展的能力,利用生态优势,把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坚持以人的发展为最终目的,以村落保护发展的实践过程,去达成乡村的文化自觉自信,推动村民自治组织能力的建设,促进乡村民主、乡村自治和乡村现代治理。

4.5以多样化的乡村产业架构来支撑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农村产业的发展是促进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主导产业及特色农产品为重点,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休闲观光农业及乡村旅游业,依靠龙头带动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组织及规模经营,加强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市场信息、产销组织的建设, 创新村落产业发展道路,壮大集体经济,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在立足村落地域资源和潜力的同时,更需要创新开拓,彰显传统文化内在力量及其更新发展的活力。如何依托优良的自然资源,结合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融合度假、养生、生态养老、文化体验等现代服务业,完善公共服务、引导休闲旅游、养生养老进行综合开发,无疑是农村城镇化的产业发展方向,也是农村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选项之一。

5.结语

传统村落作为一种“活的遗产”的空间载体,在实施整体保护的同时,必须正视传统村落保护发展所面临的严峻挑战,关注乡村建设、乡村治理是渐进性和长期性过程。树立生态发展的理念,创新发展思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传统历史文化同符合时代潮流的先进科技相结合,通过科技手段保护及传承文化精髓,治理好农村环境、发展好农村产业、提升农民生活。

参考文献:

[1]孙华.传统村落保护规划与行动——中国乡村文化景观保护与利用刍议之三[J].中国文化遗产,2015(06):56-57.

[2]陈果,张霁.传统村落保护规划中公共空间作用浅析[J].四川建筑,2015(03):43-45.

[3]曹易,翟辉.对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模式的几点思考[J].小城镇建设,2015(05):186-187.

论文作者:黄文淑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建设标准化》2016年4月总第20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13

标签:;  ;  ;  ;  ;  ;  ;  ;  

当前传统村落保护发展中的关键问题探讨论文_黄文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