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水利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的方法论文_陈凯

浅谈水利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的方法论文_陈凯

浙江华鑫建设有限公司 浙江长兴 313100

摘要:水利资源作为一种清洁能源有自身独特的优势,我国的石油煤炭等资源供给日趋紧张,国家大力推行环境保护,急需一种清洁能源替代传统能源,由此也全面促进了水利行业的发展。在水利工程建设的具体过程中也存在诸多问题,工程建设的河道下方的地基长时间受水流侵蚀,软土地基的问题经常发生,如果这类问题不能够妥善解决,将会严重影响水利工程建设的发展。

关键词:水利使用;软土地基;处理方法

水利工程建设一般情况会选择高山峡谷等特殊的地理环境,这样的环境可以减少施工的成本,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在施工过程中,打好地基是最重要的基础工程,一旦地基出现问题会引发严重的事故。软土地基是水利施工过程中常见的情况,这种地基会影响坝体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如何妥善处理成为技术人员重点研究的课题。

一、软土地基的基本概念以及进行处理的重要性

(一)软土地基的基本概念

软土地基属于建筑地基的软土层,在这部分土层中存在大量的有机物质,承载的能力比较小,由于这种特殊的性质,软土地基经常会出现变形的情况,进而影响工程的整体质量。水利工程建设的自然地理环境使水域周边的水流持续冲刷和侵蚀地基,加大了软土地基结构不稳定的严重程度,给施工增加了难度。这就需要相关人员深入现场进行调查研究,采取合理的手段来增强这种地基的强度和承载能力。

软土地基具有较低的透水性,土层中淤泥的含量偏大,这使地基透水性明显下降,在施工过程中很难将土层中的水分完全排除,这也需要施工人员采用合理的技术进行处理,提高整体结构的稳定性[1]。软土地基的强度比较低,这主要是由软土自身的特点决定的,如果没有进行预先的处理会使水利工程出现裂缝甚至坍塌的风险。软土的结构往往不均匀,导致地基的强度在不同的部位存在着比较明显的差异,这也增加了对软土质量控制的难度。软土地基最明显的特点是压缩性能非常强,因此在施工的过程中经常会发生沉降以及塌陷的情况。

(二)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的重要性

软土的土质中含有大量的杂质,比如细砂,薄层粉等等,这使得软土的渗透性降低,承载能力以及排水能力严重下降,这需要施工人员在操作的过程中加以重视,避免影响地基的整体强度。我国面积辽阔,地形结构复杂,软土形成的原因各不相同,这也需要施工企业结合实际情况,利用专业知识和相关的经验,完善解决问题的方法,促进水利工程建设的全面发展。

二、水利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的注意事项

(一)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加强施工过程的控制

在进行软土地基处理之前,对施工所需要的各种设备材料进行严格的检查,保证正常运行。提前清理施工现场,保证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确保工程质量达标。在地基的处理过程中,严格按照制定好的施工工序进行操作,明确注意事项,做好施工人员的安全保护,加强对设备和材料的检查和管理,保障正常的运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按照水利工程的相关要求,保障软土地基处理的质量

在水利工程的施工过程中,需要根据工程的规划建设等级和实际的用途来确定施工方案,对于一些国家级的水利工程需要高标准严要求,尤其是进行软土地基施工时,需要达到完美施工的标准。对于一些小型的水利工程,可以适当降低质量要求,结合实际情况,综合考虑质量与工程造价之间的关系,采用性价比最高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案。

同时,还应当充分考虑软土地基的工程量,不同的工程量需要采用不同的施工方案,以此来提高施工的整体效率。在大型水利工程施工的过程中,一般不会采用换填管理的方法进行地基处理,这种方法通常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可采用砂垫层法来处理软土地基,降低工程的整体成本。

(三)综合考虑工期以及施工的环境

在进行软土地基处理时,要充分考虑工期的要求,选择最合理的处理方法。在操作过程中需要结合地基加固时间以及工程建设的整体时间,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之下在规定的时间之内完成工程的建设。同时,充分考虑施工环境的影响,因地制宜的选择适宜的施工方案,保证软土地基的最终处理效果[2]。

在软土地基处理时需要深入调查,全面考虑,采用性价比最高的方案保证地基处理的质量以及效率。

三、水利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的基本方法

软土地基的主要成分包括淤泥质粉土,淤泥质粘性土,颗粒状的松软土,泥炭,松散的沙质土以及有机质土。软土中的孔隙较大,水分含量高,可压缩性强,强度低,在水利施工的过程中容易出现溃坝,倒塌,沉降的情况,对软土进行科学的处理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提高工程的安全性,延长使用寿命。

(一)换填管理方法

软土地基进行处理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换填管理法,这种方法主要是利用满足施工质量要求的土质来替代软土,从而达到最终的施工要求。在施工过程中,首先需要使用相关的大型机械将影响地基稳定的软土全部挖出,根据施工质量的要求填充符合地基设计要求的软土,夯实填充物,保证施工质量[3]。

通常情况下,填充的土质包括粗砂,碎石,鹅卵石等等,在填充的过程中通常需要多层填充以保证稳固。第一层为矿渣垫层和碎石,这一层结构可以增强地基的透水性能,矿渣具有比较高的强度,碎石有一定的缝隙,这层结构在最大承度上提高了地基的整体质量。第二层结构为素土和灰土垫层,这一层主要是可以让地基的桩和桩体共同承当荷载,保证地基结构的受力平衡,增强稳定性。第三层结构是砂垫层,这一层结构可以促进淤泥中的气体和水排除,保证土质结构稳定,提高地基的荷载能力[4]。

(二)排水砂垫层的方法

排水砂垫层的处理方法是软土地基处理的重要方法,应用范围比较广。这种方法主要用在泥炭,淤泥质粉土,淤泥质粘性土等含水量较大的软土地基处理中,通过排水的技术处理缓解土质的压缩性,增加强度,提高地基的稳定性。

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需要在软土地基的底部填充具有较强渗水能力的砂垫层。在施工进行的过程中,软土层受力逐渐增加,水分通过砂垫层排出,软土地基的稳固性显著增强,为了防止反渗的情况发生,还需要铺设具有一定隔水能力的粘土层。在选择具体的材料时,需要选用鹅卵石等缝隙大强度高的材料,填充的过程中材料充分搅拌,夯实基础结构,设置饮水槽,及时排除渗水,避免反渗。

(三)化学固结的方法

在常规的处理方法效果不理想时,可以采用化学固结法处理软土地基,利用化学材料改造软土地基,提高其承重的能力。常见的方法包括灌浆法,硅化加固法,人工合成材料加筋加固法等[5]。

硅化加固法主要是利用氯化钙和硅酸钠之间的反应,形成凝聚物与软土组织结合,提高软土的强度和硬度,满足地基的稳固要求。人工合成材料加筋加固法是指在地基加固时使用人工合成的材料进行填充,增加软土结构的强度和韧性,减小沉降情况的发生。灌浆法是指利用石灰石等化学的材料,通过化学反应实现对于淤泥质粉土的加固处理。

结束语

水利工程的地基处理是保证工程安全运行的重要基础性工序,需要相关技术人员结合实际,采用最合理的方法进行处理,保障水利建设的安全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欧阳横.谈水利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的方法[J].中国标准化,2018(10):74-75.

[2]秦培星.浅谈水利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的方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09):210.

[3]张殿涛.浅谈水利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的方法[J].建材与装饰,2018(07):299-300.

[4]曾伟伟.浅谈水利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的方法研究[J].江西建材,2017(19):114-115.

[5]徐艳云.浅谈水利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的方法[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3,13(10):213-214+244.

论文作者:陈凯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25

标签:;  ;  ;  ;  ;  ;  ;  ;  

浅谈水利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的方法论文_陈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