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力工程中的电力自动化技术应用论文_李晨

浅谈电力工程中的电力自动化技术应用论文_李晨

(广东电网公司韶关供电局 广东韶关 512000)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整体发展,电力行业也在进行不断完善和进步。高科技的技术是各行各业都得到了受益,电力工程也不例外。电力自动化的发展在电力工程中已经得到了较大的认可,为我国电力行业的整体进步做出了贡献。为保证电力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确保电力工程能够继续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电力工程和电力系统还要对电力自动化技术进行研究和创新,不断解决电力工程中出现的电力问题,不断发现新的研究思路,来促进电力自动化发展,为电力系统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关键词:电力工程;电力自动化技术;应用

引言:电力自动化系统应用领域广泛,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发展到今天,电力自动化系统从开始局限于单项自动装置,到广泛采用远动通信技术装设模拟式调频装置和经济功率分配装置,再到后来以计算机为主体的电网实时监控系统的出现,电力自动化系统逐步迈入现代化发展的轨道。电力自动化技术主要包括电网调度自动化、火力发电厂自动化、水力发电站综合自动化、电力系统信息自动传输系统、电力系统反事故自动装置、供电系统自动化、电力工业管理系统的自动化等方面,以下针对其中主要的几个方面作简要的介绍。

1 简述电力系统自动化

电力工程的发展是我国一直较为重视的一个行业。电力系统自动化就是通过自动化控制、调度及监控对电能的产生、传递进行管理和技术的检测[1]。资历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范围尤为广泛,其中包括对生产产品的自动化检测、对系统的自动调度、对相关产业的自动化设备管理等等。电力系统自动化的根本目的在于,简化电力工程中不必要的传递过程,对传递过程中的电力系统的质量进行管理和检测,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实现节约电力的目的,提高经济效益和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发展。

电力工程的实施过程要注意做到保证电力工作人员的安全,能够对电力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和利用,做到用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来解决实际问题。在电力系统的传递运输中要注重对资源的使用和资源的节约,充分落实国家“节能减排”政策,减少不必要的环节和设备,对整个环节和流程都做出相对合理的计划和安排,是整个电力传送流程得以安全的运行。

2 目前电力自动化的主要技术应用领域

2.1 电网调度自动化 现代电网调度是基于计算机为核心的控制系统,实现信息的采集、安全性检测、屏幕显示、运行工况计算分析和实时控制的功能。其基本结构按照功能可分为信息采集和命令执行子系统、信息收集处理和控制子系统、信息传输子系统以及人机联系子系统。电网调度在电力工程中主要应用在变电站自动化、配电网管理系统以及能量管理系统中。该技术的发展使得管理人员可以随时掌握全网的信息,便于对系统进行实时的维护和管理,应对突发情况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从而保证电网系统稳定和安全。

2.2 供电系统自动化 供电系统自动化主要包括地区调度实时监控、变电站自动化和负荷控制三个方面。地区调度的实时监控系统通常由小型计算机组成。变电站自动化主要由计算机和通信技术实现,通过对信息的集中处理和应用,对电力系统进行优化组合,从而可以更好的对电力系统进行实时监控和维护。负荷控制通常采用工频或者声频控制方式来进行,根据负荷记录描绘出负荷曲线,以实现对电能使用情况进行控制的目的。

2.3 水、火力发电厂自动化 水力发电厂实施自动化的项目主要包括水库调度、大坝监护和电站运行三个方面。通过水库水文信息的自动监控系统,自动采集雨量等水文信息,从而为制订水库调度计划、拦洪和蓄洪的方案制定提供了数据支持。在大坝监控方面,通过大坝监控系统对相关数据的采集分析,提供相应的预警和维护服务。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对全站设备运行、发电机组的安全检测等进行监视和控制,保证电站运行的安全和优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火力发电厂实施自动化的项目主要包括厂内机、炉、电运行设备的安全检测、计算机实时控制、有功负荷的经济分配和自动增减、母线电压控制和无功功率的自动增减以及稳定监视和控制等。

2.4 电力系统信息自动传输系统 电力系统信息自动传输系统的功能是实现调度中心和发电厂变电站间的实时信息传输。自动传输系统由远动装置和远动通道组成。远动通道有微波、载波、高频、声频和光导通信等多种形式,远动装置按功能分为遥测、遥信、遥控三类。

3 电力工程中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电力自动化技术利用现代化通信技术、网络技术、电子技术等将电网用户数据、在线离线数据、电网结构等信息整合,形成一套完整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在相关设备正常运转状态下的监控、维护和管理。

3.1 现场总线技术 现场总线技术是指在电力工程中将自动化装置和仪表控制设备进行连接,形成多向多站的信息网络,并且将数字通信、智能控制以及计算机设备等集成一体化的综合性技术。目前典型的现场总线有CAN、LONWORKS、HART、PROFIBUS等。这种技术通过相关设备和传感器,将电流、电阻等信息参数传递到主机上,工作人员根据数学模型对数据进行分析整理,并最终将指令发送到控制设备上。近年来通过对35KV级变电站等一系列的自动化改造表明,现场总线技术在节省硬件数量与投资、安装、维护等方面表现突出,同时给予用户高度的系统集成主动权,让用户自主选择设备品牌,市场潜力巨大。

3.2 电力自动化补偿技术 传统的低压无功补偿技术采集单一信号和三相电容器,三相互补。采用这种补偿方式对于主要用电为单相负荷的用户,会出现三相负荷不平衡的情况,导致在一定程度上出现过补或者欠补,而且该补偿技术没有考虑到电压的平衡关系,且一般不具备配电检测的功能。

智能无功补偿技术通过固定补偿与动态补偿相结合、三相共补与分相补偿相结合、稳态补偿与快速补偿相结合的方式,弥补了传统技术单纯固定补偿的缺陷,能够较好的适应负载变化。并且采用先进的投切开关、科学的电压限制条件等技术模式,实现电容器投切的智能控制,提高补偿精度,同时具备缺相保护功能。

3.3 主动对象数据库技术 主动对象数据库技术的出现,对软件工程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对软件的开发、封装、设计方向等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现代电力工程中,主动对象数据库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的自动化监控方面,与传统的技术相比,该技术在对象技术和主动功能的支持方面占据着绝对的优势。由于对象技术和触发机制的引入,数据库自动监控得以实现,同时处理后的数据准确率高,利用价值高、能够为相关的操作提供可靠的数据参考。随着数据库技术的发展,以及对监控系统中触发子和对象的函数功能的进一步研究,有望实现电力系统自动监视与控制的更加复杂的功能。通过在国际上借鉴先进技术和国内专家研发完善,主动对象数据库技术得以不断发展和提高,极大地满足了工业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4 结束语

从目前电力工程的发展趋势可以看出,电力自动化的发展必将推动电力工程发展,通过工业生产和生活广泛对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未来的电力自动化技术将朝着提高供电设备的利用率、提高供电稳定性和安全性、降低运营成本、改善供电质量的方向不断努力推进,这一技术对推动电力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褚云光.浅谈电力工程中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应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4(20):66-67.

[2]张朝辉.浅谈电力工程中的电力自动化技术应用[J].通讯世界,2016(19):120-121.

[3]张力强.浅谈电力工程中的电力自动化技术应用[J].山东工业技术,2015(24):164.

论文作者:李晨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6

标签:;  ;  ;  ;  ;  ;  ;  ;  

浅谈电力工程中的电力自动化技术应用论文_李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