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理论与高中地理新教材编写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教材论文,学习理论论文,高中地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地理教材的编写受到社会经济、社会政治、社会文化(观念形态的)、哲学思想、教育目的与教育目标、学科特点、教师素养、学生心理,教材建设者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地理教材编写是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我国在运用学习理论指导地理教材编写方面,无论在广度和深度上,均存在许多需要研究的问题。本文以高中地理新教材编写为例,拟就这些问题,做出以下探索。
一、重视学习理论的指导,提升高中地理新教材编写质量
新课程提出了“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地理教材的一切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的理念。2003年以来,人教版、中图版、湘教版和商务版四套教材,在努力实践新理念。如人教版设计的内容提要、阅读、活动、案例、读图思考、问题研究等;中图版课题 (研究)阅读、探索、学习指南、提示、实验、案例研究、读图练习、思考、复习题、活动、名词链接等;湘教版设计的阅读、思考、活动实践活动、探究活动、双语学习等;鲁教版设计的问题导入、知识窗、活动、单元活动等,把高中地理教材编写向“学材”编写方向转化进行了初步探索。
高中地理教材编制中,如何将地理学科知识体系、地理教育的社会功能、学生地理学习的心理过程和地理教学过程进行整合、统合、融合,体现高中地理教材的地理性、社会性、心理性和教学性,还需要进行深度研究,着力开发。学习理论能够解释和说明学生学习过程的心理机制,揭示学生学习的本质特征和规律。系统地了解和掌握学习理论,准确地运用学习理论指导高中地理编写实践,对于提高高中地理教材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读当代学习理论,拓展高中地理新教材编写视野
20世纪以来,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和认知主义的学习理论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广泛影响。近年来,多元智能理论和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也备受关注,并进行了许多应用研究。
1.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对高中地理教材编写的启示
斯金纳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代表。他强调学习是一种刺激与反应的联结,认为有什么样的刺激,就有什么样的反应;学习过程是一种渐进的过程,强化是学习的关键;学习应重知识、重技能、重外部行为研究;人的一切行为几乎都是操作性强化的结果;学生可以通过操作性条件反射逐步完成学习任务。
行为主义的刺激强化、反应联结的学习观念对高中地理教材编写有重要启示。地理技能是地理学习的重要组成。地理技能的学习具有较强的操作性特点。练习是掌握技能的基本方法。一般而言,在一定的数量范围内,练习次数愈多,知识与技能愈牢固。比如学生对地理空间概念的掌握,需要多次阅读或填绘地图;地理计算或地理观察等操作性技能的掌握也需要经过一定数量的练习。高中地理教材的编写,要研究设计有效的刺激强化,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对高中地理教材编写的启示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是当代学习理论中最具影响的学习理论,并以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论、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奥苏贝尔的认知同化论、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论的应用研究最为广泛。
皮亚杰认为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同化和顺应,是学习者认知结构发生变化的两种途径或方式。学习应重人的智力培养,并认为“情景”、“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学生是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地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自己的意义。
布鲁纳的认知发现理论认为学习是主动形成认知结构的过程。学生不是被动的消极的知识接受者,而是主动的、积极的知识的探究者。他认为发现学习有提高智慧的潜力、激发形式的内在学习动机、学会发现和有助于所学知识的保持。他还认为,无论什么学科,务必要使学生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即概括化了的基本原理或思想;所有的知识,都是一种具有层次的结构。这种具有层次结构性的知识可以通过一个人发展的编码体系或结构体系(认知结构)而表现出来。人脑的认知结构与教材的基本结构相结合会产生强大的学习效益。
奥苏伯尔的认知同化论认为新知识的学习必须以已有的认知结构为基础。学习新知识的过程是学习者积极主动地从自己已有的认知结构中提取与新知识最有联系的旧知识的过程。这个联系作用的过程就是“同化”,并指出“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和“并列学习”是“同化”的三种模式。学生把新知识与自己认知结构联系起来,意义学习便发生了。他还提出了“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就是在向学生传授新知识之前,给学生一个短暂的具有概括性的引导性的说明。
加涅根据信息加工理论提出了学习过程的基本模式,认为学习过程就是一个信息加工的过程,即学习者对来自环境刺激的信息进行内在的认知加工的过程,是学习者头脑中的内部活动。与此相应,他把学习过程划分为八个阶段:动机阶段、了解阶段、获得阶段、保持阶段、回忆阶段、概括阶段、操作阶段、反馈阶段。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对高中地理教材编写有重要启示。高中地理教材编写要通过生动、丰富的地理素材,创造“情景”、创造“协作”、“会话”的条件,促进学生的“意义建构”;要引导学生积极通过自己的探究和发现学习,主动获得知识,培养能力;要注意呈现“先行组织者”,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和“并列学习”,促进学生学习过程的“同化”。高中地理教材编写,要注意把地理学科的基本结构,与学生学习过程阶段的认知结构相结合,使“人脑的认知结构与教材的基本结构相结合会产生强大的学习效益”。
3.多元智力理论对高中地理教材编写的启示
传统的智力理论认为,智力是以语言能力和数理—逻辑能力为核心的,以整合方式存在的一种能力。加德纳在总结其他心理学家成果和脑科学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多元智力理论。他认为,人的智能至少可以有言语—语言智力、音乐—节奏智力、逻辑—数理智力、视觉—空间智力、身体—动觉智力、自然观察智力、自知—自省智力和交往—交流智力等 8种智力。多元智能理论为我们理解智能和教育的关系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也给高中地理教材带来重要启示。地理教育资源极其丰富。高中地理教材的编写要根据地理学科综合性、区域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特点,发展学生的多种智力。
4.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对高中地理教材编写的启示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是马斯洛和罗杰斯等人。他们认为,学习是人的自我实现,是丰满人物的形成过程。学习者是学习的主体,任何正常的学习者都能自己教育自己。人际关系是有效学习的重要条件,它在学与教的过程中创造了“接受”的气氛。学习应重视学习的情感因素。教师应是“学习的促进者”。
尊重学生主体、尊重学生情感、尊重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人本主义学习观与地理课程改革的许多理念有明显的一致性,也应是高中地理教材编写的重要思想。
三、运用学习理论的思想,丰富高中地理新教材编写策略
当代学习理论是在根据心理科学、脑科学等相关学科研究成果和进行大量的教育教学实验研究基础上的科学结晶。运用学习理论,可以丰富高中地理新教材编写策略。
1.“刺激强化”策略
传统的高中地理教材编写重视对地理原理性知识的诠释,对读图、用图、收集和分析地理技能性的训练设计,尤其是操作性技能的训练重视不够,对学生地理学习过程与方法的引导设计不够,对行为的实践引导不够。“刺激强化”策略,是指以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在高中地理教材编写过程中,尤其是地理操作性技能的学习,注意设计合理的实践载体,实施“刺激强化”,引导学生参与过程,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反应联结”,提高学习效果。
现行高中地理教材与高中新课程四套实验教材中所呈现地理图像大部分是以静态为主。这些图像,一般只有图像内容、图序、图名三个方面的信息。如:人教版(2001)图13,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图;人教版新教材(2004)图1-4,太阳系模式图;中图版(2004)图1-1-3,太阳系示意图;湘教版(2004)图1-3,太阳系示意,都只有图像内容、图序、图名三个方面的信息。这就是一种静态表示方法,对学生参与的引力小,很难起到“刺激强化—反应联结”。试想,如果在图幅外,增设一个问题,如:根据图中信息,请你用语言或其它方式表达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这样,这幅太阳系模式图的学习就有动态意义了,就能够起到引导学生参与过程,合理进行“刺激强化”,促进学生“反应联结”的作用。
地理图像是地理教材的重要组成。在教材中,其地位可以是在“二分天下”或“三分天下”了。高中地理教材的编写中,注意地理图像的设计,合理进行“刺激强化”,其意义就十分重大了。
2.“组织者”策略
以往高中地理教材的编写,在很多情况下采取地理概念(地理定义、涵义等)—地理现象(事实材料)——地理结论(规律、原理)演绎论证的编写方式。这种以“给定”方式编写的教材,不易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高中地理教材的编写运用“组织者”策略(先行组织者策略),是指教材在呈现新知识之前,“给学生一个短暂的具有概括性的引导性的说明,并说明它与哪些旧知识有关,有什么样的关系”。高中地理的学习是在初中地理学习基础上进行的,对学生而言是“上位学习”;各单元之间的学习也有“上位学习”“下位学习”和“并列学习”。高中地理教材设计的“先行组织者”资源极其丰富,能为学生开展“上位学习”“下位学习”和“并列学习”提供多种途径,促进“同化”学习的顺利进行。
人教版新教材必修1(2004)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运动,教材在“地球运用的一般特点”的标题下开头是这样表述的:地球的运动包括自转运动和公转运动两种基本形式。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二节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教材在“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的标题下开头是这样表述的:海洋中的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方向做大规模的流动,叫做洋流。可以看出,这两节教材都是采取地理概念(或定义)开始的。如果采取“组织者”策略,教材的开始可以分别这样设计:1,请你回忆初中地理知识,结合演示地球仪,简短说出地球运用的一般特点。2,根据你学习过的地形与河流地理知识,简短说出河流的流向与地形的关系。在海洋上常年吹拂海面的盛行风是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海洋中的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方向做大规模的流动,叫做洋流。这样学生能将已有的知识与新知识产生“链接”(上位学习和并列学习),进入新的学习就有意义了。
当然,“组织者”策略也不应只是在教材编写的开头,可以在新知识出现(或难度较大的学习内容)时运用,尤其是学生已有相应的知识储备的情况下,应尽可能地运用。
3.“发现说”策略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提出了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课程理念。“四套教材”在设计探究—发现学习上,都进行了积极探索。如:人教版设计的问题研究:是否可以用南极冰山解决沙特阿拉伯的缺水问题、崇明岛的未来是什么样子等;中图版设计的寻找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的证据、多渠道收集有关寒潮的资料,客观分析寒潮的功与过;湘教版设计的调查商品等级与市场服务范围的关系;鲁教版设计的单元活动等都具有较高的探究—发现价值。
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是学生学习的两种方式。一般而言,接受学习的时间比较经济,发现学习比较费时。在“四套教材”的教学实验中,地理教师反映教材中设计的发现学习活动存在“泛化”的倾向。这一倾向值得注意。高中地理教材编写合理安排两种学习方式的比重。因为走向任何一个极端,都是有悖“课改”精神的。
发现学习按其类型可分为概念发现学习、科学发现学习、规则发现学习和问题解决的发现学习。不同的发现学习类型对学生能力发展的作用不同。高中地理教材编写的“发现说”策略,还要求注意设计不同类型的发现学习,使学生在获得地理知识的同时,培养多种能力。
4.“结构性”策略
地理事实材料、地理分布、地理概念、地理特征、地理规律和地理原理等地理知识构成了地理学科知识体系。地理学科知识体系具有结构性、逻辑性,也具有层次性。例如天体系统、气候类型、水文特征、区域差异、城市功能、工业布局等地理知识,都具有结构性、逻辑性,也具有层次性。根据学生学习地理知识过程的心理特征,可以把地理知识划分为陈述性地理知识、程序性地理知识和策略性地理知识等类型,也说明了地理知识的结构与学生认知结构 (人脑的认知结构)的层次关系。
按照布鲁纳结构主义的观点,教材“务必要使学生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加涅把学习过程划分为“八个阶段”,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学生在学习过程的心理特征。这实际上也是学生学习过程的一种认知结构。传统的高中地理教材是过于强调地理学科的基本结构。结构性策略是指地理教材的编写既要体现地理科学知识体系的基本结构(逻辑关系),又要符合学生学习过程的认知结构,促进学生最终获得地理结构性知识和形成能力。使“人脑的认知结构与教材的基本结构相结合会产生强大的学习效益”。如图1所示。
图1 高中地理教材的结构性策略示意图
中图版必修1(2004)第三章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要求在本章最后要求“画出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影响链,向班级提交,并做出解释”。学生绘制“影响链”的过程是形成本单元概念图的过程,是学生形成结构性知识和能力的过程,使“人脑的认知结构与教材的基本结构相结合会产生强大的学习效益”。在设计这个过程的形式上,还可以在编写教材时就提供一部分“影响链”(即框架关系),其余部分由学生补白,并要求对补白部分结合地理案例做出解释。教学实践表明,高中地理教材设计的单元概念图或单元概念补白图是促进学生最终获得结构性知识,形成能力有效方式。
5.“多元智力”策略
“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要”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不同学生之间不仅兴趣、需要不同,而且智力状况也不尽相同。多元智力理论为发挥地理教材的教育功能提供了新的视角。高中地理教材的编写应充分利用地理知识的逻辑性,发展学生的逻辑—数理智力;充分利用地理事物分布的空间性(如自然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人文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发展学生的视觉—空间智力;充分利用地理事物的运动性、节律性(如演示地球的运用、大气的运动、洋流的运动、四季的节律变化等)发展学生的身体—动觉智力和音乐—节奏智力;充分利用地理事物的多样性,发展学生的;设计多种多样的学习参与性、探究性、交往性的地理活动,发展学生的言语—语言智力、自知—自省智力和交往—交流智力等。
在“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教材(必修 2)编写中,可以进行这样的设计:呈现某一城市 1960年、1980年、2005年土地利用图(配以适量景观图作幅图)和该城市3个年份城市人口数据,要求学生阅读该城市不同时期土地利用图,研究下列地理问题:①列举该城市发展事项(发展观察智力);②概括城市过程特点及其阶段特征(发展逻辑—数理智力和视觉—空间智力);③分析说明该城市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及其基本原因;④上网查阅与该城市发展规划有关资料,进行分析,并提出自己的建议(发展逻辑—数理智力、发展视觉—空间智力);⑤结合该城市发展的历程,与同学交流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所产生的正面和负面影响,以及减少负面影响的举措(发展言语—语言智力和交往—交流智力);⑥对自己上述学习过程做出评价(发展自知—自省智力)。
6.人文性策略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强调重视学习主体、重视学习情感、重视学习过程。人文性策略是指教材编写的语言,要体现尊重人的价值、生命和人的生活的价值取向,尽可能地采用人性化的语言,激发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这样,也就能赢得学生参与多种形式的地理学习活动,获得学习过程、体验学习乐趣、学会如何学习。
由袁贞伟等编写,香港文达出版社出版的2003年高中地理教材的许多语言设计体现着人文性。尤其是一些议题活动,采取第一或第二人称的表达方式,缩短了学生与教材的心理距离,传递着编者的人文关怀,值得借鉴。如:“工业与能源的抉择”的议题中,“你支持工业区位转移吗?试说明理由”。“资讯科技工业的抉择”议题中,“我们可以建立属于我们的硅谷吗?”在“城市与可持续发展”的议题中,“我们可以怎么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可以把香港变成可持续城市?”、“我们该如何在环境保育以及城市和经济发展之间做出抉择?”等。
学习理论能为我们编写符合学生需要的高中地理教材提供指导。同时,我们也必须认识到,每一种学习理论的产生都是一定阶段的研究成果,也是它存在一定局限性的基本原因。因此,在运用学习理论指导编写高中地理教材的实践中,还要注意选择性、针对性和灵活性,合理处理学科、社会、学生等的关系,使高中地理新教材成为凸显地理学科核心价值、反映社会发展需要、符合学生心理特征的好教材。
标签:学习理论论文; 地理论文;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地理科学论文; 地理教学论文; 认知过程论文; 发现学习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