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广东省新农村示范片规划建设项目的思考——以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莲花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建设项目为例论文_欧阳文琪

关于广东省新农村示范片规划建设项目的思考——以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莲花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建设项目为例论文_欧阳文琪

深圳市新城市规划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518172

1.新农村建设的背景

我国虽是农业大国,但农村整体建设水平相对落后,即便在紧邻广东省珠三角经济发达地区周边的农村,农村经济产业及各项生活基础设施也未能得到完善。随着国家对农村工作的重视,先后出台了多项新的农村工作政策要求和资金扶持驱动下,广东省响应国家号召于2011年,开展了以农村历史文化保护为主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名镇名村示范村建设。2013年,广东省响应国家农业部办公厅关于“美丽乡村”创建活动的意见,以环境提升为主要工程,针对村容村貌的整治、乡土文化的繁荣等内容,积极开展美丽乡村规划。2014年推出的省级新农村连片示范建设工程,强调对各村的生态资源、文化资源、农业资源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农村产业,促进带动村民经济收入,以实现更多建设村的整体发展。2011年至今,广东省针对新农村的一系列工作,初期主要针对地方特色文化的保护与挖掘,改善村庄基础配套设施和居住环境。后期则在此基础上更加强调全面发展,基于区域发展和村庄产业发展的视角,把握主要矛盾,解决村庄经济发展的根本问题。

汕尾市海丰县莲花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建设项目作为2015年第二批省级新农村连片示范工程。目前工程建设已接近尾声,在项目开展近三年的时间里,本人有幸参与项目的全过程,仅以此文作为对项目的总结与思考。

2.海丰新农村规划建设概况

海丰县位于我国东南沿海,隶属于广东省汕尾市,三面环山,南面临海。水陆交通便捷,是粤东地区陆上交通要道。从区域经济区位来看,其处于广东省未来五大经济圈的夹层地区,伴随着深汕合作区的发展,其承接多个经济圈的功能外溢的巨大优势突出。

海丰县生态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其境内坐落素有粤东第一峰的莲花山,并有黄江和大液河两大河流从境内有穿越而过。在莲花山分布有鸡鸣寺、白云寺、云莲寺等7座古刹,佛教文化渊源深厚。另外,其戏曲文化、茶文化氛围浓厚,茶产业发展已初具规模。

规划的新农村示范片位于海城镇西北部重要风景旅游节点上,各村庄生态基础资源优质,现状已有天然温泉,具有开发温泉度假休闲区的潜力;田园开阔、物产丰富,现已有发展较为成熟的茶园。项目选定莲花山片区的温厝村、建祖村、田畔村、顾莲寺村以及甘州坑村五个村作为核心示范村,但五个示范村的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

3.项目规划重点

3.1强调产业支撑新农村建设

海丰县作为珠三角经济后发地区,其经济发展有赖于珠三角地区的产业转移。2014年以来,广东省级财政连续三年每年投入14亿元建设省级新农村连片示范工程,并有针对性的开展规划到户,责任到人的“双到”扶贫工作,以缓解珠三角与粤东西北发展不平衡的状况。伴随着深汕合作区的建设以及政府着重扶持的产业转移和大量资金投入,海丰县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县政府在项目建设、水利建设、扶贫开发、社会救助、饮水工程、生态公益林等投入2.5亿元资金以支持新农村建设。但是“输血”式的扶贫并没有对海丰县的产业经济发展起到真正的带动作用,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仍未得到真正的解决。如何实现从输血式的供给到造血式的发展,仍是亟需解决的主要问题。基于以上的情况,本项目在系统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村庄实际发展要求,在产业基础进行了详细的策划与定位。

因此,针对项目生态资源丰富,文化底蕴厚重的特点,深度挖掘山水特色、佛教文化、茶文化、戏曲文化以及温泉资源。按照“一河、一路、五园”的总体发展思路,将示范片打造成为海丰建设珠三角及粤东地区“后花园”的核心区,“特色产业、生态旅游型”省级新农村休闲旅游、农业生产、宗教文化于一体的示范基地。

●农业产业:依托莲花山良好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以自然村为单位,深刻挖掘当地优势,种植莲花山茶、荔枝、梅树、竹林、桃树。选择有利地段,于规划莲花大道两侧种植景观花卉,外围以种植生态农田及果园为主,以形成丰富的景观层次。

●文化产业:以鸡鸣寺、云莲寺佛教文化为依托,结合莲花山良好的自然景观,打造为省级佛教文化及禅修养生圣地;以潮汕文化及海丰县独特的人文历史底蕴为基础,在片区内建设潮汕文化、戏曲文化展示馆、农耕文化园及各村文化历史博物馆等。

●休闲旅游:结合片区内的生态资源、温泉资源,发展休闲养生功能,建设温泉小镇、养生文化馆、康复疗养中心、个性化食疗馆、高端疗养会所等。紧抓莲花山这一大资源优势,开发户外健身、登山徒步及宿营等运动项目;在龙津河沿线,发展垂钓、滨水泳场、家庭皮划艇、亲水绿道等趣味性运动项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

基础配套建设上,完善示范村庄生活基础设施、公共配套设施、交通设施等的建设,整治村容村貌。优化交通设施,实现硬化村道及宅间小路硬化的同时强调自行车绿道、人行慢行系统的建立。

结合旅游产业发展公共交通,在各示范村增设公交站点,合理布设公共停车场及交通转换承接用地,增强各村的出行能力及旅游配套能力。完善村庄内部公共配套设施、慢行系统,提供信息咨询、培训服务、文化娱乐等公共服务,综合考虑不同年龄层次村民文化需求,设置有老人、儿童活动设施和文体活动设施、综合活动场所。

铺设各类市政管线,整治村庄生存环境、整治水环境、美化村容村貌,鼓励联户建设标准化圈舍,建设生物隔离带,实现“人畜分离、标准化生产、规范化饲养”。

3.3落实生态环境建设及整治

对龙津河河道疏浚整治、清理清淤引导河道整治,清理水中的污泥杂物,疏浚水系、改善水质,从而改善整体环境。整治河道驳岸美化岸线,打造河道亲水空间。对于一般性的河岸,沿岸线修建亲水步道。在重要的滨河节点设置滨水景观。严格控制保护饮用水源,不得在水源保护范围内进行开发建设,同时利用植被控制人流进入。

村庄内部实行雨污分流,雨水采用自然排放的方式解决。污水管道接入到每家每户,针对目前市政道路尚未有污水管道的村庄采用地埋式污水处理池的方式进行处理并预留将来接入市政排污系统的接口。

对珍稀树种(如沉香树)及符合古树名木申报条件的树木进行调查统计,并按照相关保护规定进行养护。保护森林资源,养护古树名木。

4.新农村规划建设的几点思考

4.1基础设施建设

目前农村基础设施规划建设最大的特点就是平均化现象,大批新建村庄的规划实践往往中庸地呈现“兵营式”布局,而错落有致、步移景异的规划格局却难以实现。正是这种过分的平均化,使得部分村庄面貌看似竭力追求做到“均好”,但实际却与“均差”无异。

另外,规划建设与村庄的生产生活实际脱节,以致于规划建设并“不好用”。农村地区的历史文化、生产生活具有其特殊性。在海丰新农村规划建设实践中,就出现了关于青砖道路铺装设计与居民晒谷等生产生活习惯的矛盾,以及市政排水设施与村庄的风水民俗等的矛盾。

因此,能够体现农村特色、适宜农村地区生产生活、民风民俗习惯的基础设施建设是务实的做好新农村规划的关键。

4.2上位规划要求落位

目前我国的新农村规划作为一场自上而下的、带有“运动”式色彩的建设高潮,难免会有急功近利、拔苗助长的现象发生。除了个别需要的“面子工程”外,最主要还是表现为、为了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而忽视了新农村建设的真正内涵。

在海丰新农村规划实践中,基于上位规划要求,落实了集中设置家禽圈养点的规划要求,但在实际规划落位中,却阻力重重,究其原因就是有违农村生产生活实际。

4.3建设与后期管理维护建议

一是建立村民自主参与机制。广泛深入的开展调研,建立和完善听取村民意愿的机制和平台。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更应充分注重农村居民参与的积极性,听取村民意愿,了解村民生产生活的实际需求,普及低碳、绿色、环保、集约化发展的观念,以便于规划建设更好的落位和为村庄发展建设起到正向的引导作用。

二是鼓励以内部产业带动村庄经济发展为主。新农村建设应以挖掘新农村本身资源的潜力为主,而不应完全依赖于外来产业植入。这一方面可以有效的避免外来产业的“水土不服”问题,另一方面,能有效促进以地域内的文化、技术、产业为基础,地域内市场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开发建设。通过自然保全、创造舒适的生活空间、繁荣经济文化等的综合开发,来实现经济发展,并适时的发展具有地域特色的产业,创造出高附加值的关联产业。从根本上解决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地区的老龄化、空心村、城市病等发展瓶颈。

三是完善村民自主管理机制。激发农民参与新农村自主管理热情,发挥主体作用。在农民在新农村建设管理过程中,特别是对建设完成之后各种配套设施、绿化植被的日常维护工作,可以借鉴社区物业管理的经验,组织村民形成日常保洁管理团队,以便能更好地巩固新农村建设的成果。

从上述的思考和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出,新农村项目是集中了生态保护、产业系统规划、村居环境建设、历史民俗文化保护等等于一体的复杂性工程,也正是因为这样一个工程,引发出我们对农村建设的深层次的思考与研究。要对农村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就必须在科学规划的同时,加强教育指导,积极引导农民对新农村规划、建设、管理等问题的认识,以切实解决农村问题,建设生态和谐、环境优美的新农村。

论文作者:欧阳文琪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25

标签:;  ;  ;  ;  ;  ;  ;  ;  

关于广东省新农村示范片规划建设项目的思考——以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莲花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建设项目为例论文_欧阳文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