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六个“力度” 净化社会文化环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社会文化论文,力度论文,环境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文化环境,江苏省张家港市加大六个“力度”,切实把净化社会文化环境这项基础工程、民心工程、希望工程抓紧抓实、抓出成效。
一是加大建设、防控和监管力度,重拳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大力开展打击互联网及移动多媒体淫秽色情和低俗之风专项整治行动,把流量较大的网站论坛、视频、搜索引擎、博客播客等作为重点领域,切实加大监管力度。通过组织开展网站从业人员的教育引导工作,运用集中学习、开办讲座等方式,增强网站从业人员的社会责任意识、守法经营意识、职业道德意识。严格落实互联网网上巡查制度,特别是敏感时期、重要时期的24小时网上巡查制度,不断提高网上有害信息的发现、控制、处置能力和对网上违法犯罪活动的打击能力。充分发挥张家港网络警察网站的作用,在52KD(张家港最大的论坛)等主要论坛上设立“报警岗亭”和“虚拟警察”卡通图标,方便广大网民举报网上有害信息及网上违法犯罪活动线索,及时清除低俗媚俗、格调低下的网上信息。
二是加大审核、整治和监督力度,切实抓好网吧专项治理。重点针对城乡结合部、农村和学校周边,组织拉网式排查,坚决取缔“黑网吧”和各种变相经营网吧,严厉查处网吧接纳未成年人、超时营业、未实名登记等现象。按照“严控总量、调整存量、优化结构”的要求,实施从严的网吧准入制度。充分发挥“五老”等广大志愿者的作用,对网吧、电子游戏室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明察暗访,及时发现问题加以整改。全市中小学加强对中小学生的上网自律教育,引导广大未成年人积极参与“绿色上网”活动,自觉抵制各类不良信息。
三是加大审查、管理和整治力度,着力净化荧屏声频。通过加强广播影视节目的审查把关,坚决杜绝不适合未成年人观看的影视剧、影视动画片的播出。在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已落地的基础上,力争江苏省少儿频道进网播出。认真清理不良视听广告,大幅度增加公益广告数量,每套广播电视节目公益广告播出比例达到广告播出总量的3%以上。继续办好全国优秀少儿广播栏目——张家港电台《红蜻蜓》栏目,以及张家港电视台《教育周刊》、《科技大篷车》等少儿栏目,营造青少年良好的视听空间。
四是加大排查、处罚和打击力度,全面优化校园周边环境。近年来,公安、工商、文化、教育等部门定期对校园周边环境开展全面排查,坚决清理学校周边违法违规设立的电子游戏室、歌舞娱乐场所、彩票投注站和音像制品店,做到中小学校周边200米内无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电子游戏经营场所和非法行医或以人流、性病治疗业务为主的诊所。同时,加强对学校周边商业网点的管理,坚决防止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出版物流入市场,在校园周边治安复杂地区增设治安岗亭,加强治安巡逻,完善学校周边的交通设施和标识,有效防止各类侵害学生事件的发生。
五是加大规范、引导和管控力度,努力提升技术防范能力。在加强管理的同时,注重运用好先进技术手段,以3G手机技术为研究重点,更加有效地遏制不良文化的传播。电信、移动、联通公司等运营商密切跟踪,大力引导,及时加强对手机媒体管理的技术措施,严防有害信息在新一代手机上传播。
六是加大培育、扶持和奖励力度,满足未成年人精神文化需求。坚持抓好文化精品建设,积极培养本地优秀作家,特别是在儿童文学方面有专长的作家,以补贴、资助的方式鼓励他们深入实际、融入生活,努力创作广大未成年人乐于接受的文化精品。通过开展历史文化资源进校园活动,大力宣传东山村遗址重大考古新发现,进一步挖掘张家港人文历史,培养青少年热爱家乡的意识。下一步,张家港市将大力扶持优秀少儿歌曲、动漫、网络游戏、影视片等创作生产,加大好书、好歌、好剧、好片的推介力度,用未成年人喜闻乐见、健康向上的文化产品挤压不良文化的空间,用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文化活动占领文化阵地。
标签:社会文化环境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