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人们对配电线路的可靠运行问题越来越重视,其自动化技术也愈加成熟。电力部门应该不断强化对于线路的监测理念,加大自动化技术的使用力度,一旦出现故障结合实际情况及时加以应对,进而确保整个电网的效率得以提高。基于此,本文对10kV配电线路中配电自动化及对故障的处理进行分析。
关键词:10kV配电线路;配电自动化;故障;处理
1 10kV配电线路的特点
随着电力系统的逐渐发展,10kV配电线路已经得到了大范围的普及和使用,使得10kV配电线路呈现出覆盖面大、线路长、路线分散等特点。而由于地理环境的多样性,导致了在不同地域和地貌下,10kV配电线路就会受其影响而发生各种难以预料的故障。为了避免这样类似的问题发生,10kV配电线路所用的架设杆塔在高度上就有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在宽度上也要较普通的杆塔稍大一些,通过杆塔尺寸上的改造,使10kV配电线路能在高压运行时保持极高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随着人们供电需求的增加,配电线路中所需要供应的电量也随之增加,不得不在一定范围内延长输电线路的长度,绝缘子的片数也会因为线路的延长而不断增加,为了让10kV配电线路的输电效率效果达到最佳,此时要适当加宽绝缘子串的通道。
2 10kV配电网线路故障分析
由相关数据统计出的故障类型有:45%的为低压单户故障,38%的为低压干线和支线故障,25%的为中压线路设备故障。在中压线路故障中,架空线路、电缆、柱上开关等是经常出现问题的位置,而施工和安装不可靠、设备老化、外力、雷电、台风等破坏是引发问题的主要原因。在故障修复过程中,中压故障的修复时间最长。根据2014年河源局处理10kV线路故障的统计可得,故障隔离和故障定位占全部修复时间的20%和18%,班组到位修复时间和故障报告时间在全部修复时间中所占比例很小。恢复10kV线路主要涉及信息系统、组织和人员配置、物流配送等方面的内容,而其中最主要的是故障是没有监控定位情况,也没有统计故障隔离时间,急修物资无法及时配送,班组工作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这些都影响恢复供电。由此可见,在10kV配网线路中,最大的难题就是缺少自动化手段,信息系统的支持不够。
3 10Kv配电线路自动化实现方式
3.1主站集中型自动化
该方法主要是对10Kv配电线路终端进行检测,并通过自动化方式实现。在自动检测过程中,系统终端能够判断出故障区域,从而对故障线路进行隔离,恢复没有故障的线路继续运行。该种方法实现起来比较便捷,各个分段之间不需要人工进行隔离,并且能够脱离变电站重合闸,在日常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但该种处理方法在排除故障时,容易产生一定的误差问题,导致一些没有问题的区域断电。
3.2智能分布技术
智能分布技术是通过非主干馈线的相邻电网开关实现的一种形式,如果10Kv配电线路产生故障,不需要对站电站进行控制,而是通过通信系统机检测馈线的电流传输状况,从而判断出现问题的馈线,并根据系统设置参数对故障区域进行隔离。该种自动化技术有着非常明显的优势,检测精度相对较高。但智能分布技术对通信技术要求较高,建设初期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因此很多落后地区没有采用该项技术。
3.3电压与时间相关联的自动化技术
这种自动化技术是随着时间的变化,电压值也不断变化的一种处理技术,它充分展现了电压与时间之间的密切关联。这种技术能够自动监测各种线路的运行状况和电压情况,针对有问题的线路进行自动隔绝,进而确保其它线路的正常工作。它的操作原理极为繁琐,需要针对不同时间段确定不同的应对方案,一旦线路发生故障,则会及时的跳闸来保证线路的安全,这种方式既简单方便,又能够确保其他的线路免遭破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4电压与电流相关联的自动化处理技术
在这种自动化处理技术当中电压与电流的关系显而易见,两者相互作用、不可分割。当然,对于电压与电流要求肯定极高,要不然就很难取得应有的效果。它通常需要在电压与时间型自动化处理技术的基础上经过进一步完善,结合问题辅助处理体系,在短期内针对自动监测到的有问题的线路进行处理。这样不仅能够很好的避免更多问题的产生,还能够从发生问题的源头上加以控制,进而大幅度减少线路自动跳闸的次数,提高电网的工作效率。
4 10kV配电线路故障排除方案
4.1加强管理
对于10kv的高压线路来说,加强管理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如果在线路建设好了之后放任不管,那么时间长了就会有很多问题出现。线路的后期管理和维护是不管是哪个地区都需要高度注意的问题,加强对电网的检查和管理是每一个配电线路区域都应该考虑的问题。因为很多线路在建造过程中就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很多问题,所以在后期的管理过程中的难度会增加。即使如此,也不能忽视损坏线路的潜在危害性。如果线路有磨损或者是漏电的情况,需要马上派人处理。同时,相关的人员应该加强对天气的关注程度,因为很多线路出现故障都是雷击天气造成的,如果及时监测,及时预防,可以避免雷击天气造成的危害。
4.2集中控制故障处理措施
在实际的项目实施中,通常采用集中控制故障处理措施来控制已经建成的10kV配网自动化系统,其主要是基于主站的一种控制手段,实现对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管理和监控。从整体角度对该故障进行分析,当配电终端发出故障报警时,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及时采集故障信息,如发生故障的类型、原因,通过数据分析判断出故障发生的具体位置,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及时隔离故障区域,保证配电网其他区域的正常供电。
4.3智能定位故障
智能定位故障是指当各终端采集并完善电力网络故障相关信息后,将信息及时传输至电力网络自动化主站系统,再由主站系统综合各终端的数据,进一步判断出发生故障的原因、故障发生的具体位置及范围。职能定位故障的保护配置主要包括以下:分布式故障判断;三相过流保护;接地告警;短路告警以及重合闸等。
4.4认真做好配电线巡视
一方面,做好电力单位巡视人员思想教育,注重其责任心培养,使其充分认识到认真落实10kV配电线路工作的重要性,自觉约束巡视中的不良行为,做到巡视的不重不漏。另一方面,制定明确的巡视方案。10kV配电线路巡视内容较多,为提高巡视工作质量,电力单位应结合巡视人员队伍及辖区内配电线路实际,制定明确的巡视方案,要求巡视工作按部就班的进行。另外,电力单位还应根据实际,做好10kV配电线路的巡视工作监督,做好对重点环节、故障发生较高环节巡视工作监督,一旦发现问题及时进行通报,鞭策巡视人员认真做好巡视工作。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10kV线路故障处理中,应用配网自动化技术是保证供电线路供电可靠性和连续性的重要手段。为了保证配电网供电的安全性、可靠性和供电质量,要重视配电网的运行管理,加强专业人才队伍的培养,同时,在配电线路故障处理中,要合理应用配网自动化技术,以提高10kV配电网的自动化水平,保证配电网的健康运行。
参考文献:
[1]范伟松.10Kv配电线路中配电自动化及其对故障的处理[J].科技展望,2015,31
[2]李锦波.城市主城区10kV配电线路故障的定位查找及其预防措施[J].机电信息,2015,36
[3]郑鸿彪,林辉.10kV配电线路故障分析及其自动化技术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6,27
论文作者:张奇文,崔琳,李凯,周宇星,赵建鑫,徐成娟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5
标签:线路论文; 故障论文; 技术论文; 电压论文; 时间论文; 发生论文; 终端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