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中点”——当代殡仪空间环境设计的意境表达论文_岳梓豪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北京市海淀区 100084

摘要:殡仪空间是凝聚了特殊使用功能的场所,这种特殊性是与生命、死亡紧密相关的。由于思想观念的束缚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殡仪空间一向缺乏公共性讨论,更缺少对其仪式性外表下空间意境营造的深层次挖掘。本文以燕郊天堂陵园改造项目为例,通过对殡仪空间所蕴含的伦理价值的深入思考,探讨重构殡仪空间意境的方式方法,为我国殡仪空间的良性健康发展提供可借鉴的宝贵经验。

关键词:殡仪空间;设计实践;意境表达

一、引言

从生命的本质来说,人从出生就是奔向死亡的,对死亡的探索也贯穿于整个人类文明中。殡仪活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不同的社会文化会孕育出迥异的殡仪文化,而作为殡仪文化物化保存的载体,殡仪空间所营构的意境集中反应了一个国家和地区特定时期的的殡仪文化特点,它在无声中表达了人类对待死亡的态度与对生命的思考。

就我国殡仪空间现状而言,由于受到传统死亡观念以及封建迷信文化的影响,公众对于殡仪空间较为忌惮,设计相对滞后且长期被人们所忽视。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科学理性观念的深入人心,对死亡这一永恒生命主题的认识不断加深,殡仪空间环境也正逐步理性化,空间意境的表达也更艺术化、多元化。

二、生命的“中点”

通过对殡仪空间这一冰冷概念所蕴含的伦理价值的深入思考,无疑会为我们在殡仪空间意境的表达时提供更具文化内涵的指导意义,同时为大众带来一个全新视角去理解生命的内涵和边界。殡仪空间作为纪念逝去生命的重要仪式性场所,从其特殊的功能性来说,一方面是为逝者服务的,追溯逝者的一生,为其提供最终的“归宿”,体现生命的尊严;另一方面是为悼念者服务的,为亲友提供举行悼念仪式的纪念性场所,表达思念之情。一面是“生”,一面是“死”,殡仪空间成了跨越“生死”的“中点”[1]。在这充满对生命的敬畏的氛围中,殡仪空间成了链接“生死”的纽带,架构了两种不同生命状态者对话的桥梁。

从其空间所表达的精神内涵来说,我国悠久的文化、历史传统锻造了国人独特的生死观,进而演化出了属于我国特有的丧葬文化。在中国的传统观念中,生死是不断轮回羁绊的,生命通过殡葬仪式这一“中点”,进入新的世界以新的状态继续生活。从我国所特有的殡仪思想中可以窥探到,殡仪空间只是一道“门”,在这生死不断汇聚纠缠的空间中,生的幸福与死的寂静并不是对立的两面,通过寄托哀思的悼念仪式,而是亲友与逝者精神的“交流”。

西方建筑师对殡仪空间的意境表达值得借鉴,并在逐步探索中创造了许多经典案例。阿尔多?罗西所设计的圣卡塔尔多公墓,利用现代化的几何形态建筑,通过空间的有序组织,符号化的隐喻,强调了生命的集体记忆性,从群体性意识的记忆中,为逝者创造了属于他们的城市,表达了对生死观念的哲学思考,探讨了现代城市与“死后住宅”的思辨关系。卡洛?斯卡帕设计的家族墓园,将丰富的想象力与精妙绝伦的节点、细部构造装饰之美融合的淋漓精致,营造了充满诗意与象征感的空间意境。这一系列对殡仪空间的设计实践与理论思考,极大地促进了人类对待殡仪空间的观念更新,为殡仪空间今后的健康发展与意境塑造提供了无限可能。

三、殡仪空间意境表达的设计实践

笔者将理论研究成果应用于设计实践项目,对河北省三河市燕郊天堂陵园进行设计改造,结合生命的“中点”这一设计理念,塑造纪念逝者生命、慰藉生者心灵的殡仪空间氛围,力求营构精致化、艺术化的殡仪空间意境。

1.现状分析

该陵园位于河北省三河市燕郊镇的西南角,坐落于潮白河东岸,燕龙公园西侧,北临燕达公寓和燕达医院。项目场地总面积约为17000平方米。场地内的绿化环境相对较差,只有零散的灌木,没有利用绿化带进行有效的视线遮挡,整个场地空旷凄凉。场地内主体建筑为慈孝堂,面积约3700平方米。现有提供骨灰存放的房屋18间,每间骨灰存放室面积约为70平方米,共可存放骨灰约4000份。骨灰存放室没有明确的风格特征,建筑外形酷似废弃的厂房,没有任何悼念氛围的营造。由于年久失修,整体建筑外形显得破败不堪。

2.交通流线与功能区分析

首先重新梳理陵园交通流线(图1)。重新改造陵园出入口位置,将入口与城市主干道相连接,将车辆流线与人流动线进行合理区分。悼念者进入慈孝堂内部后,人群向南、北两侧分流。慈孝堂内整体流线规划时,充分考虑人流进入与返回的动线,将庭院中央的大厅作为主要的交通枢纽,并且将其改造为重要的公共活动空间,联通出入口,与周边的骨灰存放室形成互动带。将慈孝堂南、北、西侧原本单独封闭的骨灰存放空间贯通,增强空间的完整性、连续性,保持室内空间的通透。考虑到基地周边存在大量居民生活区,为缓解殡仪空间与生活区的潜在矛盾,弱化殡仪空间对周边居民产生的心理影响,在慈孝堂南、北两侧引入大片静水,融合自然景致,做到视线的合理遮挡。在骨灰存放区域的西段,设置有符合我国传统丧葬习俗的祭品焚烧区。(图2)

图2慈孝堂平面布置图(作者自绘)

3.意境营造

慈孝堂庭院中心的公共活动空间作为重要的交通节点与悼念人群最密集的场所,需要在原有建筑的基础上适当延展,与周围的骨灰存放建筑形成体量对比,形成视觉焦点,对人流动线起到引导作用。中央公共活动空间整体采用白色穿孔铝板包围,营造纯净的视觉形象,减轻建筑量感并与周围建筑群形成色彩、体量对比,通过视觉的反差表达生命、灵魂的升华。白色铝板的穿孔数量与整个慈孝堂内所存放的骨灰数量相一致,每一个穿孔代表一个逝去的生命,通过光线、铝板、空间的互动,表达每一个生命以精神、灵魂的状态继续在自然中延续。自然光线穿过孔洞照射在室内空间中拉起的金属网,形成变化丰富的室内空间光影效果。光斑随着时间变化而缓缓移动,以此来赋予自然光与逝者生命力,在中央公共空间内构成逝者与生者灵魂进行精神沟通纽带(图3)。在殡仪场所内,所有人都在倾诉,却鲜有人在倾听,而通过意境营构,空间与光影就成为了无声的聆听者。

图4 骨灰存放室的空间意境(作者自绘)

慈孝堂内景观改造着眼于重构室内外环境关系。在慈孝堂中心庭院内,通过构筑半围合的室外顶棚,形成室内空间与室外庭院相连接的“灰空间”,用以减轻由于建筑使空间分离而造成感情上的疏远,使悼念者在庭院与封闭空间保持情感的贯通(图5)。顶棚开洞在灰空间中引入自然光线,通过自然光引导悼念者进入骨灰存放空间,并隐喻将悼念者引入逝者的“生命居所”。庭院内两片弧形的顶棚将方形的庭院分割,形成椭圆形的通透室外空间,是对中国传统精神“天圆地方”的回应,隐喻着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传统精神。在慈孝堂中心庭院内利用白色鹅卵石铺满地面,粗糙的质地迫使人们放慢脚步,体现对生命的尊重,同时为悼念者提供沉淀情感的过程,从更广义的视角而言,这种过程也恰恰迎合了人类的情感需求。另外,对庭院内原有植被的精准再利用,将植被生长所需的垂直空间选择性保留,在硬质铺装占据主导的空间内融合自然属性,焕发空间活力。庭院中心高大的绿植形成了整个室外空间的视线焦点,赋予空间动态的生命力,随着四季的变化形成迥异的空间意境,通过自然景致的积极心理暗示,慰藉悼念者的沉重情感。(图6)

图6设计方案鸟瞰图(作者自绘)

四、结语

人生的每个阶段都会有属于个体独特记忆的“房子”,但属于生命最终归宿的“空间”却一向缺乏公共性讨论。殡葬仪式是传统的,殡仪空间是固化的,而追忆逝者的时间与空间应该是超越一切条件限制且永恒的。在这个空间中生与死的思绪不断汇聚,它所映射出的建筑的精神属性,所营造的意境氛围,恐怕没有一个空间能像它一样如此真实、客观地展现生命的力量。殡仪空间是精神与物质的双重集合,殡仪空间不仅是为死者提供安放场地,更应在满足基本使用功能基础上,关注对悼念者精神世界的影响,通过意境与氛围的营造,体现对逝者最大的尊重和对生者最大的心灵慰藉。

随着殡葬行业的不断发展,人们思想观念的革新,新的殡葬形式与殡葬文化正逐渐被人们所接受,我国殡仪空间的整体面貌也愈发成熟。这体现了社会的进步,文明的进步。适宜的殡仪空间意境,可以正确引导大众对待死亡的态度与观念,营造良性健康的殡葬氛围。

参考文献

[1]苏婷:现代殡仪馆告别厅环境设计研究[D],北京:清华大学,2009.

论文作者:岳梓豪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2

标签:;  ;  ;  ;  ;  ;  ;  ;  

生命的“中点”——当代殡仪空间环境设计的意境表达论文_岳梓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