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思维方式的渊源和特点,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道教论文,渊源论文,思维方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道教思维方式主要渊源于先秦道家,同时内融《周易》,形成了既不同于儒家的伦理型思维,也不同于佛教的超越型思维,而是属于体法自然的模拟型思维方式。它对我国古代自然科学和文学艺术的发展起过较大的推动作用,也必将在现代社会生活中显现其功能。
一
道教思维方式源于先秦道家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从“道”的超越性和内在性转化为神灵的超越性和主宰意识。无论《老子》《庄子》,还是《管子》四篇,都把“道”作为最高的哲学范畴,认为“道”超越于具体的事物,而又内在于事物。
从先秦道家关于“道”的超越性和内在转化为道教中神灵的超越性和主宰意识,是道教学者借用《管子》四篇中的“精气入舍”说,《庄子》的形神观,并杂糅殷周以来的天帝鬼神观念创造的。在这里,一是以灵魂观念或神取代了“精神”这个与形体相对应的概念。二是赋予神以主宰一切的使命。
第二,养生与思维既融通又排斥的关系。
老、庄和《管子》四篇尽管在思维问题上各有其差异性,但他们认为思维与养生既互相融通又彼此排斥的看法却是一致的。他们一是提倡保持正常的思维状态。例如,《管子·内业》说:“平正擅匈,论治在心,此以长寿。忿怒之失度,乃为之图,节其五欲,去其二凶,不喜不怒,平正擅匈。凡人之生,必以平正,所以失之,必以喜怒忧患。”二是反对“嗜欲充益”,提倡“一意抟心”。三是不排斥人们拥有智慧,但又反对对外物的执著。《老子》主张“绝圣弃智”,不是绝对反对人们拥有智慧,如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庄子》认为,天下没有大家公认的是非,而“无为可以定是非。”圣人不执著于是非美恶,所以,“圣人不谋,恶用知?”此外,《庄子》还提出了不知为知,知而不知的问题,认为有一种高于执取外物的俗知的另一种知。四是主张“虚而待物”,“以恬养知”。就是说,保持内心平衡,虚静而不急躁,对养生和增长智慧都有好处。
道教学者也有与上述论断相似的观点。例如《老子河上公章句》说:“目不妄视,耳不妄听,口不妄言,则无怨恶于天下,故得长寿也。”“其生也,目不妄视,耳不妄听,鼻不妄臭,口不妄言,手不妄持,足不妄行,精不妄施,其死反是。”在这里,《老子河上公章句》的作者反对以人们的感官去执取外物,同《老子》一样提倡“情欲断绝”,“以心知之也”。如何心知?即是:“当洗其心,使洁清也。心居玄冥之处,览之万事,故谓之玄览。”这同《老子》的涤除玄览如出一辙。可见,一些道教学者同先秦道家在追求长生,不主张以感官去认识外物,而要求以心知之——内心直观方面是一致的。
至于道教学者关于养生需从养神与养形入手,而又以养神为主的原则,如《老子河上公章句》说:“出生,谓情欲出于五内,魂定魄静,故生也。”“入死,谓情欲入胸臆,精神劳惑,故死也。”《老子想尔注》说:“精结为神,欲令神不死,当结精自守”;“古仙士实精以生,今人生精以死”等,也是与《管子》四篇和《庄子》的思想一致的。唐代成玄英提出“无知而知,知而无知”等对认识的区分,与《庄子·知北路》等篇中对“不知”与“知”的认识也有不可分割的联系。
第三,着重“修此知彼”——强调涵养主体以知客体。
《管子·心术上》说:“人皆欲知而莫索之,其所以知彼也,其所以知此也。不修之此,焉能知彼?”《心术上》的作者认为,人们要对外物有所认识,首要的条件是要涵养身心。如何涵养?即是:①“虚其欲,神将入舍,扫除不洁,神乃留处。”就是说,虚心无欲,使精神入居于形体之中。②以虚无无为的态度求道。即:“人皆欲智,而莫索其所以智乎?智乎智乎,投之海外无自夺。求之者不得处之者,夫正人无求之也。故能虚无。”“故心知不言无为之事,然后知道之纪。”③寂泊无知,契合自然。即:“有道之君,其处也若无知。其应物也若偶之。”“故曰:君子恬愉无为,去智与故,言虚素也。”④精神专一:“夫心有欲者,物过而目不见,声至而耳不闻也。故曰:上离其道,下失其事。故曰:心术者,无为而制愈者也。”当然,《心术上》的作者并非一味反对人们有欲望,只是要求“欲不过其情”,“心处其道”即可。对于主体的修养应该达到什么程度?《庄子》说:“至人之用心也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德人者,居无思,行无虑,不藏是非美恶。”道教学者十分重视修养身心以求真知。汉代的张道陵将人的道德修养与对“天下万事之本”的“道”的追求联系了起来。他说:“心为凶恶,道去囊空;……虚去心中凶恶,道来归之。”唐代的成玄英虽然不是主张修养主体以知客体,但是,他强调获得“真知”(即圣智,这是与一般人对外物有所取相、执著的“俗知”不同的,是主张“知与境合”,“无知而知”的。)必须使身心恬静,“物我两忘”,进入“圣人无心”的状态。这还是与“修此知彼”的思想一脉相承的。
第四,因任自然的思维传统。老、庄都提倡因任自然。《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庄子·秋水篇》说:“北海若曰:‘牛马四足,是谓天。落马首,穿牛鼻,是谓人。故曰,无以人灭天’。”《老子》看问题的方法是:“为无为,事无事”;“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原因是:“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庄子》强调事物的同一性而否认事物的差异性,从万物齐一的角度出发,认为对事物强作分别,判定事物的美恶是非就是任意做伪,违反自然,这种思想在《庄子》中通篇皆是,而集中反映在《齐物论》里。
道教追求长生不死,这是道教学者和我国古代先人目睹某些自然物永固长存,因而以之比拟人之寿命的结果。在长期实践过程中,道教学者孜孜不倦地烧炼外丹,“假求于外物以自坚固”,试图延长人的寿命。他们始终追求长久不衰的内丹也是“自始至末,无一不与天地合”(俞琰)的。
此外,《周易》中的取象类比法,以及佛教的顿悟思维也深刻地影响了道教的思维方式。
二
道教思维方式的特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
(一)法自然的思维框架。
道教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是天人合一论,认为“天人相通,精气相贯。”“天人一也。”[①]在道教学者看来,人和自然信息相通,互相感应。《太平经》的作者就曾讲到人的寿命的长短和身体疾病同自然之气的关系。如说:“多头疾者,天气不悦也。多足疾者,地气不悦也。多五内疾者,是五行气战也。多病四肢者,四时气不和也。多病聋盲者,三光失度也。多病寒热者,阴阳气忿争也。多病愤乱者,万物失所也。多病鬼物者,天地神灵怒也。”[②]尽管历代的道教学者在谈到天人感应时有强烈的宗教神秘主义情感,有时尤其强调天即神灵,天对人赋有主宰一切的权力,但透过宗教迷雾,自然对人类的影响还是分明的。从人对自然的反作用来看,一些道教学者也在强调遵守自然法则时,要求注意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晋代许旌阳的《灵剑子》提出过“我命在我,不在天地尔”。明代程以甯说过:“天定胜人,此凡夫也。人定亦能胜天,则仙佛也。”
道教信仰的主要宗旨在于追求人之长生不死。这种思想的提出即是“副天”的结果,它可能是来源于人们长期对自然界的观察,幻想人类也能像某些自然物一样永世长存。而道教梦寐以求长生的途径也反映了它法则自然的思想。第一,“假求于外物以自坚固”。这是葛洪概括出来的结论。这种外丹术的炼制过程是自然物在人工条件下产生的变化,所炼金丹虽然不能令人长生不老,甚至使一些帝王大臣误食致死,但它促进了我国古代化学的发展,是人们企图效法自然的尝试。
第二,“法天道而求诸身”。这是指道教内丹术而言。与外丹一样,内丹是借喻铅汞二元配料理论,是以心肾比喻离坎、汞铅、龙虎,认为炼丹即是坎离(肾、心)交媾结金丹。在论及金丹火候时,都以每月月亮的变化予以说明。例如,《周易参同契》以月体纳甲说、十二消息说阐述炼丹的火候。对于内丹炼制与自然界的关系,宋末元初的俞琰谈得更为明白,他说:“丹法以天为鼎,以地为炉,以日月为药之用,而采取必按月之盈亏,以日为火之候,而动静必视日之出没。自始至末,无一不与天地合。”为什么人能炼丹而求长生呢?在俞琰看来,就在于人之呼吸与天地之呼吸相似,就在于人能盗天地之正气归于丹田的缘故。俞琰说:“天以昼夜运行而长且久,人能法天道而求诸身,亦能长生久视。”“夫人之一身,法天象地,与天地同一阴阳也。知此身与天地同一阴阳,则可与论还丹之道矣。”“还丹者,运吾身中之日月,以与天地造化同途。”[③]十分明显,内丹术是以法则自然,企求天人合一体为基础的。
道教内丹炼制还讲“五行顺则生人,逆为丹用。”这是讲先天之顺而生万物和人,逆而行之,则还返先天之,即可成仙。这里所说“成仙”,并非进入人们幻想的仙境去享受神仙式的生活,大致是:顿入无为无知无欲,从而境智双遣,物我皆忘的境界;鉴于我国古代先人认为浑浑沌沌的虚无之是万物之源,炼丹成仙也应最后返之于自然而然的本然状态;以先天之归入人体丹田,经过种种炼功步骤,使人身体健康,延年益寿。我们不能否认内丹的炼制可以强健体魄,治疗疾病,但从生命哲学、人生哲学上看,它又是一种生命运动说和境界说,同时也与宇宙生成论有联系。所以,明代赵宜真在《原阳子法语》中说:“冶炼外丹,虽属有作,得而服之,全无所为。不须修习,即形返太无,神归大定,复还太极混沌之初而与道合真矣。”明代程以甯在《南华真经注疏》中说:“或问:何物为生天地?予曰:混沌以前不惟无天地,且无五行,独有一乾金耳。(笔者按:陆西星《参同契口义》有“……先天乾金,所谓元始祖是也。”)此金有气无质,乃造化之根也。故能生天地,因而生水,为五行之始,仙家之金丹,释氏之金刚,不过窃先天之乾金耳。”
道教法则自然的思维方式固然离不开它的主旨,却也从各方面展示其思维的特征:
1.侧重探讨形而上学问题。从东汉末年道教产生到现代的道教学者,都崇尚万物本原的探讨。例如,《老子河上公章句》讲“道”“似万物之宗祖”、“道育养万物精气”、“元气生万物而不有”;《老子想尔注》说,道为“天下万事之本”;《周易参同契》认为“物无阴阳”,世界万物都由阴阳二气相合而成;《太平经》认为,万物由元气产生,由元气组成。“夫物始于元气”、“元气乃包裹天地八方,莫不受其气而生。”“夫天、地、人,本同一元气,分为三体,各有自始祖。”葛洪《抱朴子内篇·畅玄》说:“玄者,自然之始祖,而万殊之大宗也。”陶弘景《真诰·甄命授》讲:“道者混然,是生元气。元气成,然后有太极。太极则天地之父母,道之奥也。”成玄英的《老子注》认为“道能生成万有”,并以“重玄之道”说明“道”:“至道之为物也,不有而有,虽有不有;不无而无,虽无不无。有无不定,故言恍惚。”王玄览把道和物的关系比喻成本印和印泥的关系。他说:“万物禀道生,万物有变异,其道无变异,此则动不乖寂(如本印字)。以物禀道故,物异道亦异,此则是道之应物(如印泥字)。将印以印泥,泥中无数字,而本印字不减(此喻道动不乖寂)。本字虽不减,复能印多泥,多泥中字与本印字同(比喻物动道亦动)。故曰:既以与人己愈有。”[④]杜光庭说,“老君乃天地之根本,万物莫不由之而生成”[⑤]。陈抟在《太极图》(《天地自然图》)中,以阴阳的对立统一说明事物的变化。张伯端在《悟真篇》里认为:“道自虚无生一气,便以一气产阴阳。阴阳再合成三体,三体重生万物昌。”陈景元认为道“匠成万物,今古常存。”乃是“天地之源,万物之宗也”。[⑥]张宇初认为,“万事万化皆本诸心,心所具者,天地万物不违这至理也”。[⑦]朱权认为“世界即吾身”。王文禄认为,“凡有形从无形中来”。王一清说:“天地万物自一体出,而物即我也,我即物也。”王士端认为“天在我心”。刘一明说:“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名,长养万物。”闵一得提出“真一真元铸有形”。黄元吉(清末人)提出“理气合一,而天地人物生焉”。陈樱宁认为“浮离”是“天地万物莫不由此而生”的。所以,从汉代至今,几乎所有道教学者都重视对宇宙本原及万物的生成的探讨。
2.以自然为本的思维角度。这主要反映在:(1)道教的生命哲学强调因任自然,生态平衡。如禁止烧毁山林捕猎,禁止落子伤胎,探巢取卵;不准乱倒脏水、牢笼飞鸟走兽、毒药投水伤生等等。(2)道教养生学着重内修外养,提倡充分发挥人体自身的潜能,同时辅以外部的力量。(3)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要求统治者“无事安民”,“以清静为治”。(4)在人际关系上,主张和善待人,平等相处,不歧视妇女。
3.出世与入世相结合的生活方式。道教徒或者在宫观修道;或者不离世俗,在家修持,甚至有如于吉、丘长春等参与国事的,这些都是根据本人情况和意愿,顺应世情而做的。有的道教徒“委绝妻子”、“始断婚娶”(如陆修静),甚至像全真教终身不嫁不娶的,也是合符其自然的。总之,其出世或入世都不违背丛林戒律,而以道教的发展或有利于个人的修养为原则。
4.重生与重现实的价值观和历史观。道教虽有轮回观念和来生之说,但是,它提倡的是力求在今生今世成仙。道教的着重点不是将人们引向遥远的彼岸,而是企求在今生今世长生久视。在世界众多宗教中,大概只有我国的道教为人们树立了延年益寿,长生不老的模式。与这种长生说联系在一起,道教的价值观和历史观呈现出同其它宗教不同的特点:(1)基本上与现实是和谐的。认为现实是合理的(如神仙道教);(2)不承认有生死轮回和未来(早期道教如此,后来有了变化);(3)强调生命的宝贵,不孜孜追求人死之后的所谓幸福;(4)十分重视现实的伦理道德修养;(5)在历史观方面基本上不主张倒退,而要求向现实、向未来看齐。同时也比较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6)道教价值取向的核心是为人而不是为神,是为人之生命的久存,而且比较重视个性的(如成玄英提出“任性自在”等等)。
(二)天人相参,主客合一的主体思维方式。
天人相参的思想儒家有,道家与道教也有,二者的不同在于:儒家主张天主宰人或天人相分,天人交相胜;道家和道教提倡天人合一,反对以人灭天;儒家虽然也强调完善主体,主张尽心以知天。但是,它主要重视主体的道德修养,不如道教那样重视主体与客体的联系,重视人的能动作用,重视人的各种机制的发展。
道教关于天的涵义有多种:(1)指自然之天,有时间空间等存在形式。如《太平经》说:“夫天乃不雨,地乃无所生物,天下之大凶咎也。”“天地各长于一,故天长于高而清明,地长于下而重浊,中和长养万物也。”(2)指有意志的神灵,且与人的意识相通。如《老子想尔注》说:“人为仁义,自当至诚,天自赏之,不至诚者,天自罚之;天察必审于人,皆知尊道畏天,仁义便至诚矣。”(3)天即人心。如张宇初说:“吾心即天也”,“观物之性则知己之性,能尽己之性则知天矣。知夫天,则在我之天即彼天也。”[⑧](4)指规律或必然性。如成玄英说:“日中则昃,月满则亏,亏必盈,极必反,天之道也。”
如何形成天人相通、主客一致呢?道教学者认为,天人感应,人与天本来是一致的。首先是自然之天的信息与人互感,至高无上的主宰之神的意志和人的情感相融。在道教学者看来,“万物生自有神”(《太平经》语),上至日月星辰,下至地上万物和人体的各个部分,都有神住其中主宰一切。道教中沟通人间关系的渠道主要是:(1)神以赏罚警告世人;(2)神直接干预人事,如灶神、三司神之类;(3)以神职人员施行法事等手段了知神意,宣告世人。其次是万事万物乃主体思维的外化,即所谓“万事万化皆本诸心”(张宇初语);“天心本与我心同”(赵宜真语);“天在我心”(王士端语)等。第三,通过存思或内观照之法影现诸种神灵和外部世界,从而达到神人融通,主客合一。以上论述说明:(1)天与人是可以同理予以分析的;(2)主体外化客体,凭借主观思维吞并客观,融合主体;(3)特异感知和特殊的思维程序和形式是存在的。这种思维不依靠经验,甚至不依靠任何感官印象的知识直接认识对象,而这种思维传感模式尤其在很多虔诚的道教信仰者身上出现或存在。
(三)虚无无为的思维追求。
在《太平经》一百三《虚无无为自然图道毕成诫》第一百六十八是这样说的:“虚无者,乃内实外虚也,有若无也。反其胞胎,与道居也;独存其心,县龙虑也;遂为神室,聚道虚也。但与气游,故虚无也;在气与神,其余悉除也。以心为主,故得无邪也。”这是说,所谓虚无,其实是真实的存在,而从表面上看去却是一无所有。追究它的来源,而虚无是与万物的本原——“道”同体的。因为它与气相随不离,人们才视其为虚无。所以我们说,“虚无”就是万物本原——“道”的别称,是最原始的物质状态。这个“虚无”的概念后来被道教学者叫作“无极”。明代程以甯说:“道即无极也。虚无生一,即太极也。一生二,两仪也。二生三,三才也。”“夫无始之先,不惟无人,且无天地,是无极也。无能生有,天下乃有始矣,所谓太始是也,即太极也,道也。纯指理说以为天下母,母亦道也,便着上说,先天真一母是也。”[⑨]
在我国道教史上,追求“虚无”大致是:(1)从宇宙本原的角度去执取,如控究万物的本原——“道”那样。例如明代程以甯说:“道即无极也。虚无生一即太极也。一生二,两仪也。二生三,三才也。”“万物皆从无为生也。”(2)道教界人士的一种修持。对此,伍守阳在《丹道九篇·最初还虚第一》中曾有所论述。他说:“敢请还虚之理何谓也?曰:儒家有执中之心法,仙家有还虚之修持,盖中即虚空之性体,执中的还虚之功用也。惟仙家种子始能还虚尽性以纯于精一之诣。若人心则戾其虚空之性体,冲冲不安流浪生死,无有出期。故欲修仙体者,先须成载道之器。欲成载道之器,必须尽还虚之功。虚也者,鸿蒙未判以前无极之初也。斯时也,无天也,无地也,无山也,无川也,亦无人我与昆虫草木也。万象空空,杳无联兆,此即本来之性体也。还虚也者,复归无极之初,以还夫本来之性体也。曰:然则何所修持?始尽还虚之功也。曰:还虚之功惟在对境无心而已,于是见天地无天地之形也,见山川无山川之迹也,见人我无人我之相也,见昆虫草木无昆虫草木之影也。万象空空,一念不起,六根大定,不染一尘,此即本来的性体完全处也。如是还虚,则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实际上,这就是陈抟《无极图》中的“炼神还虚,复归无极”。(3)指人们进入对外物毫无执取的“圣智”状态。成玄英将人的认识分为“圣智”和“俗知”。他认为,“圣人”能做到心境双忘,与道同体,这才是“圣智”真知。凡人触境生情,看来有“知”,其实是“无知”。成玄英用“无知而知,知而无知”概括了上述两种智慧。“无知而知”即指“圣智”,“知而无知”即是“俗知”。(4)“重玄之道”的思想方法。成玄英提出双遣二偏的认识方法,要求人们在求取智慧时,既要遣去是有、是无的偏见,又要遣去非有非无的看法。他说:“玄者深远之义,亦是不滞之名。有无二心,微妙两观,源乎一道,同出异名。异名一道,谓之深远。深远之玄,理归无滞。既不滞有,亦不滞无。二俱不滞,故谓之玄”[⑩]。而“玄之又玄”即是:“有欲之人,唯滞于有;无欲之士,又滞于无。故说一玄,以遣双执。又恐行者,滞于此玄。今说又玄,更祛后病。既而非但不滞于滞,亦乃不滞于不滞。此则遣之又遣,故曰玄之又玄。”所以,虚无无为,一是讲物我本无区别,何需分别作为。二是讲境智相合,物我双忘。三是讲复归虚无的修炼。这些说明:①无分别的齐一分析法。如王一清《化书新声·老枫注》所说:“吾既与天地万物为一本,又何分别彼此之间哉?”②追求返朴归真的境界。
注释:
①《老子河上公章句》;明张洪阳《阴符经注》。
②王明《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1960年第1版第23页。
③《易外别传》。
④《玄珠录》卷上第一。
⑤《道德真经广圣义》卷二。
⑥《道德真经藏室纂微篇》卷一、卷二。
⑦ ⑧《岘泉集》卷一、卷四。
⑨《太上道德宝章翼疏》。
⑩《老子》“同谓之玄”疏。
标签:道教论文; 虚无空间论文; 老子河上公章句论文; 老子想尔注论文; 读书论文; 文化论文; 老子论文; 管子论文; 太平经论文; 国学论文; 思维模式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