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的回归_竞技体育论文

论我国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的回归_竞技体育论文

试论我国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的回归,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文化教育论文,运动员论文,试论论文,优秀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竞技运动的发展离不开文化教育的支撑,为适应运动训练高度专业化的特点,50年代后期体育系统开始自办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以下简称自办文教)。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教育改革和体育改革的深化,自办文教封闭办学、质量和效益不高等弊端日渐显露。如何提高优秀运动员文化素质,是体育系统内部长期为之努力,但又始终受之困扰的棘手问题,已成为制约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瓶劲。本研究在广泛、深入调查的基础上,研究自办文教发生、发展历程,探讨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的内在规律和演变趋势,旨在为上级领导和有关办学机构提供参考。

1 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广泛查阅我国体育改革、教育改革以及自办文教发展的有关资料;(2)访问座谈法。走访国家体育总局科教司有关领导及老一辈体育教育工作者;考查京、沪等我国竞技运动发达和中等发达地区,召开体育局(体系)和技术学院(校)领导、教师、队员座谈会;(3)逻辑分析法。在占有翔实资料的基础上,归纳、分析,导出结论。

2 结果与分析

2.1 与教育系统的分离

建国初期,党中央委托青年团具体负责包括竞技运动在内的体育工作,1952年国家体委成立,竞技运动被纳入全面一体化管理体制。其时,在国内外大赛前抽调有体育专长的优秀青年学生、职工等组成省市和国家代表队,队员的人事关系、学籍一般仍留在原单位及学校,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依靠社会自然分工,由普通学校承担并完成。

为迅速提高运动技术水平,适应运动训练专业化的需要,1956年后逐渐形成了以省市体育工作大队(简称体工队)为基本形式的优秀运动员集训制度,体工队是在经济欠发达的情况下,发挥举国优势,集中力量发展竞技运动的产物,是我国竞技运动的主要建制。由于许多队员尚未完成基础教育阶段的学业,又无法继续留在普通学校就读,于是队中开始设置文化教师编制,在训练比赛之余开展文化补习工作。这是自办文教的雏形,也是其与教育系统分离的开端。

2.2 自办文教的沿革

(1)初兴、曲折和发展。随着竞技运动的兴衰,自办文教经历了初兴、曲折和发展的过程。1956~1965年,在老一辈革命家的关怀下国家体委训练局和部分省市设立了体工队文化教育科(组);1966~1970年(“文革”前期),自办文教处于停滞和取消状态,教师赋闲甚至被遣散;1971年,周恩来总理直接过问体育工作,自办文教才逐步恢复;1978年,为适应社会的发展,提高科学训练水平和运动员的文化素质,缓解运动员“二次就业”的矛盾,国家体委提出了“优秀运动队向院校化过渡”的方针。经过一段时间的筹备,80年代,在体工队的基础上(少数独立于体工队),北京、辽宁、上海、广东、山东、浙江、黑龙江、四川、湖南、陕西10个省市先后组建了职工体育运动技术学院。国家体委训练局及其它省市则成立职工体育运动技术学校,也有部分省市将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附设在体育运动学校。江苏则形成南京体育学院的教学、训练、科研三结合体制。技术学院(校)的建立标志着自办文教步入规范化发展阶段。

(2)教育对象的特点。竞技运动呈现早期专门化的趋势,启蒙年龄越来越小,自业余训练到进入体工队是逐步脱离原有教育环境,运动训练不断强化,文化学习相对弱化的过程,这使优秀运动员成为文化基础先天不足的群体;运动与竞赛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挖掘人的运动潜能,夺取优异运动成绩,因此优秀运动员日常承受着极大的生理、心理负荷,可用于文化学习的时间、精力与同龄人相比严重不足;不同运动项目、技术水平和年龄阶段的优秀运动员学习状况、训练安排、比赛任务等个别差异十分显著。

(3)教学结构与管理机制。竞技运动的规律与文化教育的规律共同制约着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工作。十多年来技术学院(校)遵循“有利于促进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有利于优秀运动队的建设,有利于调动教师与运动员教与学的积极性,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的合格人才。”的指导思想,对竞训与教学有机结合进行了积极地探索和实践,在办学条件、规模结构、师资配备等方面不断完善,形成了职教、成教结合,小学、中学和大学衔接,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并举的教学体系结构;在教学组织形式、内容、手段以及管理制度等方面不断创新,建立起一整套与运动训练相适应的运行和管理机制,例如根据训练和比赛周期安排学期,实行弹性学习制度,允许分阶段完成学业,学习年限酌情放宽;坚持按班级和课表上课,同时针对不同学生和运动队的具体情况灵活运用自学、补课、插班、临时编班、教师随队(送教上门)等多种教学形式和手段。从而基本保证了每周10~12学时的教学,基本满足了优秀运动员参加学习和获取文凭的需要。据统计18年来技术学院毕业生已达万余,所在省市优秀运动队95%以上的中青年教练员业已具备了大专以上学历,自办文教功不可没。

(4)局限性与主要弊端。①规模小:省市体工队优秀运动员编制一般仅数百人,受其制约自办文教的规模很小。因而专业口径窄、教师人数少,图书资料不足,实验设备简单,教学层次、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益很难再有质的提高,不能满足学生多方面发展的需要,离素质教育的要求有较大差距;随着运动项目逐步推向社会的进程,以及优秀运动员进入普通高校就读人数的递增,自办文教面临生源减少,规模萎缩的隐忧,为此部分学院(校)开始增设专业并向社会招生。从全局出发这一方向不宜提倡,因为它背离了自办教育的初衷,分散了精力,进一步加重了体育局(体委)的负担。②小而全:各种性质的教育都办,不断增加的编制、设施和资金“稀释”了宝贵的体育经费,包袱愈加沉重;所有学习的问题全包,却越包问题越多,精力分散,重点不明,相互干扰;自我封闭,游离于大教育之外,缺乏与教育局(教委)、普通学校的纵向联系和横向交流。部分省份基础教育仍不具备颁发相应文凭的资质。③欠规范:体育局(体委)及技术学院领导一般都是运动训练管理的行家,但对教育问题研究不多,在“金牌”任务重压下,难有更多的精力顾及教学;尽管人们对学习的重要意义早已达成了共识,但是文化教育的作用潜移默化、相对滞后,因此在实际工作中一旦产生学训矛盾,教学只能让路或降低要求;基础教育受优秀运动员优惠升学政策的负面影响,只要运动成绩好就可以读大学,因此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义务教育阶段存在辍学和稳性辍学现象,高中教育阶段甚至被“高考复习班”所取代;教学质量长期在低水平徘徊,缺乏严谨的治学传统和应有的文化底蕴。

2.3 向教育系统的回归

(1)普通院校积极介入多元化发展。

①体育院校将其纳入教改重要内容。体育院校分为体育总局直属院校和省市地方体院两类,是具有数十年办学历史、学风优良、设施完善、师资雄厚的正规高校。积极参与竞技体育及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实行教学、科研和训练三结合是其改革的重要内容。A.将所在省市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工作全部纳入体育学院教育序列,构建从义务教育到研究生教育,从职教、成教到普教,上下衔接、左右贯通、严谨规范的教育平台,并采用“长学制”和学分制等灵活的教学制度。为优秀运动员文化学习提供优越的环境。积极推进优秀运动员学生化的改革进程,为转变现有训练体制进行积极地探索。1998年以来,实施类似改革的体育学院已发展为5所。B.直属院校通过校外办学点、函授站等途径开展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如与技术学院(校)合作开办本科教育,以及在所属学区各省开办本、专科函授教育等,弥补自办教育在教学机构和教学层次上的空白。1989年创办竞技体校,形成新的优秀运动员培养机制。

②非体育院校日益重视直接参与。随着办学实力的增强,对体育运动认识的提高,以及为在国内外大学生体育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1987年非体育高校开始创办高水平运动队,并介入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A.首先是招收退役运动员,解决了部分优秀运动员的出路问题。近年来又逐步扩大到招收现役优秀运动员,有的院校结合本校体育特色,将某一单项运动队优秀运动员集体招收入学。非体育院校,尤其是综合性大学直接介入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极大地扩展了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的空间,由于其尚缺乏与现行竞赛训练体制相适应的管理机制,一般需要借助自办文教机制才能有效地实施教学。又由于其是按本校体育特色和需要招生,因此只有部分运动项目的部分优秀运动员有此就学机会。B.将所在省、自治区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全部纳入综合性大学教育序列(如山西大学和内蒙大学),这是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的最新发展,综合大学如何容纳高水平运动训练,竞技与教学在碰撞中如何溶合,困难很多,希望很大。C.高校高水平运动队虽然尚未象体育学院竞技体校一样出一流成绩和一流运动员,但也应该看到其规模庞大,竞赛制度日臻完善,技术水平逐步提高。1997年起,清华大学创办高水平跳水队,这一探索令人注目。

(2)技术学院(校)重新定位。

随着普通院校介入的加深,自办文教机构面临严峻的挑战,必须重新思考其作用和定位:①自办文教机构与现行竞技体制具有天然联系,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运行与管理机制,在一定时期内仍有普通学校难以替代的作用。②优秀运动员处于不同的学习阶段,但入队时多数队员都没有完成义务教育,基础教育是他们在队学习的必经阶段;基础教育传授社会生存的基本知识和能力,是“学会学习”的关键时期,是接受高等教育的前提;基础教育的课程较少,内容稳定,技术学院(校)具备从事该阶段教育的条件。高等教育受规模制约,难有质的发展,学生也有更多的选择机会。因此,自办文教机构应为以九年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为重点,根据需要和可能量力开展大专层次教育,同时发挥机制优势,积极协助普通高校办好优秀运动员高等教育。③强化基础教育首先应主动接受所在地区教育局的监督与指导,获取办学及颁发相应毕业证书的资质;第二要变降分录取为凭相应的毕业证书升学,把“长学制”落到实处,确保基本的教学质量;第三业余训练阶段的学业不应脱离教育系统,探索运动学校并入当地重点中学的可能性,青少年体育竞赛应增加文化测试的内容和要求,进而从源头上扭转运动员“学习差”的现状;第四鼓励和允许队员到附近中小学就读。

3 结论

(1)50年代后期我国形成了以体工队为基本形式的优秀运动员集训制度,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开始脱离原有教育环境,自办文教逐步建立、发展。

(2)自办文教凭借与现行竞技体制的天然联系,形成了一套与之相适应的运行机制,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具有其合理性。但是面对社会进步、体制变革和竞技运动发展,其局限性逐渐显现。

(3)普通院校积极介入,使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在教学层次、教学内容和教学质量上产生质的飞跃,呈现出多元化发展和向教育系统回归的趋势。

(4)在现行竞技体制下,普通院校直接介入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须借助自办文教机构的管理机制,教学活动才能落到实处。

(5)顺势而为,有所为有所不为,逐步过渡到主要依托普通学校实施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符合事物螺旋发展的规律,有利于解决主要矛盾、减轻国家负担、促进竞技体制的变革。

标签:;  ;  

论我国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的回归_竞技体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