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顺义区医院;北京101300)
【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消化内镜对胃息肉病变性质的诊断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82例需要进行胃息肉活检的患者,所有患者临床资料完整。每例患者均行白光镜检查,将发现的息肉再行病理检查。结果:病理诊断结果显示炎性息肉64例(78.05%),增生性息肉16例(19.51%),腺瘤性息肉2例(2.44%)。消化内镜检查显示炎性息肉57例(69.51%),增生性息肉14例(17.07%),腺瘤性息肉0例。结论:消化内镜作为临床诊断胃息肉及其病变性质的主要手段,仍然存在误诊和漏诊现象,因此应该努力发展消化内镜技术,提高镜检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
【关键词】胃息肉;消化内镜;病理诊断
1 引言
胃息肉是胃粘膜在某些因素的刺激作用下发生的局部上皮隆起,若不尽早治疗,很可能会发展为胃癌。胃息肉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良性肿瘤,由上皮或间质组织向腔内生长的局限性隆起性病变。胃息肉一般无明显临床表现,随着胃镜检查的普及,胃息肉的检出率增加。由于胃息肉有一定的恶变率,目前主张胃息肉一经发现及早治疗。内镜下治疗胃息肉主要有电凝电切、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氩离子凝固术等。由于胃息肉易与其他炎症或恶性肿瘤误诊,且胃息肉的病理形态种类多而复杂,因此本研究总结82例胃息肉患者的内镜特点和病理学特点,探讨消化内镜对胃息肉病变性质的诊断价值。
2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82例需要进行胃息肉活检的患者,男46例,女36例,年龄38~73岁,平均(51.7±6.8)岁,体重42~83 kg,平均(61.8±5.9)kg。所有患者临床资料完整,且无消化道出血、胃癌、传染性疾病等。研究经过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
1.2 方法
对每一例患者均行白光镜下检查,确定息肉发生的部位、数量,并详细记录其形态特征。将发现的息肉取活检进行病理切片镜检。将胃镜下表现与病理学诊断进行对比分析,并以病理诊断结果为最终诊断。所有患者胃镜检查前准备良好,并主动配合医生进行观察。1.3 数据处理本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并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研究因素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根据病理诊断结果,8 2例患者中,炎性息肉6 4例(78.05%),增生性息肉16例(19.51%),腺瘤性息肉2例(2.44%)。而根据消化内镜检查,炎性息肉57例(69.51%),增生性息肉14例(17.07%),腺瘤性息肉0例。数据详见表1。
消化内镜观察:正常的胃黏膜是平坦、无隆起、光滑的,胃息肉是黏膜向胃腔内凸起的隆起部分,一般呈扁平状、球状、半球状等,少数还有不规则形状的凸起。多数息肉质地较软,表面光滑,其黏膜结构与周围胃黏膜结构一致,由于充血水肿而颜色一致或更深,某些有蒂息肉的顶端会出现糜烂、白苔、出血或浅表溃疡等。炎性息肉主要分布于胃底、胃体和胃窦内,胃小凹开口扩大变粗,或有延长,内部固有腺萎缩,而其他成分发生增生;增生性息肉主要是炎性息肉表现基础上有黏膜放大现象,多位于胃窦部或胃体下部,胃小凹变粗且发红,集合静脉几乎消失,上皮下毛细血管隐约可见;腺瘤性息肉多位于胃窦部,呈现高低不平的结节状隆起,有蒂或无蒂,颜色更红,集合静脉完全消失,毛细血管异常增生。
4 讨论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和医疗水平的提高,内窥镜技术近年来在临床上应用越来越广泛,并在多种疾病的治疗中经过研究和试验被证实,该技术具有较高的诊断意义和较好的治疗效果。消化内镜技术发展起来至今,在消化道疾病的诊断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胃息肉经常好发于胃体或胃的底部,多为单发。胃息肉在不断地发展后,会增加患者胃出血或胃组织癌变的风险,因此,临床上应该加强对该类型息肉的警惕,诊断和鉴别。胃息肉一般向胃腔内凸起,内镜下一般呈扁平球状或半球状,通常质软光滑[3]。研究发现,胃息肉是否发生恶变,与其在内镜下呈现的形态结构有很大关系,一般有蒂的胃息肉比无蒂的胃息肉恶变的可能性更小,如果胃息肉的直径超过10mm,则很有可能已经出现了肿瘤。如果息肉表面较糜烂,呈多发性,上皮组织和色泽发生异常,与周围组织边界模糊时,就提示有出血或者癌变的风险。因此,临床上一旦发现胃息肉后,对于直径超过1cm的胃息肉,均应该进行完全切除。
临床上最常使用的在内镜下诊断胃息肉的方法即为息肉电切术,再结合病理结果进行确诊。该方式近年来在临床上逐渐被认为是诊断胃息肉的“金标准”。在内镜下胃息肉电切术后的病理诊断结果以增生性多见,但是在息肉电切术后获得的样本比较小,检测出的结果不能准确代表患者整个病灶的情况,还有研究发现,息肉电切术对于非典型增生性的胃息肉的诊断的准确度并不高,因此在诊断时,可以适当增加活检组织的数量,采集足够的活检标本,以提高组织学诊断的准确度。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普通白光内镜和息肉电切术后对相同患者的胃息肉性质诊断和胃息肉分型诊断有一定差异,差异集中在山田Ⅱ型和Ⅲ型。息肉电切术后诊断出了2例肿瘤性胃息肉患者,与病检结果相同,说明息肉电切术对胃息肉的病变诊断更加准确,因此在临床上应该多加使用,以提高疾病诊断的准确率。
参考文献
1.杨雪,雷蕾,邱春华 . 胃息肉的临床、内镜特征和病理特点分析 [J].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5,24(2):204-207
2.王樱荣,张健康.内镜下胃息肉活检与电切术后病理差异的研究[J].中国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7,11(9):1509-1511
3.周本刚,郭鹏,肖政,等 .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息肉关系的 Meta 分析 [J]. 山东医药,2015,55(44):11-14
论文作者:张宁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9年4月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
标签:息肉论文; 病理论文; 性息论文; 患者论文; 腺瘤论文; 术后论文; 黏膜论文; 《医师在线》2019年4月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