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除传统体制制约加快西部工业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工业发展论文,体制论文,传统论文,西部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目标的确立,要求西部工业必须进行一系列的实质性变革。本文着重分析了原有传统体制对西部工业乃至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提出了消除这些影响、加快西部工业发展的若干操作性较强的政策建议。
一
众所周知,西部工业的发展是在其基础十分薄弱的条件下起步的。抗日战争时期,随着旧中国工业布局的西移,大西南才开始有一点现代工业,但接着是抗战胜利后整个工业的大崩溃。1949年,占全国土地面积1/3的大西北其工业产值仅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2%弱。当时,西北工业集中程度高的城市有西安和兰州。1949年,兰州市的工业产值仅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0.34‰。①
新中国成立后,西部工业才真正开始起步。在“一五”时期和“三五”时期,尤其在“三线”建设时期,针对当时的实际和需要,建成了一大批建设项目。从1953年到1988年的36年间,国家在西部投资累计达3500亿元,形成固定资产2400亿元。西部工业有了较厚实的发展基础,初步形成了门类相对齐全的工业体系。同时,也在相当程度上扭转了旧中国所遗留下来的畸形生产力布局,推动了西部地区经济和社会的整体发展进程。
但是,改革开放前的西部工业发展始终和原来的计划管理体制一系列要求相适应。尽管这种体制虽发挥过积极作用,并曾取得过引人注目的成就,但这种体制本身所存在的弊端对西部工业发展施加的制约和影响同样不能低估。这些制约和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区域分工中并不按商品经济规律的要求办事,而是按中央各主管部门的行政管理要求和各自的小目标来进行,长期推行垂直分工原则。在这种制约下,西部工业长期以来,只能生产能源、原材料初级产品;其产品价格长期背离价值;指令性计划指标比重大;产业层次一直处于低水平状态;结构性效益明显偏低。所以,在交换中西部工业所创价值因长期的价格扭曲而大量流失,应有的经济利益受到损害,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能力形成受阻,致使在经济体制改革中西部工业企业启动能力一直严重不足。
其二,传统体制所导向的西部单一城市工业化道路,使西部城乡经济长期分离,难以实现其城乡经济的融合渗透和协调发展。西部工业发展过程中,由于大部分工业布点周围环境质量低劣,所以大多数工业项目大都集中在大城市周围进行。一些省会城市工业产值比重过高。如贵阳市、昆明市、西宁市1991年其工业产值分别占各所在省工业产值的比重依次为31.44%、41.65%和56.15%。②单一的城市工业化道路,不仅加剧了城市本身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生活不便、就业困难、公用设施负荷过重、环境污染加剧等问题,而且使城乡经济技术联系日趋分散,城乡之间、工农之间差距扩大,很难实现城乡经济合理分工、优势互补和协调发展的要求。
其三,受传统体制制约,西部工业长期陷入自我封闭、自我循环的困境。在西部工业体系形成过程中,一些工业布局完全背离科学的区位理论,尤其是一些三线工业企业;一些项目急如星火、仓促上马;还有一些项目周边生活质量差。加之指导思想上过分重视经济的独立性,过分强调当时封锁条件下的自给自足,迫使工业企业不得不行使经济、社会双重职能,“企业办社会”成了这一时期特有现象。随之而来的是:不仅中央企业与地方企业之间、大企业与中小型企业之间“老死不相往来”,而且即使在中央企业之间也都缺乏应有的经济技术协作联系。“条条”之间,“条块”之间,“块块”之间的相互封锁和分割愈演愈烈。这种自我封闭、自我循环的现象即便是在今天仍屡见不断,成为旧体制遗留下来的一大痼疾。
其四,传统体制限制了西部工业中主导产业群体的形成和其应有作用的发挥。国家对西部的巨额投资理应形成在西部经济社会发展和整个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中起支柱作用的主导产业群体,使其在西部工业化的不同阶段,不断促使该地区产业结构合理化并逐步向产业高度化演进。但传统体制基本上排斥主导产业选择的理论和方法,忽视一些战略产业演进中的多层次性和综合性。这就人为地遏制了西部一些先导产业、主导产业、基础产业及创汇产业的形成和这些产业带动作用、调节作用和转型作用的发挥。西部各省区今天虽有一些支撑其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业,但还不具备真正内涵的主导产业群体。这些工业还不能完全实现产业群体内部结构产业链的交叉组合,不能扩散产业结构的整体效应。
其五,传统体制迫使一些老工业基地出现衰退。在一定意义上讲,西部工业是在国家强投入条件下发展起来的。随着强投入势头的萎缩、结构调整难度的加大、结构性效益的降低、偏低的折旧和资金的严重匮乏以及沉重的各类包袱,迫使西部一些老工业基地不同程度的出现老化。其中尤以技术老化、结构老化最为突出。闻名中外的镍都——金川公司,在她所行使的各种社会职能中,仅所开办的15所小学、中学、中专、技校和职大,每年的教育经费超过千万元;每按排一名青年一次性就业每年约需资金3000万元。其它老基地也大同小异。值得注意的是:在决策层一些人仍存有“等、靠、要”的心理,寄希望于国家的再次强投入,并没有把老基地振兴的重点放在技术进步上。如果说技术老化,结构老化是产业演进中的正常现象,那么,传统体制的制约和影响则容易加速这种老化,从而导致老工业基地的衰退。
其六,传统体制限制了西部非国营工业企业的存在和发展、使国营工业企业发展受阻。
根据生产力发展的一般要求,生产力水平呈多层次性。先进生产力要素集中程度高的工业企业本身具有向中低层次进行扩散和渗透的作用,并能吸收来自中低层次的积极能量;中低层次上的生产力要素也并非一成不变,也具有扩散、渗透和吸收的特性。正是这种相互作用才使得生产力水平不断提升。多少年来,在西部工业发展中,一直把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或国营工业企业视作唯一力量,放在重要位置加以优先发展。至于其它非国营工业企业则被视为异己,很难有立足之地,基本上是拒绝其进入工业生产领域。这就使国营工业企业这些先进生产力要素较为集中的层次失去了扩散、渗透和吸收的对象,各类层次之间的相互作用难以展开。这不仅使国营工业自身得不到能量置换,而且也阻碍了非国营工业的应有发展。
从以上分析不难看出,原有的传统体制对西部工业的发展所施加的制约和影响是多方面的,它迫使西部工业远离市场,无法从市场这块肥田沃土中汲取养份,也难以在推动西部经济社会整体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在加大市场取向改革的今天,消除旧体制对西部工业发展的制约和影响,既是西部工业内在发展的一致要求,也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现实选择。
二
基于传统的计划管理体制诸多弊端对生产力发展的消极影响,我国的经济体制由过去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开始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这种带有根本性的社会变革既要求西部工业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内在发展机制,即以市场机制替代原来的行政机制,而且也要求从发展环境上为西部工业企业迈入市场提供必要条件,即从内外部结合上重塑西部工业发展的新格局。
首先,西部工业企业必须打破自我封闭和自我循环的旧天地,立足市场,用市场机制代替原来封闭条件下的自我运行机制。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证明:那些率先摒弃旧观念、迈步进入市场、敢于在市场竞争的风浪中勇敢搏击的工业企业大都得到长足的发展。如贵州省的军工企业,在确保军品生产任务的同时大力开拓民品市场,使1991年军工企业民品产值达20.37亿元,比1990年增长了25.3%,民品产值率也达到67%。而那些习惯于自我循环、在市场竞争面前畏首畏尾的企业大都效益低下,蹒跚不前。
社会物质资料再生产的主体是企业。企业生存最理想的环境是市场。唯有投身于市场,根据市场需求进行灵活经营,才能建立起适应市场要求的产品结构、生产结构和组织结构,接受市场优胜劣汰的无情选择,培育起市场应变能力和内在发展能力。这样,企业既可以参与国内市场竞争,也能参与和开拓国际市场。而离开市场,企业既谈不上根深,更谈不上叶茂。
其二,西部工业企业必须立足自身实际,树立起加快技术进步的危机感和紧迫感,保持相对技术优势。西部是我国能源、原材料综合开发利用条件优越地区。整个国民经济今后一些战略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以及产业高度化目标的实现,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西部工业化的进程及技术进步的推进速度。这一形势迫切要求西部工业企业大力推进技术进步,以此来推动老基地的改造和振兴,促使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商品优势,以此来促进形成技术开发能力,进而增强企业的凝聚力、资产增殖能力和企业活力。目前西部企业尤其是一些大中型企业已投产运营30年左右,技术设备多数陈旧老化,相当一部分固定资产超期服役,技术进步推进缓慢,需要政府给予一定扶持,但主要要走内涵发展的道路,即围绕资源和资源加工转换、围绕资源的闭合循环和高效利用,建立起适合西部工业发展实际的技术创新机制,以便在区域内外市场竞争中保持相对的技术优势,形成自身的技术核心和优势产品系列,进而形成自身的主导产业群体和先导产业、战略产业及创汇产业群体。实际上,西部现有的一些基础工业、军事工业和重加工工业本身也蕴含着潜在优势,有着采用先进技术、中间适用技术的广泛基础。只要扎扎实实地推进技术进步,西部工业强有力的竞争能力不难形成。
其三,实行垂直分工与水平分工相结合,调整西部工业结构。原来单一的垂直分工原则已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西部工业再沿着仅提供能源原材料初级产品的老路走下去,只能越走越窄。实践也证明,垂直分工的作用也相当有限。需要垂直分工与水平分工相结合。这样做,既能明确西部工业在区域经济格局中应有的地位、保证其应有的经济利益,而且也能减少或消除区域之间的利益矛盾和摩擦,促使其优势互补、协调发展、合理分工。
西部目前的工业结构重工业过重、轻工业过轻,比例很不协调。1992年,在各地区工业总产值构成中若以工业总产值为100,全国平均水平重工业所占比重为52.8%。而西部九省区除云南略低于这一水平外,其余八省区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甘肃、青海、宁夏重工业产值所占比重高出全国平均水平近20个百分点左右。西部九省区1992年按当年价格计算的轻工业产值只有1700.8亿元,仅占江苏省轻工业产值的71.49%。(1992年,江苏省轻工业产值为2379.0亿元)③过于薄弱的西部轻工业必然导致西部工业结构单一和脆弱,影响资源的转换和高效使用,进而影响产品链条的延伸和产业配套,最终削弱地区的积累能力。因此,适当加快西部轻工业发展步伐,对西部发展有着战略意义。
其四,破除“一大二公三纯”的思维定式,改善西部工业所有制结构,充分利用生产力发展空间,使各种工业经济成分并存,协调发展。
西部工业所有制结构中,国有工业的总产值所占比重一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992年,这一经济地带国有工业产值占西部地区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66.7%,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7.8个百分点。城乡个体工业产值占该地区工业总产值比重和全国平均水平相差不足1个百分点。其他经济类型工业产值占西部地区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1.33%,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78个百分点。④在乡镇企业总产值中,东部占64%;中部33%;西部所占比例只有3%。
这一情况表明:西部生产力发展还有相当一块空间未被利用;非国有制经济至今没有得到相应发展;还没有充分体现出生产力多层次发展的要求。众所周知,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大都是非国有制工业企业和乡镇企业发展较快的地区,落后地区大多是非国有制工业企业和乡镇企业发展较慢的地区。原因在于非国有制工业经济成份和乡镇企业的存在和发展能够体现生产力多层次发展的要求,并同时带来经济的增长和社会进步。西部工业发展的现实迫切要求改善西部工业的所有制结构,提高非国有制工业经济成份和其它经济类型、尤其是乡镇企业的比重,发挥它们兼容性大、适应能力强、缓解就业压力,促使脱贫致富、维护社会安定等积极作用,以促进西部地区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其五,调整西部工业发展的经济环境,制定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西部工业目前所处的经济环境还不大理想。表现在:中央财政投资密度小,存量调整与增量调整起色不大;不合理的价格体系导致地区比较优势的削弱和利益流失;西部一些资源省区指令性计划比重过高、企业受限制过多;老工业基地包袱过重、欠帐较多,改造任务艰巨;东西差距不断扩大,人才流失过多,资金溢出严重。这些,都使得西部工业企业处在不平等竞争线上。需要加以纠正和调整。
对西部工业,既需要解决发展过程中已出现的问题,更需要从长计议,制定一个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区域经济是整个国民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战略在区域上的具体体制。我国已制定出二步走的战略目标,但整个西部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战略至今仍不明确。各区域经济之间其发展战略如何协调衔接即使学术讨论也不多见。发展的实际迫切要求制定一个包括西部工业发展在内的西部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有了这样一个战略,既可以体现国家总体发展战略对西部的要求,明确西部工业在区域经济新格局中所处位置,促进整个国民经济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进而实现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的目标。同时也能促使西部工业根据工业化不同阶段的需要,不失时机的进行生产要素的转移和有效组合,提高资源加工转换的附加价值和结构性效益,促进轻重工业比例关系的协调,在产业结构优化和布局合理化相结合的基础上,形成西部独特的工业化发展道路。相反,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市场发育有所加快的条件下,若缺乏一个西部经济社会发展的统筹谋划和安排,既不利于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均衡发展,也会加大西部地区发展迟缓对全国整体发展战略的制约。最终影响国家整体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
三
在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目标的进程中,企业能否真正成为市场的主体有着决定性意义。对西部工业企业来讲,仍有一些问题困扰着企业主体地位的形成,需要采取得力措施加以解决。
一是采取大的举措,减轻企业负担,使其轻装上阵。袁宝华先生曾列举过企业目前所承受的“五大包袱”,即历史包袱、社会包袱、债务包袱、重税包袱和价格改革因增加成本须由企业内部消化的价改包袱。⑤对西部工业企业来讲,除五大负荷以外,还得加一个指令性计划指标过重的包袱。如此沉重的包袱,怎能使企业进入市场?又怎能展开平等竞争?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曾把市场比作一匹好马,但同时强调,其能量超过极限必然会蹒跚不前。这个比喻同样适用于今天的西部工业企业。企业承受各种压力的能耐毕竟是有限的。过犹不及,物极必反。当前,应充分利用各种关系调整的时机,象减轻农民负担那样,由上到下,下狠心减轻企业尤其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沉重负担。使其挺直腰板,理直气壮地进入市场、参与竞争。
二是淡化乃至取消企业行使的社会职能,强化其经济职能。严格意义上的工业企业是经济中的生产者。西方经济学称之为“厂商”,我们称之为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其活动内容无非是把有限的资源,即劳动力(人力)、资金(财力)、技术(信息)、原材料(物力)用于各种物品的生产,通过买主和卖主的竞争关系和市场交易关系,以实现利润的最大化。所以,企业的职能是唯一的,那就是只能行使经济职能。多少年来,西部一些大中型企业不仅行使经济职能,同时也执行本应由政府行使的社会职能。从子女入托上学就业到离退休人员安置、从医疗卫生、福利保险到部分基础设施建设,大都由企业承担。如果说这种做法曾起过一定积极作用,但这种职能错位却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格格不入。因为这种错位会防碍社会主义市场体系所必需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进程;人为地遏制社会保障体系本身能够创造良好的经济环境、提高劳动力素质、直接刺激某些经济部门发展等积极作用;分散了企业的注意力和精力及经济职能的充分发挥;延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进程。因此,需要伴随着市场发育,高度重视并及时建立健全社会保障系统。正确处理这一系统和市场发育相辅相成的关系。
为淡化西部工业企业的社会职能,西部一些老工业基地须利用发展第三产业的广阔空间,大力发展第三产业。通过社会保障体系和第三产业发展,较顺利地完成企业淡化社会职能强化经济职能的转换。
三是积极稳妥地推行股份制,用股份制逐步改造西部部分工业企业。启蒙于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现代意义上的股份制,已经历了各种冲击和考验而趋于成熟,成为现代企业组织中的一种有效形式。西部工业企业在走向市场、投身市场的今天,采用股份制这种企业组织形式,至少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积极作用:
第一,利用股份制的集资功能,在较大范围内集聚资金,缓解西部发展中资金短缺的巨大压力。西部老工业基地的改造、结构的调整、独特资源的开发和有效利用,需要大量资金投入方能启动。而国家投资重心的转移和地方相对利益的独立,试图依靠大量财力投入以支持西部工业大规模改造的可能性已经很小。充分利用股份制集资功能,通过发行股票、债券,通过组建股份有限公司尤其是有限责任公司,就会摆脱资金短缺的困境和扩大再生产单纯靠积累的限制及利率水平的影响,进而发掘出各种社会潜能,变潜在的生产力为现实的生产力。
第二,利用股份制界定产权,协调产权关系的功能,从根本上增强西部企业活力。股份制最主要的功能是实现产权关系的系列性转换。股份制的推行一一般都要求从理顺产权关系入手。西部工业国有制比重高。实行股份制,国家作为国有资产的所有者,在股权上将得到确认。股份制将使所有权与经营权相互分离。国家和企业的关系不再是主从隶属关系,而是制定政策与执行政策,制定法规与执行法规的关系。这样,产权关系会明晰,各自利益关系会得到妥善处理,承包制所带来的若干消极作用会得以消除。所以,实现股份制,对企业构造现代企业制度、转换经营机制,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都会产生较大的推动作用。
第三,利用股份制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功能,促进西部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实行股份制,就可利用企业实现规模经营、开展平等竞争、优胜劣汰、小企业期望分散风险、所有者采用代理经营、闭散资金力求增殖等要求,通过企业之间交叉掺股、持股、股票交易、产权折股转让等形式,促使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重新组合,使之向先进产业和优势产业集中,并及时淘汰落后产业和落后产品,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值得重视的是股份制这一功能始终渗透在生产力发展的每一个方面。股份制本身的创新机制、资本变动机制和社会化机制能够不断地为科学技术的进步,为有机经济联系的加强和产业结构的合理化高度化注入新的活力。在这个意义上讲,积极稳妥推进股份制,是西部工业走向社会主义大市场和国际市场的一个转折点。
注释:
①刘再兴,《中国工业布局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2年版。
②根据云南、贵州、青海三省1992年统计年鉴有关资料计算。
③根据1993年《中国统计年鉴》第61页、第62页资料计算。
④根据1993年《中国统计年鉴》第416页资料计算。
⑤引自《经济导刊》1993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