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两面观,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两面论文,经济全球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1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909(2003)02-0053-03
一、全球化和反全球化的动因
当今世界经济领域有两大热点:一是知识经济,又称信息经济、新经济、科技生产力;一是经济全球化。在近几年,世界上又出现了反全球化运动,哪里有关于全球化的会议以及重大政治会议,哪里就会有上万人乃至几十万人从世界各地赶来示威抗议全球化,反全球化已成为另一种全球化。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对此经济学界大致上取得了共识。而对于反全球化则众说不一,有人认为是反不平等,带有正义性;有人认为是西方政客操纵的活动;有人认为是群众一时不理解的过火行为;还有人认为是逆历史潮流而动。对全球化的研究,既要看全球化的一面,又要看反全球化的一面,这就是本文讲的两面观。
有全球化后才有反全球化。全球化有个长期的演进过程。1512年哥白尼发表太阳中心说,揭示地球是个球形体,同时英语出现了一个新词globility(全球性)。天主教宣称上帝存在于全球,这同当今讲的全球化可谓风马牛不相及。150年前发表的《共产党宣言》提出了“世界市场”这一概念,指的是市场全球化,最接近今天讲的经济全球化。美国经济学家T·莱维于1985年在《市场的全球化》一文中首次使用的全球化(globalization)一词,是指商品、服务、资本和技术在世界性生产、消费和投资领域中的扩散。“经济全球化”这一概念是经合组织首席经济学家奥斯特雷在1990年首次提出的,指的是生产要素在全世界自由流动。可见,全球化就是经济全球化,这是实实在在的。至于文化和政治全球化,500年前就有人讲过,但至今仍是遥遥无期。
经济全球化早已存在,20世纪末出现的全球化是新一轮全球化,反全球化从未有过,是世纪之交伴随全球化而出现的新问题,二者本是同根生,引起全球化的动因也是反全球化的动因。要深刻理解全球化和反全球化,就应从全球化的动因入手。
按照历史唯物论原理,生产力是社会变革的最终决定因素,也是全球化的最终的推动力。而生产力又通过一些环节以推动全球化,这些环节就成为直接推动力。从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全球化,直接推动力有如下3种:
(一)科技革命
科技革命推动着经济全球化的兴起。生产条件的差异早已存在,但在20世纪上半叶,难以实现各国之间的优势互补。一是处于扩军备战和战争的状态之下,各大国之间相互封锁、相互攻击,割断了经济和技术的交流。二是信息技术不发达,限制了彼此的交流。20世纪70年代末出现了微型机新技术,由此兴起了信息技术革命。20世纪90年代初,两极格局瓦解,大大方便了技术和经济交流。
信息技术的兴起,使得国与国之间的信息交流变得迅速而及时。一个企业能迅速而准确地知道世界上生产要素和市场的情况。同时,资金也以信息为载体,能迅速地在世界流动。人员和物资的流动,当然不可能像信息和资金那样快,但比起以往也大大加快了。巨型客机可载人在几小时内越洋旅行,巨型运输机和高速列车使得货流大大加快。越洋巨型货轮和油轮,使得物的流量大增。由于信息技术和交通工具的革命性变化,再加上政治形势的缓和,使得国与国之间的经济交往大大增加,联系更加密切,从一国经济走向多国经济,出现经济全球化趋势。
(二)市场经济
对全球化有多种表述,但有一个共同之点,那就是确认全球化的核心是市场全球化,即马克思讲的“世界市场”。
市场从产生发展到今天的世界市场,有几千年的自然演变过程,并非由某种权力所创造,也不是某种权力可以消灭。古汉语讲的“市”,是一种商品交换行为,所谓“日中为市”,市场就是交换的场所。起初是纯自然经济,没有市场,而从第一个市场产生之日起就开始了市场化进程。
市场化程度是由生产力直接决定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市场的空间范围会自发地扩大,到了19世纪末,欧美国家的市场已相当发达。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首次提出“市场经济”概念,之后在世界流行开来。苏联十月革命后,实行计划经济,而计划经济是对市场经济的否定。二次大战后,在社会主义国家乃至一些新独立的国家都实行计划经济。这样一来,市场经济只是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推行,使得全球化的进程放缓乃至部分割断,有的经济学家提出,20世纪末的全球化还未达到19世纪末的水平,同计划经济的存在有关。有不少人认为,社会主义国家实行计划经济是意识形态造成的。诚然存在意识形态的影响,列宁曾指出小商品生产是资本主义的温床。遵循这一意识形态就不能搞商品生产。正是列宁制定了“新经济政策”,搞商品生产,这雄辩地证明,前苏联推行计划经济主要原因并非出于意识形态的考虑,而是计划经济适合于当时的生产力状况。当时苏联处于重工业化阶段,世界处于大战前夕,因而集中力量发展以军事工业为主的重工业,计划经济最为适合。
20世纪60年代发明了激光器,70年代以后相继出现了微电子、光电子、新材料、生物工程等新技术群,这类新技术的特点是小型化、分散化,小型科研机构可以研制,小型企业可以应用,一家一户和办公室也可应用。同时,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战争创伤已经恢复,世界开始进入和平与发展时期,人民迫切要求提高生活水平,轻工业与服务业直接为生活服务。运用小型技术发展轻工业与服务业成为一股潮流。技术和产业都在向小型化、分散化发展,其特点是投资少,周期短,收效快。产品品种多,变化快,无法制定计划。计划经济无法适应这一生产力状况,弊端日益显露。市场经济是一种分散管理体制,由千万个经理阶层在决策行事,这就便于掌握运用小型技术,能够按照千家万户的需要来进行生产活动。而且经理阶层对于投资少收效快的项目积极性高,也有能力搞。这样,市场经济就适应了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新技术和新产业,而计划经济就难以适应。在20世纪末,出现了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潮流,正是市场经济潮流推动着经济全球化。
(三)和平环境
经济全球化依赖于一个根本条件,那就是和平环境。战争阻断了经济技术交流,就不可能出现全球化。历史经验证明,只要和平时期一长,就会自发地出现商贸往来。如1870-1914年这段时期,和平持续了几十年时间,当时修通了跨大西洋的海底电缆,那是一个大量资本从欧洲尤其是从英国流向阿根廷、澳大利亚、加拿大和美国等新兴国家的时代。1914年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经济全球化陷入停顿,后又历经扩军备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几十年的冷战。到了20世纪90年代,冷战结束,经济全球化的步伐大大加快。显而易见,和平环境是经济全球化的政治保证。
二、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及负面影响
全球化是个历史演进过程。在二次大战结束以后不久,世界上形成了两大阵营。1952年斯大林宣称的世界上存在两大市场,比今天的全球化规模小得多。而在两大阵营内部,则广泛地开展了经济和技术交流,可以说是半全球化,即使是半全球化,也给一些国家和地区带来了机遇。如20世纪六七十年代,亚洲“四小龙”经济发展特别快,不能不说是得益于全球化。进入80年代特别是90年代以后,全球化的步伐加快,由半全球化转变为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机遇。发展中国家拥有后发优势。因为科学知识有一个基本特点,就是知难行易。科学技术的发现发明难,而学会和运用则较为容易,往往十几年、几十年研制成功的新技术,几年甚至几个月就可学会,这就为后进国家带来机遇,能缩小乃至消除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中国有了飞速发展,印度和巴西等国发展颇快,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抓住了全球化的机遇。
全球化带来的机遇是显而易见的。全球化带来的挑战或说危害,则不易察觉。全球化的结果是扩大贫富差距,导致两极分化,包括国与国之间和人与人之间的分化,这就会给政府和执政党带来严峻挑战,其后果难测。全球化之所以会产生扩大贫富差距的后果,就孕育在产生全球化的原因中,可说是有因就有果。
科技革命是全球化的推动力。20世纪80年代发端的科技革命,称之为信息技术革命,由此兴起了信息经济、知识经济,引起了生产力因素和产业结构的变化,变化的结果会扩大贫富差距。
以往的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是将农业经济时代推向工业经济时代。而在工业经济中,自然因素仍占主要地位。它们主要包括:一是矿藏和土地资源,一是劳动力资源。由于发达国家的矿藏资源已开采殆尽,发展中国家很少开采,矿藏、土地和劳动力资源占有优势。知识经济的兴起,人造因素(文明因素)占了重要地位,知识用之不竭,而且越用越多,发达国家在文明因素上占有优势。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会扩大贫国和富国的差距。知识经济还会扩大人与人能力的差距,因为人与人之间体力的差距微不足道,就是在简单劳动中差距也不大,故在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中,人的劳动能力差距小,相应的收入差距也小。而在知识经济中,人与人的能力差距会扩大,包括受教育多少有差别,人的勤奋和天赋有差别(这方面的差别就更大)。由于人的能力差别大,收入差距也会扩大。即使完全依照按劳分配原则,知识经济比工业经济的收入差别也会扩大。
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贫富差距也扩大了。由于发展中国家原有的资源优势与劳动力优势在生产中的比重下降,发达国家依靠技术优势向深加工发展,增大了附加值,在全球交易中占据有利位置,这就导致穷国与富国的差距扩大,如1983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人均GNP之比为1:40,而到了1995年竟拉大到1:86。南北贫富差距有着广泛的内容,并呈现一种扩大的趋势。收入差距只是人们拥有的物质财富差距的一个内容,但并非全部内容。除了物质财富的差距外,贫富差距还有其他许多内容。科技革命一方面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同时也使世界范围内的“数字鸿沟”日益扩大。所谓“数字鸿沟”就是信息富国和信息穷国、信息富人和信息穷人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据统计,目前占世界人口16%的发达国家拥有全世界90%的网络主机,纽约一个城市拥有的网络主机比整个非洲拥有的还多。
三、要正确把握反全球化的趋势
经济全球化将成为21世纪的时代潮流。从理论和实践上看,全球化会扩大贫富差距,加剧了不平等,必将产生一些严重后果。首先,反全球化会成为全球化运动,包含有反不平等、反贫困、反市场经济、反跨国公司和反政府。发达国家的工会团体和左派政党是反全球化的中坚力量,跨国工会联合起来反对跨国公司解雇工人的事件时有发生。有些民族主义者、爱国主义者反对全球化,特别是受全球化危害的国家更是如此。环境污染往往是少数人单纯追求利润而造成的,危害全人类,但富人有条件逃脱,对穷人的危害更大。西方国家的民主派反全球化,是反资本统治,就是反不平等。反全球化也是一股时代潮流。其次,犯罪率有所上升,特别是跨国犯罪更加猖獗。通常认为,贫困会增加犯罪,但这没有触及犯罪的深层次原因,因而在某些国家和地区,处于普遍贫困状态,犯罪率反而更低。产生犯罪的重大原因在于贫富不均和严重的不平等。再次,存在着冲突多样化。冷战时期,两大集团的冲突占支配地位,而冷战结束后,种族的、民族的、宗教的冲突有所加剧。这类冲突有些是不同文明、不同种族的冲突,但背后隐藏着贫富冲突,使得冲突趋向多样化,各种冲突交织起来,产生共振。
全球化是同科技革命、市场经济、和平环境相伴而生的,提供了发展机遇,这是全球化的正面。全球化的负面是扩大贫富差距,加剧社会矛盾,必然引起反全球化运动。不加入全球化,闭关自守,就失去发展机遇,会成为落后的边缘化国家。加入全球化,又会承受引发扩大社会矛盾的压力。各国政府都面临两难选择,各自在寻找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