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国金融的改革与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金融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94年以来,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我国加快了改革开放步伐,相继出台了金融、外汇、外贸、财税、投资以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等一系列重大改革措施。按照国务院统一部署,中国的金融体制改革开始迈出决定性步伐,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作为中央银行,我们已明确提出把抑制通货膨胀作为当前金融工作的首要目标,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同时调整贷款投向,确保国家重点项目的资金需要。
我们仍将继续稳步推进金融改革,为从机制上有效地控制和解决通货膨胀问题创造条件。现阶段金融改革的重点将放在对已出台的金融重大改革措施的改进和完善上,巩固和发展已取得的成果。
进入90年代,中国的改革开放和发展进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特别是1994年以来,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中国加快了改革开放步伐,相继出台了金融、外汇、外贸、财税、投资以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等一系列重大改革措施。按照国务院统一部署,中国的金融体制改革开始迈出决定性步伐,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第一,围绕着把中国人民银行办成真正的中央银行,建立强有力的中央银行宏观调控体系这个金融改革的首要任务,加快了人民银行的自身改革。主要包括:强化了对货币信贷的集中管理。由人民银行总行集中掌握货币发行权、信用总量调控权、基础货币管理权和基准利率调节权,确保全国统一货币政策的实施;拓展货币政策工具,改进中央银行宏观调控手段。重点是积极稳妥地尝试运用间接货币政策工具。如在上海设立了公开市场操作室,通过外汇市场吞吐基础货币;目前正在着手引入以短期国债为工具的公开市场操作等;直接调控与宏观监测的重要指标,作为中央银行调控的主要参考依据并按季向社会公布货币供应量;金融监管逐步走向规范;明确人民银行分支机构职责,逐步转换职能。
第二,为从机制上解决国有专业银行身兼二任的问题,开始实施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的分离,割断政策性贷款与基础货币的直接联系,确保人民银行宏观调控的主动权,1994年先后成立了三家政策性银行,即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三家政策性银行现均已正常运作。
第三,作为金融体制改革重点和难点的国有专业银行向国有商业银行的转换迈开了步伐。现正推行贷款限额下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同时从加强银行内部管理入手,建立自我约束机制,加强资产风险管理,逐步引入现代商业银行经营机制。
第四,将金融改革和发展纳入法制轨道,加快了金融立法。《中国人民银行法》是中国金融业的重要大法,已在八届三次人大会议上通过。这是中国金融乃至整个经济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这对于我国中央银行制度的完善和发展,对于国家货币政策的正确制定与有效实施,对于确立中央银行宏观金融调控的权威性与科学性,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票据法》等重要法律草案也已提交国务院和人大审议。
第五,外汇体制改革取得实质性突破。成功地实现了汇率平稳并轨,结售汇制全面实施,人民币汇率稳中有升。外汇储备有较大幅度的增加,截至1994年底,中国外汇储备达516亿美元,较当年年初增加了304亿美元,增幅达143%,外汇储备规模居世界第五位,增强了中国对外的支付能力。1994年4月成立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一年来运作正常,业务发展较快,全国性统一的外汇市场已开始形成。
第六,金融对外开放和国际交往进一步扩大。到1994年底,外资金融机构已在中国18个城市设立了393个代表处,在13个城市设立了118个营业性分支机构。中国金融机构设在境外的分支机构达500多家。
总体上看,1994年金融外汇体制改革重大措施的顺利出台,取得了明显成效,有力地支持和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但是也应该看到,目前中国正处在新旧体制转轨时期,在这个过程中,金融体制与经济运行难免会产生碰撞,各种经济矛盾也会被暴露出来。通货膨胀已成为当前经济金融运行中的突出问题。引起中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并及时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作为中央银行,我们已明确提出把抑制通货膨胀作为当前金融工作的首要目标,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坚决抑制通货膨胀。这方面所采取的主要措施,一是通过收回中央银行再贷款和向其他银行发行特种存款的办法控制基础货币供应,坚持执行严格控制信贷规模和货币供应量增长的货币政策;二是及时调整了中央银行再贷款利率和银行的固定资产贷款利率,从1995年1月1日起,分别平均调高0.24和0.72个百分点;三是在严格控制贷款总量的同时,调整贷款投向,确保国家重点项目的资金需要。
通货膨胀的根本治理依赖于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化。因此,在采取以上措施抑制通货膨胀的同时,我们仍将继续稳步推进金融改革,为从机制上有效地控制和解决通货膨胀问题创造条件。现阶段金融改革的重点将放在对已出台的金融重大改革措施的改进和完善上,巩固和发展已取得的成果。
——改进金融宏观调控手段,1995年人民银行将更多地运用中央银行再贷款、利率、公开市场等间接调控手段,协调好人民币和外汇政策,积极探索建立以间接调控手段为主的宏观调控体系。
——深化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外汇结售汇制度,加强国家外汇储备管理。1995年逐步将三资企业纳入结售汇体系,进一步培育外汇市场,加强外汇市场管理。从目前来看,中国保持适当水平的外汇储备是十分重要的。其主要原因一是外汇储备是稳定人民币汇率和推进人民币走向可兑换的基础;二是充足的外汇储备是对外筹资的重要条件,也是偿还能力的重要保证。总之,对于从稳定币值的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出发,做好外汇储备政策、汇率政策和国内信贷政策之间的相互协调与配合是至关重要的。
——完善政策性银行的运行机制,切实发挥政策性金融的作用。政策性银行在资金来源和运用上将进一步规范运作。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要形成封闭式的资金管理机制,不得将农业贷款和农副产品收购贷款挪作他用。确保农副产品收购资金的需要。进一步完善国家开发银行和中国进出口银行的资金筹措方式,建立有借有还的资金良性循环机制,保证资金的正常周转。
——进一步推进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当前国有银行经营中面临的突出问题是资产质量下降。我们将结合对国有企业不良债务问题的研究,抓紧制定呆帐准备金使用办法,防止银行资金损失。继续完善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建立健全银行内部风险防范机制和内部制约机制。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既是金融改革的重点,又是难点,需要其他改革的协调与配合。
——加快城市合作银行试点和组建工作。发展和完善保险市场。1995年将通过试点,有计划、分步骤地组建城市合作银行。尽快分设人寿保险公司和成立再保险公司,逐步发展保险中介机构,形成适度有序竞争的保险市场。
此外,我们还将继续不失时机地扩大金融对外开放和增强金融方面的国际交往和合作。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目前正处于经济转轨时期,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金融业的重要作用日益突出。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当前国际形势正在发生急剧变化,中国金融的改革与发展正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我们有信心解决好中国改革和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尽快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的金融体制,以更好地促进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同时为发展中国家的金融改革与发展提供有益的经验。我们也希望继续加强国际金融合作与交流,让国际社会更多地了解和支持中国金融的改革和发展,这对于中国和国际金融业的发展都是十分重要的。
标签:金融论文; 银行论文; 国内宏观论文; 宏观经济论文; 外汇论文; 央行论文; 金融改革论文; 外汇储备论文; 货币政策论文; 基础货币论文; 宏观调控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