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文化竞争力三重点:人才、产业和贸易竞争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竞争力论文,重点论文,产业论文,人才论文,贸易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05
文化竞争是21世纪国际竞争的一个战略制高点。文化竞争力的大小,直接影响国家的国际环境和国际竞争力,影响文化现代化的成败。提高文化竞争力是所有国家都面临的重大挑战。文化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很多,国家的文化资源、文化制度、文化观念、文化人才、文化素质、文化市场、文化产业和文化贸易等都是影响因子。在众多因素中,文化人才、文化素质、文化创造力、文化产业和文化贸易竞争力等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提高文化人才竞争力、文化产业竞争力和文化贸易竞争力,是提升文化竞争力的三个重点(图1)。
图1 提高文化竞争力的路径示意图
1.实施文化人才强国战略,提高文化人才竞争力
文化现代化的政策重点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没有人就没有文化。没有文化人才,就没有文化竞争力。实施文化人才强国战略,培养和造就大批文化专业人才,同时提出全民文化素质,优化文化生态系统,激发文化创造力,建设文化人才强国,是提高文化竞争力的战略需要。文化人才强国战略,可以看成是人才强国战略的一个战略措施(分战略)。
(1)文化人才强国战略的目标和任务
在一定程度上,国际竞争是人才竞争,文化竞争是人才竞争;文化人才决定文化创造力,文化创造力决定文化创新能力,文化创新能力决定文化竞争力,文化竞争力决定国家竞争力。目前,中国创新能力的国际差距比较明显,中国公民文化素质的国际差距也比较大。培养具有创造力的文化人才,提高中国文化创造力,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首先,中国文化人才的国际比较。目前,中国劳动力文化素质(受过高等教育劳动力比例和成人受教育年数)、大学和中学普及率明显低于发达国家,文化经营人才更是比较缺乏。
其次,中国文化人才的主要挑战。目前,中国高中教育实行文理分科,许多优秀中学生选择理工科,优秀中学生报考文艺专业的比例偏低。中国优秀文化专业人才比较缺少。
其三,文化人才强国战略的目标和任务。
基本目标:在2020年前,普及9年免费义务教育,国民文化素质的主要指标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5%左右的优秀中学生能够进入文艺专业学习;在2030年前,普及12年免费义务教育;在2050年前,普及高等教育,大学普及率超过80%,国民文化素质主要指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优秀文化人才能够满足文化发展的需要等。
基本任务:在未来20年,中等教育入学率年增长2%,各级学校的文化课程比例上升等。在未来50年里,大学入学率年增长5%左右,劳动力受过高等教育比例年增长5%左右,成人平均受教育年数达到13年左右,优秀文化人才能够满足文化发展需要等。
(2)文化人才强国战略的措施和重点
关于文化人才强国战略的政策措施,从不同角度研究可以有不同观点。一般而言,文化人才强国的基本要求是拥有大量达到世界水平的优秀文化专业人才,同时要有文化专业人才成长的合适环境,要有涌现文化人才的社会基础。文化人才不可能在文化荒漠里诞生,不可能在文化真空里成长。文化人才强国战略可以采取“一主两翼”的战略布局。一主是文化人才培养工程,培养专业文化人才;两翼分别是公民文化素质工程和文化生态建设工程,公民文化素质工程可以造就文化人才诞生的土壤,文化生态建设工程可以造就文化人才成长的环境。
首先,实施文化人才培养工程,建设文化人才强国。文化现代化,教育要先行。从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到职业教育,适度扩大文化教育的内容比例,适度扩大文化专业的招生规模,大力培养文化创新人才、文化管理人才、文化经营人才和文化贸易人才等。
其次,实施公民文化素质工程,提高全民文化修养。公民文化素质是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包括文化鉴赏和科技运用能力,包括文化观念和行为文化的现代化等。全民文化素质的提高,为优秀文化人才的诞生提供了合适的土壤。提高全民文化素质,既是文化现代化的战略需要,也是文化现代化的重要目标,更是文化竞争力的战略基石。
公民具备的基本文化素质,一般指掌握必要的人文知识和科学知识,掌握基本的文化鉴赏技能和科学分析技能,树立科学思想和职业道德,崇尚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并具有一定的应用它们参与社会活动、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公民文化素质,有利于改善文化生活质量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有利于中华文化复兴和建设文化和谐社会,有利于优秀文化人才的诞生。
其三,实施文化生态建设工程,优化文化创新环境。文化创新环境是文化人才成长的客观环境。文化创新环境包括政策环境、投资环境和市场环境等。有利于文化创新的政策环境,要求继续遵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基本原则,提高文化创新意识,激发文化创新活力,鼓励文化首创精神,完善文化创新制度。没有制度保证的文化创新,有可能成为昙花一现的偶然现象。改善文化投资环境,要求建立多元投资机制,提高政府文化投资比例。改善文化市场环境,要求扩大文化市场准入,培育文化创新市场,提高文化消费水平等。
“在一定程度上,国际竞争是人才竞争,文化竞争是人才竞争;文化人才决定文化创造力,文化创造力决定文化创新能力,文化创新能力决定文化竞争力,文化竞争力决定国家竞争力。”
(3)文化人才强国战略的几个政策建议
首先,关于文化人才培养工程的政策建议。设立文艺专业奖学金,资助文艺专业的大学生。每年各省市高考前100名学生,包括文理科的学生,如果申报大学文艺类专业,可以申请文艺专业的全额奖学金。每年争取5%左右的优秀中学生,能够获得奖学金,进入文艺专业学习。获得资助的学生,保证在毕业后的5年内,从事文艺或其他文化工作。提升文化专业队伍的整体素质。鼓励企业和民间团体设立文化人才奖励基金,激励文化人才成长。继续鼓励高等教育的文理交叉,适度扩大文艺专业的招生规模。鼓励理工科大学和学院设立文艺教育课程,提高理工科大学生的文化修养。提高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的文艺课比例,培养文艺后备人才。扩大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的文艺教育比例,提高文化队伍素质等。
其次,关于公民文化素质工程的政策建议。继续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研究实施《全民人文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提高全民人文文化素质。参考和借鉴《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研究制定和逐步实施《全民人文素质行动计划纲要》(表1)。
继续加强中小学的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加速推进教育现代化,提高中等和高等教育普及率。加快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免费开放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继续举办免费的各种文化活动,推动文化普及和读书活动,提高文化参与率等。
其三,关于文化生态建设工程的政策建议。强化文化创新和知识产权意识,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完善文化知识产权制度,打击文化侵权行为。增加政府文化投资比例,政府文化支出比例逐步提高到2%至3%左右。逐步建立多元投资机制,鼓励文化风险投资、企业、团体和个人投资。逐步建立现代文化市场准入制度,促进文化的产业化和市场化。鼓励个人的文化创造和文化创业活动,鼓励文化自由职业者和文化志愿者等。
2.实施文化产业强国战略,提高文化产业竞争力
文化产业是知识经济的重要产业,是21世纪世界经济的战略产业,是第二次文化现代化的主要动力和表现形式。中国的人均自然资源相对比较少,文化历史和文化资源比较丰富,发展文化产业对中国现代化具有战略意义。文化产业既是中国的战略机遇,也是中国的战略挑战。如何落实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遵循文化产业的发展规律,建设文化产业强国,是需要研究的重大课题。实施文化产业强国战略,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加速文化产业现代化,是中国文化现代化的一种理性选择,也是提高中国文化竞争力的一种战略需要。
文化产业和文化产业现代化是文化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一般而言,第一次文化现代化的文化产业,主要特点是专业化、工业化和市场化;第二次文化现代化的文化产业,主要特点是网络化、人性化和全球化。中国文化现代化可以选择综合文化现代化路径,协调推进两次文化现代化,协调推进文化产业的专业化、工业化、市场化、网络化、人性化和全球化。从文化现代化理论角度考虑,推动文化产业的“六化建设”,是实施文化产业强国战略的基本要求。
(1)文化产业强国战略的目标和任务
文化产业和文化经济是当今世界文化和经济发展的一个主要潮流。它大致包括两个过程。其一是文化经济化过程,文化要素逐步成为一种生产要素,文化活动日益拥有经济性质,文化产业逐步成为世界经济的一个主要产业和发展方向。其二是经济文化化过程,生产要素更多与文化要素结合,经济活动日益具有文化性质,经济的文化内涵和文化附加值比例逐步增加。实施文化产业强国战略,需要从文化和经济发展两个角度进行审视。
首先,中国文化产业的国际比较。目前,世界和中国文化产业都处于快速发展时期,中国文化产业的国际差距比较大。例如,发达国家人均文化产业增加值是中国的60多倍,人均信息支出和人均国际旅游收入是中国的20多倍,文化产业增加值比例和就业比例是中国的3倍到6倍;中国要赶上发达国家目前的文化产业发展水平尚需要20-50年。
“中国文化现代化可以选择综合文化现代化路径,协调推进两次文化现代化,协调推进文化产业的专业化、工业化、市场化、网络化、人性化和全球化。”
其次,中国文化产业的主要挑战。文化产业强国的基本要求包括:文化创造力、文化生产力、文化服务、文化产业主要结构、文化产业竞争力等核心指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文化产业既是文化商品和文化服务的一个提供者,也是国际文化竞争的一个重要行为主体。综合起来,中国文化产业面临挑战是:满足国内文化生活需求、参与国际文化竞争、追赶并达到文化生产力和创造力的世界先进水平等。这些挑战都是非常严峻的。中国文化产业发展任重道远。
例如,满足13亿中国人民不断增长的文化生活需要,将是巨大挑战。一般而言,人类生活包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物质生活是人类的基本生活,需要物质产品的供给和服务。精神生活是人类的高级生活,需要精神产品的供给和服务。如果说,物质生活需要是有限的,那么,精神生活需要是无限的。随着物质生活需要的满足,精神生活需要在逐步扩大。人类生活还包括生产活动和休闲活动。生产活动是人类的基本活动,是人类生存和成长的需要。休闲活动是人类的高级活动,是人类幸福和快乐的需要。19世纪以来人类的工作时间逐步缩短,休闲时间不断延长。随着休闲时间的增加,人民对休闲活动的内容和形式的需求在增长,休闲活动呈现高度多样性。文化产业既要适应日益扩大的和需求无限的精神生活需要,也要适应日益扩张的休闲生活需要。在精神生活和休闲生活需求的双重刺激下,文化生活需求在高速增长。
欧洲发达国家工人每年劳动时间,从1870年的2900小时左右下降到1998年的1500小时左右;英国从2984小时下降到1489小时,下降了50%。1995年中国开始实行双休日制度(星期六和星期天休息)。2008年中国城镇居民的休闲天数约115天(没考虑带薪休假),约占全年天数的32%,即休闲天数约占1/3;工作时间约2000小时,休闲时间约1900小时,休闲小时与工作小时之比接近1:1。如果考虑10天带薪休假,2008年中国城镇居民工作时间约为1920小时,休闲时间约为1970小时,休闲时间比工作时间多出50小时。
“文化产业既是文化商品和文化服务的一个提供者,也是国际文化竞争的一个重要行为主体。”
其三,文化产业强国战略的目标和任务。它也是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目标和任务。
基本目标:2020年左右,文化产业成为国家战略产业,文化产业竞争力达到世界中等发达水平,力争成为文化产业的世界中等强国。2050年前,文化产业成为国家支柱产业,文化产业竞争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成为文化产业的世界强国。
基本任务:人均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增长约10%,人均国际旅游收入年增长约7%,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例年增长约5%,文化产业就业比例年增长约7%;文化产业竞争力和文化生产力不断提高,文化产业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文化产业管理和文化政策的现代化等。
(2)文化产业强国战略的措施和重点
关于文化产业强国战略的具体措施和重点,需要专题研究。一般而言,实施文化产业强国战略,需要同时尊重国家利益和市场竞争的两个原则,并以市场原则为主。文化产业的发展,首先要遵循文化产业的发展规律,其次要选择中国的重点文化产业,其三要有合理的文化产业结构和布局,其四要有健全的文化市场,其五要有良好的文化政策环境,其六要有合理的发展战略。综合考虑,文化产业强国战略至少可以包括三个方面内容:文化产业的现代化、市场化和国际化。文化产业强国战略又可以称为文化产业“三化战略”。
首先,加速文化产业现代化,提升文化产业战略地位。文化产业现代化包括文化产业的创造力、生产力、竞争力、产业结构、就业结构、产品质量、服务质量、企业管理、产品营销和产业政策等的现代化。文化产业现代化发生在多个层面,包括国家、部门和企业层面等。在国家层面,文化产业现代化要求,提升文化产业的战略地位,把文化产业提高到国家战略产业和未来支柱产业的高度来对待;明确文化产业的优先发展领域,遴选重点支持领域,推动文化产业结构升级,加快文化创业园区、文化创意园区和创意城市建设;建立现代文化企业制度,优化文化产业的政策环境,促进文化企业经营管理现代化等。
其次,加速文化产业市场化,提高文化产业生产力。文化产业需要遵循市场经济原则,文化产业发展要走市场化道路。文化产业市场化包括文化资源、文化生产要素、文化生产、文化产品、文化服务、文化营销、文化供求和文化企业等的市场化。文化产业市场化发生在多个层面,包括国家、部门和企业层面等。在国家层面,文化产业市场化要求,逐步开放文化市场准入,按市场原则配置文化资源,按市场需求生产文化产品,按市场规律调节文化供给,按国家法规和市场经济原理监管文化企业等。提高文化产业生产力,需要促进文化与科技、文化与经济、文化与信息、文化与旅游、文化与体育、文化与休闲的结合等。
其三,加速文化产业国际化,提高文化产业竞争力。文化产业发展需要充分开发两个资源和两个市场(国内和国际资源、国内和国际市场)。文化产业国际化包括文化资源、文化生产要素、文化、生产、文化产品、文化服务、文化供求、文化市场和文化企业等的国际化。文化产业国际化发生在多个层面,包括国家、部门和企业层面等。在国家层面,文化产业国际化要求,改善国际文化市场环境,开发国际资源市场和产品市场,扶持文化出口型企业,鼓励文化产品出口和国际文化贸易,鼓励建立跨国文化企业,鼓励向海外文化投资等。文化产业国际化还要求,提高文化产业竞争力,促进文化与贸易、文化与旅游、文化与外交的结合,促进国际文化交流和文化合作等。
文化产业强国战略不是一个孤立战略,而是与其他战略相互呼应。前面讨论过的许多战略措施,与文化产业强国战略紧密相关。例如,文化创新战略有利于提高文化创造力,文化传承战略和文化互惠战略可以丰富文化资源,文化人才强国战略可以提供优秀文化人才,它们都有利于文化产业强国战略目标的实现。同时,文化产业强国战略的有关内容,可以支撑其他战略措施,例如,文化产业现代化有利于提高文化创新能力,文化产业国际化可以作为文化贸易强国战略的一个重要措施等。
(3)文化产业强国战略的几个政策建议
文化产业是文化产品的生产者和提供者,是人类精神家园的建设者,是人类精神生活的创造者。实施文化产业强国战略,可以提升我们的精神家园,丰富我们的精神生活,提高文化创造力和促进文化现代化。关于文化产业强国战略的政策,可以从不同层次和不同角度展开。
首先,关于文化产业现代化的政策建议。研究制定《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政策纲要》,提升文化产业战略地位。文化产业的发展,要有国家、地区和产业的战略布局,从近期、中期和远期三个阶段,从初级产品、中级产品和数字产品三个市场,从国内和国外的两个资源和两个市场角度,进行纵深谋划。文化产业的产品市场可以按三类划分:初级产品市场——文化资源的直接商业应用,如文化旅游和图书出版等;中级产品市场——文化资源的工业化再创造和利用,如电影、电视和工艺品等;数字产品市场——文化资源的网络化和数字化再创造和利用,如网络游戏和动漫产业等。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既要打造文化产业的龙头企业和世界品牌,也要鼓励中小文化企业的发展,还要鼓励文化自由职业者、文化志愿者和文化爱好者的文化创造活动。
其次,继续促进重点文化产业的发展。《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重点文化产业包括:影视制作业、出版业、发行业、印刷复制业、广告业、演艺业、娱乐业、文化会展业、数字内容和动漫产业。继续推动国产动漫振兴工程、“中华字库”工程和国家数字电影制作基地建设等。研究实施文化创意园区工程,培育文化产业集群,提高文化创造力。研究实施文化创意城市工程,培育区域文化中心,提高文化竞争力。加强文化产业的理论和战略研究,促进文化产业政策的现代化等。其次,关于文化产业市场化的政策建议。促进文化要素市场化。完善文化要素市场,建立文化产业的市场化投资和融资体制。促进文化产品市场化。完善文化产品市场,建立文化产品的市场化交易和流通机制。促进文化电子商务。充分利用网络资源,鼓励建立文化产业的电子交易平台。研究实施网络文化精品工程,打造网络文化品牌,建设网络文化强国。研究实施休闲文化精品工程,打造休闲文化旗舰,建设休闲文化强国。研究实施国际旅游精品工程,打造旅游文化旗舰,建设旅游文化强国等。
其三,关于文化产业国际化的政策建议。鼓励中国文化企业建立跨国公司,进行海外直接文化投资。鼓励中国文化企业和文化团体等,直接进军国际文化市场。建立亚洲文化合作中心和文化交易中心,推动中国企业与亚洲文化企业的合作。建立亚欧文化合作中心,促进中国文化企业与欧洲文化企业的文化合作。建立亚美文化合作中心,促进中国文化企业与美洲文化企业的文化合作。建立亚非文化合作中心,促进中国文化企业与非洲文化企业的文化合作等。
文化产业的发展,既要遵循一般经济规律,也具有很大特殊性。因为,文化产业具有经济活动和文化传播的双重性质。实施文化产业强国战略,要求政府管理必须适度,文化企业高度自律。在经济全球化时代,过度的政府管理,不仅不利于本土文化产业的发展,反而为外国文化产业发展创造了机遇,造成外国文化产业“挤出”国内文化产业的局面,实际结果是事与愿违。文化企业要有民族责任心,爱国爱民,生财有道,高度自律,遵纪守法,不做有损民族精神和民族复兴的任何事情。文化企业要把政府的“适度管理”作为发展的机遇,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向全世界大力传播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提升中华民族的国际形象和国际竞争力。
3.实施文化贸易强国战略,提高文化贸易竞争力
文化贸易既是文化交流的一种形式,也是文化竞争的一种途径。文化贸易的世界强国,不仅影响世界文化生活,而且影响世界文化潮流。2005年中国既是世界文化贸易大国,文化贸易总量占世界的78%,位居世界第3位;也是世界文化贸易初等强国(初等发达国家),人均文化贸易量低于世界平均值和中等收入国家平均值,排世界第55位。研究制定和实施文化贸易强国战略,提高人均文化贸易量及其世界地位,提高文化贸易竞争力,建设文化贸易强国,既是中国文化现代化的战略需要,也是提高中国文化竞争力的战略需要。
(1)文化贸易强国战略的目标和任务
研究制定文化贸易强国战略,需要系统分析文化贸易的世界格局和发展趋势,把握文化贸易和国际文化市场需求的世界脉搏;需要分析文化贸易大国和文化贸易强国的特点,分析中国文化贸易伙伴和主要挑战;需要系统分析中国文化贸易的战略需求和竞争能力,明确中国文化贸易的发展方向;然后,研究提出中国文化贸易的战略目标和措施。
首先,中国文化贸易的国际比较。目前,中国文化贸易的国际竞争力有长有短。中国文化贸易的优势指标包括:文化贸易占GDP比例、文化贸易总量和份额、文化商品贸易总量和份额、文化出口总量和份额、文化商品出口总量和份额等;中国文化贸易的弱势指标包括:文化服务贸易总量和份额、文化进口总量和份额、人均文化贸易、人均文化商品贸易、人均文化服务贸易、人均文化出口、人均文化商品出口和人均文化服务出口等。其中,国际差距比较大的指标是人均文化服务出口、人均文化服务贸易和人均文化贸易等。2005年中国文化商品出口的优势项目是新媒体、艺术和工艺品、设计和视觉艺术,弱势项目是音像、音乐和出版;文化商品进口比例不大,但电影和音乐进口比例超过世界平均值。
其次,中国文化贸易的主要挑战。文化贸易强国的基本要求包括:人均文化贸易、人均文化商品贸易、人均文化服务贸易和文化贸易比例等核心指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文化贸易份额、文化商品贸易份额和文化服务贸易份额位居世界前列。目前中国人均文化贸易、人均文化商品贸易、人均文化服务贸易、人均文化出口、人均文化商品出口和人均文化服务出口指标达到2005年发达国家水平大约需要18-41年;文化贸易份额、文化商品贸易份额、文化服务贸易份额和文化服务出口份额达到2005年美国水平大约需要31-45年。中国音像、音乐和出版出口比例比较低,中国文化商品进口比例很小。归纳起来,中国文化贸易的主要挑战包括:提高人均文化贸易、提高人均文化服务贸易、优化文化贸易结构等。
其三,文化贸易强国战略的目标和任务。它也是中国文化贸易的发展目标和任务。
基本目标:2020年左右,人均文化贸易、人均文化商品贸易和人均文化出口等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人均服务贸易有所提高,成为文化贸易的世界中等强国。2050年前,人均文化贸易的主要指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文化进口指标大幅度改善,成为文化贸易的世界强国。
基本任务:未来40年左右,人均文化贸易、人均文化商品贸易和人均文化服务贸易保持8%左右的年均增长率,人均文化出口、人均文化商品出口和人均文化服务出口保持7%以上的年均增长率,文化进口指标保持8%左右的年均增长率;人均文化贸易和人均文化商品贸易翻三番以上,人均文化服务贸易提高10倍到20倍等。
(2)文化贸易强国战略的措施和重点
关于文化贸易强国战略的具体措施和重点,需要专题研究。一般而言,实施文化贸易强国战略,需要同时尊重国家利益和市场竞争的两个原则,国家利益占主导地位。文化贸易的发展,首先要遵循文化贸易的发展规律,其次要准确理解和把握国际文化贸易的国际法规,其三要系统分析国际文化市场的需求和结构,其四要有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文化企业和文化产品,其五要有良好的文化贸易环境,其六要有合理的文化贸易战略。文化贸易强国战略可以大致分为三个方面:文化贸易战略、文化出口战略和文化进口战略。
首先,研究制定文化贸易战略,提升文化贸易的战略地位。文化贸易不仅是一种商业活动,而且是一种文化活动,涉及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权益,而且国际争论比较多。研究制定中国文化贸易战略和文化贸易发展政策纲要,提升文化贸易的战略地位,引导文化贸易的发展,改善文化贸易内外环境,建设文化贸易强国,无疑有利于提高中国文化竞争力和文化影响力。在国家层面,文化贸易战略要求,遴选和重点支持文化贸易的重点领域、重点对象和重点渠道,扶持文化贸易的骨干企业、拳头产品和专业人才,优化文化贸易的投融资、税收和市场准入政策,扩展文化贸易的信息、市场和网络容量,丰富文化贸易的形式、层次和手段的多样性等。
其次,研究制定文化出口战略,提高文化出口竞争力。文化出口战略是文化贸易战略的一个子战略。文化出口战略,不仅要提高中国文化和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而且要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改善中国现代化的国际环境。文化出口战略的基本目标包括:塑造中华文化的国际形象,成为文化出口的世界强国;让中华文化惠及世界,让中国企业造福世界。
其三,研究制定文化进口战略,提升文化竞争力。文化进口战略是文化贸易战略的一个子战略。文化进口战略,不仅要丰富中国公民的文化生活,而且要有利于丰富中华文化、提高中国文化和文化贸易竞争力。文化进口战略的基本目标包括:海纳世界先进文化,欣赏世界经典文化,丰富国民的健康文化生活;让世界先进文化造福中国,让世界经典文化丰富中国。
文化贸易强国战略也不是一个孤立战略,而是与其他战略相互呼应。例如,前面讨论的文化人才强国战略,可以为文化贸易强国战略提供优秀文化人才;文化出口战略与文化产业国际化紧密相关,文化进口战略与文化互惠战略紧密相关等。
(3)文化贸易强国战略的几个政策建议
首先,关于文化贸易战略的政策建议。研究制定《中国文化贸易发展政策纲要》,提升文化贸易的战略地位。继续配合中国外交需要,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对外文化交流活动。继续实施《中华文化传播工程》,促进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继续遴选、组织和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重大项目。鼓励在国外举办各种形式的中国文化节和文化活动。鼓励在国内举办各种形式的国际文化节和文化活动。鼓励和扶持对外文化中介机构的发展。积极参与UNESCO和WTO等的文化活动,参与相关国际规则的制定。注意发挥海外华侨和友好人士的积极作用。注意发挥驻外文化机构的积极作用等。其次,关于文化出口战略的政策建议。研究制定和定期更新《中国文化出口指南》,发挥政府的引导和服务功能。扶持文化出口骨干企业,支持民族文化的名牌产品的国际化。建立文化内容出口优惠税收制度,包括出口退税制度等。鼓励和支持建立国际性的文化营销网络、海外中国文化中心等。充分利用国外著名的文化平台和文化组织,推介中国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拓宽文化出口渠道,发挥地方政府、非政府组织和个人的积极作用等。
其三,关于文化进口战略的政策建议。研究制定和定期更新《中国文化进口指南》,发挥政府的引导和服务功能。完善文化内容进口专家评估制度,积极进口内容健康的文化产品。实施文化互惠战略,主动引进世界先进文化和经典文化产品。完善和拓宽文化进口渠道,提高文化进口产品的使用效率等。
文化贸易的发展,既要遵循世界贸易规则,也要维护国家文化权益。因为,文化商品具有商品属性和文化形象的双重性质。实施文化贸易强国战略,需要加强政府的政策引导和公共服务功能,需要发挥文化企业的积极性,需要调动各个有关方面和各个层次的积极性。
文化现代化是文化领域的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组成部分。文化现代化与其他领域现代化都有交叉。文化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和社会现代化的关系非常紧密。
小结:三个方面的政策建议
根据文化现代化的基本原理,借鉴世界文化现代化的300年历史经验,21世纪中国文化现代化可以选择综合文化现代化路径,可以实施文化现代化路径图战略,可以迎头赶上文化生活的世界先进水平。21世纪前50年是中国文化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如果能够实现文化现代化路径图提出的各项目标,文化生活现代化在2050年达到世界中等发达水平,那么,我们就有可能在21世纪末达到文化生活的发达国家水平,全面实现文化现代化。如果21世纪能够实现文化现代化,那么,中华文化将全面振兴和回归世界前沿,并将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新贡献。“文化贸易强国战略也不是一个孤立战略,而是与其他战略相互呼应。”
在未来50年,中国文化现代化可以以文化生活、文化内容、文化制度和文化观念的现代化为重点,以文化生活现代化为重中之重,同时大力促进文化内容现代化和大幅度提高文化竞争力。在文化生活现代化方面,本报告介绍了8个措施和48个政策建议。在文化内容现代化方面,介绍了10个措施和52个政策建议。在文化竞争力方面,介绍了9个措施和56个政策建议。这些建议是从不同角度提出来的。有些建议彼此有交叉;如果发生交叉,则说明该建议内容是多个方面的需要。有些建议与现行政策是一致的,有些建议可能与现行政策不完全一致;不一致的政策建议具有政策创新的可能性。当然,不同建议的政策价值和可操作性是不同的。
从操作性角度看,这些建议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文化素质、文化振兴和文化保护。
(1)实施《全民文化素质议程》,提升文化生活品质
①继续推进《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提高公民科学文化素质;
②研究实施《全民人文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提高公民人文文化素质;
③实施职业文化塑造工程,提升职业文化素质,建设知识时代的职业信誉;
④实施礼仪之邦塑造工程,提升行为文化修养,建设知识时代的行为文明;
⑤建立免费开放的消夏文化节制度,丰富城市文化生活,提升城市文化竞争力;
⑥建立城市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制度,丰富城市文化生活,提高城市吸引力;
⑦建立文化服务政府采购制度,免费供给欠发达地区,提高欠发达地区文化生活水平;
⑧建立多元文化投资机制,提高政府文化支出比例,提高文化供给和文化服务质量。
(2)实施《中华文化振兴战略》,提升文化竞争力
①实施文化传承战略,出版《中华文化遗产百科全书》,建设文化资源强国;
②实施文化创新战略,启动文化创新工程,建设文化创新体系和文化创新强国;
③实施文化互惠战略,海纳世界文化精华,酿造中华文化精品,建设文化魅力国家;
④实施文化人才强国战略,提高文化创造力,建设文化人才强国;
⑤实施文化产业强国战略,提高文化产业竞争力,建设文化产业强国;
⑥实施文化贸易强国战略,提高文化贸易竞争力,建设文化贸易强国。
(3)实施《中华文明精萃工程》,提升文化影响力
①实施长江文化保护带工程,保护人类文明长河的一个历史缩影;
②实施黄河文化保护带工程,保护中华古代文明进程的一个历史缩影;
③实施中华文明主题公园工程,建立8朝文明主题公园(周秦汉唐宋元明清);
④实施中华文明数字化工程,建立中华文明的三维数字化再现和网络主题公园。
中国文化现代化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关于中国文化现代化的战略选择,必然见仁见智。从不同角度研究,可以获得不同的认识。不同观点相互补充,可以促进中国文化现代化的早日实现。如果从科学和现代化角度看,文化现代化路径图可以作为一种战略选择。如果按照文化现代化路径图的战略设想,在21世纪末,中国赶上发达国家水平,全面实现文化生活现代化的概率大约为50%。中华文化的辉煌时代,已经悄悄走来。
在18世纪以前,中华文化无疑是当时的一种世界先进文化。在19-20世纪,中华文化成为世界工业文化的落伍者。在农业文明时代,中华民族是农业文化的创造者。在工业文明时代,中华民族是工业文化的学习者。在知识文明时代,中华民族将成为知识文化的开拓者。21世纪将是中华文化全面振兴的世纪,将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世纪。
标签:炎黄文化论文;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论文; 国际文化论文; 中国资源论文; 文化政策论文; 服务文化论文; 文化产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