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分析论文_袁丁,张可可

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分析论文_袁丁,张可可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徐州供电公司 221000)

摘要:电力自动化是电力发展的必然之路,是电力改革中的重要内容。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新技术的不断成熟,电力自动化的发展具备了一定的基础。目前,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渗透在电力系统的每一个重要环节,并且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为电力系统的高效运行提供了有效的助力,电力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会不断的得到完善和发展。

关键词:电力自动化;应用;意义

前言

电力自动化技术是在网络通信技术、信息处理技术、电子技术融为一体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综合技术,电力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实现了远程监控与监视管理,为电力系统提供了更为优化的服务,保证电力系统能够平稳、安全的运行。

一、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概述

1.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含义

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是指通过具有自动检测功能和决策控制功能的装置以及数据传输系统和信号系统,实现电力系统的各个元件、局部系统甚至是全系统的自动监控、协调控制的技术。

2.电力系统自动化的重要意义

首先,电力系统自动化维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当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系统能够利用自动装置迅速切除故障,恢复正常,保证输变电设备正常运行,防止故障波及整个系统而造成大面积的破坏。此外,电力系统自动化能使电力系统优化经济运行,提高其经济效益和管理能力。

二、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应用领域

1.发电厂自动化

火力发电厂的自动化组成包括: 无功功率增减的自动控制、有功负荷的经济分配、计算机对站内机组运行的运程控制、母线电压增减的自动控制、对场内各种设备运行的安全监测、站内各处的应急控制与安全监测,为了确保发电机组的安全,应该利用运程计算机监控系统对所有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控制与监测,控制电站的管理运行,通过对监控系统采集的数据进行整理与分析,得出相应的信息,完成控制。

2.供电系统自动化

供电系统自动化主要表现在: ①负荷控制系统,通过描绘和记录声频与工频的负荷曲线,分析与控制电能的使用状况;②通过利用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对信息进行集中处理,并利用采集的信息进行电力系统的优化处理,方便对电力系统进行实时维护与监控; ③由小型计算机构成的地方调度实时控制系统。

3.电网调度自动化

电网调度自动化通过计算机进行信息采集、实时控制、工况计算、屏幕显示、安全性测试等操作,电力自动化技术在电网调度中的应用,对系统进行检测与管理,进行全网信息的收集与处理,对可能发生的突发状况,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尽可能地降低突发状况对电网造成的影响,确保电网能够安全、稳定的运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电力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1.光互连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光互连技术主要应用在电力系统的自动控制领域与机电保护装置中。光互连技术不仅能够提供传统技术的基本操作要求,例如报表打印、拓扑打印、数据的记录、数学的科学计算、全方位的数据采集、自动化的数据处理与分析等功能,光互连技术还具有人机界面的处理、电网分析、状态估计、网络建模以及高级应用等方面的功能,致使该技术能够为电力工作人员提供更加清晰的画面、更加灵活的操作方式、定位更加准确,能够为相关的工作人员及时提供及时、准确的参考信息,然后工作人员可以根据测量的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便于调度员更好地做出调度判断。此外,光互连技术摆脱了传统的扇出数的局限,工作效率更高; 不受电容性负载的影响,能够屏蔽电容的影响进行运作,在保证电力系统稳定、完全运行的基础上,还能对继电保护装置提供相关的技术支持。光互连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能够最大限度地规避故障,降低设备运行不当带来的经济损失,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光纤互联技术、自由空间光互连技术以及波导光互连技术都具有较强的抗电磁干扰能力,并且不受地理条件的限制,由于这些优点致使其被广泛地应用在发电厂的自动化中。

2.现场总线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现场总线技术是一个全方位的通信网络,其既内部控制中心的两个场地的仪器与装置,还包括实际的施工现场。现场总线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其经过一系列的感应器与设备,将电力系统所需的电阻、电压、电流等信息与主要数据,及时、准确地传输到自身的控制系统中,相关的工作人员根据系统内部的计算方式,对采集来的数据进行整理与分析,最终将主机的指示命令传送至相应的操作位置。现场总线技术的优点是通过现场总线的调整,能够将接收到的信息进行分散处理,这种将传统的控制功能分散到不同的计算机上,有效地减轻了单个计算机的负荷。根据实践经验,电力系统中的现场总线技术还可以配合上位机、前置机,这样仅通过控制现场仪表就能完成整个系统的控制功能。现场总线技术主要应用在电网调度自动化中,其能够满足变电站无人值班或者少人值班的要求,并且控制网络对事件的反应速度很快,能够迅速地将现场采集的信息传递给现场设备监控系统,常用的有CAN、Lon works等现场总线技术。

3.主动对象数据库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主动对象数据库技术主要应用在电力系统的自动监视与监控方面,并且主动对象数据库技术的应用使得电力系统出现了一系列的变革,如主动对象数据库技术对软件系统的开发设计带了重大的变革,如面向对象的编程、设计与分析等,并且该项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监视中的应用,对软件的重要性、继承性、封装性、开发性等方面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与传统的技术相比,其优势主要集中在主动功能与对象技术的支持,并且由于触发机制与对象技术的引入,数据库根据编订的触发程序,可以对内部的数据进行及时、准确、全方位的管理、控制与处理,处理后的数据更加精确,能够为相关的操作提供更加可靠的数据,并且还实现了数据库自动化监控,提高了该项技术的利用价值。随着主动对象数据库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一方面借鉴国外的先进技术,再通过多方专业的共同研究,我国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与完善,致使主动对象数据库技术也在不断地更新与完善,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显著提高了电力系统的运作效率,更大程度地满足了电力用户的用电需求。主动对象数据库技术的 EMS/DMS 应用软件、电力市场交易软件等,为供电系统的自动化提供了更多的便利,值得广泛推广与应用。

结语

总之,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电力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提出了更高要求。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在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等方面发挥着极大作用。其既能够满足电力系统的整体需求,还能及时、准确地监测出电力系统可能发生的突发状况,然后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保证电力系统安全、可靠、稳定地运行。并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力自动化技术还在不断地发展与完善,其自身的优点致使其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范围与良好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范玲.李麟鹏.电力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26).

[2]段洪刚.试析电力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J].科学与财富,2013.

[3]娄进.浅谈电力工程中的电力自动化技术应用[J].广东科技,2012( 13).

[4]江海涛.浅谈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发展[J].硅谷,2009.

[5]杨涛.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综述[J].科技信息,2010.

论文作者:袁丁,张可可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6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10

标签:;  ;  ;  ;  ;  ;  ;  ;  

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分析论文_袁丁,张可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