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病人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分析与护理防范措施研究论文_朱海玲

ICU病人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分析与护理防范措施研究论文_朱海玲

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心医院 湖南郴州 423000

【摘 要】目的:分析ICU病人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探讨护理防范措施。方法:选取自2016年的1月~2016年的12月我院ICU收治的183例患者做为研究组,另外选取2015年的1月~2015年的12月我院ICU收治的181例患者做为对照组。对比两组非计划性拔管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在入住ICU期间非计划拔管发生率更低,两组对比可见显著差异,P<0.05。结论:重视ICU病人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制定针对性护理防范措施,能够提高ICU治疗安全性与护理质量,降低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

【关键词】ICU;非计划性拔管;护理防范措施

非计划拔管是ICU护理工作不可忽视的问题,也是临床护理工作需要予以足够重视护理环节[1]。本文重点分析了ICU病人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探讨护理防范措施,旨在提高ICU治疗安全性,促进患者满意度上升,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基本资料

此次研究选取自2016年的1月~2016年的12月我院ICU收治的183例患者做为研究组,另外选取2015年的1月~2015年的12月我院ICU收治的181例患者做为对照组。研究组有男性113例,女性70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75岁,平均年龄是(45.6±7.6)岁。对照组有男性121例,女性60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77岁,平均年龄是(46.8±7.8)岁。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对比未见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

我院ICU病房于2016年初对ICU临床护理工作进行优化,经研究发现,ICU病人非计划性拔管常见且不容忽视,我们将此列为重点,实施护理改革。在此期间,科室由经验风险的护理人员成立护理小组,调查以往ICU病人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分析相关的风险因素,制定与非计划性拔管相关的护理防范措施,着手落实于临床护理工作中。此次研究选取的两组患者分别是实施护理前后收治,我们对两组患者进行对照研究。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入住ICU期间非计划拔管的发生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本文统计所得数据资料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以(?x±s)表示计量资料,并进行t检验;以χ2检验计数资料。以P<0.05的差异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在入住ICU期间非计划拔管发生率更低,两组对比可见显著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入住ICU期间非计划拔管发生情况对比

组别 例数非计划拔管发生率

研究组18318 9.83%

对照组181 38 20.99%

3讨论

既往ICU所收治患者多病情危重,在护理工作中稍有疏忽就可能导致不可控的不良事件发生,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非计划性拔管指身上留置有导管患者的插管意外脱落或是其自己在未获得工作人员同意时拔除插管或因医护人员的不当操作所引起。有报道统计,ICU患者因非计划拔管后重置插管的病死率超过25%。由此可见,给予ICU置管患者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降低非计划拔管发生率,是ICU护理工作需要重点考虑的环节[2]。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本文研究显示,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在入住ICU期间非计划拔管发生率更低;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更高,两组对比可见显著差异,P<0.05。研究结果充分证明了我院ICU护理人员的工作成绩,同时,我们将ICU病人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总结如下:①患者受到机体插管的影响行动受限,往往需要被长时间的束缚与病程,也会因此而产生各种不适感,如置胃管、气管插管患者会对其咽喉黏膜产生刺激或因对局部的压迫发生恶心、咽部肿痛等不适;而且患者接受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操作,其语言能力会存在一段时间障碍,以至于无法表达想法,也不能向护理人员述说不适,会导致其烦躁不安且配合度下降,甚至发生非计划拔管[3]。②固定导管的方式存在漏洞,目前临床各类导管的常规固定方式主要是缝线固定、胶带缠绕、透明贴、扁布带打结。但缺乏针对性,如经口气管插管及置胃管固定导管选用胶带或固定贴常常受到患者口腔分泌物或汗液污染而黏性丧失,以至于固定不牢靠,存在非计划拔管风险;而置引流管及中心静脉插管时若没有用缝线予以固定,若患者变换体位时若存在较强外力容易使导管脱出。③镇静剂未能够持续、及时应用,导致患者自行拔管几率上升。一些气管插管的患者因局部压迫、黏膜刺激、语言能力丧失,导致心理波动较大,易产生焦虑、烦躁、恐惧心理,若没有进行有效沟通且镇静剂没有起到持续作用,容易导致患者自行拔管;接受手术患者在术后早期多因伤口疼痛、身体不适、口干舌燥而表现的躁动不安,还有些患者会无意识的两手乱抓,会使得自行拔管风险上升[4]。④非计划拔管中很大原因是患者在无意识且烦躁不安的状态下发生,对于存在拔管倾向患者,没有采取有效、合适的方法对其肢体进行约束,容易发生非计划拔管。⑤在护理人员实施各项操作时,疏于对导管的妥善固定,如进行吸痰操作、口腔护理或改变体位时,过度用力会导致导管受到过度牵拉而脱出。⑥认知干预是临床护理工作不可或缺的原则,ICU护理工作同样如此,若未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患者未能够对非计划拔管的危险性给予足够重视,使得非计划拔管几率上升。

护理方法措施:①重视护理人员综合输注提升,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参加培训,培训的内容包括非计划拔管基本概念、危险性,探讨非计划拔管的原因,并对总结出的护理对策充分理解;要求护理人员熟练掌握病情与风险评估方法、沟通技巧、固定技巧及各种常规应急处理措施。②做好评估工作,了解患者的病情、治疗情况、诊断情况、耐受程度、意识状态、置管种类、固定情况,并对其进行准确的综合评估,确立针对患者个人的护理重点,并为其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保障各项护理工作落实有效。③帮助患者选择合适的固定方法:如需要长时间进行气管插管患者,应尽量帮助其经鼻实施气管插管,以减轻经口插管给患者带来的不适;注意定期检查各类导管的固定情况,若敷贴、胶带受到污染,需及时予以更换。④肢体约束方面,待接受手术患者清醒时,应对其耐受能力及拔管倾向予以评估,若判定患者存在拔管倾向,需视情况实施肢体约束,并注意定期检查约束肢体的可靠性;若在帮助患者改变体位或实施特殊检查需要将约束解除时,应将患者双手握住,避免发生意外拔管;遵医嘱合理应用镇静类药物,避免长时间气管插管或接受手术后患者烦躁不安,也可以促进其不适感减轻。⑤要求护理人员在实施各项护理操作时严格按照相关流程与规范执行,注意在操作是对导管的保护;做好交接班工作,并在夜间加强防范,若在夜间需要帮助患者翻身时,应格外注意翻身技巧,并在改变体位后注意检查导管的固定情况。⑥加强认知干预,若患者的意识清醒,需及早给予其健康教育,为其讲解留置各类导管的意义,强调意外拔管的危险性,告知置管期间需要患者配合与注意的事项;对于存在语言障碍患者,应善于利用卡片、手势等灵活的健康教育方法;加强心理干预,根据患者心理状态,采取具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手段,给予患者安抚、鼓励,是否不良情绪,降低自行拔管风险。

综上所述,重视ICU病人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制定针对性护理防范措施,能够提高ICU治疗安全性与护理质量,降低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肖锋,冉坤足.1例ICU 非计划性T管拔管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22):145.

[2]孙艳玲.ICU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分析与防范措施[J],天津护理.2011,1(19):56-58.

[3]陈洁.ICU 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与安全防范[J],中国当代医药.2011,10(18):138-139.

[4]梁雁,黄玉凤.ICU 患者非计划性拔管原因分析及护理防范对策[J],中国社区医师.2011,27(13):269-270.

论文作者:朱海玲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22

标签:;  ;  ;  ;  ;  ;  ;  ;  

ICU病人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分析与护理防范措施研究论文_朱海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