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株洲市三三一医院 412002
【摘 要】目的:探究观察护理干预改善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100例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只接受常规临床护理,观察组患者除了接受常规临床护理外,还加以实施完整全套的护理干预措施。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吞咽功能康复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吞咽功能护理有效率为96.0%,远远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70.0%,差异对比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8.0%,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72.0%,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障碍,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患者预后和生活质量提升有帮助作用,值得临床广泛推广运用。
【关键词】护理干预;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临床效果
有资料显示大约有50%—72%的脑卒中患者会出现吞咽障碍并发症[1]。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障碍临床表现主要为进食困难、饮水呛咳,以及误吸和误咽等。长时间的吞咽功能障碍会导致脑卒中患者出现不同严重程度的营养不良和低蛋白血症,这不利于高代谢消耗的脑卒中患者康复和预后,甚至有的患者病情加重会出现吸入性肺炎和死亡。此外,脑卒中后的吞咽障碍进一步增加了患者出现肺部感染、营养不良以及可能再一次中风、死亡的发生几率,这些不仅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生命质量,而且还给其本人和患者的家庭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2]。目前康复治疗作为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有效的治疗措施被广泛的应用于临床。本次实验研究通过对50例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实施完整全套的护理干预措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现将结果整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患者。两组患者经过临床相关检查和临床表现确诊为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排除非脑卒中所致的真性球麻痹,心、肺、肝、肾等重要脏器的重大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凝血功能障碍、文盲、精神失常或交流障碍者,且均签署知情同意书。观察组女性患者20例,男性患者30例,患者年龄为(43-71)岁,平均年龄为(53.6±1.9)岁;对照组女性患者24例,男性患者26例,患者年龄为(47-70)岁,平均年龄为(55.9±2.6)岁,两组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上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药物治疗、吞咽功能训练、球囊扩张术以及低频电刺激等综合康复治疗[3]。观察组患者同时实施摄食直接训练、摄食行为训练、防噎食吞咽技巧训练、吞咽功能恢复训练(包括口运动训练、颊肌训练、舌肌锻炼、软腭训练、咽肌无力训练、吞咽反射启动延迟训练等)、调整患者饮食种类与营养及心理康复等护理干预[4]。在观察组患者进餐时,保证就餐环境安静,进食器具大小合适,张口困难的患者可以给予奶瓶或者用注射器将食物送入口腔,食物应该选用有适当粘性不容易松散,质地均匀的。在患者进餐前宣教吞咽功能障碍的临床症状和体征,随时关注患者的心理情绪变化,及时给予疏导,保证就餐心情平稳,就餐取合适的体位。患者治疗的时间为:每天在早、中、晚饭时的三个时间段对患者进行20—30分钟的康复治疗,并嘱家属协助其治疗。
1.3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皆在护理后3周评估吞咽功能康复情况,观察对比两组护理效果。吞咽功能康复情况分为治愈,显效,有效,无效四等级。康复有效率患者人数包括康复治愈、康复显效和康复有效三组患者的人数。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本组100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分为满意、较满意、不满意三个标准。满意率是指满意人数在总入组人数的比例,包括满意和较满意两部分。
治愈:吞咽功能恢复正常。
显效:吞咽功能基本恢复正常,很少出现饮水呛咳,误吸和误咽。
有效:吞咽功能大部分恢复正常,有时出现饮水呛咳,误吸和误咽。
无效:吞咽功能较护理前没有改变,甚至加重。
1.4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应用平均值±标准差(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在接受相应的护理后,对比吞咽功能康复情况,见表1。
3讨论
通过本次实验研究可以发现,观察组患者的康复有效率为96.0%,对照组为70.0%,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8.0%,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72.0%,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对脑卒中后者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能减轻患者的紧张焦虑心理,增强信心,从而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和护理,提高治疗护理效果,进而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障碍康复情况,促进疾病的恢复并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综上所述,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障碍,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患者预后和生活质量提升有促进作用。值得临床广泛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尹伟华,郭永禄,郭锐.吞咽训练对脑卒中吞咽障碍的疗效[J].中国康复.2012,13(03):483-484.
[2]廖喜琳,钟美容,蔡超群.标准吞咽功能评估及预见性护理对老年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康复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09(08):194-194.
[3]张玉萍,周红烨,曾火娣.急性脑卒中重症吞咽障碍患者的康复护理[J].中国临床护理.2015,11(04):399-399.
[4]陈兴连,温梦玲,李春霞,谢春雷,符小敏.吞咽障碍患者家属参与康复护理方案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5,16(11):439-440.
论文作者:陈淑华,戴年春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22
标签:患者论文; 脑卒中论文; 功能障碍论文; 功能论文; 统计学论文; 满意度论文; 两组论文; 《航空军医》2017年第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