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课堂趣味化教学蓝雪昆论文_蓝雪昆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趣味化教学蓝雪昆论文_蓝雪昆

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逻辑性比较强,因而有的小学生讨厌数学,不喜欢数学,缺乏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因此,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教师需要营造趣味化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更愉快地学习、思考和探索,进而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那么怎样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根据小学生的特点来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呢?下面笔者结合自己二十多年的数学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和亲身体会。

一、故事引趣法

我们都知道,小学生喜欢听故事。根据学生爱听故事的特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适当穿插一些有趣的小故事,不仅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引发学生在趣味性的故事中进行思考,让学生对于课堂教学更加投入。例如,在教学《二十以内的加减法》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述这样一个故事:在《西游记》里的一个小片段,孙悟空、沙和尚和猪八戒陪师父唐僧去西天取经,四人经过一片果园的时候,一棵果树上有18个果子,悟空摘了11个果子,问这棵果树上还留有几个果子?孙悟空是中国著名的神话人物之一,是《西游记》的中心人物,深得小学生的喜爱和热衷,采用这样的故事导入新课,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又如,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这一内容时,我利用“老爷爷分地”的故事教学:一天,老爷爷把一块地分给三个儿子。老大分到了这块地的,老二分到这块地的,老三分到了这块地的。老大、老二觉得自己很吃亏,于是三人就大吵起来。刚好阿凡提路过,问清争吵的原因后,哈哈大笑起来,给他们讲了几句话,三兄弟就停止了争吵。我稍微停顿了一下就问:“同学们能猜出来阿凡提为什么会笑?阿凡提给他们三兄弟说什么了吗?”,这时,学生们一个个兴趣盎然,纷纷举手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学生甲说:“笑他们兄弟之间还六亲不认。”学生乙说:“兄弟之间应该各睦相处。”学生丙说:“也许他们分得一样多。”学生丁说:“同意学生丙的意见,他们可能分得一样多,阿凡提才笑呢。”……当全班学生被有趣的故事深深吸引时,我继续问:“聪明的老爷爷是用什么办法既满足三个儿子的要求,又分得那么公平呢?阿凡提又对他们三兄弟说了什么话?同学们想知道吗?我通过创设“老爷爷分地”的故事,让学生猜测三个分数的大小关系,为自主探究“分数的基本性质”作必要的铺垫,同时又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游戏引趣法

爱玩游戏是小学生的天性。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可以利用小学生普遍喜欢玩游戏的特点,将数学内容与游戏结合起来。这样,能够使枯燥乏味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有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真正实现寓教于乐,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例如,在教学《认识人民币》这一内容时,教师以设置购物情境,组织学生参与购物游戏中。教师可以在课前准备好一些笔、橡皮、尺子、练习本等文具用品,在课堂教学中设计游戏活动———“蓝猎文具店”购物。在游戏活动前,教师首先指定几位同学当售货员,然后让其余同学当顾客,在“蓝猎文具店”里模拟购物活动,让学生亲身经历到购物、收银,将教学活动变为游戏。通过模拟购物的游戏活动来加深学生对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和单位间的关系以及各种小面值的人民币的认识,同时让学生学会如何使用人民币,增强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又如,在教学《空间与图形》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通过开展“图形捉迷藏”的游戏来帮助学生理解课程内容,使学生动手摸图形,动脑想图形的特征,动口说图形名称来巩固对图形的认识和掌握图形各自的特征。可见,将游戏融入小学数学学习中,能够很好地活跃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思维训练,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加深理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小组合作引趣法

《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合理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相互交流、探讨,这样,既活跃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促进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充分体现了面向全体、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

四、媒体演绎引趣法

由于小学生具有好奇、好动、有意注意时间短、持久性差等特点,往往影响课堂学习的效果。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在数学教学的全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要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情境中主动探索新知。因此,在课堂中运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能为学习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可促使学生视觉、听觉等多种感觉参与,并且使一些抽象的教学内容变得生动、形象、直观,有利于调节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例如,在教学《数的大小比较》这一内容时,我制作了一个“小松鼠和小兔子比捡贝壳”的“flash”动画,在播放中,让学生边观看动画边听老师讲小松鼠和小兔子比捡贝壳的故事,这样不仅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激活了学生的知识储备,通过“比捡贝壳”的活动,自然地复习了旧知识,巧妙地导入新课。又如,我在教学《分类》这一内容时,我出示课件——“兔宝宝超市”:森林里,动物们纷纷到“兔宝宝超市”购物,各种商品杂乱地放在柜台上,兔宝宝东找找西找找,急得团团转,忙得满头大汗。这样的设计不但吸引了学的生注意力,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而且很自然地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兔宝宝会找不到东西?因为他的东西摆得乱七八糟。怎样摆放才能让动物们一眼就看出所要找的东西在哪里?从而引出分类。这样,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分类的兴趣。

五、生活化引趣法

众所周知,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新课程标准提出,数学学习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可以寻找与学生生活相关的实例,架起数学与生活的桥梁,将数学知识因贴近生活而变得生动有趣,从而增强学生生活中的数学意识和学好数学的内驱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例如,在教学《乘法口算》这一内容时,我就提出这样的一个问题:“你们平时喜欢去哪家超市买零食?都买了些什么?”上数学课,提出买零食、吃零食的问题,学生兴趣盎然,纷纷发言,有的说:“我喜欢吃彬彬超市的肉松饼、可比克薯片、沙琪玛……。”老师出示调查数据:“星期一早上,彬彬超市卖了56个肉松饼,每个肉松饼3元,你能算出彬彬超市星期一早上卖肉松饼的收入是多少钱吗?”学生不但能列出算式,也能计算出得数,还给大家讲出他是怎样算的。这样,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现实切入课题,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认知特点,设计适当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充满趣味的课堂上积极思考、探索,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的数学素养得到全面发展。

论文作者:蓝雪昆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20年1月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23

标签:;  ;  ;  ;  ;  ;  ;  ;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趣味化教学蓝雪昆论文_蓝雪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