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资本主义分析_工人阶级论文

当代资本主义分析_工人阶级论文

对当代资本主义的几点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几点论文,资本主义论文,当代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自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的科技产业革命以来,当代资本主义发生了一些新变化。对于这个阶段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出现的新现象、新问题,例如经济全球化与区域化、金融市场的独立产业化与全球化、信息革命与新经济等,这些都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生前没有看到、或者没有深入涉及的问题。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认真研究当代资本主义发展中的新现象、新问题,这是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的重要任务。这里,笔者试对当代资本主义作些分析。

一、资本主义经济在当代获得了相当的发展。马克思曾经说过: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我们研究当代资本主义,首先要从经济的角度来进行观察。

去年,美国经济学教授拉迪·多恩布什在德国《明镜》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伟大的繁荣》,对于包括资本主义世界在内的整个人类社会在20世纪取得的经济成就做了充分的评估。他写道:“这个世纪比以往任何一个世纪都要好。尽管有大萧条、尽管有两次世界大战,今天人类在经济上所取得的成就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多。从生物学到国际互联网,革新的种子发育出即使是最大胆的梦想也无法想象的福利。”“无论是汽车、电视机的人均占有量,电话通讯成本的下降,还是电子计算机容量爆炸性地增长都体现了这种进步。根据这个标准,站在今天的水平上进行比较,1900年简直就是石器时代。”美国经济历史学家安格斯·麦迪逊研究了近300年来世界经济的发展,他对于1700 年左右世界主要国家人均社会生产产值进行了估算。研究成果表明,在当时世界各个地区的人均收入几乎差不多。在北美、中国、印度之间差距非常之小。1700年欧洲有一个增长不到20%的小小跃进。除此之外, 一直到1820年,人均收入到处都没有什么变化。1820年以后距离逐渐拉大,欧洲、美国的人均收入比中国、日本、俄国多出一倍,后几个国家几乎原地踏步不前。即使是这样,中国和印度还是当时世界上举足轻重的经济大国。把这两个国家的社会生产产值加起来,几乎占世界的一半。但是,从此以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在经济上迅速崛起,在整个19世纪,欧洲的生活水平增长3倍,美国增长4倍。在20世纪,美国和欧洲的人均收入增长5倍,这是前所未有的大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等著作中对于19世纪资本主义在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曾予以充分肯定,而20世纪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的经济成就又远远地超过了19世纪。迄今为止,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已经进行了3 次科技产业革命,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以联邦德国为例,以1980年价格计算,1950年联邦德国每个居民的实际净工资6140马克,1987年则为21143马克。在同期内实际的全部社会生产产值增加了6倍,1950年人均产值为6820马克,1987年为26900马克。根据上述事实, 根据前面引述的马克思的观点,应该说,当代资本主义的内部发展潜力,特别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潜力还没有发挥完毕。

二、当代资本主义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20世纪特别是战后,当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逐步具备了根据形势的变化而进行相应的制度内的自我调节。通过执政党的改换,通过政治、经济、社会政策的变化,借助资本主义的内部力量克服政治危机、经济危机和社会危机。资本主义的多党竞争的议会民主制度是一种政治上的“市场经济”,属于资本主义政治上的自我调控机制。通过不同方向、不同政治色彩的几个政党的相互竞争,通过几年一次竞选的竞争机制,资本主义国家不断地进行各方面的自我调整。这种调整包括从小的具体政策的变化直到大的发展模式的变迁。

本世纪比较大的发展模式调整,一次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鉴于发生两次世界大战和30年代世界经济大危机的历史经验教训,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普遍放弃了传统自由主义所主张的政府超脱于市场经济之外的不干涉原则,而鼓励政府进行积极的宏观经济调控,对于部分关键性产业部门实行国有化,制定了反对行业垄断的反托拉斯法,维持正常的竞争秩序。同时,通过社会保障网络与社会福利国家制度的建设,来抑制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带来的贫富分化的消极后果。这次发展模式的调整,带来了战后被称作“经济奇迹”的空前经济繁荣。本世纪第二次较大规模的资本主义模式调整是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70年代前期爆发了战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第一次全面经济危机,70年代后期开始的新一轮科技产业革命为资本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资本要求克服危机,摆脱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控制的束缚,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当时新保守主义政党在美国、欧洲普遍取代了社会民主党的执政地位,他们积极推行私有化、放松控制、自由化的方针政策,这种新自由主义的发展模式促进了资本的全球化发展,促进了西方资本在世界范围内的自由流动,促进了跨国公司的全球化发展战略,使西方资本进入一个新的繁荣时期。目前,鉴于新自由主义带来的无论是在西方发达国家还是在世界范围内贫富严重分化的消极后果,西方正在以所谓第三条道路的发展模式对新自由主义进行调整。由此可以看到,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政府在这个10年可以用左一点的政策,在那个10年可以用右一点的政策,在下一个10年可以用不左不右的中间政策,调整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调整国内的阶级关系、社会关系,而避免较大的社会冲突。总之,当代资本主义为了维护其生存和发展,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某些环节和资本主义经济社会的运行、管理机制作了不少的自我调节、改良和改善,从而使得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容纳现实的生产力,而且生产力还在发展,资本主义统治下的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也有一定程度的缓和。

三、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在当代依然存在。当代资本主义尽管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但资本主义与生俱来的基本矛盾,即资本的私人占有与生产的社会化之间的矛盾,不但依然存在,而且更为错综复杂,有时还十分尖锐。当代资本主义的自我调节机制只能在其根本制度容许的范围内来调整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不平衡和不适应,推迟经济危机的爆发或削弱其强度。实际上,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仅战后就经历了70年代的石油危机,80年代的滞胀危机以及90年代以来一系列的金融风暴和危机。总的看,尽管矛盾的表现形式已不同于以往,但矛盾本身并没有也不可能得到根本的解决,而是在新的基础上不断积累和加深。

特别是经济全球化以后,西方资本把西方发达国家先进的科学生产技术与发展中国家廉价的劳动力结合起来,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优化资源配置,把生产的社会性扩展到全球范围,而西方主要的经济活动主体跨国公司依然属于资本主义私有制。极少数垄断资本垄断了西方社会绝大部分资本、财富、资源、知识、信息、权力,这是当今资本主义社会所有制的本质。有资料显示,在今天的世界中,225 位最大富翁(自然都是在西方发达国家)拥有的财富相当于世界一半居民——大约30亿人口的收入总和。

四、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阶级并没有消失。在资本主义发展到了今天的全球化时代,在西方社会中是否还存在一个与资本主义制度相对立的雇佣劳动者阶级,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工人阶级?对于这个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在今天,西方社会依旧存在一个数量广大的雇佣劳动者阶级。

否认发达工业国家工人阶级的存在,宣布工人阶级已经消亡,这是资本主义阵营重复了将近一个世纪的论调。早在1906年西方著名社会学家沃纳·松巴特写了一本书《美国为什么没有社会主义?》,他试图说明,为什么在美国,工人阶级没有马克思主义所强调的阶级意识?松巴特认为,美国的普遍福利,特别是美国工人的福利水平对此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此外,还有社会阶级阶层的流动性,即一个人可以经过个人奋斗在社会等级的阶梯上爬上去,也起到了削弱群体阶级意识的作用。20世纪中叶,德国新自由主义学者拉尔夫·达伦多夫重提这个问题,他的论题是为什么社会主义在世界上已经终结?达伦多夫声称,西欧社会的福利水平与社会阶级阶层的流动性已经达到了美国的规模,所以欧洲的社会主义面临死亡的威胁。类似的说法在近百年西欧社会的历史上俯拾皆是。1951、1955、1957、1959年英国保守党连续竞选获胜,一些人就用英国工人阶级已经资产阶级化来解释这个结果。这种解释说,英国工人已经达到与中间阶层相接近的社会福利与生活水平,致使工人接受保守党人的政治立场与行为方式。而英国工党之所以失败,是因为它自称是代表工人阶级的阶级政党,而这个阶级本身正在消失。这种论据的核心在于工业社会的经济增长已经使阶级界限受到侵蚀,阶级冲突或多或少地已经变得完全多余了。然而,正是一个世纪以来不断有人反复宣布工人阶级“正在消失”这个事实本身,就已经从反面证明了在西欧社会中雇佣劳动者阶级、即工人阶级始终存在。

苏东剧变以后,西方国家掀起了一个诛伐“现实社会主义国家官方意识形态”的批判高潮,马克思主义的工人阶级理论也受到极大的歪曲与诽谤,西方到处都在谈论“资本主义的掘墓人已经先于资本主义而死亡”,“西方发达资本主义社会正在与无产阶级彻底诀别”。然而事实上,新科技产业革命以后的西欧社会,依旧是资本家阶级居于统治地位的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对于工人的剩余价值剥削不仅依然存在,而且变得更加残酷。有资料证明,80年代联邦德国汽车制造企业中,在技术装备最完善的劳动岗位上就业的一名专业工人,在他的每小时劳动中只有4分钟是在为完成自己的小时工资和社会保险费而进行生产活动, 其余时间都是在为资本创造剩余价值和利润。

五、两极分化是当代资本主义国家严重的社会问题。20世纪末,西方资本主义一方面实现了经济全球化,另一方面,又把资本主义制度内部矛盾充分暴露出来。目前,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内部,社会的两极分化,中下阶层的贫困化都已经达到前所未有的规模。1997年,在欧洲联盟内部,10%最富有的居民的收入占欧洲联盟全部居民收入的25%,而10%收入最低居民的收入只占欧洲联盟全部居民收入的3%。 在欧盟成员国中,贫富差距最大的是葡萄牙,10%最富有的居民收入和10%最贫困居民的收入,在全国居民收入总数中所占的比例分别为28%与2 %。德国《明镜》杂志在同年发表的一篇文章中说:国内财富分配的差距越拉越大,它甚至达到前所未有的规模。5 %的私人家庭占有全部私人财富的三分之一以上。平均每个这种家庭拥有价值200 万马克以上的财富。占这个社会人数一半的中下层居民只拥有价值不到10%的私人财富——平均每人不到5.9万马克。由于收入差异的发展, 进一步推动了财富的不平等分配。

90年代中期以后,西欧社会贫困化的一个引人注目的新的发展趋势,就是新中间等级的分化。长期以来,人们把战后的西欧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阶级阶层结构描绘成为“两头小中间大”的“枣核型”模式,也就是说,最穷的人和最富的人都是少数,而新老中间阶层是社会的绝大多数,他们的富足和满意保证了社会的稳定。所谓“拉平了的中间等级社会”将保证资本主义统治的长治久安。但是,自80年代起,随着从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的过渡,社会阶级阶层结构发生很大变化,80年代后期,人们开始用“三分之二居民的社会”的说法描述当时的社会结构,也就是说,三分之一的居民由于失业而开始被排挤出福利社会之外,逐步陷入贫困。其余的三分之二的居民继续享受不断增长的社会福利。后来又有了“10∶20∶70的社会”的说法,就是说,10%的居民由于长期失业而陷入长期贫困,20%的居民由于失业而陷入暂时贫困,只有70%的居民生活比较富足。现在又出现了“20∶80的社会”的说法,即由于自动化与合理化,将来现有劳动力的20%就可以承担现在全部的商品生产与服务工作,其余的80%的劳动力则处于无事可做的失业状态。

当前,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严重的阶级分化与贫富分化,促进了人们对于社会主义的向往和渴求。通过研究社会主义的起源,我们知道,第一次工业革命以后,工人阶级的贫困化成了西欧社会最大的社会问题,为了解决工人贫困化这个最大的社会问题,产生了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可以说,从最原始的意义上说,社会主义就是要解决多数居民贫困化的问题,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就在于坚决维护绝大多数人的利益,维护社会平等与社会公正。目前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两极分化达到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水平。由此引发的人们对于社会主义的渴望和需求也正在日益扩大,而且将会越来越大。

早在一个半世纪前,马克思恩格斯就预见了资本主义的灭亡和社会主义的胜利同样是不可避免的。资本主义发展到当代,发展到今天,尽管它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够容纳现实的生产力,还有一定的发展空间,但由于它无法根本解决其自身固有的基本矛盾,以及由此派生的阶级对立、两极分化等社会矛盾,所以它终将被社会主义所代替。我们决不能因为资本主义在具体演进过程中产生的一些繁荣现象而否认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科学论断。承认当代资本主义仍然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性,承认它的自我调节机制和经济扩张能力尚未衰竭,有助于我们认识社会主义历史发展的曲折性和长期性。放眼历史长河,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较量将长期持续下去,社会主义必将在全球范围内战胜资本主义。

标签:;  ;  ;  ;  ;  ;  ;  ;  ;  ;  ;  ;  

当代资本主义分析_工人阶级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