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解读:语文教学的基本选择--评霍懋征和著名特殊教师智玉恒教授的岳光歌课堂片段_月光曲论文

文本解读:语文教学的基本选择--评霍懋征和著名特殊教师智玉恒教授的岳光歌课堂片段_月光曲论文

文本解读:语文教学的基础选项——著名特级教师霍懋征、支玉恒执教的《月光曲》课堂片断赏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片断论文,语文教学论文,选项论文,课堂论文,文本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缘由聚焦】

走进新课改几年,在新课程理念的熏染下,我们的语文课堂不再沉闷与乏味,但是在异彩纷呈的背后,我们却看到了语文教学的浮躁与迷失——课堂变得热闹了,语文味儿却变淡了;人文性有了,工具性却缺失了;综合课变多了,学科性却丢失了。究其原因,就是我们在对文本解读过程中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与语文这一学科不和谐的现象:一是肢解文本,完整的文本支离破碎,盲人摸象,以偏概全,忽视了文章的整体性、完整性。二是浅尝辄止,将解读停留在文本的字面上,一目十行,浮光掠影,忽视了文章的艺术性、内隐性;三是脱离文本,将课外大量的所谓相关知识引进,东拼西凑,喧宾夺主,搞所谓的“资源整合”,“拼盘教学”,忽视了文章的主体性、本源性;四是曲解误读,自己没有真正领会文本的主要价值,强灌硬输,忽视了文章的原生性、主旨性。

由此造成学生的阅读变成大量的“强制性阅读”“附庸性阅读”,而缺少了“主体性阅读”“欣赏性阅读”;我们的语文课有点“不像语文”了,我们的语文课堂成了“杂货铺”,我们的语文老师则顺理成章升格为“杂货店”的老板,我们的学生则成了被呼来唤去的“店小二”。

从摇摆走向平衡,让我们一起走进著名特级教师的精彩课堂,从根本上寻求文本解读的真正要义。

【精彩赏析】

【霍懋征:《月光曲》第九自然段教学片断】

静静的海面,突然间出事了……

师: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人仿佛已经走到了海边,他看到了什么?

(学生小声读课文,体会当时情景)

师:月亮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你们在哪首诗里见过水天相接的地方?

生:《霜月》:“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台水接天;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师:百尺楼台——水天相接,月亮从这样的地方升起来。你感受到水天相接了吗?

生:站在楼台高处,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

师:现在哥哥好像站在海边上,看到了最远的地方,这个地方是——(生:水天相接的地方)月亮从这儿升起来,海面上微波——(师生同说:粼粼)你们说,什么叫“微波粼粼”?

生:微波是小的波浪,形容海面上波浪不大。

师:“粼粼”呢?

生:被月光一照,像鳞一样,闪闪发光。

师:(描绘)静静的海面小小的波浪,月光一照,霎时间整个大海——(师生同说:洒满了银光)这时,月亮越升越高,穿过轻纱似的微云。“微云”是什么?

生:薄云。

师:薄薄的云,对月光有没有影响?(生:没影响)月亮穿过一缕一缕像纱一样的微云,这时候,海面上是怎么样的情景?

(师随即轻声读描写月、海的语句)

生:非常美丽。

师:这么美丽的情景,皮鞋匠好像看到了。是真的看到了吗?从哪儿感觉到的?

生:从琴声。

师:好,那你们也听听这琴声,看你们的感觉怎么样?

(师放《月光曲》中描写宁静、明媚的乐段。生静听后谈感受)

师:听到这琴声,你好像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情景?

生:月亮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

(让学生读、背,并且想象语言文字描绘的情景)

师:静静的海面,突然间出事了……

(师让生读“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生读课文后,师放《月光曲》中描写波涛汹涌的大海的乐段)

师:这音乐怎么样?

生:声音又快又猛。好像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

(生读描写波涛汹涌的大海的句子后,把第九自然段全读完)

师:开始是静静的月夜,海面上那么清静,琴声是那么柔和。忽然,大风起来了,大浪起来了。妹妹好像看到了什么样的海面?用四个字说。

生:波涛汹涌、惊涛骇浪、白浪滔天、汹涌澎湃……

师:妹妹看不见,但哥哥对妹妹寄予很大的希望。他看到妹妹听时两只眼睛睁得大大的样子,所以,他想妹妹好像也看见了大海的景象——在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师:(师出示贝多芬弹琴的幻灯片,并与生一起简要地复述。对比琴声前后的不同,提出问题——)这种琴声的变化,说明贝多芬思想感情怎么样?

生:可以看出他对世道的不满。

师:从什么地方看出他不满?

生:从琴声非常激昂,越来越快,看出他对这个世道的不满。

师:很好。说明他对不合理的社会的不满、抗议、斗争。因为贝多芬自己的一生也是斗争的一生。他一生贫困,人很正派。现在,他看到穷兄妹俩这样艰苦,他们又这样喜欢音乐,他心里同情、不平的感情一下子都在琴键上迸发出来了。这就是他能够弹出《月光曲》的原因。

【赏析】从文本解读的角度看,霍老师以由表及里的三个问题观照全段教学。一是皮鞋匠听着琴声,仿佛已经走到了海边,他看到了什么?二是皮鞋匠是真的看到了吗?三是这种琴声的变化,说明贝多芬思想感情怎么样?并由此引领学生与文本作由浅入深的对话,深入理解课文。在第一问的解读中,抓住重点词句,融合语境,上引下联,左叩右击;合理延伸和拓展文本,利用相关资源,响应文本,使文本的价值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与利用。如:想象月亮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的情境时,聚焦“水天相接”一词,激活学生认知储备,在古诗《霜月》的引用迁移中,自然形象而灵活地理解“水天相接”,并自然引发对“微波粼粼”“微云”等词及相应语句的领悟。解读第二问,在学生充分感受文本内容后,恰到好处地播放《月光曲》,将语言文字与音乐有机交融,激起学生更丰富灵动的想象。第三问,从琴声的变化,体会贝多芬思想感情的变化,因为由前二问作铺垫,此时此刻的情感变得更自然流畅。

【支玉恒:《月光曲》第九自然段教学片断】

这《月光曲》在哪儿呢?

师:《月光曲》,备课时我读了半天,刚才你们也说了半天,可是文章并没有写《月光曲》,这《月光曲》在哪儿呢?

生:第九节。

师:那是大海和月光的变化,没写《月光曲》呀!请你们把第九节有条理地读一读,然后讲给大家听。

生:我觉得(读)“月亮正从水天……轻纱似的微云。”是讲海面上很静,月亮从水天相接的地方慢慢升起来。这里写它的意境很美,说明它的旋律很美。

师:是呀,月亮升起来了,(板书:“月亮升起”)海面上——?

(生读“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洒满了银光。”)

师:洒满了银光以后的整个海面上怎么样?有一个词,是什么意思?(在“月亮升起”后板书:“微波粼粼”)后来月亮怎么样了?海面怎么样了?

生:(读)“月亮越升越高……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

师:(指板书)这里是月亮刚刚升起,海面上微波粼粼,刚才说的是什么样的啊?

生:月亮升高。

师:对,(板书:月亮升高)海面上怎么概括?

生:海面上波涛汹涌。

师:不妥,“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是不是这两句呀?那这两句用四个字能概括吗?

生:风卷巨浪。

师:对了,“风卷巨浪”这四个字多好呀!把两个意思都说了。(在“月亮升高”后板书“风卷巨浪”)

师:再往下看,后面月亮怎么样呢?大海又怎么样呢?谁把皮鞋匠看他妹妹后面那一段读一读?

生:月光照耀,大海波涛汹涌。

师:谁来写这八个字?(板书:月光照耀,波涛汹涌)既然海面是这样变化的,你能不能通过自己的读把这个变化读出来呢?放开声音,各自练一遍,把海面上的三次变化用不同的语调读出来。

师:大家一齐来读,我给你们打上拍子,你们一边读一边用眼角扫一下我的手势,我怎么指挥你就怎么读。咱们看看读起来有意思没有。预备,起!

师:读得不错,但我还是不明白,我说《月光曲》的曲调在哪?旋律是什么?我找不着。这儿(指板书三层)写的是月亮和大海,这哪儿是《月光曲》呀?它怎么就成了《月光曲》的旋律了呢?

生:这些月光和海面的变化,是《月光曲》在演奏的时候,所引起的兄妹俩的联想。一开始,他的琴声是柔和的、徐缓的,所以听在他们兄妹俩的耳朵里,产生了月光升起,微波粼粼的联想;接着贝多芬的旋律是有力的,快速的,兄妹俩的联想中是月亮升高,风卷巨浪;最后贝多芬的旋律是高昂激荡的,兄妹俩的联想中是月光照耀,波涛汹涌。

师:这是咱们猜想的,贝多芬的《月光曲》真是这样的吗?想不想听一听?

(教师播放《月光曲》录音带,并配合音乐节奏打拍子,同时根据旋律的变化,指向板书相应内容)

师:究竟他的创作激情,创作的灵感从哪儿来的?

生:我觉得《月光曲》是写贝多芬自己的心情的,开始是写贝多芬的心情很平静,第二层写贝多芬的心情渐渐不平静了,最后一层写贝多芬看到兄妹俩这么热爱音乐,他心情更不平静。

师:可不可以这么说:乐曲的第一段,是描述他在小树林里散步,听见了断断续续的琴声,心里产生了一分触动,所以弹出曲子来就是柔和的、徐缓的,这样的曲子听在兄妹俩的耳朵里,使他们产生了“月亮升起,微波粼粼”的想象。后来呢?

生:后来,贝多芬看到兄妹俩如此贫穷,自己心情也十分感动,手下的琴声有力,加快了,兄妹俩想像成月亮升高,风卷巨浪;最后是贝多芬觉得自己遇到了知音,万分激动,然后手下的琴声是高昂激情的,兄妹俩联想成的是月光照耀、波涛汹涌。

师:简单一句话,贝多芬的《月光曲》所写的内容就是那天晚上他的遭遇和他的心情。他借着清幽的月光弹起了钢琴,就是《月光曲》,他把他的这一份情感寄托给谁了?

生:月光。

师:对了,寄托给月光了。所以《月光曲》的产生,第一有感于知音;第二,大家读,(教师在“月光曲”后写“寄情于月光”,学生们齐读)最后产生了《月光曲》这首世界名曲。

【赏析】从呈现的教学看文本解读策略,本教学片断以支老师提出的“文章并没有写《月光曲》,这《月光曲》在哪儿呢?”这个问题为切入口,激起学生的阅读期待。全段以月光的变化和与之相应的海面的变化为主导线索,融合了朗读、解词以及想象,在情境对比中促发学生对文本语言的理解和感悟,在文字与音乐的交互相映中生成《月光曲》那一幕幕催人心动的情境。此时,我们不妨再回顾一下支老师的板书:“月亮升起,微波粼粼;月亮升高,风卷巨浪;月光照耀,波涛汹涌。”不难发现这层层推向高潮的意境,带给学生的不仅仅是由语言文字引发的视觉冲击的快乐,更是由此而引发的对《月光曲》的想象和伴随而生的愉悦。当研究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灵感从哪儿来时,支老师反常规而富有创意、又合情合理的解读使观课者耳目一新,并为之倾倒。

【读后反思】

两位特级教师在不同的时代执教《月光曲》,当我分别初读他们两个教学实录的时候;并没感到有太多的不一样。但当我把他们相同教学内容(第九自然段)的教学片断放在一起比较分析梳理时,才觉得他们的风采各不相同。然而,不太一样的教学现象背后有着诸多相同的教学价值追寻,本文试图从文本解读的角度谈一些磨课后的看法。

一、顺语言之藤,摸内容之瓜

语文本体就是语言文字。学语文就是学习语言,能正确理解、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语言有个形式与内容的问题,在新课程中,我们重视了人文性的因素,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就是我们更加重视文章的内容,却不同程度存在忽视语言形式的问题。以至于语文教育专家杨再隋在早些时候就发出“语文课又怎么啦?”的感慨,强调要把语文课上成真正的语文课。要把语文课上成真正的语文课,就必须充分重视语言形式,从语言入手,去理解思想内容,以及领悟思想内容是如何表达的。语文教学,老师的责任就是引导学生完成从关注言语内容到关注言语形式的过渡,顺语言之藤去摸内容之瓜。

从这个理解看两位特级教师的课堂教学,他们在关注内容的同时竭力张扬语言形式。在弄清楚写了什么(内容)的基础上,着力引导弄清怎样写的(用词造句、文章结构或者说作者的行文思路)和为什么这样写(此类文章的行文规律及其后面隐含的人类思维规律),在师生与文本的多层次交流中,理解感悟并内化语言。如霍老师在第一个问题的解读中,聚焦“水天相接”一词,激活知识储备,在古诗《霜月》的引用迁移中,灵活而又形象地理解水天相接,并自然引出对“微波粼粼”“微云”的领悟。解读第二问,恰到好处地运用了《月光曲》的音乐,将语言文字与音乐结合,在唤起学生丰富灵动的想象中体味语言表达之神韵。支玉恒老师开课时“这《月光曲》在哪儿呢?”的质疑,看似是让学生去求解内容,实则催引学生去亲近、感悟和评价文字版《月光曲》,寻求对应着的旋律和蕴含着的意境。还有,层层递进并折射着文本语言所描绘的景象的板书,不仅是对文本内容、层次的理性把握,更是在语言形式层面上,让学生感悟文字版《月光曲》怎样写的和为什么这样写,从而提高学生的思辨和语言运用能力。

二、顺认知之水,推想象之舟

任何读物,都是作者在某个方面生活经验的表述,诉诸于文字,以抒发对人生、对世界的看法。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者主动接触文本,并用自己已有的知识与经验解读,从而赋予认知对象以心理意义。学生的认知是解读文本的起点,它包括思想、智慧、意志、经验和技能等,解读总是从已有的认知开始。因为认知结构的差异很大,教师应善于帮助学生从他们自己的经验出发去实现与文本视界的融合。这一融合的过程,是不断地将语言个性化、情感化和形象化的过程。一个文本的解读,在运用原有认知,理解、感悟和评价文本的轨迹中,还会伴以与语言文字相应的丰富的想象,这些想象有些可以言传,有些只能意会。但无论如何,语文不能没有想象,离开了想象的语文是干枯的,不丰润的。当然,想象的丰富程度取决于个体认知的积淀量,因此,语文教学在充分丰富学生认知的同时,要顺认知之水去推想象之舟。

从这样的理解看特级教师的课堂,两位充分关注学生的认知,在教学中竭力丰富、提升他们的认知结构,并根据教学需要及时唤醒、激活,使语言文字表达的形象更富有个性和魅力。霍老师引导理解“水天相接”一词,用“你们在哪首诗里见过水天相接的地方?”这个问题,激活学生原有认知。“百尺楼台水天相接。”“站在楼台高处,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这些认知的参与,无疑大大丰富了学生的表象,“水天相接”一词留在头脑中的意境远要比简单的解说形象开阔大气得多。两位老师还都利用了《月光曲》音乐。在文字与音乐的交融中,谁也无法预测随着音乐学生仿佛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谁看到的多,谁想到多。但正因为有了想象的参与,学生读着的语言是活的,表达的情感是真的;也正因为有了想象的驰骋,那变化着的月光和海面才会在学生心中交互、升腾,编织起多姿、多情的《月光曲》。

三、顺文本之理,成意义之章

每个文本都有其内在文思脉络,那就是“文理”;每个文本也都会有其彰显的意义,即文章主旨。一篇文章解读以后,留在每个人心中的文章主旨可能是不一样的。我们如何把握文章主旨(也即作者所表达的情感)?我以为,不能凭定势解读;应该充分解读作者写作背景及文思脉络,适度补充融合相关的内容,顺文本之理成意义之章。

两位特级教师对《月光曲》的文章主旨的把握迥然各异,然而教学中都是以问题形式引发思考的。我们先看霍老师:“这种琴声的变化,说明贝多芬思想感情怎么样?”学生的回答都集中在一点上,那就是说明他对不合理的社会的不满、抗议、斗争。因为贝多芬自己的一生也是斗争的一生。他一生贫困,人很正派。现在,他看到穷兄妹俩这样艰苦,他们又这样喜欢音乐,他心里同情、不平的感情一下子都在琴键上进发出来了。这就是他能够弹出《月光曲》的原因。我们再来看支老师:“究竟他的创作激情,创作灵感从哪儿来的?”师生解读别出心裁:贝多芬的《月光曲》所写的内容就是那天晚上他的遭遇和他的心情。乐曲的第一段,是描述他在小树林里散步,听见了断断续续的琴声,心里产生了一分触动,所以弹出曲子来就是柔和的、徐缓的,这样的曲子听在兄妹俩的耳朵里,使他们产生了“月亮升起,微波粼粼”的想象。后来,贝多芬看到兄妹俩如此贫穷,自己心情也十分感动,手下的琴声有力,加快了,兄妹俩想象成月亮升高,风卷巨浪;最后是贝多芬觉得自己遇到了知音,万分激动,然后手下的琴声是高昂激情的,使兄妹俩联想成的是月光照耀、波涛汹涌。两种解读思路不同,呈现不一,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顺文本之理,成意义之章。

解读伴随着文本而产生,它是一个积极智慧、富有个性化的创造,但创造绝不是虚幻,更不是歪曲。语文学科文本解读,需以认知为根,语言为本,想象为翅,在文理之间寻求意义的有效建构,生成文本主旨的合理存在。文本解读,是语文教学的基础选项。

标签:;  ;  ;  

文本解读:语文教学的基本选择--评霍懋征和著名特殊教师智玉恒教授的岳光歌课堂片段_月光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