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初中历史与社会课程的科学性,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科学性论文,课程论文,社会论文,初中历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1001—5116(2006)02—0121—04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设置的《历史与社会》课程,无疑是课改攻关的难点,也是显著的亮点、焦点。①与传统的《历史》、《地理》等分科课程相对应,它是一门全新的综合性文科课程,其主要目的是进行公民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它的设置,意在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设置探索出一条新路。本文试图从培养目标、课程性质及在初中阶段开设等方面对该课程的科学性进行研究。
一、历史与社会课程培养目标的科学性
党的十六大确定了党的教育方针,在培养目标上明确要求“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②《历史与社会》正是为了适应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而设置的一门崭新课程,全面发展体现了《历史与社会》培养目标的科学性。
内容标准体现课程目标,课程目标反映培养目标。设置该课的主旨在于“加强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人际沟通能力,使其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③它强调人文精神和历史感的培养,力图以综合的视野突破原有学科界限,联系国内外不断变化的现实,整合历史、人文地理、经济、政治、社会等多领域的知识,使得学生逐步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辩证观察和分析社会问题,为学生学习和探究提供更大的空间。
《历史与社会》旨在对学生进行公民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培养创新精神、社会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为学生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合格公民奠定基础。这门课程要为学生提供正确认识社会环境,积极观察、体验、参与社会生活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注重学生在体验和探究的过程中丰富社会经验,建构认识社会与理解社会的范式,培养学生对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分析、判断能力,以及参与社会生活、应对社会问题的能力,逐步形成健康的情感、正确的态度、合理的价值观乃至健全的人格。④其培养目标体现了当今时代要求,更反映了素质教育的要求。
虽然传统的《历史》、《地理》等课程的培养目标包括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两个方面,但实际上主要还是传授基础知识,侧重对知识的了解、识记和掌握。课程改革中分科设置的《历史》课,虽然提出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课程目标,但是,分科都存在着显然的弊端:不仅在于学科之间既壁垒森严又互相重复,课程知识过于繁琐,一些鲜活的时代性强的内容无法涵盖进来,而且在于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忽视学生价值情感的涵养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包括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以及重要的历史概念和基本线索。”⑤还在于课程内容与活生生的现实生活之间存在一定距离,不利于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实践、学会生存。④显然,新课程下的《历史》课不仅仍将基础知识的掌握作为首要目标,而且对基础知识掌握的要求面广量大。一个课业负担很重的初中学生,显然难以再有足够的精力去掌握这些在未来的高中阶段乃至大学阶段仍要继续学习和系统掌握的基础知识。
《历史与社会》课程目标的设计就合理得多。首先,其课程目标分为“总目标”与“分类目标”两大方面,分类目标又分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技能、能力”和“知识”三个部分,目标层次分明,要求比较合理。其次,其总目标简单明了,科学合理。课标(一)开宗明义指出:“对学生进行公民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培养创新精神、社会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为学生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合格公民奠定基础。”课标(二)指出,该课“是在义务教育阶段7—9年级实施公民教育的综合文科课程”。③再次,三项分类目标的顺序设计符合初中生的认知水平和思想实际。在培养现代公民应有的人文素质和社会责任感方面,初中生学习《历史与社会》课程,具备积极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掌握一定的技能与能力,显然要比掌握太多的基础知识重要得多,而实际上也难以掌握多少基础知识。因此,《历史与社会》的课程目标显然具有较强的科学性。
二、历史与社会课程性质的科学性
课程目标决定着课程的性质。《历史与社会》要完成课程目标,就应具备人文性、综合性、实践性等课程性质上的科学性。与传统文化课性质的《历史》、《地理》等课程相比,《历史与社会》课是一门人文素质课,也是一门公民教育课。
所谓人文性,就是要以人类历史和社会生活为学习与探究的领域,关注人与环境、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关注学生的情感需要与生活体验,注重人文素质的培养,帮助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努力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境界。为此,它在基本理念中首先提出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尊重他们的个性差异,使每个学生都获得社会性发展,为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奠定必要的知识和能力基础,让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其基本理念还提出培养人文素养的要求,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感及对自然、生命、祖国和人类的责任感,使学生继承和弘扬人类文明的优秀传统,汲取历史智慧,认同民族文化,具备开放的世界意识,养成积极向上和不断进取的人生态度。课标(二)的“基本理念”指出:“本课程将大力提倡人文精神,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在“教学建议”中,《历史与社会》还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课标(一)建议,教师应该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心理特征,重视他们的学习需求、既有经验和心理反馈,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营造宽松、和谐、民主、活跃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关注社会、参与社会、研究社会和探究解决社会问题的途径和方法的热情与愿望,给予每个学生同样的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激励学生在与教师和同学的平等交往中展示自己的潜能。所有这些,无不体现了《历史与社会》课程对学生细致入微的人文关怀。
所谓综合性,就是要从学生的经验和发展的实际出发,对多门学科进行综合。对其内容进行整合,注重知识的关联性、整体性和开放性,扩大学生的认识视野,帮助学生获得对社会生活和人类历史的整体性认识,掌握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知识观察、认识、适应、参与社会的能力。《历史与社会》课程在实施建议的“教学建议”中,重点突出了课程的综合性。提出第一要重视学科的相互渗透和联系,建议教师在教学中整体把握本课程的结构和内容,强调历史、地理和其他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的融合和联系,特别提倡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选择学生感兴趣且能体现多学科整合的主题,开展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多学科的背景下运用知识、技能和方法解决问题,完成学习任务。第二,要注重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建议教师应通过创设多种适宜的活动引导学生勤于思考,对社会现象和历史问题进行质疑和反思,从不同视角探究事物发生的原因、影响和联系。在教学中要帮助学生在发现问题基础上,收集并运用相关的信息,自己得出结论,清楚地阐释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同时还要鼓励学生依据材料,合理想象,多角度思维,大胆提出有价值的创见。第三,提出应该强调学生通过观察、体验、思考,捕捉现实生活中反映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现实关系的具有价值和意义的社会问题,在共同制定研究方案、收集分析材料、形成研究成果的合作过程中,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合作性是新课程下学习方式的三个基本维度之一,而这种意识和精神正是当前中学生尤其是初中生十分缺乏的。⑥
所谓实践性,就是强调课程内容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提倡学生通过模拟、合作、讨论、调查、社会实践等开放的、多样的、体验与探究的方式在活动中主动学习,促进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发展。为此,第一,《历史与社会》课程不仅在基本理念中提出“注重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加强学生学习与社会现实之间的联系,鼓励教师开发、利用当地和本校的课程资源,让学生动态地观察、体验社会生活,学会综合理解和运用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与技能,为将来适应社会、参与社会、解决社会问题奠定基础。第二,鼓励探究式学习,重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性、探究性,鼓励学生体验、探究、实践,注重培养创新精神,使学习成为获得积极、愉快、成功体验的过程。第三,在内容标准中专门设置了“社会探究技能与方法”部分,提出了“材料研习和运用”、“体验与思考”和“合作与交流”三方面内容,提出“自觉地掌握和综合地运用这些技能与方法,有助于增强学生的社会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③此外,在“教学建议”中还专门提出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应该指出,无论是原有的还是新设的,也无论是新课程下的分科课程还是综合课程,都有一定的科学性和设置的必要性。问题的关键在于,对于13~15岁的青少年而言,究竟是分科的《历史》、《地理》课程性质科学性强,还是相关内容整合后的《历史与社会》综合课程更具有科学性。通过比较,我们不难发现《历史与社会》强调历史、人文地理、经济、社会、法律等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在课程性质、基本理念和实施建议上,都具有其他课程所无法相比的科学性。
三、历史与社会课程在初中阶段设置的科学性
无论从纵向还是横向方面来看,《历史与社会》综合课程取代原有的历史、地理等分科课程,在初中阶段设置具有显著的科学性。
第一,符合人的成长规律。设置《历史与社会》这门人文素质课和公民教育课,符合13~15年龄段人的身心状况和思维特点。正常情况下,这个年龄段正是学校教育的初中阶段。心理学研究表明,初中阶段正是人的身体和心理成长发育关键阶段,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人文精神和知识素养的形成时期,需要及时教育和引导。对比《历史》、《地理》和《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不难发现在帮助学生形成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前者显然不如后者那样更加注重和强调,而且在内容设计上显然也没有后者科学合理,切实可行。在最需要教育的时刻给予教育,因时施教,因材施教,才是最有效的教育。正如一名教师写道,该课程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中教会学生认知社会、了解历史、熟悉生活、关注社会发展的人文主题,是对学生认识世界,参与社会生活很有意义的课程。”⑦
第二,符合人的认知规律。人的认知规律是一个由浅入深、由简入繁、循序渐进的过程。按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要“整体设置九年一贯制的义务教育课程”的规定,小学阶段以综合课为主,低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中高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设置历史、地理、政治等分科课程。⑥所以,初中阶段开设《历史与社会》课,从纵向上看,它上承小学阶段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下启高中阶段《历史》和《地理》,在内容上能够科学衔接,体现了既一脉相承又具体深化的发展历程,还可以避免原来初中与高中阶段在课程名称和课程内容上的重复。从横向上看,该课程与其他课程相比,在课程性质、培养目标和基本理念等方面都各有其独立性,而不会出现明显重复。纵向与横向两个维度上互不重复,设置《历史与社会》课程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减轻学生学业负担,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效能。如此整体规划初中阶段课程设置,具有显著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第三,符合技能能力养成的需要。传统分科课程虽然具有传授基础知识、培养发展智能、进行思想教育三大功能,但实际上往往只有传授基础知识功能受到重视,智能培养往往流于形式,说说而已。虽然历史课程的智能包括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力五个方面,但这些能力只是限于历史的学科知识层面,不是对于整个社会科学层面而言。而且,分科设置的历史课程还忽略对学生态度、意志、信念、毅力等非智力因素的引导和养成。相比之下,设置历史与社会综合课程不仅有利于打破森严壁垒的学科分界,有助于提高学生知识整合、知识迁移和知识创造能力,而且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育特别注重,有助于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第四,接近世界主要国家的惯例。从国际上常见的课程设置来看,《历史与社会》比较符合世界各主要国家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设置的通常做法,国际上相对应的课程一般被称为社会科(social studies),内含的学科为复数,就是在现有学科群体的基础上进行系统的整合,加强学科的相互结合与渗透,以培养学生包括历史知识、法律常识和道德品质在内的公民素质。但其内容并非完全打破已有的分科体系,而是在现有学科的基础上加以整合,既保证了原有学科的系统性,又充分地加以融合。
四、历史与社会课程应更具科学性
为更好体现该课程的科学性,《历史与社会》课程的内容整合不仅局限于原来的《历史》和人文地理,还应扩大其范围。初中思想品德课也应整合纳入《历史与社会》。《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一)》的制订者已看出这个问题。在制订课标2年多后他指出:“通过调研我们看到,开设这门人文综合课十分必要,但在内容的建构方面,要切合实际,实事求是。”④要实现该课程的全部培养目标,其内容理所当然应该包括初中阶段《思想品德》课所包含的社会发展史、法律常识和思想品德等方面知识。
第一,两门课程在培养目标、课程性质和内容设计上都存在着一定重复。初中阶段《思想品德》课主要内容是社会发展史、法律常识和思想品德三部分。思想品德部分主要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精神,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情操。显然,法律常识主要是作为一种社会常识,而非法律学科深奥的专业知识。社会发展史与《历史与社会》的有关内容显然是重复的。所以在课程功能上,《历史与社会》可以取代同时期的《思想品德》课程。把《思想品德》与《历史与社会》两门课程整合为一门新的综合课程,不仅能够强化对学生的公民素质教育,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而且从课程建设本身来说,也有利于初中阶段原有的政治、历史、地理(除自然地理)三门课程走“联合自保”、“联合自强”之路,有利于发挥综合文科课程的整体育人功能。
第二,有助于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增强学业评价的全面性。首先是有助于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在分科课程下,一个初中学生3年内要学习语文、数学、外语三门基础课和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美术、音乐、体育、劳动等课程,每个学期都要学习10门以上课程,负担十分沉重。通过课程整合,把课程门数和内容减少,可以大大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有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其次是有利于普及和巩固九年制义务教育。当前全国初中生辍学率居高不下,普及和巩固义务教育的难点在教育资源相对缺乏的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除了经济因素外,初中阶段义务教育学习难度较大也是一个重要因素。⑧因而减少课程门数,降低学习难度就有利于教育资源比较贫乏地区义务教育的普及和巩固。再次是有利于增强中考选拔制度的合理性。目前中考科目一般在语、数、外3门之外,都要考政治和历史、物理和化学,至少是7门课程。通过课程整合减少课程门类,适度降低学生基础知识的要求(多数知识到了高中阶段分科课程中还要重复学习)。整合政治、历史与人文地理为《历史与社会》,整合物理、化学、生物与自然地理等为《科学》,不仅可减轻学业负担,而且可使原来无法进入中考范围的人文地理、自然地理和生物等课程内容进入评价范围,从而使评价更加全面、合理。
第三,从国际课程改革发展潮流来看需实行整合。世界各主要国家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设置虽然有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之分,但主要仍是综合课程,其综合课程名称主要以“社会科”、“公民教育”或“公民与政府”等课为主。⑥虽然中国与他国的历史和国情存在一定区别,但可以通过在《历史与社会》课程中增加一定的历史知识来体现,不应成为初中阶段单独设置《历史》课的理由。在初中阶段,比较合理的方式是应以《历史与社会》涵盖原有历史、人文地理、思想品德、经济、社会等方面内容。这既合乎世界各主要国家课程改革的一般做法,也考虑到学生身心发展的内在规律;既符合学生全面发展要求,又兼顾到我国中学教学实际;既体现课程标准所设定的理想目标,又便于中学教师教学中实际操作。
总之,初中阶段开设《历史与社会》课程,把原有的历史、人文地理、思想品德等相关课程的有关内容整合起来,确实更加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符合中学教育教学规律、符合世界主要国家通常做法。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科学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①朱明光.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二)解读》(实验稿).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②本书编写组.十六大报告辅导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③韩震.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一)》(实验稿).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④韩震,等.走进课堂——初中历史与社会新课程案例与评析.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⑤朱汉国,王斯德.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⑥钟启泉,等.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⑦肖龙建.历史与社会课中如何渗透新课程理念的点滴体会.http://www.pep.com.cn/200410/ca528658.htm-13k.
⑧张竺鹏.我国公民科学素质的现状和影响公民科学素质的因素//朱小蔓.对策与建议——2004—2005年度教育热点、难点问题分析.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