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技术优化结合论文_闫红召

解析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技术优化结合论文_闫红召

摘要:绿色建筑理念是具有全方位、全面性、全阶段的建筑技术,其目的在于运用环保节能等高新技术材料,构建无污染的绿色建筑,减少传统建筑材料的使用,大量使用无污染、可再生的环保材料,并以先进的技术与设备,来减少人们在生活与工作中产生的能源损耗,以太阳能电池板等材料,来提高对于太阳能等能源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绿色节能的建筑理念。

关键词:建筑设计;绿色建筑技术;优化结合

1绿色建筑技术的概述

绿色建筑是最近几年兴起的建筑技术,就是基于绿色理念,保证建筑工程施工的科学、合理,强调降低能耗,减少污染,使人们在舒适、环保、低碳的建筑环境下居住同时,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当前,绿色建筑技术逐步和社会经济的建设和发展形势日益适应,这有力地推动了绿色建筑的规范化、专业化发展,根据建筑的实际类型,进行拆分,再根据结项目内容和特点,最终形成绿色、低碳的建筑。具体而言,绿色建筑技术具有这两个鲜明特点:在应用中,可更为迅速地适应所在地区的地理、人文、自然、经济等条件,而绿色建筑项目的实施模式并不是固定不变的,且强调建筑最后的使用效果,相关技术的应用目的很明确,能有效提高建筑企业的经济收益;与一般建筑技术有鲜明的共通性,就是均为了让建筑行业走发展更快、更健康,达到新的层次,但在用法上存在较大差异,这对传统建筑技术有较强的弥补性,更好地服务于为建筑业可持续发展。

2绿色建筑设计中遵循的基本原则

2.1要保证设计的高效性

充分合理的利用建筑实地周围的自然资源、绿化资源、生态环境资源。在绿色建筑的设计规划阶段,更加侧重对整体建筑生命周期的提高,主要体现在对建筑土地科学合理规划、节约生态资源、使用可回收材料等方面。

2.2要充分掌握设计的地域性要求

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很多地区的自然地质条件、环境条件、气候条件、生态资源条件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情况、文化发展都有着较大的差异。所以,在绿色建筑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到不同地域的特点,因地制宜地进行建筑设计。

2.3要保证设计效果的协调性

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绿色建筑也属于工程建筑范围内;但在社会生态发展的角度来看,绿色建筑属于社会生态建设的一部分,可以单独作为一项绿色生态系统,对人们的生活产生影响。因此,在绿色建筑的设计过程,要将整个规划设计结合城市地区及周边生态环境进行综合考量,保证建筑要与城市氛围和周边环境相融合。

3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技术优化结合

3.1在规划设计方面

对于建筑工程项目而言,规划与设计阶段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就规划方面,需要首先通过实地考察与调研,对施工现场的环境、地质、水文、光线、通风、交通、绿化、配套、产业结构等多种因素进行考量,还要明确地下管线排布等问题,才能够为接下来的项目规划作参考。在基础性因素分析的前提下,在建筑规划与设计方面需要充分运用绿色建筑技术,减少建筑材料的不必要投入,将设计重点放在通风设计与环境设计当中。建筑布局应当按照坐北朝南、冬暖夏凉的环境要求来进行,在日照良好的情况下能够充分提高太阳光能的利用效率,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另外,在绿色建筑技术应用的基础上,还应当做好屋顶绿化、绿植墙等垂直绿化方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例如,某博物馆,在垂直绿化方面进行了非常经典的展示,这一建筑以“流动”的植物灌溉系统,将绿化由人行道延展到天台、屋顶、墙壁等,其设计者还采用了大量自主发明的种植系统,例如金属桁架与聚酰胺毛毡等。此外,绿色建筑技术还能够体现在生态绿化等绿化方式的应用。在建筑设计中,运用绿色建筑技术应当尽量选用高性能、低耗损、环保无污染,具有较强耐久性的环保型建筑材料,或采用可回收、可再生或再利用的建筑材料,如再生骨料混凝土等。在建筑规划与设计当中,外部影响因素较多,而施工进度不同也会对工程带来不同影响,在建筑规划设计阶段,应当充分考量实际情况与各种影响因素,对建筑设计图纸不断加以调整和优化,以确保建筑设计能够与实际情况相搭配,以避免由于不利因素对工程设计与建筑造成影响。

3.2气候适应性方面

建筑工程项目规划与设计环节中,需要着重考量项目所在地的环境与位置,依据外部环境来调整建筑材料与建筑参数。例如,在气候寒冷的东北地区,建筑设计就需要着重考量窗墙比,并合理规划建筑绿化形态。东北地区四季分明,冬季严寒,春秋多风,在设计建筑绿化时就需要考虑到植物种类的问题,尽量选用北方常绿植株,如常夏石竹等。商品经济与汽车等重工业的高速发展,对于自然及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与污染,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地方天气情况,例如,近两年被广泛关注的雾霾,已经被列入到灾害性天气现象,而这一天气现象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于汽车尾气、工业排放、建筑扬尘、垃圾焚烧等因素共同造成的,针对这一问题,在绿色建筑设计中就应当有所体现,可以选用无污染、低耗能的建筑材料进行施工,在建筑中设计新风系统等。另外,能够适应气候的建筑设计与建筑技术的应用,能够充分利用气候的自调节作用来满足人类生活所需,近两年逐渐流行起来的被动节能技术也是基于气候的自调节发展出来的。被动节能技术,从本质上是对于自然能源的应用,通过优化建筑设计、运用建筑围护蓄热、自然通风、自然采光等方式,将建筑物的内部温度维持在人体能够承受的范围之内。在实际的应用中,应当将被动节能与主动节能两种方式相互结合,以延长基本热舒适时间,减少对室内温度的人为干预,减少空调与采暖时间。

3.3在节能设计方面

绿色建筑技术节能主要体现在开源及节流两方面。在节流方面表现为形态设计,这不仅仅单纯为了美观因素的考量,还是为了更好地呈现绿色建筑技术。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人们对于住房与空间的需求十分强烈,因而在形态设计方面就需要着重体现节省空间、节约能源方面的作用。例如,某双流国际机场T2航站楼,就是一个圆柱穹顶建筑形态,屋顶以透明材料及金属夹芯板共同构成虚实相间建筑外壁,起到围护与节能的作用。另外,航站楼西侧水平,这样设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西向方面的热工性能。

3.4在采光遮阳方面

绿色建筑技术在绿色建筑设计中的优化与结合,可以从采光与遮阳方面着手。现代化的绿色建筑,其内涵在于全面的、立体的、高新技术的环保建筑工程,是以科学的设计理念与先进的科学技术为核心与动力,追求环保与节能的建筑形态,在能源利用方面,遮阳及采光基本上是最为廉价的设计手段了。绿色建筑设计在采光与遮阳方面,可以对遮阳材料的种类及采光角度两个方面进行考量,从遮阳材料而言,可以选用高智能的可调控铝合金百叶帘、可伸缩外遮阳棚、太阳能驱动风光感应帘等高科技产品,以根据日照规律来调节采光效果,减少电能的使用。又或者,可以以绿化遮阳的方式来体现绿色与节能,这种遮阳方式传统、美观、简单、经济,具有非常大的可操作性,在建筑领域中的应用也较为广泛,例如,许多公园都会设立的葡萄架等。在住宅建筑中,绿化遮阳可以在阳台种植藤蔓、绿植等形式。

4结束语

总之,绿色建筑设计是我国建筑业发展的目标和方向,绿色建筑秉持着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不仅能够保证建筑设计的科学合理性,构建完善的室内环境,还能够加强对工程成本的控制,所以,绿色建筑在未来的发展中,要加强对绿色建筑合理性设计的分析,将建筑设计内容与现代绿色技术更好的结合起来,加强对高科技手段的应用,降低建筑成本,为绿色建筑创造更大的经济收益、环境收益和社会收益,促进建筑事业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海容.绿色建筑技术要点及推行绿色建筑的建议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5(34):3111.

[2]段秀斌.绿色建筑太阳能供热技术应用研究[J].铁道标准设计,2016,12(12):115-119.

论文作者:闫红召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26

标签:;  ;  ;  ;  ;  ;  ;  ;  

解析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技术优化结合论文_闫红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